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池氏名人:池仲祐——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史记录者

池氏名人:池仲祐——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史记录者

时间:2024-05-06 01:06:05

相关推荐

池氏名人:池仲祐——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史记录者

池氏网推荐理由:本应7月25日,甲午海战120周年纪念日发布此文,因故延迟,补发未晚;恰逢国产航母已经下水进行系泊试验,国人欢欣鼓舞、振奋之际!我们池氏家族更不能忘记家族先辈对中国近现代海军发展的巨大贡献!

福建闽侯池氏对中国近现代海军发展贡献巨大,不仅有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史实录者——池仲祐,甲午海战“镇远”舰鱼雷二副池兆瑸烈士,还有民国时期池氏名人:池孟彬——台湾海军中将副总司令,也有解放初期池氏名人:革命烈士——解放军海军桂山号登陆舰舰长池敬樟。因史料关系,本期就池仲祐、池兆瑸一起介绍,同时,也希望闽侯池氏宗亲补正相关史料。

池仲祐与《池仲祐西行日记》

央视重点推荐书目:《西行日记》——作者池仲祐(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商务印书馆本)

央视推荐理由:这本以日记形式记载而成的《西行日记》中,作者池仲祐细致观察、认真记述了他眼中的西方世界那些与中国迥异的风俗习惯、科技成果以及学理、事理,试图为并未完全开放的清帝国提供一幅新颖的异国画卷。其中作者在纽卡斯尔期间,与众多英国当地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结下深厚情谊的记述,更是具有标杆性的意义,与他借鉴西方海军之长短而为中国海军建设提出的“十策”交相辉映,为本书增添了不少异色。

池氏网注:池仲祐提出的中国海军建设“十策”,为当代中国潜心发展航母,构建强大海军的宏远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池仲祐

1861-1918以后,又作佑,字滋铿,福建闽侯人。光绪甲午(公元1894年)举人。清朝北海海军军官;民国以后在北京政府海军部做秘书[按:民国二年(19)8月22日,海军部任之为总务处副官,后来升任上校文官。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叔祖因年迈去职。]——池孟彬回忆录

海军发展巨著

《甲午战事记》【清】池仲祐 著(1926年刊行)

书籍介绍:

中日构衅,由来久矣:溯厥肇祸,实自朝鲜;朝鲜,中国之藩属也,而日本岛国,孤悬东海,于朝鲜为近,思蚕食之。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将军秀吉陷朝鲜,明师战败于平壤。厥后朝鲜迄无宁岁。中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未之能定也。迨万历二十六年,秀吉死,而日兵遁,朝鲜始平。清同治十二年(癸酉),日本与朝鲜相龃龉,日本遣使问中国,中国外交官答以朝鲜国政我国素不与闻。十三年,日本商民航海到台湾,遭生番戕害,日本不问中国,即以兵临台境。中国船政大臣沈葆桢渡台巡视,筹武备,据理以争,日人理屈,如约退兵。然仍要索恤款,占踞琉球。光绪二年(丙子)正月,日本与朝鲜立约云:日本与朝鲜为自主之国,与日本之为自主国者等。约中竟不涉及中国。八年七月又立约于济物浦,有日本于公使馆置护兵若干,备警事之语。虽当日外交官一言之失,有以启之。然亦中国素于属邦不能保护之、规划之,徒事羁縻,致强邻之窥伺也。

池氏网注:此书简明扼要厘清中日战事不断之渊源,并明确提出中国需要自身强大,方能保平安。该书客观公正记录甲午海战过程及失败的原因,且为广大抗倭将士“平冤昭雪”提供了详实史料。

《海军实纪》(1926年刊行)

《海军大事记》

《甲申、甲午海战海军阵亡死难群公事略》

《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

《北洋舰志》等

甲午海战图

甲午海战烈士——池兆瑸

池兆瑸(1866-1894),原名兆琛,字钰夫,福建闽县人。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池氏网注:池仲祐为烈士池兆瑸叔父,为池孟彬、烈士池敬樟叔祖父,闽侯池氏一门5人相继为中国近现代及当代海军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光绪七年(1881年),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回闽招生,池兆瑸随之北上,考为肄业生。九年(1883年),派登“操江”舰练习驾驶。海军总查琅威理对其颇为赏识,又知其为严复弟子,益器重之。十一年(1885年),北洋在德订购的铁甲舰“定远”、“镇远”及巡洋舰“济远”回国,池兆瑸调赴“镇远”舰供职,奖给把总。十三年(1887年),充“镇远”船械三副。十五年(1889年)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海军拣员补署官缺,请准以池兆瑸升补左翼中营千总。时其父池寿光亦在北洋海军供职,任“靖远”舰文案。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八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展开激战。海战中,“定远”、“镇远”遭到日本舰队集中攻击,池兆瑸立于桅盘,冒着敌人的炮火测量敌舰距离,“适有敌弹飞至,穿其胸而颠,血肉飞坠”,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海战结束后,“镇远”舰帮带大副杨用霖收敛池兆瑸尸体,运回威海。而在此数月前,池兆瑸的父亲亦病故于威海。池兆瑸弟闻讯赶至威海,由“镇远”管带林泰曾和“定远”管带刘步蟾出资,扶两柩南返原籍。九月二十五日,清廷以池兆瑸死事惨烈,着照都司例从优议恤。

清朝官文评价:作战勇猛,不惧生死,英勇就义。清廷以池兆瑸死事惨烈,着照都司例从优议恤。

闽侯池氏简要世系

远祖世居河南孟津

一世祖:法灵公:开闽一世祖

迁居地:福建闽侯县(今林森县)洋里乡仙门村

第十一世:孙武公

第十四世:曾祖父清朝为官

十五世:祖父辈:

兄:池伯炜,字子膺,189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有四子:老大池兆清、老二池兆仪、老三池兆修(孟彬的父亲)、老四池兆佳,过继给叔父池仲祐(烈士池敬樟父亲)

弟:池仲祐,字滋铿,1894年中举人,北洋海军军官,民国后在北京政府海军部任总务处副官,后升至上校文官(相当于师长级),编写过《海军大事记》、《甲申、甲午海战海军阵亡死难群公事略》、《西行日记》,继子池兆佳。

堂兄:池寿光,北洋海军供职,任“靖远”舰文案;子池兆瑸

十六世:

池兆瑸,甲午海战烈士

池兆修,子三:孟雄、孟彬(字敬超)、孟熙

池兆佳,字眉遂,北京大学毕业,子四:池敬樟、池敬浔、池敬淦、池敬康;女八:池敬如、池敬随、池敬鼎、池敬铨、池敬敏、池敬复、池敬兴、池敬和

池氏网根据回忆录简单排列,以证明池氏对近代中国海军发展的贡献,其中甲午海战烈士池兆瑸(父亲池寿光)应为其祖父辈,故列入,根据甲午海战新闻报道,池仲祐为其堂叔父;

甲午海战图片介绍

池仲祐史料记录详实,国人以史为鉴,牢记耻辱,奋力发展海军,誓成海军大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