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

时间:2019-12-23 22:19:56

相关推荐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1

过年哩,过年哩……”听着小孩子们的欢呼声,新年真的来到了!一转眼就到了年二十九。

那天早上,我和妹妹都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任凭大人们一遍遍地叫唤。后来,妈妈说了一句:“快起来,我们一起做好吃的。”我和妹妹才都来了兴致,争先恐后地爬起来。看见桌子上堆着叶子、米粉……盆盆碟碟的一大堆东西,妈妈说:“来,孩子们,我们一起包籺。”籺是什么?我好奇地看着那一桌东西,一脸疑惑!

妈妈手上并没有停,已然进入了忘我的工作状态。爸爸说:“做籺吃籺是茂名地区的人过年时的传统习俗,做籺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我们小时候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才吃得上大人们做的籺。那时候我们都是围着大人们嘻嘻哈哈地帮忙做籺,这就是我们记忆里的`年味啊!”

我一边听着爸爸的回忆,一边注视着妈妈那双灵巧的双手,把糯米粉捏成乒乓球般大小,握在手心,用指头压成窝状,然后依次放入绿豆、椰子丝、瓜糖、虾米等做馅料,包好后放进一只雕刻有寿桃轮廓的精致的籺馍,用手压实,再往簸箕里一倒扣,一只形状像桃子,表面花纹精美的寿桃籺就做好了。

我不甘落后,马上像模像样地帮着妈妈捏皮,放馅料,印籺……然后一个个垫上菠萝叶,放进炊笼一圈一圈排好,很快就摆满了一炊笼。爸爸端起炊笼放进大锅里蒸煮,不一会儿,籺香随着蒸汽就飘满了整间屋子,我使劲地吸着扑鼻的清香,仿佛嗅到了爸爸小时候的年味呢!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2

我的家乡――枞阳,黄梅戏可是人人都爱哼上几段的,但是说实话,我在很小的时候一点也不喜欢这类传统的戏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地唱个不停,一点趣味也没有。

但我上小学时,因在奶奶家看电视时看到一段黄梅戏,从此我对黄梅戏改变了看法,表演者的嗓音是那么轻柔,音乐也那么优美,听过以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黄梅戏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戏采茶歌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的雏形。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有趣。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听,还历史悠久!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追捧了,年轻人喜欢的是流行歌曲,虽然流行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而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用心去聆听传统戏曲,用心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描写家乡风俗初二作文3

每到过年,家门口的空气里总是飘着一种能让我神定心静的味道。那是堂前焚烧着的香纸和冥币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香味,若你离其很远,则会感到有几分芬芳。

那回,我站在爷爷边上,观望着爷爷如何烧纸。只见爷爷用手将纸坦平,再将其放置一定厚度,延对角线对折,这时爷爷将双手间的空隙对准对角线的中点,双手握拳,大拇指与食指夹住中点左右搓揉,将原本厚实的纸张揉松成扇状。当我问爷爷为什么时,爷爷告诉我,这样容易点着。因为在乡下,很多这样古老的习俗还保留着。记得那时我家还有一个灶台,爷爷从灶台那拿出了一根烧到一半的柴火,并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刚才的纸。

香纸点燃后,如果放置不管,那么很快就会熄灭,为了不让火熄灭,就必须加纸。加纸也是一门学问,不可以从上往下用力地砸,也不可以攥紧了再放。加纸时,要将原来的火包围起来形成一个蒙古包,如果你要加冥币,那么还要紧贴着上一层,然后等他们都着了之后,再在外面包一层。这样,就算有风也不容易将其吹灭。

于是,家里的小院子里弥漫了青烟。没过多久,青烟渐渐地向上飘去,院子里又恢复了清静。这时,爷爷拿着一炷香再烧完的纸里拨了两下,香又着了,那诱人的香气找到了墙脚的梅花。那梅花似乎自知其香不如,所以含羞未绽。

可是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将我们挡在了门内。看到爷爷烧纸时,虽感觉还是当初的“影堂香火长相续”,但静谧中让我觉得少了“应有人来礼拜多”的气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