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自卑感居然是正能量?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自卑感居然是正能量?

时间:2021-09-13 20:20:21

相关推荐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自卑感居然是正能量?

photo by http:

《被讨厌的勇气》以阿德勒心理学思想为中心,主要关注人的自我价值,全书通过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形式展开论题,讨论了人的选择权、人生课题、人如何选择和如何行动。上篇文章我概述了全书的脉络,今天详细叙述一下对我有触动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探讨前提:哲人认为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幸福;青年不赞同,他认为人不能改变,自己很痛苦。

没有所谓的无法改变,只存在不想改变

青年和哲人的对话从“改变”的话题开始,青年说,生活无法改变,所以烦恼一直存在。而哲人的观点是,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不想改变。这里面涉及到“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

我们总以为现在的一切是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造成的(因为XX所以XX,即原因论),但是阿德勒心理学不这样认为,它认为,过去发生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解读它,赋予怎样的意义(以现在的目的去诠释过去,原因论)。

这个观点有什么积极作用呢?它给我们一个乐观的角度,就是所有的一切并不是确定不变的,既然过去的意义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可以选择另一种解读方式,而这一切的起点都在自己

这就是两个人论战观点的根本区别。哲人之所以主张人可以变幸福,就在于他相信人只要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幸福自然而然就能够发生。

情绪只是交流的手段之一

目的论的案例之二,是青年使用怒气去处理事情。哲人说,并不是你控制不住情绪,而是想采用生气的方式让对方屈服,作为相应手段,便捏造了情绪。

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理解,书中给了这样的解释:一位母亲正在大声训斥孩子,随即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母亲立马换成和颜悦色的话语和老师沟通,挂上电话后继续训斥孩子。

书中说:“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是为了达到目的——即震慑别人。同时提出,情绪(愤怒)只是一种交流方式,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交流方式,比如有逻辑的语言去交流。

总爱发脾气的人,或者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发火的父母请仔细想一想,在自己发怒时,到底有什么目的?如果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去达到目的,是不是所谓的控制不住情绪就没有理由了?

发脾气是权力之争的开始

不要总是关注被给予了什么,而要关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人想改变的原因在于觉得自己不好,而不好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比较就会关注别人拥有什么、我拥有什么,这就是把关注点放在“被给予了什么”上。

但是哲人的观点是,人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不能随意更换任何一样东西,只能更新。更新观念,即认识到不能再用原因论去解释自己的过去就是其一。

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来描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如何赋予事情意义。这种描述本身就是人的主观选择,既然是主观选择,就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定义,这是哲人认为人可以改变的根本原因。

一些人不愿意改变,并不是改变有多么难,而是这种不变的选择是对他而言的一种“善”。他维持着一种生活平衡,不用面对未知和随之而来的恐惧,即使目前的生活再烦再累,也总好过未知和害怕这些情绪。

所以人就一直在我有什么和别人有什么之间游走,而没有努力去想,我要用我有的东西去开拓什么。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人想改变的原因是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是因为害怕在人际关系中被拒绝和否定,为了逃避这种失落就自己先逃避交往,用我不讨人喜欢去定义自己。在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就产生的自卑。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自卑是一样价值判断,这种情绪本身不是坏的东西。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这就是“追求优越性”。但是无法达成理想时,就会产生自卑感。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那种对于达不成理想就变得消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想法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长得不好看才结不了婚,因为学历不好才挣不到钱。

这种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的行为,叫做使用“外部因果律”。有了这样的想法,你的任何行为就不是“不可以”,而是“我不想”。

自卑情结是反常的感觉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夸耀不幸

自卑情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优越情结。它不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而是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比如,要是我性格外向口才好,就可以成为优秀的部门经理。

这种优越情结是对自卑的另一种解读。因为自己无法通过努力去弥补欠缺,所以就用更加简便的方式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所以,妄自菲薄和目中无人一样都是自卑的表现方式,真正的自信,是平等而和睦的待人,把人当做伙伴。

还有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叫做“夸耀不幸”。 通过夸耀不幸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占据道德高地。简而言之,就是一直在说自己的不幸以引起别人的同情和注意,祥林嫂的行为可以这样定义。

了解这种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我觉得,那些总是抱怨生活不幸的人不值得被同情,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诉说去寻求用其他方式得不到的关注,而不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什么。

最关键的是,对于未婚的男女来说,如果有人通过诉说自身婚姻的不幸来吸引你注意力的时候,要敲响警钟,知道这是对方使用手段来寻求关注并且达到支配你的目的。

如何逃离自卑和改变自己

书中说,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理想自我”的比较。所以,要逃离自卑,就要努力超越自我,放弃与他人竞争的观念,因为追求优越性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想改变现状有四个步骤:第一,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第二,行动起来,不要再给自己找任何理由;第三,目标明确,要明白必须要改变的是什么——你还是你,只需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即对身边事物新的价值判断)就可以了;第四,从此时此刻开始行动。

捆绑你脚步的不是什么困难,而是自己的内心,希望每个人都拥有敢于改变的勇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