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孩子越不想学 家长就越暴躁 警惕:别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怪圈

孩子越不想学 家长就越暴躁 警惕:别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怪圈

时间:2021-07-16 03:45:31

相关推荐

孩子越不想学 家长就越暴躁 警惕:别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怪圈

疫情期间,大部分地区都组织学校的老师在网上授课,或者通过电视转播的形式让学生在家学习。

@升学与考试 【鉴于本文的篇幅有点长,为了方便您阅读,在文末配备了思维导图,如果您时间有限,可以直接先看文末的思维导图。】

学生在家学习之后,与家长接触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原来家长只能够在星期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况,而现在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但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并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母慈子孝,父子情深,而更多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对峙,在一次次希望中失望,失望中有重新燃起希望,在希望中再次失望,最后走向绝望。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

前不久一个家长私信说:

自己家的孩子,开始上晚课的时候,感觉挺新奇的,但是坚持不到两天,然后就不想再学了,孩子在听网课的过程中,一边听网课一边打游戏,有些时候还和别人聊天,我也知道要多给孩子沟通,不能够无端的批评孩子,但孩子现在已经初三了,马上就要中考,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对孩子发了火,孩子索性就不学了,发火之后对我说:'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要你管了',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孩子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虽然没有和这名家长面对面聊天,但是透过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名家长的焦虑与绝望。

是的,为什么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孩子只喜欢打游戏、刷短视频,在这虚拟的世界里寻找短暂的快乐?

我们的疑问又何尝不是孩子的困惑呢?

那些老师眼中的差学生,那些父母眼中的坏孩子,在某个时刻,他们也曾憧憬过自己能像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一样努力学习,能像邻居家的孩子一样讨父母欢心,在学习这条道路上,他们也尝试过努力过,但是一次次的尝试,他们又一次次的跌倒。

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也曾向外界寻求过帮助,向老师、父母伸出援手,但老师和父母要么对他们置之不理,要么给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案,以至于他们后来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现在这个样子。

直到孩子无处发泄自己的愤懑,开始顶撞老师,顶撞家长,这时候老师和家长才发觉,哦,这个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是什么导致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

一、习得性无助的怪圈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希望到失望,又从希望到失望,最终变成绝望,以后也没能够在绝望中寻找出希望,出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习得性无助。

对于家庭教育有了解的家长,可能对习得性无助这个词并不陌生,该理论背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习得性无助的经典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笼子被分为两半部分,一半部分的底板上充上电,另外一部分没有通电,接通电源的的部分和没有通电源的部分,用一个挡板隔开。

在试验开始之后,试验人员放了一个一米高的挡板,这时候小狗轻松地跳了过去。

而后,试验人员提高了挡板的高度,把挡板的高度设置为三米,然后再在地板上通上电,此时小狗还会尝试去跳跃挡板,但是跳了几次之后发觉跳不过去,随后试验人员把挡板的高度再次降到一米,再通电的时候,却发觉小狗仍然蜷缩在那里,不再跳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其实,行为主义已经给出了解释,行为主义认为想要让一个行为保持下去,最关键是要对这个行为进行不断的强化。这种强化可以是内在的驱动,也可以是外在的强力,甚至可以是惩罚。

行为主义对行为的解释

就以上面那个实验为例。

当挡板的高度是一米时,小狗能够轻松的跳过去,此时外界给他的反馈是只需要跳过去,就不用再忍受电击,当挡板提高到1.5米两米的时候,它能够再次跳过去,同样也不用在仍受电击,这个行为就在一次次尝试当中,不断的得到强化。

但当把挡板提高到三米时,此时外界给他的并不是奖励,而是惩罚。一次尝试失败之后,他会进行第2次尝试,第2次尝试失败之后,会进行第3次尝试,但是每次的结果都在告诉它,你这样努力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在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的,针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如果能够给予他奖赏(反馈),那么他这种行为就会继续保持下去,直到慢慢形成习惯,而后他头脑之中会形成一个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方式。

但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他每次做出尝试,外界给他的反馈不是奖励,而是惩罚,那么长此以往,TA就再也不想改变,慢慢的开始变得破罐子破摔。

反馈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孩子在学校听课的过程中感觉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此时父母可能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对孩子的求救置之不理,直接告诉孩子:'为什么别人能够听懂,能够跟上老师的进度,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吧。'

那么,孩子下次在学习的过程中,遇见困难还会向你求救吗?有可能会,但有较大的可能是不会。因为他们知道向你求救不会得到任何答案,反而让自己倍感委屈。

而有些家长会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到切实可行办法,如果家长的意见,确实能够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他知道下次在学习过程中,再遇见困难就会想到向父母求救,让父母帮助自己分析问题,给自己提供帮助。

其实,有很多游戏之所以会让人上瘾,背后也是这样的道理。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两款竞技类游戏,在游戏设定上,反馈的期限非常短,游戏不会等两天之后,再告诉你游戏的结果,而是在每一局结束以后,直接告诉你胜负结果,并对你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分。

网络游戏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在任务难度的设定上也要保证能够跳一跳够得着,任务不至于太简单,也不会太难,一般要保障新手能够匹配到新手,经验丰富的玩家能够匹配到有经验的玩家。

在分析完孩子的行为模式之后,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会陷入到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怪圈中呢?

答案当然是在老师和家长身上。

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谁说青蛙放到温水里不会跳,你看把它放到里面,他们也会挣扎。但孟孟拿起锅盖,砰的一声把锅盖上了,随即把火开到了最大。

电影后会无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何尝不是这样?

孩子越不想学习,家长的脾气就要暴躁,甚至还会因此对孩子大打出手,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或者老师不正确的观念,错误的做法,就是哪个把孩子关入'习得性无助'怪圈中的巨大且无形的'盖子'。

二、导致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原因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导致孩子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怪圈中的常见原因有三个,分别是:狭隘框架、错误反馈、越俎代庖。

狭隘框架。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当前的环境形成固定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决定了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会关注那些因素,忽略那些因素。

这种固定的思维框架,的确能极大的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会让我们陷入到狭隘框架之中。

狭隘框架,就如同我们平时使用的镜子,镜子中能呈现什么,其实是取决于我们想让镜子呈现什么。

狭隘框架

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你回到家中,刚好看见孩子在听网课,但孩子一边听网课,一边把手机放在手边,有时还不断地看下手机。

此时,如果你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很有可能会把当下的情形,和过去的某段经历联系起来,比如孩子边看书,边和同学聊天,然后就没多想,直接对孩子说:'听课不许玩手机,父母辛苦上班,你却在家和同学聊天'。

但如果你能保持理智,你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比如,孩子可能是在用手机查资料,老师讲的内容,孩子已经学会了。等等。

正是因为这种狭隘框架,导致了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孩子不够够努力,不够听话。

但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学习,听老师、听父母的话之后,学习成绩还是提不出上来。父母有告诉他们:'你还是不够努力,你看XXX的妈妈说,TA晚上都学到12点'。

在父母这种错误的思维框架指导下,孩子就犹如实验中的'小狗',尝试几次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希望了,此时父母再对他们唠叨,再对他们发脾气,他们就会感到充满无助、孤独和绝望。

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陷入到习得性无助怪圈中的第二个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了错误的反馈。

错误的反馈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因此会去看各种家庭教育书籍,购买各种家庭教育宝典等,在看了这些书,听完这些课之后,也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少批评,多鼓励。

但因为不知道背后的原理,导致在表扬孩子的过程中,表扬成为了一种形式,可能有些时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又被表扬了。

错误的反馈

这种流于形式的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往往会导致孩子看不到自身的不足。

在短期内,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赞赏之后,他们会更加自信,但当在学习的过程中,遇见困难,比如别的孩子不怎么努力,成绩却比他成绩好时,他们就会陷入到自我怀疑中,变得极度不自信。

此时,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变得疏远,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是在欺骗TA,TA并没有父母说的聪明,也没有父母说的那么优秀。

这种巨大的失落感,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差距,那么在现实面前,孩子慢慢的就变得惧怕学习,在其他事情上,也有可能会变得怯懦。

当然,也有家长经常会给孩子负面的反馈。

比如,孩子这次考了98分,高高兴兴回到家长,对父母说:'我这次考了98分,在考试的时候,没看清题,丢了两分'

看到孩子成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家长内心比吃了蜜还甜,但还是压抑住内心的喜悦,轻描淡写的对孩子说:'98分还可以,下次不要再粗心了,争取考100分。'

几次之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确是不会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了,但也有较大的可能也不会想再努力学习了。

孩子在向家长分享自己的喜悦时,并不都是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是家长把成人的思维带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考了98分,可能孩子此时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因为太粗心了,才错了两分,不然自己就是班级的第一名了。

而家长没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反馈,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过了一次改变的机会。

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反馈

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陷入到习得性无助怪圈中的第三个原因是,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经常性的越俎代庖。

越俎代庖

经常会听到有家长抱怨:'我家的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学习时,缺乏内驱力'。

其实,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影响学习内驱力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自主感就是你有选择的权利,你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你感到是自己选择了要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别人强迫你做这件事情。

但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无孔不入,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到应该用什么笔写作业,一切都安排,只要孩子不听父母的安排,父母就会打情感牌,我这些都是为你好。

父母一切都为了孩子,可最终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

孩子觉得并不是自己想要学习,而是迫不得已的为了父母而学习,或者为了成绩而学习。

选择的悖论

《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就会变得消极,慢慢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困境当中'。

当孩子自己对学习没有了掌控感,此时仅依靠讲道理,对孩子大吼大叫,只会把孩子推向更无助的深渊。

3、 孩子不想学习,家长该怎么办呢?

在分析完导致孩子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怪圈的原因之后,接下按照'行为---行为---奖励or惩罚---习惯---观念',依次提供提供几条可供借鉴的方法。

第一,增强孩子对学习的掌控感。

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恐惧,要想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破除孩子对学习的恐惧感,让孩子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依靠持续不断的努力,自己也能够取得和别人一样优秀的成绩。

而对于那些已经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正如上文分析的,仅仅依靠父母的唠叨或者是严厉的训斥,这种外部驱动其实很难改变他们的情况,甚至还对把他们推向老师、家长的对立面,此时可以从内部入手来提升孩子的内在动机。

从增强孩子的掌控感开始

要想提升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学习。

另外,那些学习成绩相对比较靠后对学习提不兴趣的学生,一般对自己的学习是没有任何计划性的,此时家长不妨从孩子学习计划入手,尝试一下三个方法。

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但要注意的是家长要起辅助作用,学习计划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尽量是制定一些孩子努力一下都能够达到的标准,如果第1次制定学习计划之后,孩子努力一段时间达不到,不妨把计划调低一点,让孩子有一种掌控感,胜任感。

借助woop工具。

woop是wish(目标)、outcome(结果)、obstacle(障碍)、plan(计划)这几个单词的缩写。

目标就是这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可是是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也可以是要想某个习惯;结果就是达成该目标之后,你期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结果越清晰,越具体,对于制定计划就越有帮助;而障碍是你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以及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计划就是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目标。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举个例子:孩子现在在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定力,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坚持下来。

那么,就把自己的目标确定为一个月之后,自己每次在书桌前能坚持学习25分钟。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这25分钟之内,不论出现何种状况,我都能保持坐在那里学习;要达成这一目标我面临的障碍是,朋友经常会约我出去玩,聊天软件会有消息提醒,经常会打断我的计划;而计划,可以采用'如果...就...',比如如果中途想放弃,就主动邀请父母监督;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打扰,就提前告诉他们我在学习,谁也不许打扰我;如果学习的过程中,想玩游戏,在开始学习之前,就直接把手机锁机。

坚持小步迭代。

在学习中的掌控感,除了来自有自主控制感之外,和胜任感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制定目标之后,经常完不成,大部分人都会变得懈怠。

因此,制定目标要坚持小步迭代,每次都进行把目标细化。

比如,现在孩子所有的科目学的都比较差,那不妨从孩子相对感兴趣的科目入手,不要着急着把所有的科目都纳入到计划当中。

制定目标是坚持小步迭代

第二,给孩子的学习提供正确的反馈。

正如上面的实验所展示的,反馈能决定哪些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以及哪些行为会被抑制。因此,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的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反馈。

在提供反馈的过程中,建议从三方面入手。

多给正面暗示。

人的大脑对于正面的信息,要比负面的信息更敏感。设想这样一个场景,现在有人告诉你:'不要去想粉红色的大象',此时你的头脑中之中,肯定会不由自主的浮现粉红色的大象,而不是不去想那只大象。

不要想那只大象

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你一直在强调'不要XXX',孩子可能只记住了'要XXX',甚至还孩子还会认为父母比较唠叨,故意做一些和父母要求相反的事情,跟父母作对。

如果你想让孩子先写作业,再去找朋友玩,那就直接告诉孩子:'写完作业再去找朋友玩',而不是告诉孩子:'不要去找朋友玩,再不写作业,作业都写不完了'。

反馈要具体。

不论是正面反馈还是负面反馈,都尽量要具体到行为。

比如,某次孩子作业完成的特别好,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这次作业写的很好,值得表扬,我发现你这次写作业的过程中,是先复习,然后才开始写,并且还制定了计划,下次也要先复习,在写作业'。

但如果你对孩子说:'这次作业写的很好,下次继续保持',孩子可能不知道继续保持什么,是继续保持快速写作业,还是?

建议要切实可行。

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给予反馈,但此时反馈不能只提意见,不提供解决办法。

在提供意见时,要考虑下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身心特点,尽量保障这些建议能切实可行。

比如,之前就曾遇见过一个家长,她认为自己家上小学的女儿专注力不够,因此要求女儿每一次的学习时间延长至60分钟。

这种建议其实就是'瞎指挥',小学生专注力一般最多只能保持30分钟,时间过长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厌倦。

重塑孩子的观念

第三,重塑孩子的观念

虽然,在行为得到强化刺激之后,会影响一个人的习惯和观念,但观念有些时候,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孩子的观念除了会受到教师、父母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美国的朱迪斯在《教养的迷思》这本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对孩子的成长真正其作用的是孩子家庭之外的同龄人'。

教养的迷思

在教育史上,孟母三迁可能也是这个道理。虽然朱迪斯的该理论还存在争议,但还是值得家长们反思和借鉴。

有一部分孩子不喜欢学习,可能是因为他周围的同龄人认为:'不好好学习是很酷的一种表现,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都非常无趣'。

同龄人圈子

孩子如果长期呆在某个圈子,自然要准守同样的价值观。

因此,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想学习,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原因,导致孩子没有动力,家长不妨帮助孩子加入到优秀孩子的圈子中,或者给孩子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文章的内容有点多,简单的总结一下:

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其实父母就不要再一味的说教,或者辱骂、殴打孩子,而是要认真的分析原因,防止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困境中。父母在面对孩子厌学时,不能陷入到狭窄框架、浮夸的奖励、无端的批评等误区中,而是要从增强孩子对学习的掌控感,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反馈,重塑孩子的观念等方面入手,来帮助孩子脱离困境。

附思维导图:

文章的思维导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