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时间:2022-03-20 03:40:16

相关推荐

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全文只有1400多字,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流亡时写成的批判 费尔巴哈哲学的11条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哲学的实践问题。1845年也是马克思的高产之年,除了《提纲》之外,还有另一篇重要的著作完成,那就是同样伟大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件著作可以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对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之一)“扬弃”,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者和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彻底清算,更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实践哲学)的形成,被恩格斯称为:“这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它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因此,《提纲》写成本身就具备划时代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回避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实践为基础,以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归宿。尤其是实践的观点:直接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今天重读《提纲》目的就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学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清算旧唯物论的缺陷。

一、《提纲》揭示实践的内涵

伟大的毛泽东主义在他的名篇《实践论》中曾指出:“实践是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可见实践在哲学中的重要性: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观点,实践是人的认识和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世纪70年代那场关于此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成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如《提纲》所讲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提纲》第2条)

到底何为实践?解释此问题,还是应该回到原文。《提纲》的第11条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原理实际上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正如《提纲》所讲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纲》第8条)

实践的内涵不仅阐释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更指明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尤其是人的本质:社会性,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观点是哲学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了连接的桥梁与纽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统一的整体。正如《提纲》所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提纲》第3条),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要求:通过革命实践改造社会。

二、《提纲》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这个词,马克思生前没有说过,是前苏联的理论家发明的。在马克思生前,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新唯物主义”,目的就是要区别以当时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新与旧的区别就在于:唯物史观,区别的标志就是“实践”。

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所谓的旧唯物主义就是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论,在自然观上: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等等。

可当哲学的焦点聚焦在社会历史领域,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提纲》第1条)这段话就是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不关注实践以及实践的主体——人,“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提纲》第1条),不理解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把人当成了抽象的“人”,脱离了社会而存在。试想一个没有社会基础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这也就是旧唯物主义的半截子性:历史观上又陷入唯心主义。

此外,《提纲》也肯定了费尔巴哈对于唯心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提纲》第5条)“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提纲》第6条)这些观点都是很可贵的,都在揭露唯心主义是:无本之木,可是费尔巴哈的批判没有触及唯心主义的根基和“现实本质”——精神第一,因此,“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所以,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类:人的自然本质)(《提纲》第6条)

因此,“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提纲》第9条)可见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将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精神作用,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总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特别是新的历史观找到了牢固而正确的立足点和成长点: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将其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