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老子的辩证法核心思想“反者道之动” 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

老子的辩证法核心思想“反者道之动” 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

时间:2024-05-25 11:14:54

相关推荐

老子的辩证法核心思想“反者道之动” 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

中国古代辩证思想有一个重要的命题“物极必反”,据说最早见于《易经》。看起来很通俗的几个字,但是很多人不一定能说得明白。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乍一看,似乎更难理解了,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一辩证思想。对于“反者道之动”,历来的解释者甚多,一种直白的说法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也有人理解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无论怎么理解,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道是要动的,要是一动不动那就没有任何作用。道是怎么动的呢?它的精髓在于“反”,或者说它运行的方式是“反”。不论什么东西都是越来越陈旧。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正面发展到反面,《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之间是一个对立矛盾, “祸”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训而产生“福”,“福”有可能使人乐极生悲而产生“祸”。《淮南子·人间训》讲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塞翁失马”,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

“反者道之动”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事物,当它发展到极点时,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动就不会发展,道是要动的,动是道的主体。任何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这个变化是自然的。虽然没有固定的轨迹,但是像春夏秋冬这样周而复始的变化是一直进行着的。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有一句话:“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也说明了事物变化的规律。暴风骤雨一般都是很短暂的,暴风雨正常来说不可能没日没夜的下。虽说现在偶尔也会连续下个一整天甚至两三天,但这不是正常状态,要是正常状态我们也没法生活下去了。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还说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我不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名字,只能用道来笼统地称呼它,勉强把它形容为“大”。“大”是指不停地运转、变幻,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到达极远处又返回到起点。好比开车环湖观光,只要沿着湖边走,最后总能回到出发点。

“反”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相反相成,看起来也是一个矛盾的说法。有相反就有相成,可以认为是一种阴阳互补。阴阳调和,一样也少不了,只有彼此互补才能正常发展。中医常说,阴阳失调就容易生病也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经常说的,看事物要看到它的正反两面,不可以偏概全。

实际上,不论是“物极必反”、返回到起点还是相反相成,都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千百年来,各家各派都对这个命题进行了丰富和深化。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