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鉴赏阅读:3个方法 有效提升你的语言鉴赏力

鉴赏阅读:3个方法 有效提升你的语言鉴赏力

时间:2019-07-28 18:02:27

相关推荐

鉴赏阅读:3个方法 有效提升你的语言鉴赏力

歌德有句话:“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优秀的作品,当然不能快速阅读,需要鉴赏阅读。

快速阅读,就像喝白开水,可以一饮而尽,解渴就行。

鉴赏阅读,就像喝功夫茶,需要细品,才解其中滋味。

今天,我想请一位文学大家来教我们怎么进行鉴赏性阅读。

他是谁?

1

钱念孙在《中国文学史演义》中这样评价他:

无论作诗、填词、写散文,还是书法、绘画、做学问,他样样精通,并都有极高造诣。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涉猎如此广泛,并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成就者,实难找出第二人。

林语堂非常喜欢他,在全家赴美时,除了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就带了他的或与他相关的珍本古籍,还为他写了一本传记。

他就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也叫苏东坡。

他写诗,清新豪健,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写词,开创豪放一派,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写散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擅长书法,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他画画也很好,对中国文人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上,他虽然和王安石狭路相逢,经常当地方官,但政绩很好,受百姓爱戴,杭州西湖至今还有纪念他的“苏堤”。

他还自己寻找草药,他还涉猎炼丹术,他还学过酿酒,他还创制了闻名天下与后世的“东坡肉”……

他如此多才多艺,在各个领域都卓有成效,放在现代,就是一名斜杠大咖,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学习能力很强,说明他的读书法很赞。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读书法。

2

第一种方法是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有人叫它“八面受敌法”,我喜欢叫它“一遍一意法”。

他后来又教给侄女婿王庠,在《又答王庠书》中有记载: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这段话有两个要点:

一本书多读几遍;

每一遍只专注于一方面的内容。

要特别注意的是:读的时候只专注一方面,千万不要被其他内容所影响。

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比如他自己读《汉书》,第一遍学“治世之道”,第二遍学“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

为什么要这样读?

苏轼觉得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同时摄取多方面的信息,不如每次只专注于一个方面。

这样读效果好不好?

苏轼已经用他的成就做出了说明,他还说:

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里的“八面受敌”有“样样精通”的意思。

这个方法,和我上次文章提过的“苹果阅读法”类似,不仅可以用于信息的获取,也可以用于主题式鉴赏。

比如鉴赏小说:

第1遍看故事情节,第2遍看人物塑造,第3遍看描写手法,第4遍鉴赏语言。

可以用来拆解范文:

比如议论文,第1遍看论点提炼,第2遍看逻辑框架,第3遍看段落组成,第4遍看素材,如果还有第5遍,可以试着仿写或修改提升。

“一遍一意”,一篇文章多来几遍,仔细拆解、鉴赏,可以学到很多。

当然,前提是选择好文章。

3

相传苏轼把《汉书》抄了三遍,这段故事记载在《西塘集耆旧续闻》中:

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钞矣。

苏轼抄书。

为什么需要抄写?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说:

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以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如果从神经学原理,简单地来说:

阅读,只是看,大脑只接收了来自视觉神经的刺激;抄写,除了看,还有写,有视觉,有动作,刺激多样。

去年10月份,我抄写《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小段文字,即使是很普通的两句话,我都有新的发现。

比如这句:

他太太是大学毕业的,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情温和、从不出来交际。

我抄写时感悟到:

你喜欢你的爱人对你这样评价吗?千万不要。这样的评价,只是一种标准,一种贤妻的标准。看似模范,实则模糊。给出这样评价的,不是因为了解而爱你,而是因为符合标准而娶你。

还有这句:

一个女儿才九岁,大学的教育费已经给筹备下了。

我当时是这样写的:

什么是经济宽裕?张爱玲的概括能力实在是太强了,短短不到20字,简洁,具体。这段文字,明明我以前看过好几遍,但只有这一次抄写的时候,才感悟到这些。

苏轼喜欢的抄写法,果然有妙用。

不要嫌弃抄写太慢、太费时,很多时候,1次抄写,比10次阅读的效果都要好。

4

苏轼不仅抄书,还背书。

抄写《汉书》时,苏轼自己概括标题,还可以根据标题把相应的内容背出来:

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

不只苏轼,很多作家、诗人把背诵当功课。

欧阳修每天背诵150字,7年时间背熟了《诗经》《论语》等10本书。

高士其把一篇800字的《大学》整整背诵了800遍,倒背如流。

诗人北岛从小背诵古诗词,“岁月沓来,尚有佳句脱口而出——诗歌浸透在血液中”。

巴金10岁的时候,就背下了《古文观止》里200多篇文章。

茅盾背《红楼梦》,可以一口气背半个多小时,而且是由别人来指定背哪一回。

《伪装者》的作者张勇,那个当过20多年普通工人的作家,也这么说:

《红楼梦》里的很多章节,我都当功课来背诵。

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背诵,的确是学习、鉴赏语言的好方法。

不只是结果——记住,更是过程——反复诵读,反复品鉴。

背诵,让优美的文字,如涓涓细流,长长久久地浸润你的心田,滋养你的文心。

最近几个月,我背了《心之力》《我喜欢出发》《爱你就像爱生命》《从前慢》《我看到了我的爱恋》《岁月》《寻李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留侯论》等诗文。

还有《我与地坛》(节选)、《红玫瑰与白玫瑰》(节选)、《做一个战士》(节选)。

抄写,赏析,拆解,反复诵读,默写校对………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而等你体会到了个中妙处,你就自然而然能够一直做下去。

让我们一起背起来吧。

结语

读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法:

读专业书籍,用费曼读书法;

读实用类书籍,用快速阅读法;

而读文学性书文,不能读得太快,要读得慢,慢慢品鉴,慢慢积累,一开始慢了,后来才能快。

就像苏轼,读的时候的确不快,但后来写诗文,却比一般人写得又快又好。正如他自己所说: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纹理自然,姿态横生。

没有一开始的细细品鉴,哪有后来的行云流水?

“一遍一意”,抄写,背诵……好文 ,需学苏轼,慢读细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