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糖尿病前期要积极干预【下】(原创)

糖尿病前期要积极干预【下】(原创)

时间:2019-03-18 12:24:33

相关推荐

糖尿病前期要积极干预【下】(原创)

一、糖尿病前期的相关知识

二、糖尿病前期已经形成多种危害

三、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的前景

糖尿病前期干预的准备工作

1、随时对高危人员进行即时血糖检测

①出现头晕目眩、颤抖、出汗、恶寒和意识模糊等低血糖症状;

②体重在数月内迅速下降,过度口渴,排尿次数及尿量均明显增多;

③经常感到饥饿,伤口愈合得极慢,且皮肤很容易感染;

④视物模糊,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麻木等现象时;

2、定期对所有成年人进行筛查

由于糖尿病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发展变化的慢性疾病,所以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自己处在糖尿病前期状态。国外对糖尿病检测比较重视的美国,也只有11%的前期糖尿病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国内据分析报告显示,糖尿病前期的知晓率不到3%。所以专家建议,成年人要定期检查血糖,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一旦处于正常值的上限,就要提高警惕,主动改善饮食结构,保证一定的运动量,维持健康体重。检查步骤如下:

①正常人群(尤其年龄大于45岁者),如果空腹血糖低于5.6毫摩尔/升或随机血糖低于6.5毫摩尔/升,则每隔2年重复检测一次。

②如果空腹血糖高于或等于5.6毫摩尔/升或随机血糖高于或等于6.5毫摩尔/升,还需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如餐后2小时血糖)。

③如经进一步检测确诊为糖尿病前期者或糖尿病者,应该积极治疗,并且每6个月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次。

3、不能只相信空腹血糖检测的数据

如果需要做糖尿病前期的筛查时,定期检查空腹血糖还不够,因为70%~80%的糖尿病前期者不会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的糖尿病典型症状,而且有2/3~3/4的糖尿病前期者仅表现为进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是正常的,容易给人不真实的信息,使多数糖尿病前期者漏诊。所以还应该再继续进行糖耐量受损试验,以便最终确定是否属于IGT高危人群。

4、推广EZSCAN新式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IGT和糖尿病的筛查方法,基本上都是空腹血糖检侧和糖耐量受损试验,由于检测方法繁琐,不适合糖尿病的早期检测预防,在客观上造成了绝大多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不知晓自己的血糖状况。

医学专家在临床中发现,自主神经病变普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中,在血糖代谢受损阶段就可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在还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作为自主神经的外分泌型汗腺交感神经最先受累,在胰岛素抵抗开始时就引发纤维化的病变,这种汗腺密度自动调节功能的病变会造成汗管离子持续失衡,从而导致汗液离子密度的异常。评价汗腺功能是诊断DAN的重要方法,美国用了近时间,用QSART汗腺交感神经数量测试,做成了诊断DAN的金标准,通过检测汗腺分泌情况评价运动神经功能紊乱程度。但是此种方法仍摆脱不了实际应用困难,耗费时间的问题,仍不能应用在早期进行筛查性的诊断中。

“EZSCAN检测仪”利用反向离子分析法的原理,通过测量皮肤汗液中离子平衡状态,评价汗腺功能和汗腺交感神经纤维化程度,诊断自主神经病变,与QSART有很好的一致性。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仪器性能稳定,简单无创,检查时间仅需3分钟,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筛查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检测。该仪器检测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在糖代谢紊乱的早期,自主神经系统即可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根据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诊断糖尿病之前,即可通过评估汗腺功能检测出早期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该检测方法不需要采集静脉或毛细血管血液样本,也无需空腹,更适合于大规模的糖尿病早期的筛查。更有利于普及对数量巨大的AGT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EZSCAN检测仪”检测方法介绍:受检者双脚站在足电极上,双手平放在手电极上,与电极贴紧,带上头电极带,让额头与头电极紧密接触。测量结果将会在3分钟内显示在屏幕上,详细的报告自动保存。测量结果有四种情况:Ⅰ象限(正常,绿色)、Ⅱ象限(轻度糖耐量受损,黄色)、Ⅲ象限(糖尿病或糖尿病发病风险高,桔红色)、Ⅳ象限(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红色)。查阅更多的相关文章,请搜索“乐不思蜀0538”新浪博客

五、糖尿病前期干预越早越好

一个正常生活的人一旦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将终身生活在其阴影之下,随之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眼底、肾脏、足部坏疽等各种并发症。患者将承受身体脏腑疾病的折磨,甚至过早结束生命。但如果在糖尿病前期就积极干预治疗,完全可以阻断Ⅱ型糖尿病的进展通路,避免终生带上糖尿病这顶“沉重”的帽子。

过去的30年间,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从不到1%飙升到11.6%,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重视,但是人们总是习惯于关注疾病和死亡,而不去关注高危人群的前期干预,所以目前糖尿病的防控收效甚微!近年来随着国内、国外对糖尿病前期干预良好结果的公布,在医学界又重新达成了共识:糖尿病前期已经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并最终向糖尿病进行式发展,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对糖尿病前期如能进行持续有效的干预,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还可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①就短期而言,糖尿病前期患者就如同处在分岔口上,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效干预,则可推迟和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②就中期而言,糖尿病患者参与生活干预会有以下益处:病情好转,保持健康,增加活力,可继续从事正常的工作和体力活动。

③就长期而言,糖尿病患者做好病情控制会获得下列好处:拥有品质更好的生活,推迟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④就老年患者来看: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如能终生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将会获得以下良好的效果:延长6~寿命,增加8年以上好的视力,免于罹患肾脏病、截肢和神经危害6年以上。

正常人一旦进入糖尿病前期,其体内包括糖代谢为主的代谢紊乱就已经存在了,它会导致人体细胞功能紊乱,促成多系统功能异常。实际上例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脑血管病变、肾脏早期损害、免疫功能障碍等在这个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已经存在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代表的多种风险。糖尿病前期实际上是提示患者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需要及早通过饮食、运动等干预使血糖恢复正常,否则,高血糖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使糖代谢异常加重,最终可能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据国外报道,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者转为糖尿病患者。国内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者若不治疗,67.7%的人可转变为糖尿病。

从大量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实施干预的效果来看,治疗越早,郊果越好,费用越低,相当一部分病人康复后,可以长期摆脱药物。治疗越晚,疗效越差,费用越高,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造成治疗上难度更大,用药增多,费用升高,恢复周期越长。

六、糖尿病前期干预必选方法

糖尿病前期干预属于糖尿病的二级预防范围,干预应从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与药物防控三方面同时进行。

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是为了控制糖尿病以及预防和延缓其并发症的膳食措施,目的就是通过适当的饮食干预,纠正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同时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并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正常体重。饮食控制的方法是:控制热量的摄入,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糖类的比例和维生素的含量;原则是:平衡每日的膳食结构种类,控制摄入食物提供的总热量;目标是:达到和控制标准体重[如一个人身高180厘米,标准体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都属于正常现象。

饮食控制不是简单的“饥饿疗法”,也不是只摄取单一的、固定数量的食物,更不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造成身体营养不良,身体瘦弱,抗病能力下降,失去控制饮食的意义。每天进食三大营养成分的理想比例是: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15~20%,蛋白质占10~15%。换言之,就是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还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活动量,适当增减食物摄取量。要做到正确的选择食物并合适的控制数量,保证吃进的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终的目标是维持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2、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对于控制糖尿病发展进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是经过国内外医学界专家肯定的。适量、规律、持续的运动锻炼能减少体脂,增加瘦体重,降低空腹血糖、血脂和血胰岛素水平;能改善糖耐量,增加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使肝脏、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升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改善胰岛素抵抗。通常中等强度(慢性可持续性的运动)的运动锻炼,可以产生持续12小时左右的降糖作用。一般来说运动锻炼适合大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能够保证每星期至少三次,每次至少20至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步跑,快走,爬楼梯,爬山,游泳,骑单车等。

运动锻炼的量如何把握呢?简单的说应该因人而异,以适度为好,要在保证心脑器官能够耐受的情况下持续一定的时间,并维持一定的强度;而且每次的运动量应以身体略微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不影响谈话,且第二天早晨起床时无不适感,无持续疲劳感为宜。运动可以从轻度活动开始,根据个体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加活动量,选择自己的喜好且能够坚持的锻炼方式。运动锻炼不能断断续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不能进行激烈的、对抗性的的活动。随着体质的增强,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时间。

3、药物防控

药物防控在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治疗上还是有分歧的,我们但且不去争论二者的优劣,只依据现有的事实去区别应对便可。一项针对患者的调查说明,在被确定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人都不选择服药控制,而是想尝试生活方式的控制。只是在慢慢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不适的症状以后,才不得已开始服药治疗。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难以坚持,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而影响了血糖的早期达标和长期有效的控制。应该说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的方法非常好,但需要改变患者多年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而且还需要持久的坚持下去。如果患者因条件不具备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好,就需要早期的药物干预来协助糖尿病前期的防控,不能随波逐流任其发展。研究数据已经显示出,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仍有半数的IGT人群会发展为糖尿病。另外对于部分糖耐量减低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仍不能有效的降低血糖。因此在必要时,药物防控应与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同时进行,确保有效地阻止糖尿病的进程。

药物防控有许多比较好的方案,阿卡波糖是中国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IGT的口服降糖药,而且已经在27个国家获得批准。阿卡波糖可以有效预防IGT人群进展为Ⅱ型糖尿病,并且能够大大降低IGT人群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是唯一有心血管收益证据的降糖药物。比较适宜的药物还有二甲双胍,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服用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已组成早期糖尿病治疗的“黄金拍档”,有利于血糖控制达标,预防糖尿病进展过程中导致的各种脏器并发症。同时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能有效控制体重,对于肥胖型患者更为适宜。另外中医药在糖尿病前期的疏理调养方面也同样起了较好的作用。比如一些益气养阴治其本;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治其标的中草药,则可起到相辅相成,标本兼顾的疗效。不仅能延缓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还能增加糖尿病前期患者向正常人的转化率。

IGT是病人从准糖尿病患者恢复到正常人的最后一个阶段和最后一个机会,一旦患者跨越这个阶段,等待着的就是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所以患者应该依从医生指引,加强饮食、运动和药物的干预,争取重回正常人之列。

春节后将发表《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关系及危害》,届时请糖尿病前期的有心者光顾浏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