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古陵岁月】(1596)水口阁怀古

【古陵岁月】(1596)水口阁怀古

时间:2023-10-16 06:24:25

相关推荐

【古陵岁月】(1596)水口阁怀古

水口阁怀古

平城古镇之东南,有一水口阁,跨河而建,立于砂石所建的券洞拱桥之上,因其没有碑石文字可寻,创建年月不详。今补修水口阁,见其屋顶嵌椽梁文上书:"大清乾隆五十五年补修"字样,可知其年岁久矣!水口阁大殿,年久失修,屋顶荒草丛生,破败成伤,门梁风化,朽之不立,成危房矣!今有平城申金山、杨更生、李全红等热心人士,善心发起,率工匠信众,修葺屋顶,拆腐装新,精雕木石于殿上,合众之力,修缮一新,重续古庙之香火,绵延古阁之人气。古时,下大雨的时候,立于水口阁正殿,听风、听雨。可观南炉河、窑河、西川河、北炉河、岗河之水汇聚之汹涌来势。从平城西门口的老河口到水口阁,浊浪翻滚,流泥翻沙,势如苍龙穿行,入水口阁券洞。从水口阁大殿后窗望去,见其涌出券洞的老河之水,波涛汹涌,澎湃飞奔,东流而去。脚下则是传来老河水冲击石岸拱桥券洞发出的汩汩咆哮的水声,水声如苍龙在吟鸣吼叫,此时的水口阁仿佛被架空了,感觉整个水口阁都会飞起来,不由得让你对水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感!水口阁,集四海之云雨,通八方之灵气,拱桥石刻“砥柱中流”与三皇阁券门上的石刻“势栱龙山”以及三皇阁上的日月亭交相辉映,兴平城之文脉、起古镇之财运、开天地之广袤也!古时,河道无水则为道路。水口阁与界外相通,与东、西官道、行坡古道,西善底之“西南锁钥”门户,自成一体,都为出入平城的重要通道。平城水口阁可谓是太行八陉之“白陉古道”的起点。潞泽商帮、冀豫客商,赶脚车夫、驼队马帮,往来于此,交易货物,换乘交通工具,车马如织,人流如潮,往来而不绝矣!水口阁纳四方财源,兴镇之邦,旺镇之名也!

古平城商贸发达,粮食富足,外地客商长年驻留于此,开店铺、做生意。镇上车马老店(亦称马坊)星罗棋布,饭铺客房比比皆是。酒坊、醋坊、油坊、糖坊、皮坊、染坊不乏其间。打铁的、钉掌的,叮叮当当,好不热闹。市井繁华,店铺林立,字号云集,有千家店、百磨坊一说。尤其平城的酒坊酿制出来的美酒,香醇味美,每天前来平城酒坊驮酒的客商,早早就排好了队,等着取酒。平城有专门制酒篓的篓铺,为盛酒用。平城的酒远销全国各地,深得美赞。

平城有丰富煤炭、铁矿、矸石资源,古冶铁业早而发达,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平城周边炉渣堆积成山,有些村以炉窑命名,如南炉河、北炉河、窑河、窑上,都与采煤挖汞炼铁有关。直至现在,平城有的地方的炉渣,仍被一米多厚的陈年积土覆盖着,炉渣山上,植被茂盛,可见其年岁久远!平城的生铁和平城的美酒远销全国各地,吸引着外地的生意人前来平城经商,平城的贸易流通半径远在千里之外,因此平城被人们誉称为"千里平城"。平城老街的店铺、关圣阁、三皇阁,如同水口阁一样,都建于石岸高台之上。有雨时,曲径通流,人们立于阁上,隔岸观水、听风、听雨,闲享雅之乐趣。没雨的时候,人们往来与街市之上,辛勤劳作,奔波与生计之中。古平城,村村皆有古券,或依山或傍水,券上都有阁楼,如同水口阁一样,皆为村寨之门户。从前,一到晚上便无人出入村寨,赶脚的客商也趁早留宿客栈。人们将券门关闭,防匪盗、防野兽侵袭。特别是防狼。以前这里的狼比较多,经常有关于狼吃了牲畜、伤害到人的事情。有研究过平城的老师说过,平城与历史上与古光狼城有关,具体还有待考证。但有此一说,出阁了出阁了,就是出村了。以此说明做事做过了头,与村中民风常理相违背,理论上超出了人们所认同的范筹。

平城的券上阁楼,依其阁内供奉的神像不同,又有不同的名字。如关圣阁、三皇阁、禹王阁、文昌阁等。水口阁所供奉为何方神圣,龙王、河神还是禹王,其说法不一。古时从风水学上讲,水口之水是龙的血液在流动,龙脉,事关财运、文脉与祥和。与关圣、三皇、女娲相联系之,水口阁供奉禹王的可能性又大些。神话传说中龙王施云布雨,管理江河湖海之水之调度,人们遇到干旱时,祈雨时请的拜的都是龙王,祈求天降甘霖,祈求风调雨顺,快快下雨。下雨了,河水流通又与河神有关,人们祈求水流通畅,别形成水患。大禹治水,又是在疏通河道,治理水患,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治水的决心与工作态度可敬可配,为人类做出了贡献,供奉之也未尝不可。这里究竟供奉的是人还是神,是人创造了神,还是神创造了人,各有一说。可在这里总的说明了一点,真真正正的为老百姓做事,做好人做好事,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南炉河村口券洞上书“汉砥柱”,阁上庙内敬关帝,有碑石为证。和村券洞上书“安澜”“凝瑞”,阁上庙内敬文昌帝君。义汉券上,雕刻有龙头与水花的图腾。杨寨券上为文昌阁。南河村券上为龙王庙。关圣阁券洞,刻有龙头与蜘蛛,阁上供奉武财神关公,出入经营往来者皆拜之,以求路途平安顺畅,生意兴隆,重修碑上刻满了商家字号捐款兴修古阁的名字。平城古镇赶庙会唱大戏,水口阁与三皇阁公用一个舞台,叫双开舞台。六月十五水口阁庙会,开水口阁方向隔扇,七月初七三皇阁庙会,开三皇阁方向隔扇,由此可见,水口阁、三皇阁以及其双开舞台,为同一时期所建。可惜三皇阁里也只有提及光绪年间补修并于民国二年阴历七月秋日重修三皇阁碑石一小块。平城的庙宇无碑石可寻,平城的庙上的石碑都去了哪里?就连最早的陵川县县志,提及古平城的文字,也是寥寥几行文字可数。平城,到底经历了一场场一次次怎样的文化劫难?到底是谁在嫉妒平城,这样看不起平城?外人?还是平城自己人?让人欣慰一点的,就是传说中隋开皇十六年,平城与陵川以称土重量,看谁重谁做县城。兰花人狡诈,偷偷在土中掺了沙子,结果兰花(今陵川)做了县城。又一说,平城没有可做刑场的地方,不能做县城。做与不做县城,高层说了算,老百姓自古只能听从。传说归传说,事实说久了,官方又没有人记载,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民间说久了就成了传说,但从没听说过陵川与其它地方争县城,还用称土的方法,还被兰花人耍了!如今,平城的河道都被券了起来,成为了地下水道,古时的风韵雅致不再。而水口阁,在钢筋水泥的楼宇围困中,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华,听风、听雨、观水、看河头的雅趣自然没有了。不一样的是下雨后,人们不必在泥泞的街道上行走,也不必等着大雨过后,河水小了才敢淌着水回家,也不必再担心房子会被大水淹了。如今的水口阁,重新修缮一新,重塑神像,彩绘壁画,在沉睡中渐渐被人们所唤醒。雕有水花的砂石敦和木雕门梁,重新焕发了光彩。水口阁,古时万水汇聚之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地下水道,南太行山水之源,白陉古商道的起点。但愿平城人的人心也能够汇聚,把平城推出去,汇入全域旅游的大潮中。水口阁见证了平城的历史,我们更有责任把它保护好,包括三皇阁、关圣阁,包括平城各村的古迹,我们都有责任把它们保护好。还有老街,还有后周古碑等等,因为消失了就不会再有了。

期待修葺一新的水口阁香火旺盛,平城文脉兴盛,商业繁盛,运势广远!把平城的文明延续发展下去!

文章来源:平城文化旅游公众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