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大考验”将来自大众汽车?

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大考验”将来自大众汽车?

时间:2019-09-14 13:57:02

相关推荐

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大考验”将来自大众汽车?

精彩导读:在中国即要实现“攻势”目标——市场占有率和轿车占有率相当,又要成为中国品牌向上突破的“最大考验”。1月18日,中国CEO冯思翰,在798机遇空间,接受了K线的专访。

“产品最终目标是,要确保市场份额与轿车的市场份额持平。”1月18日,中国CEO冯思翰在接受K线专访时如此表示。

这位曾在中国效力于两家合资公司,已进入集团的“元老”,深知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对于有多么重要。

但由于目前中国本土品牌在方面攻势比较凌厉,所以要快速地实现市场份额目标,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可他充满期望。

K线通过整理数据,若刨除和车型,目前在中国轿车市场占有率高达20%以上。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目标,也要达到这一数字。

去年,集团在中国销量为418万辆,占其全球总销量的40%,其中在中国作为单一品牌,首次超过300万辆,达到317.7万辆。

野心勃勃的目标

,被称为之年。冯思翰告诉K线,这一年品牌将在旗下两家合资公司投产4款最新产品,这将让品牌目前国产车型数量,从2款猛增至6款车型。

据中国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共销售2471.83万辆,同比增长1.40%。其中:轿车销售1184.8万辆,同比下降2.48%;销售1025.27万辆,同比增长13.32%。

或许在今明两年,将成为中国车市的最大细分市场。

冯思翰告诉K线:“我们预计在今后,在市场占比将持续高于50%,目前中国市场规模大概在2400万辆级,但逐渐会上探到2600万~2800万辆,这意味着可能在1200万~1400万辆,完全超越欧洲总体规模。”

所以,按照在市场占比20%以上的目标测算,品牌年销量规模将达到250万辆左右。

由于已拥有和两款车型,并在斩获约40万销量。因此在今年,可能将有两三款车型投放市场,可能有一款。

冯思翰计划,未来两家合资公司产品线布局上是平均的,一视同仁。而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品牌旗下没有一款车型(不含品牌),主要依赖轿车。

据悉,近两年会新建两座工厂。猛然到来的幸福,可能会让做梦都能笑起来。

为实现攻势的最终目标,即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在华两家合资公司都将拥有全产品线。

到,和可能将分别有6款车型。目前,在中国市场,能够在做到真正全产品线布局的,也只有的品牌。

不过,考虑到“双积分办法”以及产品本身较高的水平,可能会为其投产的车型,采用PHEV技术来降低总体。

冯思翰说:“,会推出和插电版,但如果政府要求PHEV的电动进一步增加,那么插电式可能并不合理,新能源车可能会迎来新的转折点。”

与此同时,未来若干年间,新能源车总体比例可能占总体比例介于20%~25%,因此传统内燃机车仍是主流。冯思翰也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接受,小,所以依旧将加大内燃机车型的研发,例如新一代和的研发。

自主品牌的最大考验将来自

虽然在其全球最大市场,宣布了颇具野心的计划,但正如冯思翰所言,这将继续遭遇中国的“凌厉攻势”。

数据显示,中国品牌销售621.7万辆,同比增长18%,占销售总量的60.6%,比同期提高2.4%。

去年,中国细分市场排名前十的车型中,中国品牌占据七席,排在第一位的,销量超过50万辆。引人注意的是,中国在去年开始,相继推出旗下高端品牌。

例如:推出的品牌,在已经销售8.6万辆;则推出了LYNK CO品牌······它们的目标直指等品牌力较强的外资品牌,并与其争夺市场。甚至一些造车新势力,也纷纷从车型切入。

“我们不会让它们轻而易举,也有过和的经验,因为品牌向上的建设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并且也会面对诸多挑战。对中国本土制造商,品牌向上也是长期过程。”冯思翰向K线坦言,“我们不会将市场拱手相让,我们也会品牌向下,与中国品牌争夺市场,它们要做好准备。”

实际上,早在,集团中国兼CEO海兹曼就对外透露,打算在中国推出廉价车品牌,并会在渠道投产销售。该低端品牌会针对中国品牌所处细分市场,主要车型为产品。

K线认为,不可否认,中国向上过程中,必将面对当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品牌的考验,但是如果后者品牌向下,是否是明智之举,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