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或冯延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或冯延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时间:2022-05-20 22:38:17

相关推荐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或冯延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 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

【出典】 欧阳修或冯延巳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注:

1、《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注释:

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雨横:雨势猛烈。

乱红:这里形容各种花片纷纷飘落的样子。

3、译文1:

庭院十分深远到底深有几许?杨柳被罩住雾烟,象重重帘幕无法指数。豪家贵人的车马挤满游冶之处,楼高却看不见章台去路。

雨势很猛,风刮很大,正是三月春暮,拟用门关住黄昏,却无法把春天留住。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零乱的落花已经飘飞过秋千去。

译文2:

庭院幽深,究竟深到多么深的程度?杨柳弥漫似烟雾,像是笼罩几层帘幕。骑着华贵的马匹到处游逛,但楼台高耸,再也找不到当年那条繁华的章台街。

雨暴风狂,在三月暮春的傍晚,即使把门掩住黄昏,也无法挽留住春天。我伤心流着泪水问花朵,但花朵也不回答我,而是像秋千一样,在我眼前纷飞落去。

译文3: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数。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楼也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近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我泪眼盈盈问花,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译文4:

庭院深深,层门紧闭,悄无人声。晓雾未散,杨柳被轻烟笼罩,迷迷蒙蒙。帘幕低垂,一层又一层,我的心中无限空虚,顿生孤独怅惘之情。意中人骑着配有玉勒雕鞍的宝马,正在烟花柳巷中游乐遣兴。因离得太远,登上高楼,也无法望到章台路的情景。

一场暴雨,一阵狂风,气候变化不定。已到暮春三月,时近黄昏,紧掩房门,没有办法留得住半寸光阴。含着眼泪去问那些红花,可花也无情,不但不答应,反而随风而去,飞过闲挂着的秋千,了无踪影。

译文5:

庭院幽深,不知道有多深?那里杨柳丛丛,堆叠着烟雾,那里帘幕丛丛,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寻欢作乐的地方,家中虽有高楼,却望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这是三月的一个傍晚,门掩住黄昏的景色,没有法子将春留住。带着眼泪问花花不语,那纷乱的落花反而飞过秋千去。

译文6:

那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多么幽深呢?庭院的株株杨柳,浓荫繁密,绿叶纷披,就像层层烟雾。雕梁画栋,楼阁林立,有无数的帘幕。那华美的车马又该停在秦楼楚馆的门前了吧?可楼再高,闺中人也望不见那章台路。

风狂雨骤,时至三月春已暮。又到黄昏时刻,把门掩上,叹息无法把芳春留住。满眼含泪问落花,落花无语空自舞,一阵风儿吹来,那落花飞过庭院里高大的秋千,不知还要飞向何处。

4、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文坛伯乐,一代儒宗,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人生饱受挫折,他的人格别有魅力,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与豪情。他任人唯贤,培养、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三大家。他博览群书,以文章冠天下,《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美文千古传诵。他开宋一代文风,东坡从他这里借得豪气,少游亦受他影响。他的词深婉清丽、豪宕沉着,是他经历了人生苦难,排遣了悲慨与忧伤后的一种感动。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年少时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但父亲早亡,家贫无法上学,母亲“画荻教子”,用河边的芦荻做笔,在沙地上教他写字,一时传为佳话。欧阳修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二十多岁就进士及第,成为北宋的文坛领袖。

欧阳修的文学观点与韩愈相似,主张明道致用,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为宋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的散文《醉翁亭记》千古传诵,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他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生动形象。他的诗通俗流畅,《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写出了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欧阳修还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他对经学也有独到见解,喜欢收集金石文字,编著了《集古录》。

文人小令经冯延巳、晏殊至欧阳修,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叶嘉莹说:“冯延巳词有‘执着的热情’,晏殊词有‘圆融的观照’,欧阳修词则是有‘遣玩的意兴’。”这种“遣玩”,体现了欧阳修开阔的胸襟和领袖的气度,他的词深挚、浑厚、清婉,又透着一股豪气。王国维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阳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县令。复职后,欧阳修又积极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庆历新政”,因新政失败受牵联,再次被贬为滁州太守。正是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庆历八年,欧阳修调任扬州太守,在大明寺西侧蜀岗修筑了“壮丽为淮南第一”的平山堂,并在堂前亲手栽种了一棵柳树。坐在平山堂中,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的栏杆相平,平山堂因而得名。

欧阳修的这种在政治逆境中豁达开朗、笑对人生的风范,深深地影响着苏轼,冯煦说欧阳修的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欧阳修从政数十年,他性格耿直,屡遭贬谪,反思一生经历的宦海浮沉,有了隐退之意。晚年的欧阳修心境颇为闲适,他为自己另起了个号“六一居士”。有人问他为什么取“六一居士”这个号,欧阳修说:“我家有金石一千卷,藏书一万册,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还有我这个老古董,不就正好‘六一’吗?”。

宋神宗熙宁四年,已六十四岁的欧阳修终于获准告老退休,在颖州颐养天年。颖州城郊,有一条碧流十里的西湖,风景清幽,引退后的欧阳修常徜徉其间,写了十首《采桑子》,每篇首句末三字皆用“西湖好”起笔,用疏隽清丽的笔墨,描绘了颖州城郊西湖的秀美风光,流露出晚年远离官场纷争、流连山水的恬适心境。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

轻松愉快的心情,幽雅秀美的风光,以静写动,以动衬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写尽泛舟湖上的乐趣,勾勒出一幅清丽生动的山水画,仿佛天上之景,令人留连忘返。而下面这首《采桑子》将暮春的西湖描写得那么美,更是令人称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

“群芳过后”的西湖,“狼藉残红”,“飞絮蒙蒙”,这是一种恼人的天气,可到了欧阳修笔下却不见丝毫悲伤,他从中感受到一种褪去繁华之后的幽寂、闲适。

群芳过后,游人散尽,始觉春空,这如同人生旅途中经历重重体验之后,一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富贵沉沦,都化成了“空”。这种安闲、恬淡的心境,只有欧阳修这样曾经身居高位、历经坎坷,经过人生长途跋涉,洞察宇宙人生真谛的人才能“觉”,才能“悟”,并进而在觉悟中超脱,闲静淡泊地融入自然,享受生活。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朦胧缠绵的画面,柔美清幽的意境。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藏瞬间的美丽,触摸永远的幸福。

5、在冯延巳、阳修互见词中,有关这首词作者的争论最为激烈。 北宋嘉祐年间陈世修编的《阳春集》虽收录此词,却又加注:"别作欧阳修。" 李清照《临江仙》序称其《临江仙》诸阕之作,实缘于对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一阕的酷爱。后人据此遂定为欧作。 宋以来诸家词选如《乐府雅词》,《绝妙词选》、《草堂诗余》等均题欧作,遂使一首原本存疑之词,不知不觉间消除了疑问,划归欧公名下。 然欧阳修《近体乐府》罗泌跋云:"元丰中崔公度跋冯延巳《阳春录》,谓皆延巳亲笔。"则冯延巳对此词的著作权似也不容置疑,且《阳春集》之编订早于《近体乐府》,其可信程度当更高。

朱彝尊《词综》和唐圭璋《全宋词》等均断为冯词。近人陈廷焯更从创作笔力的角度断言:"欧公无此手笔。"(《白雨斋词话》)。这里姑依版本先后,仍系于冯延巳名下。

此词写少妇深闭重门的闺怨,深情雅韵,耐人寻味。起三句写女子居处,重笔濡染。三个"深"字连用,不惟叠字工巧,亦可见词中情景之深和意境之深。庭院既深深,又有杨柳扶疏,再加上帘幕重叠,则幽深的环境与幽独孤寂的主人两相衬托,人物所处之重重禁锢和心境之深深烦闷隐然可知。

煞拍两句是名句,王国维许之为"有我之境"的典范。清人毛先舒详细分析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神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 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人,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出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

此词在今人王兆鹏、郁玉英、郭红欣的著作《宋词排行榜》排名第27名。该排行榜以“历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唱和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互联网链接次数”五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历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26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8名,唱和次数排名第55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57名,互联网链接次数排名第24名。

6、王国维先生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他不愧为我国国学之大师,读词、看词、解词有其独到之处,创下后人无法超越的境界。回忆起读琼瑶《庭院深深》的少女时代,心中有对深深庭院的憧憬向往,也有对“雨横风狂”暮春的恐惧,此时还真到了“无计留春住”的地步?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平平庸庸中度过,降临人世,离开人世,一生也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何到世间走这一遭。只有少数几位文人与诗者给后人留下了几句警句名言,任由你想象任由你揣测,偶有雷同,也是纯属意外。

当初那首【鹊踏枝】是怎么做到把千年后的人心活动给写的恰到好处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好一个“泪眼问花花不语”,无奈、凄凉、惨怯的情绪其实一直不肯离人而去,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每当无眠夜深时,涌上心头的思绪无法用言语表达,大概“无语”就是最好的境界。

按说秦观的生活还是比较得意的,官做的不大,位不是很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怎奈周围友朋亲人慢慢不济,本来弥漫着儿女情长的诗词也渗透出无限哀伤,“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只有陶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希望,再苦再累,只要自己想开了,还是可以过几天悠闲的日子的。现代陶渊明,现代桃花源逐渐占住了上风,房产开发商也在这首诗词上下足了功夫,诱惑了一个又一个的房奴。

也有不被利诱的,你看“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大千世界里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变化无常,我努力修为“平林淡如画”,却在应对风云变幻,随风而过的时常常问花无语中。

7、花开花落本是平常的自然规律,然而当花开之时,那份惊艳,那缕缕芬芳,带给我们的是喜悦,是惊诧,是欣赏,是一份华丽的馈赠;可是一转眼,花谢花飞。“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美丽的事物总是那样短暂,当花颜失色,凋零之时,又带给我们多少无奈和感伤!然而生命里那一刹那的怒放又岂不是生命中永恒的定格。那一瞬的灿烂辉煌已足以让生命富足而美丽。正像歌里所唱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有开有落,正如月缺月圆,看似生命中存在缺陷,但正是这缺陷,使整体的生命更可让我们反复玩味,流连不已。让我们体会到“曲径通幽”般的绮丽风光。

所以,古诗词之爱花吟花惜花赞花者比比皆是,或对花伤春,或寄予身世,一咏三叹,给我们留下了或感伤或美丽的动人诗句,那不是无病的呻吟,那或者是人生失意时内心的宣泄,或者是自身品格的一种烛照,或者是对生命无常的豁然顿悟,也不乏闲情逸致的悠游抒写。他们从花的自然开落中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生命真谛千百年来仍深深地激发我们的共鸣!各种各样的花,被诗人赋予了那么丰富的感情色彩,花本无情,一开一落却处处有情;花本无意,一开一落却意蕴深长。“花有喜、怒、寤、寐、晓、夕,浴花者得其候,乃为膏雨。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也;狂号连雨,烈焰浓寒,花之夕也;檀唇烘日,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花之醒也”。明人的《小窗幽记》里付之于花在不同环境里的这喜、怒、睡等感情色彩可谓深得爱花赏花之精趣,也极尽雅致了。

因人不同,性格际遇的差异,所以对花的喜好也千差万别。晋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是那样的物我两忘,淡泊闲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诗以言志,北宋周敦颐通过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传递了他高洁的品格和洒落的胸襟。而他也真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他一代大儒的地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宁甘寂寞,固守清寒,无意争春,却又最是绝尘,最是孤高。到死化作尘土仍不改其魂香的风骨!也是诗人自我精神的咏叹和写照!

隐士王冕亦有咏白梅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超尘绝俗,冰清玉洁。淡泊名利,不慕容华,诗人如此坚贞地像白梅一样完成了自身的人格塑造!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擅长小令的晏殊总是那么笔调闲婉地吟诵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叹息着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的富贵闲愁。

而唐朝王维虽也过着亦官亦隐的半隐居生活,但他笃信佛学,尤其后期的作品所流露的禅悟和空寂,是他获得“诗佛”之称。从“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中就可略窥一斑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这看似是一种伤怀,但却不是幻灭情绪,而是隐含着更高意义上的思索,生命有限而时间无限,这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追问与探索,是更高精神层次的一种悲悯情怀。

然而,无论我们有怎样的感喟,有怎样的情怀,花,依然是那样从容地盛开和凋零。正像欧阳修的词里写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二月天便已是那般让人沉迷,奈何这烟雨蒙蒙,花团锦簇的四月呢?四月的春正值盛时,不似初春的羞赧,亦不似暮春的哀婉,而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花开又一年,春满园;喜的是新芽初发,百花争妍;喜的是春光明媚,风景醉人。然而悲喜相生,欢喜过了也就悲伤了。四月的春悲的是“杏花满枝头,清明思故友”;悲的是“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悲的是春雨绵绵如青丝,故人迟迟无归期;悲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伤春悲秋,自古便是文人的心头所好,越是美的景越容易让人想起那些伤心的过往,时光如梭,一如李后主笔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想起往日的誓言相许,花前月下,你有你的抱负,我有我的坚守,不管花开花落多少次,我依旧在这花下等你。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为何迟迟未归,迟迟未归。于是在这四月的春里,我看着这满园的花,心生嗟叹,泪眼婆娑的问那落花,可是花无言语,不能告诉我你的归期,本是拾掇好的落花,可惜春风不解风情,拂过千山绿意归,却把乱红吹,就这样飞过秋千去,吹到我心里,吹散思念满地。

四月的春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回忆中苦苦挣扎着,等待良人归。时而喜上眉梢,时而梨花带雨,任东风拂过春雨打落,终是不曾改变,只多了那一地落英,只多了那满天乱红,那即将踏向暮春的丝丝哀怨。

春风起,梨花落,落在那庭前阶上,徒增寂寞。若留不住春,不如放手让她离去,何叹春逝,然后独自落寞。花无言语,问也不答,不如让它随风飞过秋千去,去一个没有忧伤的地方,不求永生,但求再无来世。

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欧阳修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界如此,风雨易变,花草也难从容。我们常常认为那些决绝的人,迷恋烟火,于滚滚红尘浮生度日,是因为不肯坚持曾经的去路,却不知今日的诸多苦恼,正是因为对过去太过沉迷。如同富丽堂皇的宫殿,要想恢复当年的辉煌,真的不易,又有几人能做到,甘愿舍弃生命,只为一座风雨招摇的城池?曾经虽好,但也只是过去,我们无需为了镜花水月的幻影,浪费自己正直年少的光阴。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一旦逝去,便不会再来。

10、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读到这首词,总是会想起一首不知名的词,曾经刻骨铭心,日夜呢喃,而今相忘红尘,模糊不清。循着过往的墨迹,一路询问,终究没能寻回那段深沉的记忆,只是、依旧会在某个有月的夜晚,吟咏呢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卷墨,一首词,一段情,可以没有缘由,不知起因铭记多年,有些人却如云烟,随风匆匆聚散。我们当真是这般无情无义,初见惊心,重逢陌路,没有交待,没有解释,决绝转身。仿佛从未有过交集,只是某一天想起,忧伤莫名,如朝似浪,心绪难平。有一种美丽叫遗憾,有一种完美叫残缺,倘若时光许肯,找回了曾经,又怎知聚散别离的忧愁?遗憾,是一种苍凉的美,它孕育着对往事的深情、执着、怀念和坚守,寂寞无声,独自浅吟。也曾想过放下,是非功过不愿评说,只是我们将所有的伤痛和秘密交付给岁月,以为时光会替我们销毁,却不知岁月也只能掩藏,终有一天会被清风翻读。虽无关姓命,却关乎疼痛。

欧阳修,字永淑,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人(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记忆里的欧阳修应该是一个豪放沉稳的人,他的词,没有纳兰的委婉多情,也没有柳永的凄切缠绵,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尘世的通达,犹如山水之间的一块铜镜,明心见性。如涓涓溪流,潺潺流淌,淙淙有声。他觉得,脱去过去那些华而不实的外衣,注重真实的修养我们才能活得更好,国家才能富强。风雅虽美,但失去了自然万物,衣食住行,也就失去了灵性。梦境虽美,然而我们最终抵达的却是现实,若连承担生活的勇气都没有,春夏秋冬也只是一种煎熬。

人的一生中,无论长短,总会遇到那个替你拾捡过去,修心补衣的人。我们是珍惜也好,随意也罢,失去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不可挽留。有人说“爱情的滋味像草莓,酸酸的有一点甜。”它有时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有时又像秋雨,寂寞秋风独自凉,没有常态,也无固定的居所,也许你在他的故事里上演开始,他却在你的故事里上演结局。初见美好,结局忧伤。时值三月,雨那么猛,风那么狂。我掩门独坐,只怨不能把春光留住,含着泪询问花朵,花儿却默然无语,凌乱地飘落,随风飞过秋千而去。词人的心中也有一个温婉如水的女子,在他遭受贬低的时候,替他拾捡春秋,治愈伤痛。行走于官场,总有落魄失意,壮志未酬的时候。此时我们可以,游历山水,冲洗往事,也可以择一座城,遇一人白首,只要在岁月好转的时候,安然归去,做回曾经,让一切如初,也可算是一种完美。

喜欢这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样的意象真的很美,无数个夜晚,无数次有雨的窗前,也曾像词人一样,对着一轮月,询问他人的踪迹,对着一场雨,询问世事的因由。有时我更愿做一个女子,尝一尝那种独守深闺,凄凉人不问的煎熬是什么感觉?让时光将青春熬干,做一朵凋零败落的花,那样我更能看清这人世苍凉,来世再做回寻常男子,去珍惜每一段感情,去守护每一个女子。

今生,没有“壮志凌云,饥餐胡虏肉,铁马塞金戈”的气魄,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高人”的豪气,有的只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愁情和思绪。红尘喧嚣,这纷纷扰扰,忙忙碌碌的尘世,唯有女子更能做到云水禅心,清淡自持。也许生活真的消去了我们原有的模样,让人生变得枯燥无味,但如果我们懂得加持心灵,勤俭养德,时时勤拂拭,生活便不会那么不尽人意,人生也不再那么索然无味。内心孤独,是因为我们缺少了精神食粮,唯有栽种菩提,辛勤耕耘,才能通透自在。

窗外,绿意还未尽,已有落叶提前离开枝头。春去秋来,花开花谢,荣枯有定,理当如此,只是不知,那些错估光阴,错算时光的人,是否真的可以另寻一段欢颜,另渡一场春秋?佛是慈悲的,我深信,佛给予他们的,一定此生是最美的结局。

11、曾想追寻心灵的净土,纵然记忆模糊,仍要苦苦寻回,得到那一丝慰籍。

岁月恰似白驹过隙,从豆蔻年华到灿烂的青春花季。烦恼,郁闷是每天的行为缩影,曾记否?灯下伴苦茶,为作业而匆匆忙忙,又有哪时,拈花一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怎能料到黛玉的哀伤会成为我的愁,是啊,落花不见,桌上满是书卷,哪能不愁?

夏日的闷热与蝉的聒噪令人窒息,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这样的场面——独坐于树下,持一盏清茶,闭上眼睛,静心倾听:一曲悠扬的《云水禅心》随风而来,偶一听禅院的钟声似乎已敲响,老禅师在讲授禅理……又似有《高山流水》的美妙,阵阵涟漪,泛着美美的圈儿,静抚着一颗浮躁的心。四周竹树环绕,泉水如鸣珮环,泠泠作响,乐声入耳,恰似萧韶!美景尽收眼底,这夏日怎么会有这番仙境?悲哉!何日有曲?何日有泉水相伴?何日有清风相抚?盖书卷影也。

曾想撷取已逝的光阴,纵然往事如流水,还要在自然里寻寻觅觅,试图从一花一草中得到彻悟。

带着敏感,带着失意与顿然无措,闻着雨后的草香。一抹阳光,很微弱,斜射在晶莹的水滴上很晃眼,微风拂过,清波旖旎。一点儿热雾,氤氲在空气之中,分不清是诗情还是画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即使无月,但此时我的心境应和君复差不多的吧。

裤角有点儿湿,既然要走走,就要像陶潜那样“但使愿无违”青绿的草,掺杂着一丛的如同疏星的紫色野花,如瀑布一样,往下垂着,似龙涎玉露。花蕊中有些水滴,花瓣也都粘在叶上,但却是美而炫丽,残缺之中存在大美。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宗璞的这句话背景是紫藤萝,我想这用在那紫色小花身上也不为过的吧!

已是暮色了,阳光略晕了下去,夕阳无限好啊!那个雨后的景致,陪我度过了那个孤独失落的下午。彻悟看似谈不上,但已经有一定的醒悟了,如此,甚好!

其实我希望能插上翅膀,飞向人生的彼岸,可现实却并非想象,岁月的长河中的清浪已经阻碍了无数次;我希望走到远方去看看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的幸福花枝,如今我要积蓄盛夏之力量,去见证彩虹的微笑!

我希望追溯曾经的那一缕缕心绪,与现实接轨,莫辜负那青春正年少,相信明日依有夕阳好!

朝阳升起,载着那缕缕心绪启航——

1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总以为自己爱的是无定数的未来,但在拼争与追赶中,岁月却早已蹉跎……

玲珑的花季渐行渐远,好多的人与事看似咫尺,其实已远隔天涯!

我真的抱怨上苍,为什么不给我一双慧眼,让我去看清红尘中的尔虞我诈、世态炎凉;或是让我停留在十六岁的花季里,对未来永远保留住一份纯真的向往……

今夜,就让我站在春天的支点,放飞我的诗句,希望她能像蝴蝶的翅膀,掠过幽香,盈满鲜丽,到灿烂的季节中去……

13、每次看到秋千,我总会有上去荡一荡的冲动。看到秋千上的孩子灿烂的笑容,听到他们稚嫩的笑声,心里总漾起了柔软的微波。孩童时代飞扬在秋千上的甜梦,忆在心头,暖在心里。

记得上幼儿园的阶段,我最喜欢爸妈带我去姥姥家附近的一个公园玩,因为那里的游乐场里有三个铁制的秋千,其中两个是可以让两三岁的孩子坐在里面的椅子,孩子可以把腿从栏杆里伸出去,然后在腰部扣上锁,另外一个则是没有封闭的木板。虽然每次需要排队才可以轮上,但我依然很期待去荡秋千。我太喜欢站在秋千那块方方的木板上了,用小手抓紧秋千上的锁链,用两腿用力地一曲一弯,让秋千荡得高越高越好,感觉自己就像鸟儿在蓝空自由地飞翔。

上小学时,在北外的大操场东边双杠附近,体育组的老师们为了让大学生锻炼身体,就安了几个简易的秋千,是用极粗的绳子做成的,那粗粗的绳索从天而降,在下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结,人可以骑马一样坐在这个结上,也可以用两脚踩在上面,夹紧绳子,荡来荡去,也是很有意思的。那里当然也是我们小孩子乐于玩耍的地方,我们常常和伙伴们一起在课余时间跑来玩,虽然很简易,但荡起来也别有一番快乐的滋味。

童年对于秋千的向往与喜爱,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渐行渐远了。直至读到李清照的词句:“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荡罢秋千含羞而去的情景,让我对秋千又多了一点浪漫的印象。“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笔下的秋千为何如此伤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词中的秋千与欢笑又因何而令人烦恼?

有一次在金源的某家具店里,看到一个形状类似半个鸟笼子的秋千,就禁不住好奇跑过去坐了好一会儿,感觉很闲适、很舒服。我当即就有立刻买下来的冲动,先生竟然也同意买下来,放在客厅,于是就考虑它的尺寸,放在哪里合适。但理智又让我犹豫起来,最终还是没有买。

曾经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住一楼的人家,在自家院子的藤萝架下安置一个木椅状的秋千,旁边有茂盛的绿色植物,还有红红的石榴花盛开着,耳边又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此情此景让我随口给儿子作诗一首:葡萄架下秋千索,鸟语声声绕竹篱。闲品清茶书做友,榴花燃火动诗思。儿子起初是很崇拜地听我念诗,但一听我严令他背诵下来,他马上变脸跑开了。后来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他总算背了下来,却无法吟诵得有滋有味,我也只好由他去吧。

有一年秋天,在北外活动中心的小操场东面安了几架秋千,刷着淡蓝色的油漆,当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上面,我就缓缓地走过去坐在秋千上,悠悠地荡起来,没有了童年时的勇敢和好奇,秋千慢慢地荡过来荡过去,起伏的弧度非常的舒缓,我沐浴着秋阳,感受着坐在秋千上的闲适与恬静,如此的放松,如此的美妙。

14、一弯半月下,独自一人徘徊在这冷漠的街道。树干晃动,满地黄花堆积……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乱了我那本就落寞的心……

一弯半月下,独自一人徘徊在这凄清的街道。不断有着莫名的悲哀涌来,击打着我的思绪,摧残着我的灵魂。好难受,好难受;好无助,好无助……

一弯半月下,独自一人徘徊在这寂寥的街道。多希望你能静静地来到我的身边,抚慰一下我那颗拼命挣杂却毫无作用的心!可是,幻想毕竟是幻想……闭上眼祈祷了一下,睁开之后却依旧如此。只是地上多了两片落叶,空中多了一片黑色的云……

失落了……

空洞了……

绝望了……

一弯半月下,独自一人徘徊在这寥落的街道。我无奈。看着那堆积的黄花,看着那孤单的影子,看着那无尽的暗,我无语……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今夜,欲将心事付瑶琴,可怜天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题记

又下雨了,这是一个多雨的季节。

推开窗户,倚窗而望,只见河边杨柳堆烟,雨幕重重。被夜色笼罩下的城市,已是迷迷蒙蒙的一片,不知何处是秦关。

雨声哗啦,雨声滴答,象一支曼妙的小夜曲,不停地,在我的耳边轻轻流淌、流淌。我沐浴在这一场声色并茂的雨景里,久久,不忍离去。

此刻,桌上的电脑里,正轻轻缓缓地播放着陈悦的《乱红》。

箫声如水,琴音起落,音乐中,似有泰戈尔的韵脚,又隐约散发着绿茶的清香。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一个个银质的音符从箫声中滑落,在钢琴上跳跃,闪烁。我已沉醉,心也跟着音乐,来到了一个静谧安详的清凉世界……

这就是《乱红》,一个由箫与钢琴共同合奏、东西方音乐元素奇妙融合、集时尚与传统为一体的天作之曲所带给我的感觉。

终于离开了流行歌手的群情激昂,也不想让电视里的红男绿女占据这个美好的夜晚,今夜,我把纷扰与喧嚣关在了屋外,一个人,静静地感受着这曲的酣畅,雨的淋漓。

我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极其敏感与渗透力的人,每当听到一首好的乐曲,内心便会不由自主的被召唤,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

境由眼起,情由心造。曾经看到过一组图片,里边分别写着这样一段话:生,而后盛;盛而后寂;寂,而后死;死,而后生。于是,感叹着,人之一生,不管你落魄也好,辉煌也罢,最终,却逃不脱这生生死死的轮轮回回。此刻,面对这情这景,面对这音这曲,我的神经在跃动,不停。

生命是一场繁华的盛宴,而爱,就象是一场繁盛而寂寞的烟花,它被点燃、升腾、爆裂、飞扬、下坠,最终剩下的,只是一地烟尘。情到深处人孤独,是的,只有情到深处,你才能对喜不自禁与苦不堪言做更加贴切的理解。

红尘如梦,人生如戏,盛世繁华,演绎了多少似水流年的故事,掩盖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岁月。而我,却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始终走不出,这出故事的情节。

仰望夜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今夜,欲将心事付于瑶琴,可怜天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6、有时,在阴霾笼罩的夜晚,其实是听不得雨声的。虽然房前屋后,并无一花一草,但念叨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一番遐想之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感慨便占据了整个的心地,一夜难眠……

虽不曾有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风流,也不曾有过“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悲凉,却时常怀有怜香惜玉的柔情,尤其看不得梨花带雨的娇弱,一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便落得个柔肠寸断。夜深人静时,听来的花月春风的景致,也换来了恨无数,泪千行,理不清头绪……

17、花朵是春天的翅膀,缤纷着飞翔在渐渐成熟的土地上。可是,时光刚刚走进五月,那些未曾经历夏的热烈,秋的沉静的春花们,就在五月温暖的阳光里黯然飘零,让刚刚写给春天的那些痴情的文字无处安魂。有人说花朵飘零,是为了追逐一波东逝的春水,有人说这些花朵在五月就匆匆离去,是为了完结一场与春水的姻缘。岂不知在这一江东流的春水里漂泊着多少含恨的冤魂。

春水就是哲人的思绪,在东风里不疾不徐地思索着。风不断,思绪就不会停息,烟一样在水面上一缕一缕地从现在飘向远古,从眼前飘向未来。东风无意,惹得春水愁绪不断,无法理、无法剪;那些早逝的花瓣,像洒落的文字,缤纷在蔚蓝的书笺上,让那枯燥的哲理有了一些色彩,多了一点幽怨,生发出许多感慨。悠悠的春水无辜,载得落花四处漂泊,无处停留,销魂大海;那些不知名的水鸟,也赶来为春水添一份忧伤。它们紧贴在水面上,伸出又尖又细的爪子,试图将那漂流的香魂捞起,捞起遗失在五月里的诗行。可是,东风太急、思绪太乱、落花太散,捞起些许湿漉漉的文字,平添了无限的伤感。水鸟只好在水面上画出无奈的圆,啼出委婉的叫,像轻柔的风,在水面作无谓的飘。

落花流水成了五月的主题,五月的文字就揉进了无限的哀伤。

盼春在三月,五月的风却为春奏起了挽歌。春来的是否太过迟疑,春去的又是否太过匆匆?春的一来一去,断送了多少孽缘,又辜负了多少大好时光?那些匆忙绽放的花朵,将春光占尽,却在五月的时候将春光断送,又不惜零落成泥碾作尘,为逝去的春光殉葬。流水无辜,载着满目的落红悠悠东去,落得个无情无义。落花流水春去也,太匆匆,误了花红。叹惋哀伤,落花流水,成就了诗人的佳句,墨客的绝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五月的文字很乱,春来春又去,凋零了春花,乱了抒情的诗行。

四月的春风刚刚回暖,春天的脚步刚刚踏进五月的门楣,却蓦然发现,春天已经悄悄归去,在春风里渐渐柔软的文字变得有些慌乱。草拟的文稿刚就,就见落红无数,乱了章节,错了标点,主旨的表达不知该喜还是忧愁。一幅草稿铺展在五月的天地间,不知如何编辑,如何装点成册。遗失了春天的描写,夏天的诗行还未拟就。提笔写诗的人,不知为何对春天情有独钟,盼春、迎春、赏春、夏天来临的时候还要为春叹惋。五月是春夏交替的季节,五月的文字不见为夏的驾临欢呼,只见伤春的诗行如悲伤的落英,遍撒在五月的诗笺上。也许是因为春的明丽,也许是因为春的短暂,也许是因为那些刚刚绽放就要飘零的花朵令人叹惋,也许,是那些在荒凉中绽放,繁茂时消逝的生命叫人怅然……

有花开就会有花谢,只是在这五月里,刚见满眼花红,刚刚经历草长莺飞,忽见落英无数,未免有些措手不及,未免有些不假思索的痛。忘记了,春花只能绽放在春光里,该结束的时候,及时地离开,是一种理智,也是一种可贵的勇气。四季是一年有序的轮回,春夏是一场百花竞放的盛会。春花只是序曲,夏的绚烂才是盛会的主旋律。所以,五月的文字可以很柔软,可以很忧伤,可以很慌乱,也可以很绚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