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优质11篇)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优质11篇)

时间:2019-02-27 15:18:48

相关推荐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优质11篇)

怎样逐步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写心得体会要注重逻辑性,合理安排段落结构,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心得体会是关于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的,作者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得出了关于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的一些重要观点和体会。第二篇心得体会是关于沟通与人际关系的,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沟通经验和观察他人的交流方式,提出了一些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建议。第三篇心得体会是关于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作者从自己的团队协作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的得失和经验教训。第四篇心得体会是关于自我激励和目标管理的,作者通过个人目标的设定和追求,总结了一些自我激励和目标管理的实践经验。第五篇心得体会是关于创新与思维方式的,作者通过对创新思维和思维方式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关于创新和思维方式的个人见解。第六篇心得体会是关于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作者通过总结个人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建议。第七篇心得体会是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研究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些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见解。第八篇心得体会是关于职业规划和发展的,作者通过对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关于职业规划和发展的建议。第九篇心得体会是关于解决问题和决策思维的,作者通过总结问题解决和决策思维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和决策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篇心得体会是关于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安全的,作者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关于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安全的看法和建议。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室一项重要的职能性工作,公文写作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也常给人一种畏惧感,公文写作确实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而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对公文写作的速度和质量都要比较高的要求,如何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一篇质量上乘的公文,是所有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公文写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然也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公文写作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新的时期,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公文写作面临的發展变化。

(一)写作工具的变化。在电脑、手机终端普及的当下,在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公文写作似乎开始变得更加容易。需要撰写公文时,强大的搜索引擎会马上提供给我们许多可供参考的模本,我们可以从海量的信息库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主旨意图、篇章结构以及文字表达,炮制出一篇“无可挑剔”的公文来。这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写作工具上的突出变化。当然这是把“双刃剑”。

(二)写作环境的变化。知识的普及,审美的提高,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虽然社会上也存在“审丑”的客观现状,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并主动摈弃这些落后的观念。在经历过西方盲目崇拜过后,人们开始回归传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食粮,当今舆论环境开始悄然发生一些改变。那么我们公文的拟制过程中,也不得不去关注这样的变化,在完成公文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等原则外,文秘人员必须注重对公文审美的更高要求,力争使公文达到“信达雅”的更高标准。

(三)写作人群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明显表现在法治进程的加快,凡事讲究标准、程序和规范,公文写作不再局限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更多的延伸到了每一位职工,公文写作成了职工必备的生存技能。写作人群的庞大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普通职工学写公文的需求不断增加,办公室专职文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随着公文数量的增多,办公室文秘人员的核稿量也大幅度增加,能否快速准确指出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完成文稿的修订等,都给文秘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同样面对新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克服畏难情绪,迎头而上,不断提升写作技巧。

(一)敢学。毋庸置疑,这是信息高速便捷的时代,互联网上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各类公文“范本”也随处可见,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发现一些好的公文格式,要善于学习领会,在点赞别人的同时,更要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写,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而成的,在我们撰写公文时,是否也可以用这样创新性的思路,或者在此基础上,会不会有更高妙的思路写法,这都是有益的思考和尝试,这样的“拿来主义”我认为是可行的。学习、思考、超越,从来都是三部曲,但是核心要义是“不抄袭”,要在学习中思考,进而实现新的突破。学习,还包括向身边的“笔杆子”学习,向历史档案学习,只要是好的文章,都要拿来认真研读学习思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经过认真学习思考,最后才会是超越。

(二)敢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你不尝试,永远不知道梨子是酸还是甜。在公文写作上,最忌讳的就是不敢下笔,担心写不好,如果一味停留于此,自然永无长进。只要勇于迈出写作的第一步,功夫日久就会见深,写作不容易,但写作也是一项技术活,多学多思多练,一定会有所悟,有所得。熟能生巧,才会下笔如有神。敢写还要会写,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比如公文的格式、公文的语言、行文规则等等,这也是法治精神的具化之所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等文件必须要认真研读,还必须掌握丰富翔实准确的资料,公文毕竟是实用性文章的一种,实用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言之无物或者信息错误的公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会写。掌握了公文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只能算是初入门者,还不能算是“会写”。公文的基本格式是外在形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想成就一篇质量上乘的公文,内部的结构和联系才是需要真功夫、见真章的,这里重点谈一下篇章结构。一篇公文能够立起来,最重要的就是篇章结构,这是骨架,也是起草公文至关重要的一步。一般而言,公文内文包括三个部分:开头(前言)、主体和结尾。开头开篇名义,讲明制发公文的缘由、依据及意义等,结尾是再强调,提出希望等。那么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部分,必须先列明提纲,确定写作思路,一般采用分条列项或者拟制小标题的方式,如果小标题下面仍需阐述的,需要再列分项的小标题,框架出来以后,再按照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进行“分装”,一篇有血有肉有骨架的公文才能真正立起来。

写作技巧是“术”的层面,如今公文写作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信达雅”,又要求“文质彬彬”,敢学、敢写、会写,不代表可以写出高水平的公文,要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写出领导满意、切实好用好看的公文,在我看来,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必须有政治高度。一篇公文的站位要高,视野要开阔,要切实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熟读熟记相关政策条文,将“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真正的运用到公文写作中,经典永不过时,并历久弥新,有政治高度的公文,才会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二)必须要注重日常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空洞无物、干瘪瘦削、毫无生气的公文是失败的,鲜活的素材、真实的数据才是一篇高质量公文所需要的。这些都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和思考,一位前辈曾经传授经验,说几十年来他都有记笔记的习惯,这些日常的感悟思考在关键的时候都会成为他写作的富矿,而且可以直接运用,还特别鲜活生动,这都得益于平时的积累。

(三)必须要加强文学修养。公文同样是语言的艺术,在实用性之外,其艺术性同样不可忽视,这是源于人类对美的无限渴望与追求。“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报告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古诗词、名人名言、名篇名句的引用,这样的语句会给人充分的自豪感,增强语言的厚度,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公文写作必须加深这方面的学习训练。

(四)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公文写作是幕后工作,也特别艰辛,但这也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工作,是一份极其重要亟须奉献精神的工作,更是一份锻炼人成长的工作,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它,特别是年轻干部,更要勇于担当作为,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梦想之花一定会在辛勤耕耘以后绽放的更加鲜艳。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二

文秘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写作能力与职业技能两条主要线索,既要强调文秘写作与其它文体写作的不同,认识文秘职业的独特性,从文秘职业出发进行写作教学,同时由于写作过程的综合性特点,又要强调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是文秘的工作职责之一,公文写作也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关于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今后工作中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我觉得要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勤学、苦练,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工作总结。

年度计划等材料,就必须站在整个单位的高度,做到心中有大局脑中有全局手中有全局,要成为行家里手,统揽全局,独挑大梁,真正提高单兵作战的能力,必须围绕学习这条红线,重点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一是熟悉上情,吃透下情。学习各级政府的文件、会议、领导讲话,对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了然于胸,对单位工作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将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单位的工作联系好、嫁接好,找准上情下情的结合点、切入点,把上级的精神变成本单位的工作措施和要求。只有真正做好上下结合,把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摆进去、放进来,文章才有可操作性,才有高度和深度。

二是领会意图,掌握动态。形势千变万化,工作日趋推进,领导的决策部署也会因势调整,快步跟进,以便更好地驾驭全局,推进工作。要了解市场发展概况,勤于了解各部门各部门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做到既要窥一斑,又要见全豹。要及时领会领导意图,调整工作思路,把握单位大局,洞察单位情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紧跟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撰写出切合实际的总结。

三是学习身边现有材料。包括讲话总结、计划、汇报、体会等等。这些材料经过了层层把关,反复修改,高度提炼,领导审阅,凝聚了多人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共识,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要把这些高质量、高标准的范文,与自己的思维成功对接,融为一体,快速高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实干是方法,干实是关键。任何事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说出来的。只有干,才能打开局面,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公文写作就是要在勤于学习的基础上,坚持经常“润笔”,真正把学来的东西写出来、用到位、讲清楚,在夯底功、强内功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做到持之以恒,样样精通。公文的体裁种类繁多,写作时要想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必须做到两个务必。一是务必坚持天天写。

日记。

经常写体会主动写简报、信息、总结等在坚持不懈地练笔中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开拓创新。二是务必树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意识。公文写作更不是一日之功。练笔要克服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思想以甘于吃苦的精神愚公移山的信念抓练笔强基础。通过始终如一的练笔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要做到抓住关键,深挖细嚼。具体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结构的严谨性。要先把握大框架、大方向、大目标。然后把要写的内容分门别类逐一装入,切忌张冠李戴。二是文风的鲜活性。通过平时的读书看报,掌握时代性语言,用时代性语言表述文章的内容,。三是语言的流畅性。学习中要积累摘抄、熟记于心,练习中要反复推敲、多次锤炼。四是思想的深刻性。公文写作既要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又要符合实际,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用以指导实践,开展工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必须把勤学苦练作为方法常用常新,作为关键扭住不放,作为根本坚定不移,在勤学苦练的过程中,增强感性、提升理性、提高水平。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三

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处理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了解和熟悉公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公文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文写作是公文学科有一个基本概念。公文作为传递策令、沟通信息、联系事务的文字载体,必须要通过写作这一特殊的行为活动才能实现。

公文写作又有其基本规律可循,只有把握这些规律,多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当“苦行僧”,做有心人,勤学多练、厚积善悟,才会熟能生巧,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内容介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公文如果没有思想性,肯定寸步难行。做到公文的文意深远,起草者的理论水平、思想修养和知识储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能靠勤奋学习。

1、要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2、要学习范文。

3、观察体会经验丰富同志的写作过程。

清代唐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意思是说: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公文写作训练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听公文写作的理论知识讲座时,往往缺乏感觉,把握不住重点、要领,只有试着去写了,对文体、思路、语言的感觉才会清晰起来,才能体会到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的写作特点,慢慢地找到自己在写作中的差距,明确学习和提高的目标。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练习要从简易的文体、文种开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学习靠积累,积累也是一种学习。公文写作中的积累包括积累构思(文章结构)、公文语言、写作信心和公文素材。构思最难积累,需要有人指点、引领,需要写作者用心分析,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把握公文语言是指依据不同的文种使用不同的语言,特别是。

讲话稿。

要根据不同的讲话人和听众确定讲稿的风格写作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语感。积累写作信心就是指在心理上从刚开始接受写作任务时的诚惶诚恐逐渐转变为坦然面对、从容不迫。

讲解关于公文素材的“四类”积累法。

第一类: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规类材料,特别是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帮助作者把握公文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规,能解决确定公文是否有硬伤的问题。

第二类:本单位现任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思想风格,单位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理念,特别注意掌握领导讲话类材料等;主要用来吃透上情,决定公文的目的和用途,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第三类:本单位主要业务方面的材料、本行业基本材料和前沿情况。主要用来摸清下情,决定公文是否能联系实际,避免出现空话、外行话。

第四类:行内行外、国际国内与业务有关的学习型、启发型材料。主要用来摸清下情,决定公文是否能联系实际,避免出现空话、外行话。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这是歌德对鉴赏艺术作品所讲的一段话,其核心思想是:无论创作艺术还是欣赏艺术,都离不开“悟”。对于公文写作来说,悟性也同样重要。同样的训练、同样的工作经历,有些人的写作水平只能停留在一定的层面上,有的人却能把公文写作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引用鲁迅《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文章写作中怎样“修炼”悟性。鲁迅先生是这么写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对公文写作来讲,这也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方法。我们直接看公文范文、看干干净净的定稿,就不如看经领导和同志们反复修改的草稿获得的收益更大,提高得更快。用心写作是一方面,用心体会领导和同志们精心删改之处,体会到了“不应该那么写”,明白了“应该这么写”的道理,便是“修炼”公文写作的悟性。

公文写作是一件苦差事,需要受得了清苦、耐得住寂寞。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唯有艰苦付出、勤学多练、厚积善悟,才能训练有素,达到文思似泉奔涌、文种运用自如、材料信手拈来、文字通顺流畅的境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也许会让一些初学者感到厌烦,甚至望而却步,但凡事贵在坚持。

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它不单纯是文字工作,实际上是理论造诣、思想水平、认知能力、文字功底等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公文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的质效,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我们结合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政治素养,打牢理论根底。

无论地方还是军队的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大量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理论性、政策性、法规性要求高,在实际的写作中只就事论事,就文论文,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因此,在平时就必须认真学习与之有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队政治工作理论。这些理论是我们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的源泉,是我们观察、认识和分析工作问题的指南,只有理论素质提高了,才能头脑更敏锐、思维更活跃、眼光更长远,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才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说服力。当然,理论的作用是间接的。比如,一份。

调查报告。

可能没有直接谈理论的问题,但它的观点是对调查材料进行理论透视和思维的结果。理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指望学理论立竿见影,打牢理论基础必须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抓住关键环节,快速寻求突破。

在掌握一定政策理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要抓住公文写作提高的关键环节,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学习军用公文拟制的有关规定。公文分类、作用、一般内容、拟制要求以及公文格式,是最基本的写作之道,要认真学习并熟记。二是读一点写作理论方面的专著。这些书会告诉我们怎样确定主题、建立结构、使用材料,以及对比、照应、起承、转合等文章写作的基本问题。三是学一点语法和修辞。目的是把文章写得通顺、优美、富有文采。四是学一点逻辑学。逻辑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一些公文之所以犯偷换概念、改换论题、自相矛盾等错误,就是由于没有掌握起码的逻辑规则。五是精读文件。阅读文件时发现有写得好的,不要看一遍就过去,要仔细研究它的结构、观点、材料以及论证方法和表述方法,研究它好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写会怎样写,还有没有别的写法,等等。仔细揣摩、体会、研究,定会悟出些道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对照公文的修改稿学习写作之道。把领导修改过的稿子收集起来,仔细对照,边对照边思考为什么这样改,一定会受益匪浅。

三、熟悉全局工作,培养广阔视野。

机关工作分工很细,对分工的工作了如指掌是应该的,但不能仅限于此,还要熟悉全局。只有懂得全局,学会着眼全局看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部,才能正确地估量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和分量。不懂全局就往往见木不见林,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给下面提出一些不适当的要求。强调了解全局,这是因为,机关工作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哪一项工作也不能孤立地进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中心工作往往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完成,如果对全局性工作很生疏,就会感到不适应。因此,在精通专业的同时,必须多了解全局。比如,年度工作要点、基本工作思路、一些重要会议精神、上级和本级制发的重要文件、首长的讲话和指示、重要典型情况等都应了解。能多参加一些重大实践活动、多接触基层固然好,没有这些条件,通过阅读文件和有关材料也能了解不少情况,并非只有到现场才能了解这些。比如,某个单位开展一项工作后,找来一些材料看看,也可以了解大体情况。通过阅读文件,既能掌握政策,又能了解情况,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学习方法,应该充分利用。

四、勤于锤炼思维,提高写作悟性。

从字面上理解,悟,就是领会、思考。有的人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叫怎么干就怎么干,自己很少动脑筋,什么都不想,主动性比较本文由本站收集整理差,文字水平也就难有很大提高。要提高文字水平,单靠别人教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悟性。文字水平提高得快不快,很重要的是看你悟性强不强。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要靠自己去领会、思考。如果看了学了不去思考,就难以在脑子里留下东西,最终是学而无获、学而无用、收效甚微。有了悟性,看东西就能融会贯通,干工作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有时我们眼睛忙,脑子闲,看过的东西如过眼烟云,没有印象;有时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就事说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么怎样提高悟性呢?需要强化三种意识:一要强化政治意识。搞材料,本身就有很强的政治性,如果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强,写出的材料立意就不会高,就没有分量。二要强化超前意识,就是我们常说的远见卓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没有超前意识,就不能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方向、提出正确对策。三要强化多向思维意识,窥一斑而知全豹,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关于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大家都有认识,也深有体会。我们大多数机关的工作,无非就是办文、办事、办会三项,而办文排在首位。因为很多政策和法规,是通过公文的形式制定和发布的;很多决策和事情,是通过公文这个工具指导和推进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人员,应当文武双全,就是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遇事能办。

办文很重要,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认为是个令人头疼的难事,望而生畏。其实,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公文写作并不难。我在从事办公室工作之前,在教育系统工作了8年,期间,干过师训专干,干过会计和出纳,基本上都和写材料不着边。20xx年正好有个机会,进了政府办,当时,原政府办主任苏尧和我谈话,让我进秘书科,我说怕干不了。苏主任说:“现在是秘书科缺人,你们这一批三个人都进秘书科,干一段,要是不行再调整岗位”。

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领导让干,就只能竭尽全力干好,要是因为不会干、干不好,被领导调整岗位了,那实在丢人。就这样,硬着头皮干起了根本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以办文为生的路子,而且走的时间这么长。十年的文秘生涯告诉我,公文写作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公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再加上个人的操心和勤奋,谁都能够办文,而且能够办好。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办文很难?主要是因为对公文写作不了解,或者是虽然了解但不够投入。所以说,对于公文写作,只要了解了、投入了,自然就会感到不难了。

办文并不难,但办文本身并不轻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可以说是个苦差事。有人说,“宁喝马尿,不写材料”。还有人说,“上辈子不知道干啥坏事了,这辈子托生成个写材料的”。说这些话的人,我想一定都是写材料的。不然不会深切体味到写材料的辛苦。对此,每个文秘人员也深有体会,在写重要材料的时候,真是绞尽脑汁,呕心沥血。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看公文写作,办文苦中也有乐。乐在哪里?通过办文,迫使自己学习研究大量的资料,使自己的知识修养、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加速提高,这是一种成长的快乐;通过办文,把自己的思路和设想通过公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这是一种成就的快乐;自己辛辛苦苦办成的公文,受到领导的表扬、大家好评的、群众的认可,这是一种得到社会承认的快乐。

第二个方面,公文写作的要点。

搞好公文写作,应当深入了解公文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方式,切实把握好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一、公文的基本特点。

了解公文的基本特点,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公文姓“公”不姓“私”,不像散文、诗歌、小说等“私文”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写啥就写啥、想咋写就咋写。从事公文写作,就应当深入了解公文的特点,并在写作时予以充分体现。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性。作为行政机关发布的公文,代表了政府的职权和意图,具有行政领导和行政指挥的权威性,具法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了解了这个特点,在写作的时候,就要站在机关和领导的角度,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而不是文秘人员个人的角度去写。

调研报告。

领导讲话等机关事务文书。二是公文的格式性。公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用纸装订等都有统一要求。公文的文风语言,也自成一格。三是行文的规则性。四是收文发文的程序性。这些特定的程式,有助于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利于文书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对于这些特定的程式,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能违背。

公文有鲜明的针对性。所有公文,或是指导工作、布置任务,或是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或是联系事宜、商洽工作,都有具体明确的实用目的,都是针对工作中发生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写公文的时候,要有的放矢,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公文还有明显的时效性。每个公文,都有一定的时效,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变更、失效或废止。公文的时效性还表现在制作和行文上,都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写作公文要抓紧写,不要等到啥都准备好了才动手,行动也要提高效率,争取按时完成。

掌握了公文的基本特点和公文写作的基本方式,就可以进入公文写作过程了。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收集资料、编拟提纲、撰写、修改、校对五个环节。

一是收集资料:这是前提。要全、新、准、实。积累哪些资料?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大政方针和重要言论,掌握大局动向。二是。

格言。

佳句,为公文增色添彩。三是大事要事,秀才不出门,要知天下事。四是先进典型和经验,随时可以信手拈来。五是基本情况和运行动态,要了然于胸。

二是编拟提纲:这是关键,是成功的一半,纲举目张。要从大处着眼,往细处入手,向精处锤炼。要拟好各级标题,布局好素材。

三是撰写:依照提纲,设置场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设置场景,就是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进入角色,弄清“五个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对谁讲。

四是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要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先改结构、段落、标题、观点,后改语句、词汇、文字和标点符号。

五是校对:细节决定成败。把好材料出手关。

第三个方面,几种机关常用材料的写作。

主要谈谈总结材料、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的写作。

一、总结材料。

总结是机关一种常用的事务文体。总结的主要对象是本地区、本部门、总结者本人的实践活动。总结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总结是情况汇报、通报、报告等其他文种写作的基础,很多调研报告和领导讲话也离不开总结。机关工作需要总结,个人有时也需要总结。研究总结文体的写作,用途很广,很有必要。

总结的基本结构:

总结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是归纳经验和体会:分析取得成绩的主客观原因,提炼出规律性、启示性的认识;。

三是找出问题和教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途径;。

四是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即今后工作中如何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再上新台阶。

总结主体结构模式大致上有十种左右:即“做法—成效—体会—问题—打算”式,“背景—做法—成效”式,“意义—做法—成效”式,“成绩—体会—问题”式,“成绩—问题”式,“做法—体会”式,“成效—体会”式,“做法为主”式,“体会为主”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

二、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机关工作人员掌握情况,研究问题,提出建议,服务领导和机关决策的一种常用而重要的事务文书。要写作调研报告,应当:在“调查”上下功夫,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写稿权。在“研究”上做文章,确保调查报告的指导性。对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思考,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规律性,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实现认识的升华。

不同种类的调研报告,其调研报告格式与写法总体上大致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作为我们基层单位,最常用的调研报告主要有两种:

一是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由于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主体内容涉及面一般都比较宽,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领导等若干方面来撰写;如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当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

二是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法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在行文的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格式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必须谦虚,而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经验的推广。

三、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作为领导代表本机关就某项工作发表的讲话,也是领导机关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文秘人员应当重点掌握的一种公务文书。写好领导讲话材料,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1、做好准备工作。一是全面掌握会议有关情况(会议的背景、主题、内容、任务、议程、时间、地点、对象等);二是准确领会和把握讲话领导的意图;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有关情况和基础素材。

2、拟好讲话提纲。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提纲列好了,讲话稿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大凡有经验者,都不惜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提纲,列出提纲交领导审定后再动手写作。

制作提纲一般应围绕“主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内容安排”顺序逐步展开。就象上下级关系一样,顺着看是一级领导一级,倒着看是一级对一级负责。在制作提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精心制作标题。逻辑要严谨,条理要清楚,句式要整齐,适当用排比。二是合理安排起承转合。起,即开头;承,即承接和呼应;转,即层次转换和过渡;合,即归纳和总结。也就是说,要合理安排好讲话的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

3、转换角色撰写。关起门来当领导,模拟亲临会场的领导角色进行书面讲话。撰写讲话材料,要坚持“四性”,体现“四话”要求。“四性”即思想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四话”印写实话,公文不写一句空;写新话,实中求新,内容、形式、结构、语言新;写特色话,本地本级话;写领导话,体现领导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4、认真修改校对。订正观点,完善结构,增删材料,推敲语言,搞好校对。

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干得时间长了,都会有一些体会,我感觉重点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积累和运用资料。

搞好公文写作,必先吃透“四情”:即研究“上情”,即上级政策精神、法律法规和宏观形势;洞察“下情”,即下级或基层基本情况和工作动态;掌握“本情”,即本级、本地、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外情”,即外地先进经验和发展动态。要吃透“四情”,必须搞好资料积累。对于机关干部来说,要想把材料写好,手中没有各种有价值的资料供自己参考借鉴是不行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在电脑普及了,大家都会使用,搜集和积累材料就容易多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把你所需要的资料搜集到手,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搜集资料要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能发生失泄密问题。

积累资料是为了利用资料,如何用好资料大有学问。一是要认真学习资料。在剪贴资料时,要自己动手,不要让别人代劳,做到边剪贴边过目;对搜集到的资料,要经常熟悉,仔细翻阅,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消化;对重要的思想、观点、事例做上记号,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这样做的目的是消化资料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消化吸收,一方面可以将资料真正变成一种有用的信息,需要的时候就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中的思想观点,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体会其中的思想境界,从中汲取营养。二是要精心选择资料。要根据公文内容的需要选择资料,选出最有典型意义、最能说明问题资料。为便于使用,筛选出来的资料还要加以分类,把入选的资料按照公文内容表述要求,分门别类梳理排队。同时,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

名人名言。

等,要认真查找出处;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和数字,要加以核实整理,确保准确无误。三是要用活用好资料。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人没有资料写不了材料,有了资料又跳不出资料,这抄抄,那贴贴,搞出来的东西千孔一面,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实际上是没有用好资料。写材料时,要敢于丢掉资料,站在理解资料的基础上去写,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比原资料更新的思想飞跃,才会写出超越资料本身的高质量材料。如果起草的文字材料,能够源于资料,而又高于资料,就达到了积累和运用资料的新境界。

二、要切实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

公文不是为了记叙个人见闻,也不是阐发个人的见解,而是秉承领导旨意,根据工作需要而拟制的。起草人的职责就是通过文字表述,充分体现领导意图,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完整表述出来,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这就要求起草人用心琢磨领导的意图、思维方向、关注重点等,全面掌握,悉心揣摩,掌握得越全面、深刻,写起来也就越顺利,领导也就越满意。

一是积极扩展领导意图。有的领导同志交代意图时,只是一些初步想法,或仅仅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提出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要从更多的层次和角度去思考问题,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形成的基本观点,对领导暂时未想到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进来,把领导简单分散的意见扩充为比较全面、系统的意见,不能听一就是一,机械呆板地领会领导意图,切实把领导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是善于挖掘领导意图。有的领导只出个大题目,至于公文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涉及不多。碰到这类情况,起草人首先应主动和领导同志商量研究,争取领导的指导,深化领导的意图,然后顺着领导的思想脉络,弄清楚领导要求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而研究挖掘出更新更深的东西。挖掘领导意图时,起草人还要善于将主管领导的意图与其他领导的意图结合起来领会,集思广益,体现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

三是努力完善领导意图。公文写作过程中,有的领导深思熟虑不够,讲得意见不甚明了、比较杂乱;有的一时未想清楚、说明白,只是一些感性认识;有的不完全合理和必需;有的不集中、不完整。对此,起草人要与领导多交流,善于提炼概括、拾遗补缺,慎重恰当地处理,合理地加以吸收、集中,把不确定的确定下来,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把不必要、不完整的加以剔除补充,把不清楚的问题讲清楚,把不一致的地方进一步调整充实,从而比较全面、完整、准确地体现领导意图,保证公文质量。

三、要努力体现和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

思想是一切文字材料的骨干和核心,没有思想的文字材料等于没有“灵魂”。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引起大家的共鸣,给人以深刻启示。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性。文字材料大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材料的基础和灵魂。文字材料影响的大小,根本就在于是不是真正抓住了问题,是不是针对普通存在的问题去写的。如果是针对问题去写的,影响就大,相反影响就小。因此,必须注意抓问题,抓“一碰就响”的问题,抓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深入调查研究,以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和分析问题,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单位建设的主要问题,确立文字材料的主题思想。

二是要有概括性。要从局部的、感性的、表面的现象里跳出来,用全面的、理性的、辩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思想,总结出来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高度的概括性,是领导思想的精华,也是文字材料的“眼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有一个材料,关于增进班子成员感情的概括就比较好:“感情好,有事不当事;感情差,没事会找事。感情深,大事能化小;感情浅,小事能闹大,大事能闹炸。”非常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而有的材料总的看上去不错,但又觉得少点什么,往往就是少几句高度概括、很凝练的话,让人打不下深刻的烙印。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尽快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这是众多基层文秘人员对自身的迫切希望。笔者在近几年来应邀为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公文写作培训时很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里尝试谈一谈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途径问题,供有志于从事文秘工作的朋友们参考。

据考察,在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方面,一些基层文秘人员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几种认识上的偏颇。试析如下。

唯格式是重。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基层文秘人员极为看重公文格式,甚至把它当成公文写作能力中的根本性因素。诚然,准确掌握公文格式,并在实际公文运作中规范地体现出来,这确实是很必要的。但从公文写作的角度看,达到这一要求,只是浅层次的能力,并不难做到。因为公文格式是极为程式化的规定,完全属于记问之学。如果把格式放在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首要位置上,就势必一定程度地忽视公文内容方面的深入学习和训练。

通过听培训课以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笔者在与接受培训的一些文秘人员的交流中感到,他们对这种培训课十分渴望,并为能参加听课而格外兴奋。应当肯定,这种积极性是极为可贵的,而且通过听课也确实可以开阔视野,更多、更准确地了解公文写作的各项要求,从而有效地避免一些不规范现象的产生。但如果认为听了课即可以使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自然获得提升,就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了。因为能力是无法直接传授的,而必须通过自身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和巩固。公文写作能力亦然。过于依赖听课而忽视有意识地进行写作实践,就难以使公文写作能力获得扎实的提高。

完全依赖遵循本单位发文惯例进行模仿以提高能力。应当承认,这样做对熟悉公文运作实际,了解一些公文文种模式是有相当直接的作用的,因之,它不失为提高自身公文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有必要指出,一些基层公文运作状况,往往难以与相关法规、规章的调整、变化同步,因而出现明显的滞后性。如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撤销了“报告”中“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适用内容,而由新增加的法定公文文种“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办法》)来承担这一功能。但有一些行政机关向上级提出建议时仍使用“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办法》)。再如一些基层机关单位尽管文秘人员几经变动,但仍几十年一贯制地将转发上级机关“通知”的公文“通知”的标题拟成“关于转发……关于转发……的通知的通知”。这与《办法》中关于“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的要求很不相符。又如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修订、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在“函”中增加了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全指限定,从而使行政公文“函”不能再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办法》保留了这一要求,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但时至今日,一些基层行政机关和单位仍将“函”用于上下级之间。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不了解相关法规、规章的规范性要求,完全依赖遵循本单位发文惯例进行公文运作,是很容易出现不规范状况的。

前已谈及,能力是无法直接传授的。公文写作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并得以提高。这是根本性因素。公文写作的实际练习,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表达方式的单项及综合练习。

说明平实确切,不失真、不渲染;

议论精当凝练,不繁琐,不铺展。如针对本单位出现的错误现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属于公文“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种或者情况”——《办法》)所含内容的多个单项练习:叙述错误情况,议论分析原因,说明处理结果,总结归纳教训,提出希望要求。进行这样的单项练习时力求符合、体现上述对表达方式的基本要求。嗣后即可以进行综合,从而形成一篇段落清晰的完整公文。这样的写作实践,可以说完全摆脱了粗放式,而是进入了集约化。坚持这样的集约化练习,对公文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无疑有事半功倍之效。

2.锤炼反复修改的写作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公文写作亦不例外。尽管许多文秘高手写作一般规模的公文常常可以一挥而就,但这是有多年文章修改经验积淀在其中的,而且是迅速打腹稿的体现。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应当坦率指出,在各层次的语文教育中,“修改”这一极为重要的写作训练环节常被严重忽视,以致为数不少的文秘人员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并没有形成善于修改所拟文稿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写成后即送审,这自然很不成熟,也难以顺利通过。这里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笔者在为某机关文秘人员进行公文写作培训时,曾布置了一道针对某镇政府文教办主任××为庆贺其父八十寿诞大摆酒席、广收礼金问题写作批评性“通报”的练习题。多数练习者写作时将“大摆酒席、广收礼金问题”作为内容的重点,详尽铺叙,诸如宴会时盛况、酒席规格、会后安排的一些活动等,悉数写入,读后使人如身临其境,可谓具体生动。但由于忽视了批评性“通报”必须体现“剖析根源,归纳教训”的核心之点,因而削弱了“通报”应有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笔者在强调了“通报”的有关写作要求后,布置练习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最后基本达到了目的。由此,参加培训的人员切实认识到公文写作反复修改的必要性。这一例子告诉我们,进行公文文稿的修改,最主要的,除检查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外,就是按所用文种的内容要求来检查文稿,其前提是必须明确各文种在内容上的要求。这样修改起来才有依据和针对性,而不致盲目进行。这里不妨再举一例,××县教育局向其上级××县人民政府汇报乡镇中小学校舍普查情况,并提出核拨校舍维修专项经费的请求,以“报告”行文。该公文被××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退回,要求重新制发。有关文秘人员按“报告”的写作要求来检查这一公文,才发现“‘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办法》),于是删去了原公文中“请求核拨校舍维修专项经费”的内容,改为单纯地汇报情况,而另以“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办法》)行文呈请核拨有关经费。试想,如果该文件的起草者熟悉“报告”的内容要求,并在文稿形成后再检查、修改,这样不规范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至于公文语言上的修改,将在下面与语感的培养一并谈及。

3.努力培养对事务语体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捉襟见肘,雪上加霜”是文学性的描述语句,应改为“十分紧张”。

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身写作实践这一要素。基层文秘人员应牢固树立“写作实践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一理念,在诸如参加培训、阅读指导书等辅助条件之下,积极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公文写作实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会各类文种的写作要求,熟悉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感悟事务语体的特点,同时将公文格式、文种适用范围等易记、易用的程式化规定融入其中,这样就能逐渐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在于自身的反复实践。这一实践不应是简单地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应循序渐进,不断有所收获。当然,这种收获绝非能立竿见影般地迅速体现,而须日积月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急迫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笔者这里所谈及的进行反复写作实践的“途径”,卑之无甚高论,但提高自身公文写作能力,除此别无他径。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十个同志经过,有九个同志跌倒了,那么就是有规律可循了”。“历史和事实证明,凡是重复的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毛泽东同志曾经嘱咐。同时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取得预想的效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理解这个“合”指的就是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那么,综合文字材料的起草主要有哪些呢?有领导讲话、有工作总结、有调研报告等等。不管是领导讲话还是写工作总结,还是写调研报告,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首先要讲的是写材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在办公室工作了二十多年,写了二十多年的材料,也不敢保证我能把每一个材料都写好,可见写材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写领导讲话。

经常替部长写讲话稿我们没有当过部长,没有岗位的经历。第二是我们没有领导掌握的那么多信息,因为领导每天汇报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都在场。领导获取信息也是多渠道的,我们不可能掌握领导那么多信息。第三是我们的学识没有领导高。

所以给领导写讲话稿难处是显而易见的。其实,这里面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存在的,是我们个人素质的问题,这包括知识积累、洞察力的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包括创新能力等等,这些是跟个人素质是有关的。

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就是方法问题。怎么写好材料,我讲的是方法上的问题,归纳的是要写好领导材料要注意四个方面。

第一是要有针对性,一个材料写得好不好关键是有没有针对性。今天我们有一个会,有一位领导要讲话,那么首先要了解听众愿意听什么,他们希望了解什么。比如说华尔街刮起了“金融海啸”,我们到一个金融企业讲课,给他讲怎么加强理论武装、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没有针对性的。我们应该了解他们,金融企业怎么在这次“金融海啸”中能够尽量的避免,减少我们的损失,要分析形势、提出问题、找出对策,供他们参考。

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

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

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就是典型的讲话没有针对性。

我们写材料首先要把握一点是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如果机关开一个会讲内部建设,首先要找出内部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照着这个思路起草领导讲话稿我们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搞好文章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要设计好,大小标题要设计好,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党的第一支笔杆胡乔木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写文章和盖房子一样,要看如何布局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实用”。这是我们当第一只笔杆子的毕生体会。

文章的框架结构怎么确定?我认为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讲话、每一个调研报告、每一个工作总结,它的结构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是有变化的,从古到今就说写文章“文章无定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文章结构我认为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两种结构,一种是块状结构,一种是条状结构。块状结构可以理解为就是三部分,简单说第一就是“为什么”,第二就是“是什么”,第三就是“怎么办”。

第一,“为什么”,就是讲这项工作有什么意义。比如说,开一个干部大会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文明作风建设。我首先要讲为什么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干部队伍建设,有什么样的意义。它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组织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这是我归纳的几条意义。

第二,“是什么”,就是这项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班子建设,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要给大家交代明白。我们的班子要配齐,怎么配齐?我们的班子要配强,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是怎么样,如何调整结构、改善结构,这是讲“是什么”。

第三,“怎么办”,要有措施,要提出要求。领导讲话要提出要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所以说块状结构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大家要有这个概念,拿这个结构写任何文章都是管用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全党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怎么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提出要求,不就是这三部分吗?其实再深入一层,每一段话都有一个小观点,每一段话都可以体现这三个结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些同志写文章一筹莫展,实际上每一段话都可以写三句话,大小标题拿出来都可以写三句话,至少可以写三句话,这是一种结构。

第二种结构条状结构,开门见山讲几个问题。可以讲三个问题,可以讲四个问题,可以讲五个问题。或者直接提出几条要求,可以没有前面两个部分“为什么”“是什么”。领导讲话就是提要求,我讲五条要求,这也是讲话稿,这也是一个材料。这种结构也经常遇到,没有前一种那么多。所以我归纳写文章、写讲话无外乎这两种结构,可以在这两种结构里面做一个选择,这是写材料方法里面的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材料、观点的统一。首先解决了针对性的问题,第二又解决了框架结构问题,那么第三步就必须要实现材料、观点的统一,这一点是文章有没有高度,有没有起色,能不能吸引人的关键。

一个材料里面,一个讲话里面,如果只有材料,只有好多的数字、事实,没有观点的提炼,那是流水账。如果讲话里面,材料里面只有观点,没有一些材料来佐证那么是空对空,同样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文章必须两部分相结合,我们既要有事实同时还要有观点的提炼,把观点用事实串起来。毛泽东同志讲“要实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写的大气磅礴,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在这方面主席教导了我们,即实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我们才能把握好,才能真的实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首先是提炼观点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对局势的把握、对问题的把握,因为观点是要符合中央的精神,要贯彻中央的精神。同时,这一观点又要为群众所接受,又要使之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这是有难度的。事实证明我们听听汇报进行调查,都可以了解很多情况,关键是观点的提炼。这是写材料的第三点,最重要的就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第四点,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语言表达的问题,要用群众的语言,准确简洁。如果我们写文章、写讲话,拿一张报纸来抄,那是没有先例的,是不会成功的。要用群众的语言,我认为要用自己的语言,讲心话,讲实话,不要讲大话、空话、套话、不着边际的话。

三天不读报是错误”,这个我们也能记住,他讲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过去我们古代有一句名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还有一句名言讲“领导干部要思考一些大的问题”。陈云同志有一句名言“领导干部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问题”,就是走方步,反复思考。领导干部应该有这么一个基本功,战略性问题一定要经常思考,要反复思考,战略方向如果出现错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语言非常重要,语言要有群众的语言,我们不是搞一些生僻的词,搞一些生涩难懂的语句来证明我们的水平,这是难以为群众所接受的。同样的我们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特别是准确,这一点非常重要。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六

关于如何提高机关文稿写作水平的问题。我思考再三,深切地感受到,机关文稿写作从模仿到入门,从入门到创新,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学习、实践、总结。

首先要清楚学什么,其次要明白如何学。前者是学习的内容,后者是学习的方法。先讲学习的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我觉得在机关起草文稿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学习。***领导讲话稿,有的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有的在《中办通报》上内部刊登,有条件的同志都应该深入认真及时地学习领会,这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及政策走势,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和把握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在省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一定要放眼全省、着眼全局,始终站在省委省政府的立场看问题,这对于提高文稿的层次境界是非常重要的。譬如说,在省人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就要时刻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讲话精神,既了解工作动态也了解工作要求,从而更好地把握省人大工作的方向。当然这是针对刚进机关的新同志而言的,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公务员也可以参考。坚持阅读《人民日报》上面的文章,不仅可以了解党的大政方针,而且可以学习借鉴文章高手的写作方法,收到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中文专业与非中文专业的人是有差别的。譬如,文稿的标题、关键句子等都需要进行推敲锤炼,这时候如果具有古代诗文的修养,则无疑会如虎添翼。这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要因人而异、各有侧重。

现在来看学习的方法。阅读文章的方法,就是读书的方法。不同类型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读法。对于古代诗词散文,要熟读成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的就是要反复地熟读。而对于现代汉语的文章,尤其是涉及工作方面的文章,应该以分析为重点,通过深入分析,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精彩句段、结构匠心,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而且知道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才算是基本上读懂了。只有读懂才能掌握,才能做到案头上的书越读越薄、头脑里的书越读越厚。毛泽东主席在阅读二十四史等历史典籍时,写了大量的批注,这种批注实际上就是一种评点。历史上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评点是读书读文章的好方法。机关文字工作者读文章,完全可以借鉴古人评点的做法,当然评点不是要简单地评论别人文章的优劣,而是要以分析文章结构和解读文章写作方法为重点,努力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最终成为作者的知己知音,今天姑且把这种移植过来的方法称作点读法。如果一年下来,能够认真解读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文章,那么有关文章的写法技巧、结构安排等形式方面的问题应该都会迎刃而解。

机关文稿写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刻苦学习之外,还必须进行反复实践。现在的问题是,机关文稿写作经常是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这使得刚到机关的年轻同志很少有实践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年轻同志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先解决读的问题,通过多读为下一步写作奠定基础。读得多,收获就大,日积月累,写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说到底还在于应用,如果不能运用于写作实践,那就是读死书即把书读死了。只是你今天读到的东西不知道何时要用,如果因此而放弃多读,则结果必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平时要博览群书,时刻做好准备。当然,也可以同时从写作小文章着手,熟悉基本要求,积累初步经验。一般来说,会写短文就有可能会写长文,而连短文章都写不好则长文章肯定也写不好,努力练习写好短文即千字文以打好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策略。写作短文可以是单位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自己有意识进行的练习。真正要想迅速提高机关文稿写作水平,仅靠单位布置的工作任务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好比戏曲演员提高演唱水平,不可能仅仅依靠单位安排的几次演出,而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苦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句话把台上与台下的关系说透了。

如果单位领导没有布置写作任务,那就得自己找题目有意识地进行练习。这时写作的题目从何而来呢?可以有这么几个办法:拿到一篇文章,先看题目,思考应该如何写,写几部分,如何开头结尾,等等,考虑到什么程度由自己灵活决定,然后阅读正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处理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等等。理解能力决定了读懂的程度,提高理解能力只有依靠多阅读、多分析、多比较、多思考、多总结。在机关工作,很多人都怕写文章,只要写作任务没有落到自己头上,就觉得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甚至于暗自庆幸而感到万事大吉。这种思想对于自己的进步成长是不利的。既然已经在机关工作,对于文稿写作就应该采取积极态度,即使写作任务布置给同事了,自己也不能闲着,可以同时进行同题作文。这种做法既可以公开,也可以隐蔽;如果公开则可以请领导帮助审阅修改,如果隐蔽则只能自己与同事进行比较。在写作机会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这样做可以为自己创造条件争取机会从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如果说会找文章看会找书读是学习能力的标志,那么会找写作题目则是写作能力的标志。无论文学创作,还是科学研究,都要依靠自己体验生活、研究事物去寻找题目,然后把自己的感受体验写出来就是文学作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就是科研论文。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初级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可以搞些创作,也可以搞点研究,这些都要自己去寻找题目。找题目也是一种能力。题目找得好就成功了一小半。我们在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时,首先要确定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讲话稿的题目。所以,一定要重视找题目。题目找好之后,要善于破解题目,即思考如何阐述表达。自己满意的文章可以往外面投稿,一旦发表就可以极大地增强自信心。功夫靠平时积累,只有平时经常练习,才能确保到用时熟能生巧而轻松自如。

读和写的关系问题对于任何人都绝对是一个旧话题。旧题新作而且要做好的确很不容易。这里再强调两点,一是要从短文即千字文入手。千字文篇幅短小,但五脏六腑一应俱全,用其进行读写操练可以收到费时少而见效快的效果。二是要讲求一个“多”字。无论读写,都是多多益善,提高读写能力必须从量变到质变。“过目百家才称宿学,破题千首笔带春风。”这是我曾经题赠机关文字处室的一副对联,强调的就是要多读多写这个道理。

的归纳小结,片言只语,灵光闪现,他们既写诗又评诗,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所以,我们在机关从事文稿写作,不仅要会写,而且还要会论,要把写与论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注重边写作边总结,也就是要及时总结。在写作的过程中,哪些方面处理得好,一般自己心里会比较有底,事后确实这些方面得到领导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和把握是正确的,这就是成功的经验,对此要认真总结。相反,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原因,提出今后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力求避免同样的问题、低级错误再度发生。当然,总结成功经验比较容易,而要汲取失败的教训则比较难。扬长避短、好了伤疤忘了痛,这几乎是人的天性。但对于机关文字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正确对待文稿写作中的得失,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经验的载体,可以是笔记本,可以是小文章,也可以是专著。很显然,把自己的写作经验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古人写诗话词话往往都是三言两语,精彩独到之处,画龙点睛之笔,能够准确地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给人无穷无尽的思考和启发。如果要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相对来说则要费时费事得多。阐述好实践经验,离不开具体案例,这种文章写得好对于初学者帮助很大,一般都比较好看。譬如说,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了《乔木文丛》(包括胡乔木谈中共。

党史。

新闻出版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四种),我购买了《胡乔木谈中共党史》《胡乔木谈语言文字》等两种。胡乔木同志生前被誉为“中共一支笔”,在我所购买的这两本书里有很多篇目是讲文稿起草的,属于事后回忆录,都带有。

总结。

性质,非常好看。另外,我党理论家龚育之同志《党史札记》《党史札记二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先后于2002年1月、11月出版发行,出版社的同志送给我一套。这两本书里面也有很多篇目涉及我党历史上一些重要文稿的起草,也是属于事后回忆录,也都带有总结性质,也非常好看。如果经验类文章写得多了,而且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对于广大机关文字。

工作。

者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以适时结集出书。当然,在目前的形势下,一切都要走向市场,而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时不一致,所以出书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也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去做的事情。。

总之,起草机关文稿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要提高机关文稿写作水平,就必须在读、写、总结等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讲“多”,二是要讲“勤”。还是唐代散文家、诗人韩愈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一切都得从个人实际出发,只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精益求精,人生便会因此而精彩。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七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成语,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不耻下问”;有口头语,如“工作要抓紧,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开会事前不发‘安民告示’,人到齐了临时现凑合”;有比喻语,如“要学会‘弹钢琴’”、“要精兵简政”、“是延安还是西安”;还有专用语,如“互通情报”、“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兵马已到、粮草未备”等。生动活泼的词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公文写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因此要改变总是那几个名词和一套“官话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词语进行写作,包括恰当引用一点古语、成语、警语、谚语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一名基层文秘工作者,公文起草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呢,一起来看看!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

工作计划。

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

成语。

谚语。

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九

我认为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一项将积累释放于一时的过程,就像孟宪华教授说的多读一些书,多积累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经常翻一翻,看一看。关注社会有关的新闻情况,遵循适度、有用原则。多读伟人专,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看上级的文件,熟悉公文写作规范,提高思维层次。多注意留心身边的素材,参加集中学习、开会时留心听记领导的讲话、同志的发言,要善于对比分析和思考归纳。只有积累越深厚,释放的就越精彩,积累越科学,释放就越有效。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不但要讲求方法,还要讲究效率,以形成“有效积累”。有目的地读书,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才能牢记,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思想,陶冶感情,拓展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增强自己的写作激情以及发现新事物、看出新问题的能力。如果生活阅历浅,知识贫乏,很难写出好文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不仅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而且可以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掌握写作的技巧。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多读、多写、多改,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要正确的了解上级领导的意思,准确的把握好领导的基本要求,公文要完整体现出领导的意图。在平时,多做有心人,细心的留意领导的言行,熟悉领导的工作思路,善于站在上级、领导和全局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根本上增强公文写作主体对于客体的理解、把握能力。多于领导沟通交流,对问题不明白,不理解时直接找机会向领导请教,通过多听,多看,多问,收集领导观点,把握领导意图,这样写的材料才符合领导的思路。在写作时,要调整结构,补充内容,修正语句,规范口语,做到既不偏离领导讲话的主旨,又要高于领导即席讲话的“水平”,还要坚持在实践中勤拜师、勤请教,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善于在成功面前虚心请教。取长补短,在不断的意见交换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技巧和水平。

写提纲,就是搭建公文构成中的“骨骼框架”,是公文作者思。

路要点的文字体现形式,是公文的间架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蓝图”。提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体现了起草文稿的各种各样的能力。提纲也是一种探索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公文提纲要确定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材料,明确主旨,反映了主要问题,是写好提纲的关键。要全面罗列素材,从素材中精心归纳提炼各层次的标题。标题要对称,简洁。还要细分写作层次。公文提纲越内容简练,主旨明确,往往写作质量就越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公文写作亦不例外。修改是成文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通过修改使认识由浅而深,使材料由粗而精,使结构由疏而密,使语言由繁而简,成为佳作,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益处。然而,“修改”这一极为重要的写作训练环节常被严重忽视,以致于为数不少的文秘人员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并没有形成善于修改所拟文稿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写成后即送审,这自然很不成熟,也难以顺利通过。要切实认识到公文写作反复修改的必要性。进行公文文稿的修改,最主要的,就是按所用文种的内容要求来检查文稿,其前提是必须明确各文种在内容上的要求。这样修改起来才有依据和针对性,而不致盲目进行。

然获得提升,就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了。因为能力是无法直接传授的,而必须通过自身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和巩固。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会各类文种的写作要求,熟悉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感悟事务语体的特点,同时将公文格式、文种适用范围等易记、易用的程式化规定融入其中,这样就能逐渐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在于自身的反复实践。这一实践不应是简单地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应循序渐进,不断有所收获。经过日积月累对公文写作积极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一定会使公文写作能力获得扎实的提高。

通过这次培训我充分认识到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当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继续练习。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犯了很多的错误,也从问题中学到了很多。但是现在想想,要想真正掌握,熟练应用文的写作,那些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去练习,去努力,多思考,多实践,重视写作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以理论指导写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全局工作着眼,实事求是,用简约、简练的语言,写出满意的公文。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十

我觉得要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勤学、苦练,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电,是工作性质的客观需要,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文书人员主要从事文字工作,为领导起草会议讲话、工作总结、年度计划等材料,就必须站在整个单位的高度,做到心中有大局、脑中有全局、手中有全局,要成为行家里手,统揽全局,独挑大梁,真正提高单兵作战的能力,必须围绕学习这条红线,重点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一是熟悉上情,吃透下情。学习各级政府的文件、会议、领导讲话,对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了然于胸,对单位工作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将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单位的工作联系好、嫁接好,找准上情下情的结合点、切入点,把上级的精神变成本单位的工作措施和要求。只有真正做好上下结合,把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摆进去、放进来,文章才有可操作性,才有高度和深度。

二是领会意图,掌握动态。形势千变万化,工作日趋推进,领导的决策部署也会因势调整,快步跟进,以便更好地驾驭全局,推进工作。要了解市场发展概况,勤于了解各部门各部门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做到既要窥一斑,又要见全豹。要及时领会领导意图,调整工作思路,把握单位大局,洞察单位情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紧跟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撰写出切合实际的总结。

三是学习身边现有材料。包括讲话总结、计划、汇报、体会等等。这些材料经过了层层把关,反复修改,高度提炼,领导审阅,凝聚了多人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共识,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要把这些高质量、高标准的范文,与自己的思维成功对接,融为一体,快速高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实干是方法,干实是关键。任何事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说出来的。只有干,才能打开局面,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公文写作就是要在勤于学习的基础上,坚持经常“润笔”,真正把学来的东西写出来、用到位、讲清楚,在夯底功、强内功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做到持之以恒,样样精通。公文的体裁种类繁多,写作时要想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必须做到两个务必。一是务必坚持天天写日记,经常写体会,主动写简报、信息、总结等,在坚持不懈地练笔中,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开拓创新。二是务必树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意识。公文写作更不是一日之功。练笔要克服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思想,以甘于吃苦的精神,愚公移山的信念抓练笔,强基础。通过始终如一的练笔,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要做到抓住关键,深挖细嚼。具体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结构的严谨性。要先把握大框架、大方向、大目标。然后把要写的内容分门别类逐一装入,切忌张冠李戴。二是文风的鲜活性。通过平时的读书看报,掌握时代性语言,用时代性语言表述文章的内容,。三是语言的流畅性。学习中要积累摘抄、熟记于心,练习中要反复推敲、多次锤炼。四是思想的深刻性。公文写作既要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又要符合实际,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用以指导实践,开展工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必须把勤学苦练作为方法常用常新,作为关键扭住不放,作为根本坚定不移,在勤学苦练的过程中,增强感性、提升理性、提高水平。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心得体会篇十一

公文写作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个职场人士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不少人在公文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题。我也曾为此苦恼过,但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积累了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心得体会。在这里,我将与大家分享我所总结的五点关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准确把握公文写作的目标和要求。公文写作与其他形式的写作不同,它注重文字的规范性、精确度和权威性。在进行公文写作时,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公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它需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这份公文将会被谁阅读。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和表达信息。

其次,要注重语言的简洁和准确。公文写作强调文字的精确度和权威性,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注意措辞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过于繁复的词语和长句,要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事实,让读者能够迅速地理解公文的内容和要求。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指代词,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表述更加直接、清晰。

第三,要注重公文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一份好的公文应该有明确而合理的结构,内容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使读者能够顺利地阅读和理解公文的内容。因此,在撰写公文时,我们应该合理划分内容,并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进行表达,避免内容的跳跃和杂乱无章的表述。同时,要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看起来更加连贯、条理分明。

第四,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公文写作是繁琐细致的工作,我们应该注重细节的处理和表述的准确性。在写作过程中,要多次修改和斟酌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字句的准确程度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排版和格式的整齐、清晰,以便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公文的内容。

最后,要注重积累和实践。公文写作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加熟悉公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提高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成为出色的写作者。只要我们注重目标和要求,简洁准确地表达,注重结构和连贯性,注重细节处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时进行积累和实践,我们定能在公文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写作能力出众的职场人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