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读书报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时间:2021-10-07 16:04:14

相关推荐

【读书报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新兴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反映自身利益的新世界观,因此这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1844年,马克思已完成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政治)的过渡,在思想发展上,正处于创立自己新世界观的前期。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必须具有全新的“实践”观,《提纲》就是马克思对实践范畴、实践观的首次系统表述,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思想。

全文共11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条和第二条为第一部分,这两条是整个《提纲》的总纲。文中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事物的认识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的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一条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马克思在分析了旧唯物主义之后,进一步表明了唯心主义看到并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却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意识的能动性无限地夸大了。最后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阐述了一切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第二条马克思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在总结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尖锐指出:“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让我了解到了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表明把实践范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阐明了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第二部分(第3--9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第三条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实践是环境、教育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马克思对人在环境和教育上的观点让我懂得了人在实践中,既改造了环境,又改造了人的自身。人的活动与环境、教育是相互作用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统一的。第四条批判费尔巴哈宗教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揭示了宗教是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内在矛盾去探寻宗教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第五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是在于不懂得实践。第六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着名观点。指出了研究人的本质,就要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总体上去考察。而且社会关系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第七条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宗教感情”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第八条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九条马克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由于直观唯物主义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的活动,不懂得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只能说明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看不到思想背后的物质根源。因此,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社会的本质,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部分(第10--11条)揭示了新、旧两种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第十条指出了新唯物主义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面向未来,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第十一条指出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马克思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能说明世界,更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就是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湖南师大马院研究生会

撰稿▏钱泓吕

编辑▏戴勋雪

编审▏郭姣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