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再说胡文彬先生

再说胡文彬先生

时间:2022-10-04 09:38:59

相关推荐

再说胡文彬先生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

作者看见,山西省临汾市人,《红楼梦》爱好者,发表过数篇《红楼梦》人物赏析文章。

作者

看见

5月1日下午3时许,惊闻胡文彬先生仙逝的噩耗,正忙于生活苟且的我,惊愕、懵然、一片空白,翻开微信“行有余力”,红衣白发的先生依然含笑望着我,春节前半个月,先生还转我一篇他的旧作,是为来年北京大学百年红学活动所用;除夕当天,互致问候的温暖话语就在眼前;先生身体一向健朗,怎么会突然离开我们呢……很快,又传来消息,先生遗愿,一切从简,不留骨灰……直到此时,大脑才接受了先生永别的事实,瞬间,泪水奔涌而出……

先生是胰腺癌,3月病重住院,5月1日离世,没有惊动他人,先生素来是暖男,只为别人送来温暖,一生干干净净,告别时,也是这般干干净净,不给别人添麻烦。

我与先生相识于晚秋,至今短短四年,但自认为,我与先生交谊深厚,先生是我的师长,在红学学业上得先生教诲甚多;先生也是我做人做事的楷模,他的风范,会不自觉地模仿。

四年间,除电话交流外,四次见面,三次深谈,话题涉及红学、先生家世、先生人生经历、红学六十年的沧桑史,话题宽泛且深入,先生对社会、人生、世态、历史的感悟通透、畅达,受益实在颇多。

初识先生的故事,都忠实地记录在《走近胡文彬先生》一文(见附录)里,细细密密七千多字,记录了一个西北四线小城红学槛外人眼中先生的样子,可以负责地说,文中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没有夸张没有吹捧。写这篇文章前,我微信告知先生,想写写他,先生回复很干脆:“不要写我,沉下心来,认真读送你的书,多作思考,期待早日读到你的红学作品”。

先生送的书认真读了,红学作品也努力写了,但还是没忍住,写了一篇与先生见面的文字,发给先生时,老实对先生说:“之所以写这篇文字,是与您见面感触颇多,真实记录一下这段难忘的见面,留作纪念”。发出后,心中忐忑,准备挨批。

意外的是,二天后,收到先生回复:“文章读了,泪流满面!你写的是我,真情实感”!

第三次见面,是的初夏,受山西师范大学中文学院邀请,先生与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的孙伟科先生来师大做讲演,我有幸陪伴先生三天,聆听先生在礼堂讲课,二个小时站立,声音洪亮,脱稿,台下几百名学生一阵阵掌声如潮。陪先生看壶口,陪先生看丁村遗址,先生随口聊天,就是密集的红学新感悟,能够当面聆听,现在回想起来,何等幸福。

第四次见面,是10月底,我应约再赴先生的家,与先生一谈就是四个小时。这一次,先生给我讲的是他的家世。从在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的曾祖开始讲起,讲到祖父兄弟如何海路闯关东,如何从偏远的山区一步步搬迁到盖县(今归大石桥市)他的出生地。

先生出身贫苦,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家中靠母亲操持。八九岁时,赶上饥荒,先生身为长子,不忍心母亲一个人苦苦支撑这个家,瞒着母亲,偷偷跟着邻居本家爷爷外出要饭。要饭的路上,本家爷爷教给他很多社会经验,幼小的先生,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体验到社会的人情冷暖。这段经历,让先生早早懂得识人、辨析社会,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能够不照搬书本,不教条,能够尽量代入当时社会,贴近生活。

在我的印象里,先生是个睿智的人。

先生从偏远山村走出来,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品学兼优,他聪颖勤奋,读书踏实但不拘泥书本。在学术上,先生经常说:我是学历史出身,我更愿意从历史角度研究红学。先生重视史料证据,但不唯证据论,照搬嵌套证据,更注重研究明清各时期的历史、社会、官场、民风,尽量还原历史,代入历史场景地解构红学问题。

先生一直强调,研究红学,研究曹学,千万不能脱离文本,一味去搞曹学,搞探佚,要分清主次,红学研究要为《红楼梦》小说服务,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要细读文本。

先生给我讲述《红楼梦》时,举例过二个细节:薛蟠杀人后,“扬长而去”;门子说到官场互相勾结时,“各省皆然”。

先生强调:“这寥寥数字,勾勒出当时官场的黑暗,勾勒出纨绔子弟仗势欺人的黑暗社会风气,这才是《红楼梦》的价值所在,千万不可忽视。《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缩影,贾家的兴衰,折射出王朝更迭的兴衰原因:社会贪腐成风,不重视子孙教育,这样的历史教训,直至今日,仍然有值得深刻反思的价值。”

先生是个简单的人,相比于学术上的睿智,先生的生活、为人处世,极为简单。

先生天生帅气,并不很爱刻意修饰,穿着得体简朴,生活上不讲排场,与红友们相聚,街边小店,小酒毛豆,速溶咖啡,从无厌弃,吃得有滋有味,先生之心,不在吃喝,在红学交流。简陋的小店,有先生在,处处透出风雅洒脱。

对于民间爱好者,先生一片赤诚之心,设身处地替他人考虑,热心找资料送书,与先生交往,无需套路无需虚伪,只需秉一颗真诚求学问的心即可。换句话说,在洞悉历史、经历丰富的先生面前,所谓套路都是无意义的。

先生是个痴心的人。他把一生痴心,奉献给了红楼梦,一生只读一本书,为了这一本书,他买了3万余册书,建了一座家庭图书馆,坐拥书城。

先生自己的话:我一生除了书,没有什么积蓄和宝贝。

在今天看来,3万册藏书 ,未必抵得上一个电子书库,但在前,是件了不得的事。何况五六十年前,先生夫妻都是工薪阶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先生的工资,基本都用来买书,家中开支,都是靠夫人刘阿姨维持。对此,先生一生感激,他能在事业上有所得,夫人和女儿的支持分不开。

先生痴心红楼、红学问题,无时无刻不萦绕于心。在研究红楼茶文化时,妙玉在拢翠庵款待贾母的老君眉出处,一直没找到有价值的记载,先生只得暂时搁笔,一次出差天津,晚间逛小书店时,无意中发现了有价值的记载,先生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回到北京,文章瓜熟蒂落,一气呵成。

晚年的先生,兴趣依然很广,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红楼梦后四十回、曹雪芹祖父曹寅的研究上。

先生对待民间红学爱好者平和谦诚厚道,也重视《红楼梦》里小人物的研究,更重视《红楼梦》后四十回,先生在《重新论高鹗——在铁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上的讲演》中,明确提出,程高的后四十回,不是续书,而是整理、修补,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此研究,还远远不够。

文章中,先生首先是坦诚检讨自己在上世纪70年代批判后四十回的观点,敢于批判自己的观点,需要勇气,需要胸襟。

先生是个善良,具有强烈平等观的人,他主张,学术是天下公器,学术研究人人平等,先生这种平视,体现在他的学术、为人、做事中,是先生的灵魂。

晚年,先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更能代入当时社会,他的解读更加合乎人情,合乎当时的伦理道德,他的目光也因此更加关注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先生认为,红楼梦能揭示出帝王、仕宦之家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私家戏班的故事,无法凭空编造,王妃省亲这样的事情,如非亲历,基本无法写实还原。曹寅的身世经历、与康熙的交谊、在江宁织造的各种使命、他本人的艺术造诣,都与《红楼梦》非常匹配,《红楼梦》创作中,不知有无曹寅的一些随笔手稿的印迹。先生对曹寅的诗研究颇深,几次见面,先生都随口谈及曹寅,讲述曹寅的诗词,会情不自禁吟诵之,“曹寅诗词造诣深厚,在铁岭,一首诗也没写,为什么呢?他很可能是汗颜祖上明朝降将的历史……”,每当此时,我总觉得,先生已经穿越三百年,他是在与曹寅对话,他在向曹寅讲述自己的感悟……

除了曹寅研究,先生还在关注红学的走向,红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红学队伍的梯队问题,关注红学研究年轻学者的成长。

先生一生,沉醉在书的世界中,眼里是书,笔下写书,睡觉的床下,都是书……先生家里、身上没有奢侈品,没有名牌,但处处是书香气质。

在我心里,先生是一本书,一本红学百科全书,一本红学研究沧桑的书,一本人生风范的书。而今,先生静静悄悄地离开我们,去了红楼仙境,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愧疚,没能最后与先生见一面。

此刻,搁笔之时,想起《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黛玉曾说过:“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先生是红楼中人,我想,纪念先生,也该如此,今晚,去买一束康乃馨,去不远的钱塘江边,和先生说说话……

.5.9 于杭州滨江

附录

走近胡文彬先生

王立新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近年感受最大最快的要属出行的便利了。当D次动车分秒不误地停靠在北京西站时,我有些手忙脚乱——《红楼梦》看得正酣,850公里的旅程竟在不觉间结束了。合好书,背上背包时,发现我是车厢里最后一个离去的人。从少女时代迷恋《红楼梦》语言的灵动,爱情故事的凄美,到如今走过岁月风尘,心智慢慢成熟,由天真而渐趋理性,读书的乐趣也由喜爱文学转而醉心历史,竟渐渐迷恋上了红学。孤独的前行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该怎样研读红学?那样多的红学分支我如何选择前行的方向?错综复杂的学术争鸣观点该如何梳理?这些苦恼困惑着我,我渴望看到精彩的红学殿堂,渴望有人为我解惑释疑。幸运的是,在秋高气爽、枫叶流丹的重阳时节,我有幸拜访了胡文彬先生,聆听到他对红学的许多解读思考,感受到一代红学大家的风采。

说是拜访,准确地说,我与胡先生首次见面是在我住的宾馆,是先生先来看望的我。

与约定的见面时间几乎分秒不差,胡先生出现在房间门口,我的眼前随之一亮:先生戴一副细边方框眼镜,身着一件与晚秋季节极相称的大红夹克衫,满头华发、高大健硕、神采奕奕。

“小王啊,知道你刚下火车很辛苦,宾馆离我家不远,我先来看看你,省得你跑路了。今天休息好,明天再到我家去。我先给你带了几本书……”胡先生一口韵味醇厚的东北口音热情亲切。望着这位身姿挺拔、儒雅端方的红学大家真诚的笑容,我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好深深鞠躬致谢。

华灯初上时分,附近一家小巧精致的饭店,一条蒸鱼、半只烤鸭,两样时蔬,没想到先生善饮且不挑剔,令我好生奇怪的是,一瓶普通的“小二”为胡先生佐餐不但不觉廉价反觉更添风雅之韵!

几句闲谈后,话题不觉间转到了红学,“胡先生,您研读了半个多世纪的《红楼梦》,在红学方面卓有建树,对于这部作品,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最想对我们说的是什么?”先生的随和让我有勇气发问。

听了我的问话,胡先生稍作沉吟,浅酌一口,慢慢说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雪芹开篇第一回就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他历尽繁华富贵,饱尝世间人情冷暖后的感慨。这也是我读了几十年红楼后的感慨。谁解其中味?谁能真正读懂红楼?懂得曹雪芹的内心?鲁讯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人为什么不能完全读懂它?因为我们都是用世俗的眼光和心态解读它,我也是世俗中人,亦不能脱俗,只能是尽量去除世俗的观念去读红楼读雪芹……”

讲到这里,先生微微摇首叹息,轻声吟颂、神态祥和。“谁能读懂它?”望着先生,我在心底暗自说:“胡先生,您这是在跟雪芹对话吗?”

“《红楼梦》不但有精美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建筑园林、饮馔美食和缠绵悱恻的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外,还有深刻的思想、复杂的历史背景,堪称伟大。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用看似闲淡的闺阁笔墨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性的黑暗。他写出了人生最大的苦恼,这个苦恼是什么?是无法认识自已、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宝玉向往一种自由、平等的生活。但他出门十几个悍仆小厮相伴,回到家里,奶妈丫鬟大小也有十几人围随,虽说锦衣玉食、安富尊荣,但对一个正值青春年少、渴望自由独立的少年来说,他的最大苦恼是:竟做不得一点儿主。宝玉厌恶峨冠袍服、迎来贺往的官场游戏。他为什么喜欢同女孩子们在一起?并非是好色,而是向往纯洁美好的性灵。在那个时代,他接触不到平等自由的理念,没有看到外部精彩世界的机会,各种封建礼教、繁文缛节束缚着他,他痛苦、彷徨、困惑却又不知路在何方?宝玉如此,作者曹雪芹也同样困惑彷徨,面对这样的世态,他无法给出答案,入世不得,只好出家。所以,《红楼梦》的结尾是宝玉身披红毡“悬崖撒手”。

“胡老师,这么说您认为程高的后40回续书基本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了?”

“《红楼梦》前80回的结构如此精妙,环环相扣,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一部作品,应该说不会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的,至少会有一个完整的提纲。后四十回中有些章回是很精彩的,极有可能是见到过提纲或是残本,虽说艺术上无法达到前八十回水平,但宝玉悬崖撒手的结局很能体现雪芹创作意图。”

“这部伟大的作品为什么诞生在18世纪中叶?既不是之前也不是之后?为什么诞生在曹雪芹的笔下?”先生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我未曾想过的问题,自然更是无从回答。

“既然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它必然就应该出现在中国三千年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可能是为了不使我尴尬,先生紧接着作答:

“而18世纪中叶乾隆盛世是各种艺术成就交相辉映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节点,各种文明在这一时间节点产生交集:诗词歌赋、戏曲绘画,园林建筑,特别是《三国演义》、《水浒》、《金瓶梅》等小说的出现,为雪芹提供了太多可以借鉴的创作元素和写作手法,曹雪芹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位高超的建筑家,将各种艺术之美巧妙编织在一起,建造出一座精美绝纶的红楼宫殿,一枝生花妙笔写尽芸芸众生、世间百态……这样的一个历史坐标点向前移,很多艺术发展未达巅峰,向后,中国很快就走向了衰败与没落。所以,《红楼梦》只能出现在18世纪中叶。”

说到这里,先生目光略略收回,语气更加缓慢,显然,他沉浸到了红楼的世界里。

“那么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为什么是由曹雪芹来完成的?”

“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作者一定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能够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一定有着异常曲折的人生经历。”

“我们来看看雪芹的身世,他的曾祖、祖、父三代四人做过61年的江南织造,祖父曹寅更是文学造诣和政治修为兼具,雪芹少年时代享受过富贵温柔,接受过严格的教育,得到过很高的文化艺术熏陶,听到过家族中流传的故事。青中年后家族的没落,饱尝世态炎凉,生活的贫寒。唯其如此,他才能看透世间百态,远离纸醉金迷,深入思考人生、社会,才能够具备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条件和知识底韵,才能十年泣血创作出鸿篇巨著。”

灯光下,先生红衣白发、神采飞扬、气度端方、侃侃而谈,让我惊异的不光是先生的优雅风度,更是先生敏捷的思维与宽广深邃的视野,对红学的如数家珍自不待言,先生对当今政治、文化、社会现象的剖析也有惊人之见地。与先生思维的跳跃敏捷相比,我得特别集中精力细听才能跟上先生的思路。

饭后,本该我送先生回家的,但先生却说该先送女士回去,执意送我回宾馆,路上,先生步履微飘,依旧潇洒健谈,看到先生微熏,我后悔让先生饮酒,没想到先生却笑道:

“ ‘子曰年过七旬不逾矩’。我现在已到了不逾矩的年纪,就为这几口小酒才能妙语偶得呢。”

先生真是过谦了,先生的举止哪里是什么不逾矩、放浪形骸呢!不论是饮酒吃饭,还是谈红论史,先生纵横捭阖间是那么的风度翩翩!透出斯文儒雅的书卷气。其时,深厚的文化素养早已浸透在先生的灵魂深处,举手投足谈笑挥洒间展现的正是恰到好处的中华文化的规与矩。

早就听说先生家藏有三、四万册图书,我常想:三、四万册图书摆在家中,是个家庭图书馆吗?书山哪……

转天的午后当我应邀来到了胡先生位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宿舍的家中时,最迫切的就是想看看先生家中的书。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我走进胡先生家,这套近150平米四居室的家居然非常整洁宽大,那四万册书在哪里呢?当我提出这个疑问后,先生笑了,带我参观了他的家、他的书,我才真正看到了书的海洋、学问的海洋、红学的海洋……

原来,先生家所有房间的四壁全是壁立的大书柜!书柜与墙壁同高宽,进深很深,可以里外摆放三层书。轻浅的柒色与壁纸相仿佛,再配上磨砂玻璃推拉柜门,所以藏书虽多却不显山露水。

“胡先生,这样多的书,这样多的书柜,您查阅时困难吗?”

“书是多了些,但我分区摆放,虽然具体每本书的位置不能都记清,但大概位置不会错。”

来到先生的卧室兼书房,更是见到了书的世界。不算小的房间里,四面壁立的是书柜,分隔床与书桌的也是背靠在一起的书柜。如果不是那张床无声地宣告这里还兼有胡先生休息的功能的话,我只能认它为书屋了。先生告诉我说,床下面的柜子里也全是书……

书桌特别宽大,摆放的物件很多,但是杂而不乱、井然有序。一撂撂的手扎、文稿用宽纸带束得整整齐齐,笔墨纸砚各就其位、甚至还有剪刀和小刀,那一定是先生剪贴喜爱的文章的工具。倒是几份最新的报纸显得有些任性地斜倚在桌面,那一定是先生刚刚还在阅读的报刊。

在这里,除了各类红学著作外,我还见到了很多只闻其名未曾亲见的典籍:《四库全书总纲目》、《古今图书集成》、《两汉大文学史》、《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还有诸如北京风俗类图书,满、蒙文辞典,朝鲜李朝实录的中国史料,还有莎士比娅、托尔斯泰等国外名家巨著……可谓琳琅满目。这些书的共同特点是:都是研究红学所需之书。都说《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胡先生家的书就是《红楼梦》的百科全书!我想起红学名家吕启祥先生的一句话:“可建一座‘胡文彬文库’”。

细看先生书柜中的书,发现很多书的册页间贴着小巧整齐的厚厚的白纸书签,那是先生熟读后为查阅方便写的提示标签。此外,我还见到一摞先生为保存收集到的重要书稿,亲手装订的白纸封面的线装书。驻足书柜前,我的目光在那些书签上留恋难移:先生的书不能说是藏书,这分明是常常读的书!爱书如此、读书如此,先生本身就是《红楼梦》的百科全书!

先生的书房中可观可赏的还不止这些,书桌下并排放着两摞近一米厚的档案袋。先生告诉我,右边的是已完稿可以出版的书稿,左边的是正在写作中的书稿,墙角半人高的卷宗袋是几十年收集的各种红学资料,还没时间整理……

“我这里没有电脑,也不用网络查阅资料,写作都是手写,这一点不如你们哪……”先生轻轻说道。

因为书多,房间内除了水杯和排列整齐的几只药瓶外,几乎没有杂物,但书柜中几帧先生在世界各地或游历或会议的照片却非常醒目别致,从风华正茂到如今的鹤发童颜,虽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但不变的是先生始终精神饱满、风采迷人。我很喜欢一帧先生在云台山的照片,青山绿水做底衬,先生立在那里,英姿勃发,书卷气度迷人。就是此时,先生手捧书卷对我侃侃而谈时的儒雅端方,同满屋的书香、等身的著作无言地向我讲诉着先生无悔的青春韶华!生命在岁月中行进,因其书香因其勤勉而沉淀下来一种厚重风韵。

先生不急不徐地介绍着他的书屋,随手抽出一些书向我介绍作者学术成就和书的价值,简直是如数家珍!先生的家简约,没有华丽装饰,先生神态平和、认真安祥,但置身其中,我感受到一种素雅安静之美,这是知识分子家庭特有的条理分明、严谨认真的书香之美。

下午的阳光灿烂而慵懒,坐在宽大舒适的沙发上时,我还沉浸在激动当中:“胡先生,看了您的藏书和治学的态度后,我有一感一怕啊!”

“是吗?所感者何耶?所怕者何耶?”先生笑问道。

“感动的是您为了一部《红楼梦》而建了一座家庭图书馆,将自已变成了红楼大百科!一怕是看到红学殿堂的博大精深,从此怕了红楼”!

听了我的话,先生朗声笑起来,道:“怕了红楼,说得好,越走进红楼世界,越走进雪芹内心,就会越心存敬畏。”

“如何来读《红楼梦》?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原著目前就有十二个脂本和三个程本,这样多的版本各具特色,此外还有浩如烟海的红学书籍,怎样来阅读呢?用我半个多世纪的研读心得回答你:首先要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读,来欣赏它的美,进而领悟它的深刻思想性和广阔复杂的历史背景”。略一停顿,先生又道:

“我们读书是为了提高修养,欣赏美。《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的美,流畅灵动的语言、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钟鼎世勋大家族的那种富贵精致的生活、诗词歌赋、园林建筑等等,还有它盛极而衰的悲剧结局的美,还要学习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手法。然后我们再去体会作者那种追求平等自由的理想幻灭后万念俱灰的悲怆思想内涵。接着,我们还会继续追问作者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作品?我们就会去追寻雪芹的踪迹,探寻它的历史背景,从而真正进入了红学领域。红学书籍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已的需求选择阅读。读书可以解惑,但最重要的是启迪我们的思想,学会自已寻求答案,要细读文本,从原著中找答案,而不是一味去索隐、戏说、解秘宫闱秘事、去离开文本猜笨迷”。

“比如,第九十八回,黛玉临终前直声高叫:‘宝玉、宝玉、你好……’,那么我们不妨来做填空,‘你好’的后面黛玉会说什么?”

大家都会想,黛玉会说‘宝玉,你好狠哪!你好负心哪!你好无情啊’……总之,都是埋怨宝玉负心的话。但是,我们想想,若果然如此,还是黛玉吗?还是雪芹之笔吗?如果不是这些话,又会是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第二十九回,宝玉黛玉因互相猜忌嫌隙不断,黛玉叹道:‘你只管佻,你好我便好,你何必因我而自失?’……,还有第三十二回黛玉心中的知已之论。可以看出,宝黛早已将对方看成是灵魂伴侣而不以肉体占有为目的。冰雪聪明的黛玉早已看清阻碍二人姻缘的是家庭势力,她得知宝玉与宝钗成婚,怎肯怨恨宝玉?她的一句:‘宝玉,你好……’,一定不是埋怨宝玉负心,而是你好我便放心、你好自为之的嘱托、祝福的话。只是,面对围在身边的李纨探春,黛玉一腔心事无法说出,也无气力说出……还有,元妃省亲游园时是何等样的皇家气派?但金尊玉贵的元妃非但不是喜气洋洋而是一哭三叹呢?所以,我们要想真正解读人物情感,读懂雪芹的良苦用心,必须细读文本,前后文相联系,才能体会雪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高超写作手法。”

“胡先生,您的解读实在是切合雪芹本意,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我非常高兴,忍不住又问道:“您是历史学专业出身,对于《红楼梦》,您从历史学的视角读到了什么呢?”

“我是吉林大学历史系66届毕业生,由于专业的训练,我常常用历史的视角来研究《红楼梦》,那我来告诉你,我更注重历史考证、用各种证据说话,我的红学研究从没有去做无证据的揭秘、探佚或演绎。研究成果要禁得起科学论证与时间的检验,现在很多人致力于《红楼梦》的揭秘与戏说,虽然可以满足不明真相的读者的好奇心,可以获得关注与经济利益,但这样的解读对读者是一种损害,对这部伟大的经典是一种亵渎,对我们的学术风气是一种损害”。

“曹雪芹更象是一位大画家,只寥寥数笔,就可以刻画出一位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社会的丑恶现象,比如,作者写道:‘薛蟠喝令家奴将冯渊打死,……带了母亲妹妹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又道:‘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十倍’”。

“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谄妒妇方一文中王道士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

“书中‘扬长而去、更坏十倍、我还吃了作神仙呢’,这样几句看似随便信口拈来的话里,无情批判了多少世间丑态?可谓史笔如刀。”

先生精彩的解读始终没有慷慨激昂的语气,始终优雅从容、娓娓道来,却又感情真挚、引人入胜,这是一种岁月与诗书沉淀下来的气韵与风范,更是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睿者的哲思与心灵的律动。

“胡先生,您为《红楼梦》倾注了自已全部心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顾走过的路,您有什么感想?”

先生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我很幸运的是从事了一项热爱的事业——研究《红楼梦》,我的这一生都献给了《红楼梦》,在研读它的过程中,我取得了一点成果,同时,它也教会了我如何欣赏美、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如何思考、如何拒绝各种私心诱惑。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一生读书著书的人会是如贾政一样的“不通俗务”的书呆子,其实,红学研究除了艺术美外,最主要的是对历史、社会的深度解读剖析。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更清晰地看世界看人生。正所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五十多年的研红生涯中,我最感到欣慰的是我一直兢兢业业地搞研究,没有因为名利而改变初心。坚守学人的道德,尊从内心的选择,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坚实正直。”

“这一切都是因为《红楼梦》吗?”我问。

“不是全部,我之所以能走上这条学术之路,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母亲。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父亲在城里做事,家里弟妹多,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她没有什么文化,每天都奔忙在田间和锅台边,我的初中、高中都是被保送上学的,父亲考虑到家庭负担重,几次想让我早点工作挣钱养家,可母亲却坚持供我读书直到我大学毕业。”说到母亲,胡先生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眼睛里闪着眼光,我的心也被先生的话触动,不由也泪湿衫袖,一阵沉默,先生首先调整了情绪,弹掉忧思,爽朗一笑:“人老多情,别见笑。”

“我一直认为我很幸运,母亲的手把我托进了大学校门,毕业后幸运地进入了出版领域,进入了心爱的红学殿堂,我还应该感谢我的夫人和女儿。我这一生没置办过什么值钱的玩艺儿,从年轻时,所有的积蓄几乎全部用来买书了,感谢她们的理解,从没因为我买书限制过花钱。我还得检讨一下错误:我这个人有些大男子主义,这几十年里,我没下过厨房没做过家务,是个甩手当家人哪!”说到这里,眼前的胡先生变得有些洋洋自得。我心底觉得先生很至情至性很可爱。

“你看我现在头脑还算灵活,身体还不错吧?这全是医生出身的夫人的功劳!你再看看这些书柜,全是她亲自设计,亲自选料,亲自监制完成的。她也76岁了,去年刚做了乳腺大手术……”说到这里,先生的声音忽然又有些低沉了。

对胡先生夫人刘阿姨,我虽只是刚刚相识,却是从心底充满着一种敬爱之情:刘阿姨皮肤白皙、端庄清秀、举止优雅,从我进门,刘阿姨就热情亲切地招待我,亲手为我端上果汁,话语不多但温柔可亲,见先生与我谈论红学,刘阿姨转身进到厨房,轻轻带上门,一直不曾听到什么声响,我知道,阿姨的动作一定非常轻柔,怕打扰我和先生……

胡先生与刘阿姨是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后胡先生在北京工作,阿姨在宁夏做妇产医生,夫妻两地分居,上世纪八十年代刘阿姨调到卫生部工作,筒子楼里十几平米的一间宿舍虽小,却终于有了家的温馨。可刘阿姨的担子却更重了:胡先生的研究工作常常忙到半夜,刘阿姨除了自已繁忙的工作外,全家的一日三餐、孩子的学习、冬储的大白菜、每月的煤气罐……所有的琐碎杂事都落到了阿姨一个人身上。

从先生家出来已是暮色沉沉,先生的话还在耳边:你今晚好好休息,明早九点我去宾馆,带你去邮局把书邮走,这么沉的东西你不方便带,然后我领你去附近的代售点买车票……

可亲可敬的胡先生啊,我怎能让您领我去买票呢?将书放在房间,我匆匆去买票了……

第二天先生按时来到宾馆,手里拉着一个小旅行箱。“小王啊,我想起来了,旁边这个邮局双休日不营业了,书很沉,你装到箱子里边拉着走就方便了。”一边说,先生一边亲手将书装进旅行箱:“这个箱子跟着我走了十几个国家,非常结实。”先生弯着腰细心地将皮带卡好,拉严拉锁。吃饭时,我为先生倒茶时不小心弄翻了水杯,先生面前的桌布湿透了,我急忙请服务员来处理,先生却说不妨事,执意不让更换,最终,只拿了一块干的餐巾布垫上了事。先生对我说,咱们来吃饭,尽量不要麻烦服务员,他们工作很辛苦,要体谅他们的不易……

我是带着满满一箱的书挥手作别胡先生的。带着这样沉甸甸的厚重情谊踏上西去的列车,我的心温暖明媚如车窗外的夕阳。

西行的列车疾驰,窗外的秋景我似乎不曾望见,我的眼前晃动的依然是先生家琳琅满目的典籍、厚厚的书稿和先生畅谈红楼的风采。在先生和他的书面前,我明白了学问该怎样做,学者该如何当!明白了先生的著作结构为何那样严谨,论证为何那样充分!与先生一字一句查阅书籍、一笔一划手写创作却著作等身相比,我们可以轻松上网查阅资料,但是因此依赖网络碎片化的快餐知识,不再花费时间系统化地读书学习,知识结构轻浮;我们可以轻敲键盘随意增删修改文章,但下笔写作时是多么捉襟见肘?文章的条理性和行文是多么杂乱无序?更有甚者,学术抄袭造假大行其道,与之相比,先生有如月光般姣洁澄澈。

列车继续向西向西,我离胡先生越来越远,相聚的时光如此短暂,先生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厚重深邃的人,因为他有着精深的红学造诣和敏锐的史家洞察力;他又是一个简单澄澈的人,因为他秉一颗红楼痴心,历经风雨沧桑却初心不改……

11月10日于临汾

本文内容获作者授权发布,插图由作者提供。

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

小编微信:dongzhu1968

原标题:《再说胡文彬先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