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当我们看建筑时 我们在看什么?(2)

当我们看建筑时 我们在看什么?(2)

时间:2019-08-15 14:02:46

相关推荐

当我们看建筑时 我们在看什么?(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看建筑时,我们在看什么?】借用了雷蒙德·卡佛的经典句式,这个栏目想跟大家一起学着看建筑。毕竟很多景点本身也是建筑精品,比如故宫凡尔赛宫等,这些都是必去打卡点,除了里面发生过的历史,它们的建筑本身的可看性在哪里呢?看完这个栏目,下次出游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更有意思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挺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期的【当我们看建筑时,我们在看什么?】跟大家一起简单看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部分,这期呢,就看下西方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柱子为什么先看柱子,而不是建筑风格呢?因为风格是多方面的体现,而柱子的特征性其实很明显,特别是柱顶(或称柱头),所以也可以透过柱子去看各种风格的对比。柱子经常成排使用来支撑过梁(柱廊)或一系列拱门(拱廊),也可以单独使用,如用来支撑一个雕像。它通常是圆形的,也有方形或多边形的。柱子和地面之间的过渡通常由一个柱础来完成,而柱子和它上部的墙体之间的过渡则是由柱顶来完成。柱础和柱顶都可以帮忙分散柱子的负载,使它更稳定。另外,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垂直到水平的视觉过渡带。

纪念柱不同于在建筑中起承载作用的柱子,纪念柱是单独的建筑物。罗马人喜欢使用独立的柱子来纪念伟人和英雄的事迹。罗马的图拉真纪念柱(Trajan"s Column)大约建于1,用来纪念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胜利征服达西亚。图拉真纪念柱内部中空有旋转楼梯可登顶图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柱子的设计与比例是被一系列规则所控制的,这些规则被称为柱式。柱式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发现,并且被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在他1452年的论着《论建筑》一书中进行了整理,该书是文艺复兴的关键建筑理论之一。有五种主要的柱式:1.多立克式(doric order),柱顶非常简洁,而且一些古希腊早期的多立克柱式没有柱础。

图源:/v2/article/detail/DIGFESO60525JD21.html

相传它的起源是这样的:

雅典人受到德尔菲神谕的激励,在希腊所有城邦认可的情况下,一次性就在亚洲建立了13个殖民地。他们为这些殖民地物色首领,赋予Ion以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是Xuthus和Creusa的儿子。德尔菲的阿波罗通过神谕宣布Ion是自己的儿子。Ion率领殖民者进入亚洲,占领了Caria地区,并建起了12座城市。这些城市驱逐了原住民之后,立即按照他们的领袖Ion将该地区命名为“爱奥尼亚”,并着手开辟神区兴建神庙。他们首先决定为阿波罗建一座神庙,就像他们曾在阿凯亚(Achaea)见到的神庙。他们称之为“多立克型”,因为他们最早在多利安人(Dorians)的城市中见过这种神庙。

当他们决定要在神庙竖立起圆柱时,因为尚未掌握圆柱的均衡法则,便摸索着如何使圆柱既能承载重量,外表又美观的基本原理。他们用男人的脚印长度与圆柱的高度作比较,发现足是身高的六分之一,便将这种比例运用在圆柱之上。无论圆柱底径是多少,他们都乘以六,作为圆柱高度,包括柱头在内。因此,多立克柱式就展示出了男性身体的比例、强健与魅力。

图源:《建筑十书》

后来,爱奥尼亚人又为狄安娜(Diana)建造一座神庙,寻求一种新型的神庙外观。他们将这种基于脚印测量的同一比例运用于女性苗条的身材上,并开始将柱径做成柱高的八分之一,这样圆柱外观显得更加高挑。在柱子的下部他们安置了一个spira(磉墩),代替鞋子作为柱础。而柱头就像秀发,两边下垂的涡卷如同挽起的发髻,前面刘海处则装饰着线脚和花彩(festoons)。他们在柱身上通体雕刻凹槽,以模仿贵妇的长袍衣褶。这种类型的圆柱之所以称为爱奥尼亚式,是因为它最早是爱奥尼亚人制作的。

图源:《建筑十书》这样一来,他们就根据两套不同的标准引出了圆柱的创意:一种是男性的,外观朴素无华;另一种是女性的,苗条华美而匀称。2.塔司干式(Tuscan Order),与多立克式类似,但柱顶稍稍复杂一点,带有凸出的半圆线脚。是意大利主要的柱式类型,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流行。

图源:/v2/article/detail/DIGFESO60525JD21.html

3.爱奥尼亚式(Ionic Order),特别容易辨认,柱顶装饰是涡卷,柱身通常刻有凹槽。

图源:/v2/article/detail/DIGFESO60525JD21.html

4.科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柱顶覆盖着一排排莨苕叶(acanthus)装饰,在转角处的叶子卷曲成涡旋形状。科林斯柱式有古希腊和古罗马两种版本:希腊式科林斯柱的柱身通常是有凹槽的,而罗马式的柱身则是平坦的。

图源:/v2/article/detail/DIGFESO60525JD21.html

莨苕的原样

图源见图片它的起源传说是这样的:

在科林斯有一位少女,出生于市民阶层,已到了婚嫁年龄,却因病早逝。葬礼之后,她的母亲将她生前钟爱的小玩意收集起来,装在一个篮子里并放在坟头上,为了使这供品保存得长久些,她在篮子上盖了一片瓦。

这只篮子恰巧放在一株莨苕的根茎上。当春天来临,被篮子长久压在下面中部的莨苕开始长出枝叶,卷须沿篮子周边向上伸展并向外卷曲。当卷须遇到瓦片时,枝梢开始卷曲,最终在边缘处形成了涡卷。Callimachus因擅长优雅精美的大理石雕刻,被雅典人称为精湛的匠师。他途经此墓,注意到这只篮子以及鲜叶包裹的优美造型,十分喜爱,以此为题材,为科林斯人创作了柱子的造型,并确定了比例。

5.组合式(Composite Order),组合柱式是由古罗马人发明的独特柱式,同时也是最丰富而复杂的柱式。这种柱式融合了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的特征,既有莨苕叶饰又有涡卷装饰。

图源:/v2/article/detail/DIGFESO60525JD21.html

参考资料:1.《建筑十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如何读懂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想看就点个在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