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关羽走麦城的原因:刘备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政策执行力脆弱

关羽走麦城的原因:刘备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政策执行力脆弱

时间:2023-04-22 16:35:10

相关推荐

关羽走麦城的原因:刘备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政策执行力脆弱

关羽是世之虎将,战功卓著。然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魂断他乡,结局悲凉,不免让人唏嘘感叹。千百年来,关羽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我个人觉得关羽走麦城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刘备基本国策宣传没有深入人心,二是政策执行力脆弱。

刘备飘零半生,屡败屡战,居无定所,如丧家之犬。幸遇上诸葛亮,隆中定计,方能如鱼得水。很快占荆州,西进益州,北据汉中,兵强马壮,实力一时雄踞天下。

面对的成功,刘备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言听计从。刘备能三分天下,定国称尊,无出诸葛亮的隆中国策。

诸葛亮"隆中对"时给刘备定下的基本国策是:巩固孙刘联盟,内修政理,以达国富民强,占据荆州益州,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杀入中原,平定天下。

诸葛亮的基本国策有三个关键,一是孙刘联盟,二是内修政理,三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哪一个方面条件不具备都会满盘皆输。

结好孙权,是外交上找到盟友,寻求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内修政理是励精图治,使国富民强,积累战争的资本。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是占据有利地形,等待有利于统一的好时机,三者相辅相成。

这个国策是刘备兴复汉室的高明策略。这个国策如果能不折不扣的宣传贯彻执行到位,三国的历史可能重写,关羽的命运也可能会彻底改变,他在历史上的成就会更高。

这个国策是诸葛亮定下的,但这个国策宣传不到位,没有深入人心。从一开始就只有刘备一人明白,连铁哥们关羽张飞都很抵触,处处不听诸葛亮的将令。

换句话说,蜀汉基本政策只有统治阶级的几个人知道,但都理解不透彻不全面。一个连群臣都不能完全明白的基本国策,怎么能盼望很好地执行,其责任应归咎于刘备和诸葛亮。

刘备当时为什么不多开几次会议?不多发几次红头文件?多搞几场宣讲呢?也许这样干部就明白了国家发展方向。

干部们吃透了国策,国家上下思想统一,必然群情振奋,全国励精图治,那蜀汉兴盛是指日可待的事儿。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力脆弱,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拿关羽来说,他就是刘备的基本国策的最大的破坏者,诸葛亮的三大政策全不当回事。

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由于关羽不明白孙刘联盟的重要,处处做出有损孙刘联盟的事,对孙权居高自傲。关羽拒还荆州,还单刀赴会,戏耍鲁肃,结下梁子。

孙权主动与关羽联姻,关羽又一口拒绝,并羞辱使者,骂孙权为黄须小儿。关羽还在沿江建设烽火台,对孙吴处处设防,关羽做的每一件事儿,都是对孙刘联盟致命的伤害。

关羽破坏了诸葛亮内修政理的的大局。为了实现自己的基本国策,诸葛亮入川之前,安排关羽守荆州,并再三叮嘱关羽:只准守,不准战。

诸葛亮的安排绝对是对的。关羽守住荆州,刘备,诸葛亮才可以放心地去取益州,才能内修政理。关羽守住荆州,才能给诸葛亮治蜀留下时间,才能给诸葛亮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

关羽只要守住荆州,就是大功一件。关羽完全没有明白诸葛亮的国策,完全把诸葛亮入川时的告诫甩在脑后。贸然发动樊城之战,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布局。

关羽破坏了诸葛亮“占荆州益州,待天下有变”的国策。当时,曹操赤壁之战后退回北方,疗伤已基本完成,江东孙吴则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此时正是三国鼎立最稳定的时期,是谁也吃不下谁的局面,保持政局稳定是上策。诸葛亮是准确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占荆州益州,待天下有变的国策。

不知是诸葛亮,刘备对政策传达不到位,还是关羽好大喜功。关羽一听刘备定了汉中,立刻头脑一热,提荆州之兵攻樊城,使蜀汉陷于两面作战的局面。关羽出兵完全违背了诸葛亮的基本国策。

关羽其实是诸葛亮第三个国策中的一枚很重要的上将棋子。这枚棋子的使用,一定是“待天下有变”。但关羽却没有“待天下有变”就贸然出动。彻底打乱了诸葛亮隆中对基本国策

这样看来蜀汉政策执行力是何等的脆弱。关羽还是个比较明理的将军,文武双全,如果诸葛亮,刘备国策宣传到位。我想关羽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就绝不会置诸葛亮的临别将令于不顾,就不至于走麦城。

诸葛亮的隆中国策的确是上上之策。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红头文件只是高层传阅了一下,没有贯彻到地方。所以群臣吏民思想不统一,以至关羽盲动,导致蜀汉从此走向衰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