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的逻辑结构要清楚 否则死读历史成绩不佳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的逻辑结构要清楚 否则死读历史成绩不佳

时间:2018-09-14 16:17:26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的逻辑结构要清楚 否则死读历史成绩不佳

国家考试中心刘芃都是说,中学老师需要做的是“多种树”,方能逮住高考这只“兔子”,而不是靠猜题、靠押题去赢得高考。而“多种树”并不是让我们的学生去读二十四史,全球通史,因为中学教育的实际不允许这样去做。多年的高三历史教学,我认为“多种树”就是深入分析高考题内在规律,充分了解与掌握高考试题的逻辑结构,方能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让高考历史科目变得更容易。

首先,看一看历史教科书的逻辑结构

教科书有自己的逻辑结构,一般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看”,亦“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影响”。教材的这种逻辑结构,符合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规律,三年甚至六年对中学历史的学习都是这种逻辑结构。如《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共五个自然段,其中一段讲述了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第二段、第三段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第四段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这种逻辑结构,高三的文科学生是耳能熟详,当老师一提及某一历史事件,脑袋里就能条件反射出其教材结构。

那么,高考历史试题的逻辑结构是怎么样的 呢?

高考试题的逻辑结构,与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一样。命题的逻辑结构也就是史学研究的逻辑结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命题专家在命制高考历史材料型试题时遵循的就是这个原则。高三复习时要注意:历史材料型题的第一问一般考查“是什么”,即材料所设置的新情境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现象,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问一般考查“为什么”,针对该历史事件、现象在某一个切入点设问,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构建起新情境中的历史事实与教材中历史事实的关联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第三问一般考查“怎么看”,针对题干中的新情境与新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做出自己独立的评判与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但是,试题逻辑结构基本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每一个高考历史材料题都会按这种逻辑结构去设问,有的是三问,但有的是两问,或是一问重复设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国卷I的第41题的设问。

第41题“钢铁业”题,有两个小题,其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主要原因。

第(1)题设问中有两问,考查了”是什么“即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同时还考查了”为什么“即四个国家钢产量这种总体趋势的基本原因是什么。第(2)题设问只有一问,只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个题并没有考查”怎么看“。

历史基本是不变的,但高考历史试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唯有在复习中掌握试题的逻辑结构,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如鱼得水,在高考中应用自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