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所有武术中最难致用的一种拳术?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所有武术中最难致用的一种拳术?

时间:2019-08-31 14:48:23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所有武术中最难致用的一种拳术?

导读:本文作者是民国著名武侠作家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恺然,湖南平江人。为代侠坛首座,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被称为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其人文武全才,曾创办国术训练所和国术俱乐部,对民国太极拳家颇有接触,听听他如何理解太极拳的实用性问题。

近年来政府提倡武术,设国术馆于首都,各省也遍设分馆。首都国术馆中,分武当、少林两门。武当门即以太极拳为主体,因此太极拳的势力渐渐侵到了南京,练习的人日渐增多。然首都经过一次武术比赛之后,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的多未胜利。而北平方面所去应试之人,其得胜利者虽十之七八也曾练习太极,但在报名时,却未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国术馆考试武术时,报名者须声明曾练何种武术,以何种为专长)。因之一般人对太极拳怀疑者极多。原来反对太极拳的人,不待说,益发振振有词。即平日也曾练习太极、对太极有相当认识的,也怀疑太极不能致用。

我是最相信太极的人,在这时不得不将我个人对于太极拳的经验及心得说出来,或者可以解释一部人的疑惑,及增加一部人的信仰,并可以供同好的参证。篇中时有文言口语杂操之处,随手写来,但求达意,不及修改,阅者谅之。

我觉得太极拳在各种拳术中为最难致用之一种。什么原故呢?

练他种拳术的人,工夫即算不深,只是练过拳的必有相当体力,比较未经练过的强健。唯练太极拳的人,以不尚力原故,初练一年半载,体力并不见得比寻常的人发达许多。体力既不比人强,而太极拳的用法,又远不及他种拳式之简易、易于领会。无论初学的人,就是对太极拳用过三五年苦工夫的,除却照一定的规矩推手而外,若教他将太极拳一手一手的用法,从头至尾解释出来,恐怕能办得到的很少。

既是自己不能领会自己所练太极拳的手法,却如何能使用呢?

练他种拳术的,和人比试起来,纵然不能把平日所学的手法,丝毫不乱的使用出来,然因其平日练习时横冲直击,成了习惯,只要利用这种习惯,再继之以猛勇直前,每能克敌制胜。练太极拳的则不然。平日练习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而一趟架式自首至尾连绵不断。虽搬拦捶、指裆拳等手用法似已显明,然练习时不是断劲,用时自难得力。

人类本自然具有以手足自卫及抓攫人的知能。即不知拳术为何物的小孩,他们有时相打起来,也知道劈头劈脑的举手打去;被打痛了的人,也知道闪开和还手。练太极拳没练到能致用的时候,便冒昧和人去比试,不但不能用拳法去打人,有时甚至连那本来具有的自卫抓攫的知能都没有了,摆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架式,去接受人家的攻击。旧小说中常有只有招架的工夫,并无还手之力的话。练太极拳不曾练好的人,并招架的工夫也没有。因为太极拳里面就没有寻常招架的手法。

然则没有招架的手法,难道人家打来,不招架任凭人打吗?要解释这问题,先得明了太极拳的原理。

他种拳术的名称,每有与拳术无甚关系的。唯有太极二字,完全包括了这种拳术的意义。太极就是一个圆圈,太极拳也就是由无数的圆圈联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这个圆圈。离了这个圆圈,就违背了太极的原理。再精细一点说,不但举手投足不能离圆圈,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则皆不能离圆圈。太极拳的招架,便是攻击,攻击也便是招架。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攻击人的,断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招架。因为手手处处皆是圆圈。就在这一个圆圈之中,分一半是招架,一半是攻击。工夫越深,圆圈越小。有时尚不见其转动,已尽招架与攻击之能事。

所以练太极拳的人,在推手的时候,十分注意听劲的工夫。听劲的名词,为太极拳所专有。其意义并不是用耳去听,乃是用皮肤去听。质言之,便是练习触觉,使之灵敏。皮肤能听得敌劲之来路方面,即顺着来势以半个圆招架,半个圆攻击。太极拳论中所谓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就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之不容易使用,既如上述。

因之练习太极拳的人,其好勇斗狠的习气,及希图尝试的心理,都不及练他种拳术的人浓厚。与同道的推手,虽也是练习致用的方法,但是推手究有一定的规则,与平常比试不同。推手时的本领,不见得便能在与人比试时,完全使用得着。在练习的时候,既不常与练他种拳术的作友谊比试,曾练过十年八载之后,已享有相当之名望,或已身为人师,益发不敢轻易与人比试了。这是练太极拳的人普通大毛病。

练他种拳术的人,虽也有免不了这种毛病的,却不似练太极拳的这们普遍。即如杨澄甫受祖传的太极,用了大半世的工夫,徒弟也教的不少。论他的本领,北平武术界的人谁也不敢批评他一个坏字。杨家的太极拳架式,比较吴鉴泉所传的开展,步马也宽大。练习起来,容易增长内劲。杨澄甫本人身材高大,气力也自不小,应该能藉这个祖传的拳术,称雄一时。然我到北平后,调查的结果,杨澄甫的声名在北平的武术界中知道的确是不少。只是本领到如何程度,却少人知道,因为缺乏临阵的经验。

本来练太极拳,非有临阵经验不可。太极拳更是需要极多之临阵经验,不然总难有把握。练太极拳的人,万不可忽略临阵经验这一层。

拳术从事比试,谁也知道少不了一个快字。何以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却是越慢越好呢?

这道理在练他种拳术的人,固多不免怀疑,就是练太极拳的人们,也是不明了的。须知太极拳的架式,全是练体,是做拳术的根本工夫。

如何谓之根本工夫呢。

第一是虚实得分别清楚。王宗岳太极拳经曰:偏重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已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所谓双重,便是虚实未曾分清楚。我看普通练太极拳的人,解释双重的道理,多以为两脚同时着地即谓之双重,一脚虚、一脚实,便不是双重。两手同时打出为双重,一手虚一手实即非双重。若只如此,则双重之病,有何难悟?岂有数载纯功,尚不能领会这一点儿道理?

以我经验所得,岂仅两手两足有双重,即一指之微,尚应将虚实分别清楚。如以一指着人,不会分别虚实,即犯双重之病。练架式的时候,四肢百骸从顶至踵,循环虚实。一手之中,其虚实之互为变换,愈密愈妙。自起手以至终结,处处成圆,处处随虚随实。假使有一寸大的地方,未曾注意这一寸大地方,便不免有双重之病。是这般练习,如何能快?是这般练一趟,比随便练十趟二十趟有进步。

第二是增长内劲。太极拳既不像他种拳术用力,难道与人比试起来,真个一点儿力不要,能将一个百多斤重并有武力的人打倒吗?

经中有四两拨千斤之语,不过形容少力胜多力的话,然也得四两之力,不能说毫不要力。练太极拳时,是绝不用力。若动作太快,随随便便,和他种拳一样,不过几十秒钟便完了,如何能增长内劲?因其动作很慢,又一气到底,中间不能停留,至少也得七八分钟以上的时间。四肢百骸不住的运动,自然能将气力增长起来。似这般增长气力,与练他种拳术及搬石打砂袋所增长的气力,完全不同。这种气力,行家称为内劲,是全身活动的,要在全身什么地方使用,就能全部集中于这一个地方,不一定限于肩背手足。这种内劲着在敌人身上,也与寻常的气力不同,能使受者有如触电。

还有一层必须缓慢的道理,也是我们研究太极拳的人所不能不知道、并将注意的,就是王宗岳太极拳经所说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的道理。他种拳术虽也有气沉丹田说法,只是练习的时候,斩眉努目,百脉偾张,将全部的气提上唯恐不及,何尝能整个气沉丹田?即有之,亦不过将气闷住,或用意下沉而已。

太极拳相传为辽阳张通,于洪武初年奉召入都,路阻武当,夜梦玄武大帝授于拳法,且以破贼,因名其拳为武当派。传宋远桥、张松溪等七人。按:张通字均实,元季儒者,工诗词,善书画,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因慕葛稚川其为人,绝意仕进,修道于宝鸡山中。山有三峰,因自号三峰子。

中国道家吐纳导引之术,都注意丹田。人身丹田有三处。一居头顶,道家认为藏神之地。故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昆仑即以喻头顶之意。二居中脘,道家认为蓄炁之地。三居脐下,道家认为藏精之地。

虚灵顶劲者,乃顶欲虚灵。所谓存神上丹田,屏寂思虑。气沉丹田者,乃沉气脐下,欲其充实。黄庭经云:呼吸庐外入丹田,审能行之可常存。盖常人呼吸短促,不能直达脐下,故肺量窄狭,排泄力因之薄弱,影响寿命极大。

太极拳亦可称为道家导引方术之一种。

道家吐纳之术,多为坐功,导引则为行功。不论坐功行功,其要十分注意存神上丹田,纳气下丹田。则一。

老子为我国道家之祖,尝曰:虚其心,实其腹。亦即上丹田欲其虚,下丹田欲其实之意。如练习架式时,动作过快,心思必散乱,呼吸必急促,何能收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效?

我们须知道,太极拳之所以异于他种拳术的地方。不在身手步法之有别。全在练习时能注意到存神纳气。故经文中又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练习的人。若不知在这上面用工夫。专注意于身法步法之运用。则与外家拳有何区别。

以我个人练习的经验,最好于练习架式以前,以若干分钟练习静坐。此种静坐法并不如道家一般的守窍。只要屏寂思虑,务使万缘都净,做腹部呼吸,气纳下丹田。静坐后,再从容练习。

在练习的时候,最要注意的是满身松散,不可有一寸许着力之处。其转动屈伸仰俯周旋之态,一如落云行太空,毫无阻隔、毫无停滞。从起手以至结尾,不得有停顿处、有棱角处,也不得忽急忽缓,更不得和练外家拳一样,想象某手系如何使用、攻击敌人何部、应如何发出,方为得力。此类想象为练他种拳术时所不可少,唯练太极拳则万不宜有此。若存此类想象,便是自己限制自己的进步,其结果必至所想象的完全错误。就想得一部份效力,如练他种拳术的人之或专善用肘,或专善用腿,亦不可得。其故在太极拳皆系圆圈组成。在一趟架式中,就原来不曾分出某手如何攻击、如何招架,可以说全体没有攻击和招架方法,也可以说全体皆是攻击和招架的方法。无论头脑如何细密的人,欲从一趟的架式中分析出如何攻击、如何招架,必是挂一漏万,是不啻自己将攻击招架方法的范围缩小。

我尝见有以太极拳教授徒众为业的,因徒弟询问架式中手法用处,他勉强解说,谓扇通背是用手招架敌人的手,左手向敌人胸膛打去;海底针是以右手食指戳敌人肛门,肛门又称海底,所以谓之海底针。呜呼!如此解释太极拳用法,则太极拳的用法,岂不是极笨极无理吗?此种人可说是根本不明了太极拳的原理。

或有问曰,诚如尔所说,太极拳既不要快,又不用力,平常练习时又不能想象如何攻击招架,却用什么去和人比试?

我说,我们练习拳术的人,无论是练太极拳,或其它拳术,都应该知道这个快字意义。不是两手伸缩迅速谓之快,也不是两脚进退迅速谓之快。同具一样的手脚,伸缩进退迅速的程度,除却老迈龙钟、及疲弱残疾的人,大概都相差不远。

须知快慢的分别,重在两只眼睛。但是同具一样的两只眼睛,却又有什么分别呢?就在看机会能迅速与否。敌人没露出有可乘的机会,手脚尽管打到了他身上,不仅不发生效力,每每转予敌人以进手的机会。

壹太极传统杨式太极拳

周末集训班回顾

屈伸开合听自由!欢迎加入我们

壹太极·安定门馆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壹太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