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疟疾中医辩证论治

疟疾中医辩证论治

时间:2020-05-05 22:27:27

相关推荐

疟疾中医辩证论治

疟疾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夏秋季。

疟有残虐之义。《说文》解释说:疟,热寒休作,从病从虐,虐亦声。突出了疟疾的临床特点及疟字构成之义。《明医指掌·疟疾》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疟之为状,掀热如炉,振寒如冰,头痛如破,咬牙嚼齿,有暴虐之势,从病从虐,故名疟。对于发病季节,《类证治裁·疟症》说;。疟疾四时皆有,而多发于夏秋。

本病亦称为疟、痃疟、痁、痁疟、痁疾,疟病,在民间又称为(发)脾寒,(打)摆子者。

我国人民对疟疾的认识甚早,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字的记载。早在《素问》里,就有《疟论》《刺疟论》等专著,对疟疾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针灸治疗等,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讨论,反映出当时对疟疾已有深刻的研究。传染病在古代医籍中记载最详者,以疟疾为第一,正如王肯堂说:《内经》论病诸篇,唯疟论最详。(《证治准绳·杂病·寒热门·疟》)。在病名方面《内经》将疟疾称为疟,痃疟。如《素问·疟论》谓。:夫痃疟皆生于风尸,《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夏伤于暑,秋为痃疟。据《说文》解释,“痃,二日一发疟,从病,亥声。”由于疟疾以间日一发者最为多见。故可以痃疟概指疟疾。对于疟疾的病因,《素问·疟论》谓:“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疟气随经络沉以内簿,故卫气应乃作。“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指出了疟疾是由于感受外邪,疟气内舍所致。疟气是盛虚更替的,疟气与卫气相合,则引起疟疾发作,疟气与卫气相离。则疟疾暂时休止。在病机及临床症状方面,《素问·疟论》谓: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阻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脊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指出了由于疟气所引起的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以致出现寒栗鼓颔,内外皆热等症状。其发病以“间曰而作。最为多见。在证候的分类方面,《素问.疟论》根据寒热发作秩序及寒热偏盛的不同。将疟疾分为寒疟、温疟,瘴疟三种。以先寒后热,病以时作者称为寒疟,先热后寒,亦以时作者称为温疟,但热而不寒者称为瘅疟。在治疗时机的选择上,《素问·刺疟篇》谓:“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素问·疟论》谓:“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 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 当此之时, 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明确指出必提前治疗(一般应提前2—3小时)。才能控制疟疾的临床发作,若已发作,则良医也无法制止其寒战壮热的病势,必待冷热衰退以后,再行治疗。《素问·刺疟篇》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疟疾的针刺疗法,但文中亦指出。。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可见当时对疟疾的治疗已是针,药均用,惜《内经》未记载治疟采用何药。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恒山(即常山),蜀漆有治疟的功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将疟疾称为痁(音sh石n山)者,如《左传》即有痁之病名。汉·许慎《说文》解释说:“痁,有热疟。后世如宋《澹寮方·店疟》将疟疾称为括疟,元《丹溪心法·疟》谓:“疟又名疳疟”。可知疟疾又称痁、痁疟、店疾。《金匮·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称为疟病,立专篇进行论述,认为疟疾的脉象多见弦脉。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温疟i以蜀漆散治疗多寒的牡疟(按:牝与牡相对,指雌性、阴性而言,疟多寒者,以称牝疟为宜)。《金匮》并将疟疾久不愈,在胁下结为癥瘕的证候称为疟母。以鳖甲煎丸治之,这个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首先提出瘴疟,劳疟的病证名称。在治疗方面,除以常山作为多个治疟方剂的主药外,最早记载单独应用青蒿以及砒霜配伍入丸药中作为治疟药物。青蒿的治疟作用在后世得到了应用,如《丹溪心法·疟》记载有截疟青蒿丸。《本草纲目》谓青蒿,治疟疾寒热。砒霜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唐《日·华子本草》谓砒石。治疟疾。宋·《开宝本草》谓:“主诸疟。”在宋代的部分方书中,应用由砒石组成的治疟方剂较多 (如《三因方》的疟丹即由砒石及黑豆制成)。本品虽有抗疟作用。但终因毒性剧烈渐被淘汰,现已不再作治疟药用了。

《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对多种疟病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其中,《间曰疟候》明确提出间日疟的病证名称,《山瘴疟候》谓:“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 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指出了瘴疟多发于岭南。由。瘴湿毒气’所致,其病比一般的疟疾为重。《劳疟候》谓。。凡疟积久不差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疟虽暂间,小劳便发。。指明劳疟的临床特点是正气巳虚,疟邪未尽,遇劳即发。

《千金要方·卷十·温疟》除以常山,蜀漆作为治疟的主要药物外,还单独采用马鞭草治疟。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谓马鞭草。主症癖血瘕,久疟,破血”(转引自《本草纲目·马鞭草》)。经现代临床研究证实,马鞭草确有较好的抗疟作用。

宋代,拟订和记载了大量的治疟方剂,如《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有治寒疟诸方、治瘴疟诸方,治劳疟诸方,治间日疟诸方等,方剂较为丰富。方中大多应用到常山,亦有的方剂以砒霜作为治疟主要药物。疟疾的这一病名,在宋代即已使用,如宋代《太平圣惠方》的《卷七十四。治妊娠疟疾诸方》及《卷八十四。治小儿疟疾诸方》,明确地以疟疾作为病证名称。自明代以后,疟疾之名应用即渐广泛,而成为本病的主要名称。宋·陈无择首先提出了疫疟的名称及指明了疫疟的特点, 谓:“病者发寒热,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 变成寒热, 名曰疫疟。(《三因方·疟病不内外因证治》)。陈氏又记载了。脾寒的病名,如谓:“草果饮,治脾寒等疟。(《三因方·疟病内所因证治》)。《三因方·疟叙论》扩大疟疾的病因,认为三因均可致疟,谓:“夫疟,备内,外,不内外三因,外则感四气,内则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逸, 皆能致疟。。疟疾因感受疟邪而引起,三因致疟的论点是不正确的,后世医家如张子和、张景岳等,都据理辨明其非。《济生方·诸疟门》说:“疟之名状不一,有所谓痹疟、寒疟、温疟、食疟、牝疟、牡疟之类,皆寒热二气之所变化也。”正确地指出疟疾的临床分类,主要依据寒热偏盛的不同。严氏又率先提出。无痰不成疟”的论点,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但亦有不同意此论点者。

金元时期,张子和《儒门事亲·疟非脾寒及鬼神辨》说;“又或因夏曰饮冷过常,伤食生硬瓜果黎枣之属,指为食疟,此又非也。”指出了疟疾因食而引起的说法是错误的。张氏又谓疟疾“以常山散吐之,无不愈者……大忌错作脾寒, 用暴热之药治之。常山有良好的治疟效果,但致吐为其副作用,非治疟均需吐也。张氏正确地指出,疟疾的病机并非。脾寒”,切忌因有脾寒之名,而妄用热药治疟。张氏并记载了公元1206年一次疟疾大流行的情况。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疟》里正确地指出,三日一发的疟疾持续时间最长,谓:“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日。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治疗方面,谓:“世用砒霜等毒,不可轻用”。指出了当时用砒霜治疟的弊病。在《脉因症治·疟》谓;“母疟有母,传染者也。虽然疟疾并非均由。疟母”患者传染,但早在十四世纪时就提出了疟疾。传染。的概念.确属难能可贵。

明清时期,对疟疾的临床表现。类证鉴别,预防等方面有了进二步的认识。如明·戴元礼指出了疟疾和其他表现往来寒热的疾病的鉴别要点是寒热定时发作与否。《证治要诀·寒热门·疟寒热》谓:“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病也。《万病回春·卷三·疟病》谓:“人壮盛者,宜单截也,人虚者,截补兼用也。疟久不愈者,先截而后补也。疟已后者,须调养血气也”。这些论述,对确定疟疾的具体治疗原则作出了贡献,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

《证治准绳·杂病·寒热门·疟》说:“疟有止发之定期,荣气有舍,犹行人之有传舍也,故疟。荣卫之气,日行一周,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之界分,必有其舍,舍有随经络沉以内薄之疟邪,故与曰行之卫气相集则病作, 离则病休。对疟邪内舍与疟疾发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阐述。该书还说:“南人不以患疟为意,北人则畏之,北人而在南方发者尤畏之,以此见治者,当知方土之宜也。”指出我国南方为疟疾的多发地区,南方人可获得一定的对疟疾的免疫力,北方人则为疟疾的易感者,北方人到南方感受疟疾,则相应地病情较重。

张景岳进一步肯定疟疾因感受疟邪所致,并非痰,食引起,对“无痰不成疟”及伤食成疟的说法作了批驳。如《景岳全书·疟疾》说:“疟疾之作……无非外邪为之本,岂果因食因痰有能成疟耶?”。先因疟而后滞于食者有之,未有不因外邪而单有食,疟者也。张氏对疟邪与痰、食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论述。关于为何将疟疾称为脾寒,以及这一名称的利弊,《景岳全书·疟疾》引刘宗厚说。 或问俗以疟为脾寒,何也?曰:此亦有理……肌肉属脾,发则恶寒战栗,乃谓之脾寒耳……然古人称疟不得为脾寒者,正恐人专于温脾之说,不明造化之源。而失病机气宜之要故也。《景岳全书·瘴气》还引《指迷方瘴气疟论》说:“南方之瘴疟,轻者寒热往来正类痃疟,谓之冷瘴, 重者蕴热沉沉,昼夜如卧炭火中,谓之热瘴,最重者一病便失音, 莫知其所以然, 谓之哑瘴。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对疟疾作了正确地分类。

《症因脉治·卷四·三疟》将间二日而发的疟 (即三日疟) 称为三疟, 以其间两日而发,故名三疟症也。并对瘴疟有较好论述,认为其病机是:“瘴气入于脏腑,血聚于上,败血淤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

清代,吴鞠通对疟疾的治疗有所发展,如《温病条辨·上焦篇》将热多昏狂,谵语烦渴的疟疾称为。心疟。以加减银翘散(银花、连翘,玄参,麦冬、犀角,竹叶)及安宫牛黄丸治疗。在中焦篇及下焦篇里拟订了青蒿鳖甲汤、温脾汤、扶阳汤等治疗疟疾不同证候的方剂。清.韩善征在《疟疾论。案》里,明确提出。三日疟”的病名。《疟疾论.早晏》又引俞东扶说;。隔二日曰三阴疟,有二三年未愈者,亦有二三月即愈者,只看其寒热之轻重短长, 以辨其病之深浅, 然三阴疟无骤死之理。指出了三日疟患病时间长及不致于骤死的特点,符合临床实际。据现代观察,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三日疟一次感染甚至可持续6—9年之久,较其他疟疾为长。

综上可知,早在秦汉时期,巳奠定了中医学对疟疾病因病机,症状,分类等认识的基础,并采用针刺及常山、蜀漆等中药方剂治疗疟疾,鳖甲煎丸治疗疟母。晋隋唐时期,新提出了疟疾分类中的劳疟及瘴疟,并对其有较好的认识,治疗方面主要应用由常山组成的治疟方剂,同时新发现了青蒿、砒霜、马鞭草等治疟药物。 宋,金,元时期,《三因方》提出疫疟的名称,病因病机方面出现了三因均可致疟、食积成疟,无痰不成疟等论点,学术上有不同的争论,在截疟方面,多用常山组成的方剂,但配伍上有较大发展。宋代用砒组成的方剂亦不少。明、清时期,对病因病机大多赞同《内经》的观点,对疟疾的辨证及类证鉴别有深入认识,治疗原则逐渐完整,治疗各种类型疟疾的方剂更为丰富,而砒剂渐被淘汰。

疟疾的范围自《内经》即很明确。是指由感受外邪引起的,恶寒壮热,作有定时,多发于夏秋季等为特征的疾病。西医的疟疾属于本病范围。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外感疟邪是引起疟疾的病因,在《内经》亦称为疟气。疟邪具有的特点是。卫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如《医宗金鉴·卷四十二·日作间作》说:“疟气之邪, 伏藏于营。”《医门法律·疟证论》说:“外邪得以入而疟之,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2.随经络而内搏五脏, 横连募原, 3.盛虚更替,4.与卫气相集则引起发病。离则病休。

其中对于引起瘴疟的疟邪,因其主要见于南方,且致病的病情严重,预后较差,也称为。瘴湿毒气。(《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瘴毒”瘴气。(《症因脉治·卷四·瘴疟》)。瘴毒仍属于疟邪的范畴,但在致病上易于内犯心神或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二、病机

1.症状发作之机理。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 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入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引起另一次症状发作。

2.病以时作之机理;因疟邪具有盛虚更替的特性,疟气之深浅,其行之迟速,决定着与卫气相集的周期,从而表现病以时作的特点。疟疾以间日一作者最为多见。正如《素问。疟论》说。。其间日发者, 由邪气内薄于五藏, 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 故间日乃作也。。疟气深而行更迟者, 则间二日而发,形成三阴疟或称三日疟。

3.病机演变及预后。由于疟疾阴阳偏盛,寒热多少的不同,把通常情况下所形成的疟疾称为正疟,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者,临床表现寒少热多而形成温疟,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者,临床表现寒多热少而形成寒疟。在南方地区,由瘴毒疟邪引起,以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则形成瘴疟。若因疟邪传染流行,病及一方,.同期内发病甚多者,则形成疫疟。疫疟患者中,多数的临床表现为一般的疟疾,少数则表现为瘴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病发者,形成劳疟。疟病曰久,气机郁滞,血脉瘀滞,津凝成痰,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除瘴疟外,疟疾的预后一般良好,经过及时治疗,大多可以痊愈。在《儒门事亲。

疟非脾寒及鬼神辨》里即谈到。。疟病除岚瘴一二发必死,其余五藏六府疟不死,如有死者,皆方士误杀之也。。但疟病曰久, 正虚邪恋, 形成劳疟者,则易于反复发作,使病情缠绵。胁下结块,形成疟母者,则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间,以期消退。瘴疟则预后严重,因阴阳极度偏盛,心神蒙蔽,易于引起死亡,需及时进行急救治疗。在瘴疟之中,尤以发病后即出现失语, 神识昏迷者预后严重,如《景岳全书.瘴气》引《岭表十说》谓:“哑瘴最为危急,其状初得之即失音,不过一二日即致不救”。

4.关于“无痰不成疟”在《济生方·诸疟门》提出。无痰不成疟的论点后,给后世一些医家对疟疾病机的认识,带来较大影响。分析这一论点形成的原因,与常山治疟的情况密切有关。常山是治疟的常用有效药物,却又有致吐的副作用。因此被有的医家误认为疟疾由痰涎所致,待痰涎吐出之后, 方能治愈。如明·朱橱《普济方·诸疟门·总论》说:“恒山于疟每每作效,何耶?盖疟家多蓄黄水,恒山为能破其癖而下其水也”。“疟家多蓄痰涎黄水,恒山为能吐之, 利之, 是故然耳”。但是, 也有医家明确指出,应将常山的截疟与致吐作用分别看待, 如《证治准绳·寒热门·疟》说:“常山治疟,是其本性,虽善吐人,亦有蒸制得法而不吐者, 疟更易愈, 其功不在吐痰明矣”。张景岳对痰与疟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论述,他在《质疑录·论无痰不作疟》中说:“疟邪随人身之卫气为出入,故有迟早,一日间日之发。而非痰之可以为疟也……痰本因疟邪以生,而非因痰以有疟邪者。可知“无痰不成疟”的说法不符合疟疾的病因病机,痰并不是引起疟疾的病因,疟邪才是引起疟疾的决定性病因,在疟疾的病理过程中,可以引起痰浊的产生,尤以疟母表现为明显,但并非疟疾因痰而成。

【类证鉴别】

疟疾需与其他有寒热往来表现的疾病相鉴别。感冒、伤寒,下焦湿热、肝胆湿热,劳瘵,外科疮毒等疾病,也会出现寒热往来,但发作的时间规律,兼见症状,未发时的表现等均有不同,可供鉴别。明·戴元礼《证治要诀·疟寒热》说。外有伤寒,往来寒热如疟,劳病往来寒热亦如疟,谓之如疟,非真疟也。然伤寒寒热如疟,初必恶风寒,发热,头痛体疼,自太阳经而来。劳病寒热如疟,初必五心发烦热,劳倦咳嗽,久乃成寒热,与正疟自不同。诸病皆有寒热……须问其元有何病而生寒热,则随病施治。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病也。病史及寒热发作有无定期,是临床鉴别的两个要点。清。尤在泾《金匮翼·疟疾统论》论伤寒与疟疾的鉴别说。始先似疟之证。热虽退,身表尚有余热,不似疟之热退即凉也。始先似伤寒者,汗常浃体而热不退,过一二日忽振寒而发热,或热退一日而复作寒热,非如伤寒之汗出,即热退而邪解也。。疟疾汗出热退可如常人,但疟疾的热退身凉,又非邪去病除之兆,过个曰可以复作寒热,这也是鉴别的要点之一。另外还可以结合发病的季节及地区进行鉴别。

疟疾与其他病证的鉴别简表

┏━━━━━━━━━━┳━━━━━━━━━━━━┳━━━━━━━━━━━━━━━━━━━━┓

┃ ┃ ┃ 感冒、伤寒、下焦湿热、肝胆湿热、痨 ┃

┃ 鉴 别 要 点 ┃ 疟 疾 ┃ ┃

┃ ┃ ┃ 瘵、外科疮毒等 ┃

┣━━━━━━━━━━╋━━━━━━━━━━━━╋━━━━━━━━━━━━━━━━━━━━┫

┃ 寒热往来 ┃作有定时,且以间日发作 ┃作无定时. ┃

┃┃一次为多见 ┃ ┃

┣━━━━━━━━━━╋━━━━━━━━━━━━╋━━━━━━━━━━━━━━━━━━━━┫

┃ 未发作时的临 ┃未发作之时可如常人(瘴 ┃即使在寒热不甚之时,亦必有各病证具有的 ┃

┃ 床特点 ┃疟除外) ┃症状存在 ┃

┣━━━━━━━━━━╋━━━━━━━━━━━━╋━━━━━━━━━━━━━━━━━━━━┫

┃ 发病季节 ┃夏秋季 ┃无季节性特点 ┃

┣━━━━━━━━━━╋━━━━━━━━━━━━╋━━━━━━━━━━━━━━━━━━━━┫

┃ 发病地区 ┃多发于我国南方 ┃无地区性特点 ┃

┗━━━━━━━━━━┻━━━━━━━━━━━━┻━━━━━━━━━━━━━━━━━━━━┛

【辨证论治】

疟疾的临床特点是寒战壮热,休作有时,有明显的周期性。典型的发作症状是。先有体倦乏力,皮肤毛孔粟起,恶寒战栗,肢体酸痛,寒罢则壮热,口渴引饮,头痛剧烈,而后全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休止。这样的发作以间日一次为最多见,少数可为一日或三日一发.疟疾发作的症状特点及定期性,对疟疾的诊断、辨证具有重要意义。

一、辨证要点

1.辨瘴疟与一般疟疾的不同。清·郑灵渚论瘴疟与一般疟疾的区别说。瘴疟。非若诸疟退去之时,即如平人……非若诸疟作息自有定期,以此辨别,皎若曰星”(《瘴疟指南·诸疟瘴疟辨》)。归纳起来,可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将瘴疟与一般疟疾加以区别。

┏━━━━━━┳━━━━━━━━━━━━━━━━┳━━━━━━━━━━━━━━━━━━━━━━┓

┃ ┃ 一般疟疾 ┃ 瘴 疟 ┃

┣━━━━━━╋━━━━━━━━━━━━━━━━╋━━━━━━━━━━━━━━━━━━━━━━┫

┃ 发作情况 ┃ 症状典型,休止之时,可如常人 ┃ 症状多样,病情严重,未发之时也有症状存在 ┃

┣━━━━━━╋━━━━━━━━━━━━━━━━╋━━━━━━━━━━━━━━━━━━━━━━┫

┃ 周 期 ┃ 定时而作,周期明显 ┃ 周期不如一般疟疾明显 ┃

┃ ┃ ┃ ┃

┣━━━━━━╋━━━━━━━━━━━━━━━━╋━━━━━━━━━━━━━━━━━━━━━━┫

┃ 神 识 ┃ 清楚 ┃ 多有神昏谵语 ┃

┣━━━━━━╋━━━━━━━━━━━━━━━━╋━━━━━━━━━━━━━━━━━━━━━━┫

┃ 发病地区 ┃ 全国各地均有 ┃ 主要在南方地区 ┃

┗━━━━━━┻━━━━━━━━━━━━━━━━┻━━━━━━━━━━━━━━━━━━━━━━┛

2.辨寒热的偏盛。《景岳全书。疟疾》说;“治疟当辨寒热,寒胜者即为阴证,热胜者即为阳证”。对于一般疟疾,典型发作者属于正疟,和正疟相比较,阳热偏盛,寒少热多者则为温疟,阳虚寒盛,寒多热少者则为寒疟。在瘴疟之中,热甚寒微,甚至壮热不寒者,则为热瘴,寒甚热微,甚至但寒不热者,则为冷瘴。

3.辨正气之盛衰,疟疾每发,必伤耗人体气血,病程愈久,则气血伤耗日甚。正气亏虚,易于形成劳疟而反复发作。

二、治疗原则

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在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在此基础上,根据疟疾证候分类的不同,分别结合和解表里,清热保津,温阳达邪,清心开窍,化浊开窍,补益气血等治法进行治疗。

对于疟疾的治疗,古代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重视。如《明医杂著·疟病证治》说:“邪疟及新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火者,宜补气血”(引自《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八·疟门》)。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三·疟病》说:“人壮盛者,宜单截也”。人虚者,截补兼用也”疟久不愈者,先截而后补也,疟已后者,须调养血气也”。

三、证治分类

[正疟]呵欠乏力、皮肤粟起、寒栗鼓颔一一疟邪与卫气相集,入与阴争,阴实阳虚。壮热、头痛、口渴引饮一一出与阳争,阳盛阴虚。遍身汗出、热退身凉一一疟邪与卫气相离,邪气伏藏,疟暂休止。苔白薄或黄厚、脉弦紧或弦数一一初病苔多白薄,后则见黄苔,疟脉自弦,但兼见脉象随发作的不同阶段而异,阴盛时弦紧,阳盛时弦数。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方药]柴胡截疟饮

全方具有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之效,可通用于正疟。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一一即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祛邪截疟,槟榔、乌梅,理气和胃,并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

[加减]口渴甚者(津液损伤),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白腻(湿浊中阻),去参、枣之满中碍湿,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热盛津伤),去参,姜,枣之辛温补中,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具有祛邪截疟作用的方剂甚多,其中尤以常山为主组成者最多。因常山有致吐的作用,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配槟榔、乌梅、草果及其他和胃理气降逆的药物,以增强对机体的调理,并减轻常山的副作用。另外,也有少数以青蒿为截疟主药的方剂。下面着重介绍四个有代表性的方剂,其中以常山为主的三个方剂,虽有和解表里的作用,但不及柴胡截疟饮,而理气降逆,运脾除湿之力则较其为强,可根据兼证的不同选用。截疟七宝饮;祛邪截疟,理气运脾,可用于正疟。常山,祛邪截疟,槟榔,陈皮,甘草,理气降逆,草果、厚朴、青皮,燥湿运脾。

止疟丹:祛邪截疟,理气运脾,可用于正疟。常山,祛邪截疟,香附、半夏曲,理气降逆,草果、青皮,燥湿运脾。

常山饮:祛邪截疟,理气运脾,可用于正疟之稍偏热者。常山,祛邪截疟;槟榔,乌梅、草果,生姜,理气和胃运脾,减轻常山致吐副作用,知母、贝母,清热散结。

截疟青蒿丸:祛邪截疟,可用于正疟。青蒿,马鞭草.祛邪截疟,冬瓜叶,清热,肉桂,温里。热偏盛者可去肉桂。 .

[温疟]寒少热多、头痛一一邪正交争,阳热偏盛,口渴引饮,便结尿赤一一热盛津伤,汗出不畅,骨节酸疼一一兼感表邪,外束肌肤,舌红、苔黄、脉弦数一一热盛于里。

[治法]清热解肌祛邪截疟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本方清热生津,解肌发表,可作为温疟兼感表邪的基础方。石膏、知母,清泄里热,粳米、甘草,益胃护津,桂枝,疏风解肌。

[加减]方中无截疟之药,应加青蒿以祛邪截疟,兼收清解里热之敢。并可加柴胡和解祛邪。

·若温疟表现气短,胸中烦闷不舒,泮多,且无骨节酸痛者,为不兼表寒,热势较甚而津气两伤,可改用清热生津益气之白虎加人参汤为基础方,加青蒿截疟及清热。口渴引饮显著者,为津伤较甚,可加生地、麦冬、石斛、玉竹养阴生津。

·症见暮热早凉,口渴引饮,舌红,苔少者,为邪留阴伤,可改用青蒿鳖甲汤养阴清热,祛邪截疟。方中以青蒿清邪热并截疟邪,鳖甲、知母、花粉育阴清热,生津止渴,丹皮、桑叶凉血清热,用以为佐。

[寒疟]寒多热少,口不渴一邪正交争,阳虚阴盛,神疲体倦,胸闷脘痞一一阳气郁遏,气机不畅,苔白腻,脉弦一一寒湿内盛.

[治法]温阳达邪和解截疟

[方药]柴胡桂姜汤

本方和解表里,温阳达邪,可作为治疗寒疟的基础方。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天花粉、牡蛎散结软坚。

[加减]加蜀漆或常山祛邪截疟,脘腹痞闷,苔白腻甚者(寒湿内盛),加草果、厚朴、陈皮理气化湿,温运脾胃。

·寒疟而表现头身疼痛,汗出不畅者,为兼感风寒,亦可改用草果饮,温中理气,辛散表寒。方中以草果、良姜、青皮、陈皮、甘草温中理气;川芎、苏叶、白芷辛温解表。可加蜀漆或常山截疟。

·寒疟而表现胸腹满闷,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苔白腻者,为寒湿内困脾胃。可改用万安散温燥寒湿,祛邪截疟。方中以常山祛邪截疟,苍术、厚朴、陈皮、槟榔、甘草温燥寒湿,运脾畅中,槟榔并有减少常山副作用之义。

·寒疟而表现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者,为中虚寒盛,可改用果附汤(方由草果、附子组成)温中逐寒,并加蜀漆或常山截疟。

·症见腹胀不渴,呕吐清水者,为脾寒不运,胃寒水逆,可改用温脾汤温运脾胃,祛邪截疟。方中以草果,厚朴、桂枝温运脾胃,燥湿消胀,茯苓、生姜养胃降逆,蜀漆祛邪截疟。

[瘴疟]寒微热甚,或壮热不寒一一阴阳相移,阳热极度偏盛,头痛,肢体疼痛,面红目赤一一热毒薰灼,胸闷呕吐一一热蕴中焦,胃气上逆,烦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一一热邪内盛,津液亏耗,神昏谵语,或失音不语一一热毒上蒙、神明失司,舌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一一热毒内盛。

[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方药]青蒿素合清瘴汤

青蒿自晋代即被用于治疟,经现代临床及实验证实,青蒿素对间日疟,恶性疟均有良好疗效,具有速效、低毒的优点,特别是在救治西医所称的脑型疟及抗氯喹的恶性疟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蒿素有良好的解除瘴疟作用,因其为青蒿的有效成分,用于瘴疟的疗效,优于使用青蒿原生药,一般可用青蒿素片剂或注射剂,每日1克,连用两日。

清瘴汤为近代用于瘴疟的验方,具有祛邪除瘴,清热解毒,清胆和胃的作用,可作为治热瘴的基础方。青蒿、常山,解毒除瘴,黄连、黄芩、知母、柴胡,清热解毒,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清胆和胃,滑石、甘草,辰砂,清热利水除烦。

[加减]壮热不寒(阳热亢盛L加石膏清热泻火,口渴心烦,舌红少津(热盛津伤),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清热养阴生津,神昏谵语(热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

·热瘴。表现热盛寒微或壮热不寒,谵语烦渴,而无胸脘痞闷,恶心呕吐。中焦病变不显著者,在用青蒿素解毒除瘴的同时,可改用加减银翘散合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如《温病条辨。上焦篇。温疟》说。。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心疟者,心不受邪,受邪即死……其受之浅者,以加减银翘散清肺与膈中之热,领邪出卫,其受之重者,邪闭心包之窍,则有闭脱之危,故以牛黄丸,清官城而安君主也。。

加减银翘散;银花、连翘、犀角、竹叶,清热解毒,玄参、麦冬一一清热养阴.

[冷瘴]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阴阳相移,阴寒内盛,呕吐腹泻,寒湿内困,升降失司。神昏谵语,瘴毒湿浊蒙蔽心窍,神明失司,苔白腻、脉弦,寒湿内阻。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方药]青蒿素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青蒿素解毒除瘴,用法同热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有芳化湿浊,健脾理气之效,主要针对冷瘴寒湿内盛的病机。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藿香、半夏、佩兰、荷叶,芳化湿浊,降逆止呕,槟榔,草果,理气温脾除湿,菖蒲,豁痰宣窍。

[加减]神昏谵语(神明失司),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但寒不热,四肢厥冷,脉弱无力(阳虚气脱)一一加人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固脱。

[劳疟]倦怠乏力,短气懒言一一气血亏虚,失于濡养,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一一疟邪耗伤气血,加之气血生化不足,血脉肌肉无以充养, 过劳之后,寒热时作一一疟邪未除,劳伤正气,则疟疾复发。舌质淡、脉细或弱一一气血亏虚。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方药]何人饮

本方主要在于益气扶正,补益精血,适于劳疟未发之时。劳疟发作期间,则需加截疟药。人参,。益气扶正,制何首乌、当归,补益精血,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加减]寒热时作(疟邪未除),加青蒿或常山祛邪截疟;食少面黄,消瘦乏力(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加黄芪、白术、枸杞增强益气健脾养血之功。

·劳疟而主要表现中气不足甚至气虚下陷的症状者,可改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寒热时作者加用截疟药。 .

·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者,可改用参归养荣丸。本方为《万病回春》用于治疗疟疾的方剂,方中以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肉益气扶正,健脾养胃,当归、熟地黄,芍药补益精血;砂仁、厚朴、陈皮、甘草温运脾胃、理气和中。本方补益气血及健运脾胃之力均较何人饮为强,用于气血亏虚较甚者。寒热时作者,加用截疟药。

·劳疟久不愈,气血亏虚,气损及阳,症见形寒嗜卧,舌淡脉弱,发时不渴者,可改用扶阳汤益气温阳,祛邪截疟。方中以人参、鹿茸、附子、.桂枝益气温阳,人参、当归益气养血;蜀漆祛邪截疟。 .

·主要表现阴虚内热,口渴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可改用祛劳散养阴清热,祛邪截疟。方中以常山、青蒿祛邪截疟,鳖甲、知母、青蒿、柴胡养阴清热,枳壳、木香、甘草理气和中。

[疟母]疟疾病久,胁下结块一一瘀血痰浊,结于胁下。《医学入门。卷五.疟》谓。。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必有痰水瘀血,结成痞块,藏于腹胁、作胀且痛,乃疟母也。 .

[治法]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方药]鳖甲煎丸。本方由23种药物组成,攻补兼施,寒热共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痞的作用,自《金匮要略》即用作治疟母的主方。有气血亏虚的症侯者,应配合/乙珍汤或十全大补丸等补益气血,以虚实兼顾.扶正祛邪。

疟疾辨证论治筒表

【其他治法】

(一)单验方

1.常山。能祛邪截疟,可用于除瘴疟外的各类疟疾,6--9克,水煎,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如《世医得效方》露星饮,即单以常山一味,水酒各半,煎服治疟。

2.胜金丸(《局方》),由常山,槟榔组成。各6--9克,水煎,于疟发前2小时服。

3.常山6—9克,苍术、白芷各9-12克,草果3—6克,水煎,于疟发前2小时服。

4.苍术、柴胡,蜀漆各9克,草果3—6克,水煎,于疟发前2小时服。

5.青蒿;能祛邪截疟,在《肘后方》即单用青蒿治疟,可用于各类疟疾。鲜青蒿60--120克(干品30一60克),煎服。

6.马鞭草。能祛邪截疟,在《千金要方》即单用以治疟疾寒热。30--60克,煎服。

7.白芷、防风、雄黄、常山各等分,研末、塞鼻。

8.疟母丸(《脉因证治》).由鳖甲、三棱、莪术、香附、阿魏组成,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用于治疗疟母。

9.鳖甲丸(《明医指掌》)。由鳖甲,穿山甲、莪术、青皮组成,作用及适应证同上方。

(二)针灸

自《内经》即有论述针灸治疟的专篇(《素问·刺疟篇》),针刺对一般的疟疾确有良好疗效,伹对瘴疟的效果较差。

主要穴位。大椎、陶道、内关、间使、后溪、足临泣。

方法:每曰一次,或发作前2—3小时针刺,以泻法为主,不留针,或留针15~30分钟,每隔5一10分钟反复提插捻转一次。连续治疗3—6天。恶寒甚者可加灸法。

【预防护理】

防止感染疟邪,是预防疟疾的根本措施。尤其是在夏秋季,更应注意预防。正如《景岳全书·疟疾》说:“但使内知调摄而外不受邪,则虽居瘴地,何病之有。”疟疾发作之后,遍身汗出,倦怠思睡,应注意拭干汗液,及时更换内衣,并让其安然入睡。未发作之日,可在户外活动,但应避免过劳。饮食应爽口而富于营养,以增强其抗病能力。对瘴疟则应周密观察,精心护理,注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语]

1.疟疾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其临床特征。多发于夏秋季。

2.疟邪瘴毒是致病原因。疟邪舍于营气,内搏五脏,横连募原,与卫气相集则病作,.邪正交争,阴阳相移,阴盛阳虚则恶寒战栗,阳盛阴虚则壮热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汗出身凉,疟病暂休。复集则病复作。

3.应根据证候之轻重,寒热之偏盛,正气之盛衰,辨明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含热瘴、冷瘴)、劳疟、疟母等证型。

4.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原则。热偏甚者结合清热保津,寒偏甚者结合辛温芳化,热瘴尚应清心开窍,冷瘴芳香开窍,劳疟结合补益气血。疟母则为疟疾引起的病变,治应软坚散结,祛瘀化痰,除兼有疟疾发作的患者外,对疟母的治疗毋需使用截疟药.

【各家论述】

《素问·疟论篇》:“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帝曰: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歧伯曰: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歧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疥遂痞”。

《神农本草经·卷->:“恒山(按;即常山),味苦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蜀漆、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

《金匮·疟病脉证并治》:“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温疟者,其脉和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按;牡宜作牝)。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千金要方·卷十·温疟》治疟方“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

《三因方·卷六·疟病内所因证治》草果饮:治脾寒等症。草果,川芎、自芷,紫苏、良姜、甘草、青皮。

《儒门事亲·卷一·疟非脾寒及鬼神辨》:“余尝见泰和六年丙寅(即公元1206年),征南师旅大举,至明年军回,是岁瘴疠杀人,莫知其数,昏瞀懊侬,十死八九,皆火之化也。次岁疟疾大作,侯王官吏上下皆病,轻者旬月,甚者弥年。”

《普济方·诸疟门》:“劳疟者’以久疟不瘥,气血俱虚.故虽间歇,劳动则发,故谓之劳疟。邪气日深,真气愈耗,表里既虚,故食减肌瘦,色悴力劣,而寒热如故也。”

《医学纲目·疟寒热》:“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巳,离于阳则热巳。”

《景岳全书·疟疾》引《指迷方瘴疟论》说:“凡往来岭南主人及宦而至者,无不病瘴而至危殆者也。土人生长其间,与水土之气相习,外人入南必一病,但有轻重之异耳,若久而与之俱化,则免矣。”

《症因脉治·卷四·瘴疟》:“瘴疟之症,疟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瘖,此瘴毒疟疾之症也。瘴疟之因,山岚溪涧之间,湿毒蒸酿之处,瘴气入人脏腑,血聚上焦,败血淤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则瘴毒疟疾之症作矣。

《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疟之发,无论曰与问日,其邪随经络以内薄者,必俟卫气相会合,病乃发也。”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少阳症偏于热重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温病条辨·下焦篇·湿温》:“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温脾汤主之……疟邪久扰,正气必虚,清阳失转运之机,浊阴生窃据之渐,气闭则痰凝血滞,而块势成矣。谓之疟母者,以其由疟而成。”

《医彻·疟疾》:“疟之为言虐也,有如凌虐者然,故云虐也。当其寒,则战栗鼓颔,汤火不能温,及其热,则烦冤少气,冰水不能寒。此无他,阴阳相并,邪正交争也、并之于阴则寒、并之于阳则热。”

《疟疾论·疫》:“凡沿门阖境,长幼之疟相似者,皆名疫疟。”

【现代研究】

50年代以来,全国应用中医中药防治疟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应用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获得优良效果的这一重大研究成果,更是令世界瞩目。

一、对青蒿抗疟的研究

青蒿治疗疟疾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1971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从中药青蒿(黄花蒿)中找到了抗疟有效成分。其后,各单位先后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黄花蒿素)。1974年临床运用青蒿素救治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患者获得成功。近20多年来,对青蒿治疗疟疾的研究成果显著,从临床观察、剂型改革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用青蒿醇浸膏片(含浸膏3—3.6g)治疗间日疟54例,全部治愈。平均28小时疟原虫转阴,平均退热时间为30小时.但有13%的病例1个月内复发(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V7):27)。江苏高邮用青蒿叶首次lOOg,以后每次65g,作成煎剂(煮沸3分钟即可),每日3次,连服3天,治疗疟疾患者58例,有效率87.9%,平均退热时间为15.6小时,平均疟原虫转阴时间为54.35小时。少数病例有复燃现象,再用青蒿煎剂,仍然有效(中草药通讯,1975,V5>:43)。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用青蒿叶加工制成的青蒿片,1978年5月已有四川省卫生局鉴定。在四川省17个县2工个验证点治疗间日疟485例,恶性疟105例,共计590例,治愈率达100%。其中仅3.4%病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且不加治疗能很快消失.与氯喹比较,疗效相似,控制症状和疟原虫转阴较快,副作用小。在云南、广东、海南岛抗氯喹区,青蒿片治愈率高于氯喹,显示了青蒿片与氯奎无交叉抗药性。但对间日疟原虫的近期复燃率为20%一30%,高于氯喹。若配伍伯喹,近期复燃率可降至10%左右(中医年鉴,1983,130)。在对青蒿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发现了青蒿素优异的抗疟作用。在1972—1979的7年间,全国有lO个省、市、自治区用青蒿制剂和青蒿素制剂在恶性疟、间日疟流行地区进行了6000余例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在速效、低毒方面优于氯喹和现有其它抗疟药物,特别是在救治脑型疟和抗氯喹的恶性疟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广州中医学院用青蒿素治疗凶险型恶性疟48例,其中脑型疟40例(除3例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外,其余37例昏迷),除4例脑型疟极重型死亡外,44例均治愈,治愈率为91。7%,死亡率为8。3%,青蒿素对凶险型恶性疟疗效迅速,且未见到副作用(新医药学杂志,1979,V工>:10)。昆明医学院在云南省某高疟地区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病人207例,并在当地同时用氯喹80例以作对照。治疗结果,青蒿素各剂型治疗207例(恶性疟60例,间日疟147例),均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而氯喹组治疗恶性疟80例,治愈76例,治愈率为95%。原虫阴转的速度明显快于氯喹,青蒿素片剂、油剂、油泥悬剂对恶性疟原虫的阴转时间平均分别为37小时、31.1小时、29。7小时,而氯喹为65。7小时。青蒿素抗疟具有高效、速效的优点,其不足之处是复燃率较高(新医药学杂志,1979,(5):49)。王同寅报道用青蒿素制剂治疗疟疾2138例,将其中恶性疟527例、间日疟738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恶性疟疾临床治愈523例,(99.27%),有效4例(0。76%),间日疟738例,全部治愈,由片剂改为注射剂后复燃率虽显著下降,但仍在lo%左右,治疗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中医年鉴,1983,130)。蔡贤铮报道,用青蒿素、周效磺胺、乙胺嘧啶、伯氨喹啉四药伍用一次疗法治疗抗氯喹恶性疟60例,全部有效,治愈率达lOO%.52例随访2月,未见复燃,与同期应用氯喹标准剂、单用青蒿素和周、乙、伯三药伍用三方案治疗81例比较,显著为优(中医年鉴,1983,130)。广东省东方县医院用青蒿素治疗脑型疟疾36例,治愈34例(占94。4%),死亡2例(占5.6%),治愈病人的意识障碍恢复正常时间平均28.5士24.7小时,所有病例未见明显副作用,疗效可靠、安全(新医药学杂志,1979,(1>:20).符林春等用青蒿素治疗17例妊娠16—18周的疟疾病人,全部治愈,平均退热时间为25.7士22.9小时,平均原虫阴转时间为46.2士16.1小时,其中4例脑型疟的平均清醒时间为37。3土15.9小时,未发现早产、难产和死胎。并对出生的儿童进行了3个月一不等的追访,生长、智力均正常,未发现先天畸形或其它先天性疾患(中医杂志,1988,29(7>:512)。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通过药理研究证实,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而对疟原虫红前期及组织期均无效。青蒿素在体内吸收快,分布广,排泄快。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滋养体的膜系结构,干扰表膜一线粒体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疟原虫的作用(新医蓟,1979,(3>:23)。

青蒿和青蒿素制剂的研究成功是抗疟药研究史上继喹啉类药物之后又一次突破。青蒿素是与已知的抗疟药完全不同的新型化合物,从而为进一步寻找抗疟药开辟了新途径。作为治疗药物它和目前抗疟药比有速效、低毒的优点,特别是在救治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的恶性疟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二、对常山抗疟的研究

常山根水浸膏对疟疾有显著疗效,常山叶(蜀漆)抗疟效价为根的5倍,但不能防止复发。常山全碱的抗疟效价约为喹宁的26倍(中药大辞典,1977,2101)。据重庆市第一中医院临床观察,常山与等量的半夏配伍,可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中医杂志,1956。 (9):466)。

常山根水浸膏对疟疾有显著疗效,常山叶(蜀漆)抗疟效价为根的5倍。但不能防止复发。常山全碱的抗疟效价约为奎宁的26倍。(《中药学大辞典》第一版,下册2101页,上诲人民出版社。1977年)

常山与等量半夏配伍,可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祖国医学对于疟疾的认识与抗疟药常山的介绍。中医杂志9:466。1956)

成都中医学院用青蒿醇浸膏片(含浸膏3---,3.6克)治疗54例间曰疟。全部治愈,平均28小时疟原虫转阴,平均退热时间为30小时。但有,1s财的病例一月内复发.(罗忠友执笔。青蒿浸膏片及配方治疗209例间日疟临床报告,成都中医学院学报7:27。1978)江苏高邮用青蒿叶首剂工Oo克,以后每次65克,作成煎剂(煮沸3分钟即可)一日三次,连服三天,治疗疟疾患者58例,有效率87.9%。平均退热时间15.6小时。平均

原虫转阴时间为54。35小时。少数病例有复燃现象。再用青蒿煎剂,仍然有效。(青蒿煎剂治疗间日疟58例,新医药学杂志6;8.1979)

广州中医院用青蒿素治疗凶险型恶性疟“例,除4例脑型疟极重型死亡外,其余44例均治愈,治愈率为91.7%。死亡率8.3%。青蒿素对凶险型恶性疟疗效迅速,且未见到副作用。(青蒿素治疗凶险型恶性疟48例临床报告,新医药杂志1:17.1979)广东省东方县医院用青蒿素治疗脑型疟疾36例,治愈34例(占94.4%),死亡2例(占5.6%)。治愈病人的意识障碍恢复正常时间平均26.5±24.7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36。5±27。6小时,疟原虫转阴时间平均33.3±13.4小时。所有病例未见明显副作用,疗效可靠、安全。(青蒿素治疗脑型疟疾36例小结,新医药学杂志1;20.1979)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而对疟原虫红前期及组织期均无效。青蒿素在体内吸收快,分布广,排泄快。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滋养体的膜系结构,干扰表膜一一线粒体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疟原虫的作用。(青蒿的药理研究。新医药学杂志1,23.1979)

1972年以来,全国10省、市、自治区用青蒿制剂和青蒿素制剂在恶性疟、间日疟流行地区进行了6000余例的临床验证,初步认为在速效、低毒方面优于氯喹和现有其他抗疟药物,特别是在救治脑型疟和抗氯喹恶性疟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新医药学杂志1s10,1979)

胡氏以马鞭草治疗疟疾3工例。症状发作及原虫均控制者27例,占81。1%。观察三个月未见复发。(试用中药马鞭草治疗31例疟疾疗效报告,中医杂志3;188.1958)

安庆市防疫保健站以马鞭草针剂3毫升(相当于生药24克)发作前2小时肌肉注射,治疗疟疾38例,有效率为94.8Z。平均1.5天控制症状。(马鞭草针剂抗疟效果初步观察。中草药通讯.3;32.1972)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