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情怀?

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情怀?

时间:2022-03-29 17:38:39

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情怀?

谈到诗歌,不得不说唐代;说到唐代,不能不提杜甫。

他和李白并称“李杜”。可两人的诗歌风格完全不同,李白是浪漫派的,而杜甫是现实派的。所以杜甫的诗又有“诗史”之称。

由于母亲家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杜甫小时候过着也算安定富足的生活。他从小就很好学,七岁就会作诗了。长大后,科举考试没考上,加之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过着贫困的时候。

天宝755年,也就是杜甫43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了,第二年,潼关失守,唐玄宗仓惶西逃。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他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发展。

公元759年末,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处栖身之地。茅屋建造得很不容易,建造得也并不坚固,终于在一个秋日,一场大风把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吹雨淋中度过了一个难忍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千,写下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不朽的名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首乐府诗,一共分为4个段落,前面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秋风卷走茅草,群童又把茅草抱走了,偏偏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这种情境下,杜甫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在第四段推己及人,抛开自己的寒冷悲愁,为解除天下“寒士”的痛苦而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读完课文,顿悟:原来杜甫用了三个段落来写自己遭遇的苦难、不幸,并不是为了写自己的苦难生活,而是想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情况下,杜甫没有想着自己,而是心系天下,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唐朝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也深刻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所以他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名句,也正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的最好诠释。

杜甫有着济世情怀,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他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修养,还有追求仕途的决心。所以杜甫一生都渴望进入仕途,渴望在仕途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可事与愿违,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不仅不能实现“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还过上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可这也没能打击杜甫兼济苍生的抱负,反而让杜甫有了更多体会民生疾苦的机会,他看到了人民的痛苦,那种渴望济世扬名的理想和抱负愈发强烈了。

陆游对杜甫的评价:

南宋诗人陆游在《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中写道: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意思就是杜甫的诗篇文章已经足以永垂不朽了,而他的忠义气节凛然,更是令人思念向往。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发出的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建起“大庇天下寒士”的房屋,如果建起了,就是让我冻死,我也心甘情愿。

这就是杜甫,即使自己身在苦难之中,仍心系天下;即使仕途坎坷,却仍有兼济苍生的博大胸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菲菲老师0224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