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国家艺术基金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第三期培训(第二

国家艺术基金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第三期培训(第二

时间:2019-07-30 12:30:05

相关推荐

国家艺术基金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第三期培训(第二

8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进入项目第三阶段授课的第二天,学习内容如下:

《岭南民间舞蹈赏析

杨明敬老师

教师个人简介:

杨明敬(国家一级编导)——曾担任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舞蹈编导、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从事舞蹈创作、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

主要作品:

舞蹈《夜练》(与人合作)获全军第四届文艺汇演优秀创作奖。舞剧《星海·黄河》(编剧)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作品奖”。在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领导、组织、编撰出版社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获国家艺术科研文艺集成志书类个人编撰成果一等奖,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个人奖”,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

授课内容

杨明敬老师几十年来立足于舞蹈创作、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今天就《岭南民间舞蹈赏析》为大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杨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岭南民间舞蹈的种类与分布情况。在过去的时间杨老师任副主编整理出了65万字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此卷囊括广东省各地非遗舞蹈项目,涵盖历史渊源、音乐、舞蹈、艺人简介等多方面的内容,全方位立体式的梳理出岭南民间舞蹈脉络,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遍布城乡的龙狮麒麟舞蹈,粤东西地区的英歌傩舞,粤北地区的瑶族舞、采茶舞,梅州地区的宗教舞蹈,以及多种模拟动物的道具舞蹈,可谓是形式多样,百花齐放。

特别是龙狮麒麟舞在当地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大型道具舞蹈越来越被重视。在全国28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中,其中广东龙舞就占9项之多,作为广东传统舞蹈能够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得以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的对象,可谓至真至贵。

广东龙舞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龙舞界的佼佼者,舞龙人数也很灵活不拘泥,多则几十人同舞一龙,少则人手一龙,表现力和观赏性极强,每个地域的龙舞也各具特色,种类繁多,如湛江东海岛人龙舞,顺德信潭人龙舞,茂名人龙舞,汕尾的滚地金龙舞(音乐采用南唐吹打乐)、烟花火龙、新会荷塘沙龙、中山古镇六法云龙、醉龙(中山古镇、澳门)等等。兴盛于番禺、佛山、深圳地区的传统醒狮舞蹈,其形式内容也是相当丰富多彩,如舞狮中的斗蛇、踩水盆等。另外兴起于深圳及客家地区的麒麟舞,也有四个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以东莞、汕尾、惠州三个地区的麒麟舞样态最为突出,且有明显的形态及动态区别,麒麟舞与醒狮最大的动态区别就是醒狮的舞蹈路线以直线居多,而麒麟舞更多是以八字圆为动态路线为特色,最为独特的是麒麟舞还可以在情节需要时,离开道具进行配合表演和动态发展。

课上杨老师带领学员观看了英歌《南山英歌》《甲子英歌》《潮阳英歌》影像资料,专家就南山英歌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和强调了,要彰显每个地域不同英歌的个性化,以防同赤化和自我形态丢失。南山英歌的动律是竖型捶,朝阳英歌是斜型捶,甲子英歌是传统形态最强的,其舞蹈步伐移动不大,不跳跃,队形以对仗相舞为主。南山英歌舞在传承上是非常严格的,需跟学三年才可符合入队考核标准,英歌队中也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舞礼不容逾越和冒犯。

杨老师以珠海《三灶鹤舞》为例,讲解分析了其舞蹈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生态关联,内涵意义。同时提出戴动物道具的表演,最可贵的就是对其神态的灵动把握和完美呈现。之后观看了梅州民俗舞蹈《摇铂花》,和汕头澄海的《游神(枪神像)》。

总结来说,岭南民间舞蹈的形态具有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形象鲜明、虚拟写意、富于想象、突出神韵、融合南拳、矫健勇猛、风格刚劲的风格特征。

《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

项目负责人胡骁副教授

为杨明敬老师颁发项目课程授课聘书

《舞蹈创意及编创方法》

万素教授

教师个人简介:

万素教授——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编导,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院长。北京高校名师,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领军人物,北京舞蹈大赛30年“最受欢迎舞蹈编导” 获得者。是一位有着自身独特舞蹈体系的舞蹈家,创立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泉及现代意识下的“气韵之舞”。创作作品百余部,是中国最活跃在各舞种、各类舞剧间自由穿梭,采舞蹈之万“素”的独特编导,并对其它艺术门类进行创作。作品多次获国内各项比赛的金、银、铜奖。曾应邀为俄罗斯室内芭蕾舞剧院创作现代舞剧《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到哪里去》,获俄罗斯“金小丑”奖提名,是第一位在国外独立做舞剧的中国编导。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访学交流。舞剧代表作品:《“话说”南泥湾》、《长征——向80年前的壮举深深鞠躬》、《人间情味》、《流淌在时间中“即现”的舞蹈》、中《国风》、《悠然情韵》、《唐琬》、《长恨歌》、《昨日留言》《在那遥远的地方——推进走来》、《自然界的“小话”》、《精卫》、《乡愁》、《滇土悠情》、《了见王爱召》、《坊巷春秋》、《热贡神韵》、《芭比娃娃在中国的摇滚》、《咦-呀-哦-嘿-哟》、《过程与结果的不同意义》、《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出版专着:《留给时间的舞蹈——生命会怎样起舞》、《留给时间的舞蹈——舞蹈编导的学问》,《留给时间的舞蹈——舞蹈“身心一元”论》。即将出版《留给时间的舞蹈——小人物大舞蹈》。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是一个真正从实践中走出来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呈现出舞蹈思维的特性,舞蹈的本真原理,对舞蹈问题研究和解决舞蹈问题,极具针对性和普遍意义,有着极为实际和贯通的价值。

授课内容

万素教授是“气韵人生之舞”的创始人,从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已经能够感受到她强大的气场和吸引力,6个小时的课程每一位学员都是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在认真领悟万教授对于舞蹈编导的独特理念。

开课的第一部分内容首先是对肢体的唤醒活动,万教授的肢体活动不是简单理解下的舒经活络,拉抻筋骨,而是以身体的某一部位作为指令带动气韵引导肢体运行,从而唤醒身体和内心深处的气韵,这种气韵不是表象的造作呼吸,和拙劲蛮力,而是运行在丹田间形似阴阳八卦的呼吸转换,以神固精,以气凝神,在完全放松和忘我的状态下感受气息在一呼一吸间对肢体产生的关联性影响。也可以说是用意念带动身体本能运行,从而找寻到平常所没有关注到的身体本体结构。接下来是在保留肢体结构的基础上,尝试用呼吸拉长的气韵方式完成肢体结构的延续变化;最后是训练气息的空间意识,感受肢体结构在气息的带动下如何进行空间认知和组织,是一种“俯仰自得”的宇宙感,是一种“无往不复天地之即“,这种时空构成了阴阳明暗高低起伏的节奏化了的空间。

第二部分,是在身体意识的结构中,如何明确肢体的结构关系,其次是把握肢体结构与空间的关系,最后完成肢体结构关系中的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相互影响和内部转化,使之不断滚动向前,产生出无限的身体语汇,但前提是要确保语汇风格和本体属性不能改变。因此,把握舞蹈本体性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部分,是对舞蹈编导的基本语言逻辑结构训练,通过对本体+运动方式+元素意识的开发完成意向的自然呈现。例如:用数字和字母作为本体进行元素发展,利用重复、叠加、强化、附加等手段,不断强化元素风格,形成舞句中富有情感逻辑的语态,这样以来,我们会发现同一动作,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力量的作用下,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感属性。

万教授送给学员的经典之言:“总有一款适合你“(即便当下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也不要放弃积累和前进的步伐,要能耐下心来等待)“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编导最可贵的是勤于思考和不但挖掘自身艺术创造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艺术的道路上要不断追求,艺术追求没有极限,也没有顶端,永远都还会有可提高的余地)。

学员总结:

杨明敬老师提出,岭南民间舞蹈其内涵与价值就在于我们可以从传统舞蹈中,解读到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认识其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思考在今后的岭南民间舞蹈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两手抓和两条腿走。一方面是从非遗层面要做好活态文物的原生形态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是在广东民间舞蹈的舞台作品创作中要有敢于颠覆传统,树立独特的个性认知意识,万万不要被民间传统的原型意识所束缚,大胆发挥编导本体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努力探索岭南民间舞蹈发展的新路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岭南文化,走进岭南文化。万素教授提出,编舞一定要用舞蹈思维,要有视觉的空间艺术感,舞蹈不是文学,舞蹈不是动作,舞蹈需要文化,舞蹈需要回到舞蹈的本体,要善于运用综合思维,了解身体文化,将理性思维与舞蹈本体相结合,达到思想与肢体的完美统一。

学员心得:

张志锋郑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今天杨明敬老师的课将岭南舞蹈的数量,分布,形态,内涵和价值系统的梳理了出来,并着重对于龙狮文化进行了深层的讲解和探究。使我对岭南舞蹈有了纵向的认识。

朱心韵自由舞蹈编导

万素老师从身体的气韵引导开始导入中庸,阴阳,道家的哲学层级,由身到心地去刺激我们潜意识地动,有意识的动,以及交互意识的动。在身体结构的拆分和搭建之间运作身体内在阴阳哲学,帮助我加深了在现代视角下对东方哲学中身体语汇的理解。

杜玮玮清远市文化馆

杨明敬老师带我们欣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岭南民间舞蹈传统之美,文化艺术产生离不开孕育它的社会生产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在传承非遗舞蹈时,要具备艺术观察力和敏锐度。杨老师还提出,艺术创作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编导要大胆创新,敢于颠破传统,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创作出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来。万素老师授课使我明白:编舞一定要用舞蹈思维,要有视觉的空间艺术,舞蹈需要文化,需要回归本体。作为一名编导,要真诚面对身体,用心感受世界。

戴晓璇深圳市新华中学

万素老师用两堂无比紧凑多元的编舞课激活了我们,仿佛回到高中时的数学课,走神五分钟就再也听不懂了。这样时刻集中注意力与思考的编导实践类课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新注视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放松下来,跟随气息的流动回归舞蹈的本体。用第一反应设计身体的各种结构,在打破中寻找更加平衡舒服的舞蹈表现力。受益匪浅,最重要是从心底贴近了专业,放下许多固有的认识,享受专业带来的松弛与张力。

供稿:谭甜

排版:苏湘茹

摄影:沈浩然、黎潮均

审核:胡骁

国家艺术基金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第三期培训(第二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