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网友为啥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而不是真相

网友为啥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而不是真相

时间:2020-05-05 06:23:19

相关推荐

网友为啥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而不是真相

在以微博、论坛、社区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引人关注的“坏消息”比较多,网友也更乐意发表负面评论,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之为“坏消息综合征”。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美国尼尔森曾发布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约为62%,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坏消息综合征”很容易被利用,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以“坏消息”遮掩“真相”。一些偏听偏信的网友出于对“坏消息”的认同更容易选择相信。比如,“某记者因调查地沟油疑似被报复遇刺身亡”的微博时不时就会出来一次,尽管此事压根儿与地沟油、报复无任何关系,但很多网友就是愿意相信,即使有人公布真相,反会被骂。对于“坏消息综合征”您怎么看?为何很多网友只信“坏消息”不信真相?“坏消息综合征”是“病”吗?咋治?欢迎参与讨论,表达您的态度!

态度一:“坏消息综合征”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是情绪宣泄的需要!从新闻专业角度看,一般媒体普遍比较偏爱“坏消息”。基于人性使然的“坏消息综合征”并不一定是坏事情,有时正因为人们对“坏消息”格外敏感和关注,才能够汇聚起舆论力量,找到化解“坏消息”的方法。“坏消息综合征”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社会不完美”的一种心理反应。转型期中国,“不完美”客观存在,一些社会痼疾积重难返,一些矛盾冲突久治不绝,一些公共服务迟迟不到位。人们之所以关注“坏消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同身受”,之所以习惯发表“负面评论”,是因为情绪宣泄的需要。

态度二:猎奇心态在作怪,政府部门信息要公开且透明!我们的社会处在飞速发展的转型期,各路信息爆炸式增长,其中难免鱼龙混杂。一些虚假捏造甚至恶意中伤的坏消息肆意流传,则是一种心理上的污染,很容易误导和蛊惑大众,甚至导致人们思想偏激,影响社会稳定。在面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时,普通民众需要的是冷静应对的勇气,而掌握信息的政府部门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披露真相的责任和担当。反之,则会助长负面情绪的蔓延。

态度三:不要做“坏消息综合征”蔓延的推动者,新闻报道要充分且全面!近些年,随着舆论开放度的提高,为了在同业竞争中更吸引受众的眼球,一些媒体的报道常常呈现“病态”的一面——对某些新闻事件往往未经核实便盲目跟风,经常出现信息的偏差、言论的失实、细节的谬误,有意无意间充当了谣言的放大器,成了“坏消息综合征”蔓延的推动者。新闻报道“偏好负面新闻”未必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真相有时也会在“坏消息效应”中迷失,“习惯性的质疑”可能会伤害推动社会前行的正面力量。

态度四: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不盲目跟风。“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一般来说,受众的媒介素养越高,其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越强,就越不容易受谣言的影响;反之,则容易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锻炼身体、注意环境卫生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与之类似,提高公众对“坏消息”的免疫力也有相对应的方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