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科学家们在EB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科学家们在EB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时间:2021-07-26 11:27:13

相关推荐

科学家们在EB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近期科学家们在EB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图片来源:Li, Z., et al. Cell Res (). doi:10.1038/s41422-020-0363-0

【1】

doi:10.1038/s41422-020-0363-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中山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联合研究解析了EB病毒(EBV)核衣壳的首个完整原子模型。与其它疱疹病毒一样,作为γ-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EBV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外层脂质双层膜、内核衣壳和中间膜结构,核衣壳的组装是感染性病毒颗粒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揭示EBV核衣壳组装的机制或有望帮助设计新型的抗病毒药物。

作为首个发现的肿瘤病毒,EBV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类疱疹病毒,其能感染全球超过90%的人群,而且与多种恶性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和鼻咽癌等;相比EBV的医学重要性,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样本制备困难的阻碍,这远远落后于其它人类疱疹病毒的研究,比如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HSV)和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

【2】

doi:10.1038/s41586-019-1895-7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已故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的大脑和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无法摆脱病毒的免疫细胞。研究者不仅发现了高水平的免疫细胞,而且还发现,这些数量惊人的T细胞能被用来“瞄准”EB病毒的特征。

目前并没有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EB病毒和阿尔兹海默病存在关联,但好消息是,由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比家庭宠物更为普遍,当我们5岁时其会感染大约50%的人群,一生中,十分之九的人群都会感染该病毒,通常其会静悄悄地隐藏在机体中,包括大脑,EB病毒通常并不会表现出症状,而最常见的就是会诱发单核细胞增多症。

【3】

doi:10.1038/s41564-019-0546-y

EB病毒(EBV)非常广泛。世界上90%以上的人口受到感染,后果各不相同。虽然这种感染通常不会感染人类,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导致腺热或各种癌症。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了为什么不同的病毒株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病程。

超过90%的人在一生中感染了EB病毒,但感染通常不会被发现。然而,这种病毒也能引起疾病--具有地区差异:腺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发生在欧洲和北美,通常影响青少年或年轻人。在赤道非洲,伯基特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在台湾、中国南部和东南亚,这种病毒经常导致鼻咽癌、鼻咽癌和喉癌。这是这些国家年轻人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4】

doi:10.1016/j.immuni..03.01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由EB病毒(EBV,Epstein-Barr virus,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所诱发的多种抗体阻断细胞感染的分子机制,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其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特定癌症发生有关,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的候选疫苗,其或能在动物体内诱导潜在的EB病毒抗体反应,从而阻断细胞感染和癌症的发生。

目前并没有针对EB病毒的获批疫苗,这种病毒与特定的上皮细胞癌发生有关,比如鼻咽癌和胃癌等,同时还与伯基特和霍奇金淋巴瘤发生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万例与EB病毒相关的癌症发生,14万名患者因此而死亡。研究者Jeffrey I. Cohen表示,此前研究中我们希望能开发出重点针对病毒表面蛋白gp350的EB病毒疫苗,病毒能利用gp350来进入宿主细胞,然而EB病毒并不仅仅感染B细胞,其还会感染位于口腔和咽喉上部的上皮细胞,当接触EB病毒感染者的唾液时这些细胞就会被感染;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向通过研究阐明如何促进病毒中和性抗体的产生,而不只是研究病毒表面的gp350蛋白,研究者表示,针对病毒蛋白gH/gL复合体的抗体或许在抑制EB病毒与上皮细胞融合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5】

doi:10.1080/15548627..1536530

之前有报道在体外实验中发现EB病毒能够损伤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的分化过程,并降低细胞存活能力。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Autopha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又增加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他们发现上述现象与自噬,ROS水平下降和线粒体生成能力的下降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细胞自噬和ROS在细胞内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但这两者都各自被报道能够被CSF2/GM-CSF所诱导,CSF2-IL4-驱动的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过程需要自噬和ROS。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