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败血症如何检查

败血症如何检查

时间:2022-02-08 11:20:30

相关推荐

败血症如何检查

败血症,败血症如何检查,了解败血症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今天败血症专栏csdnsa_dhve为大家介绍败血症如何检查,希望您时刻保持警觉! 败血症(septicemia)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细菌被人体防御机能所清除,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时则称为菌血症(bacteriemia)。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pyemia)。

1败血症的症状

败血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致病菌的变迁及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年龄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同,1950年以前,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占总数的50%以上,葡萄球菌(金葡+表葡)占20%,革兰阴性杆菌占12%左右,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败血症的病原菌谱也发生了变迁,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等高度敏感,作为败血症的病原现已少见,一般认为60年代以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占主导,而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仍是目前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之一,80年代以来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有上升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所占比例,1984年是37%,1986~1989年则升至 55%,而国内资料显示,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居多,可达63%~68%,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比例上升,厌氧菌和真菌败血症也有增多,革兰阴性致病菌,除大肠杆菌外,常见的还有肺炎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等;真菌中则以白色念珠菌多见,曲菌与隐球菌也可见到,近年来统计,厌氧菌占败血症病原 8%~26%不等(较多医院不能做厌氧菌检测),以脆弱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为主,在机体防御功能显著低下者中还可发生复数菌败血症,即在同一份标本中检测出2种或更多种致病菌,或72h内从数次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出多种致病菌,一般复数菌败血症约占败血症总数的10%。

(二)发病机制

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也可由其所潜伏的病灶中释放出来,经淋巴管或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此时机体的防御机制被激活,在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下,病原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效的消灭,则成为一过性菌血症,若患者条件差(年龄,基础状况,现症病情,免疫功能等多因素)病原菌数量大,毒力强时,上述的正常反应过程将不会顺利进行,机体则产生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一系列连锁反应过程可导致临床上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和衰竭,细菌进入人体后能否形成感染状态及侵入血循后能否发展成为败血症,与侵入细菌数量的多少和(或)其毒力大小,人体的防御功能与免疫应答强弱等诸多因素均有密切关系,这些内容在既往教科书中均有详细叙述,在此再介绍一些近年来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动态。

1.有关细菌毒素方面 革兰阳性球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是早已知道的,近来研究显示

①葡萄球菌内毒素TSST1(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可刺激机体的单核细胞释放IL-1及TNF;

②若TSST-1与链球菌外毒素(红斑毒素)结合形成一种超抗原,此抗原可吸附在Ⅱ型组织相容性分子上形成复合物,再与T细胞抗原受体的VB部分结合,产生大量细胞因子;

③许多毒素通过脂肪氧化酶或环氧化酶途径,产生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④葡萄球菌a-毒素使血小板释放PF4,PF5,激活内源凝血系统,诱发DIC;

⑤毒素除了刺激机体产生上述炎症介子外,还可直接损伤脏器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许多微孔,致使一些跨膜离子(Ca2 )和小分子外溢,离子失衡,也可造成脏器功能紊乱。

2.有关细胞壁成分的作用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致病成分为肽聚糖的磷壁质酸,二者可选择性地激活补体系统,释放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及产生细胞因子等;

①在蛋白A存在的情况下,葡萄球菌的肽聚糖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诱发DIC;

②从青霉素治疗过的粪链球菌所分离出的肽聚糖前体和葡萄球菌的脂肪磷壁质酸可刺激单核细胞释放IL-1和TNF,败血症之病理改变可由于致病菌种类,病程长短及基础疾病的不同而异,早期病原菌毒素所致各脏器及组织的改变以炎性反应为主,间以混浊肿胀,灶性坏死和脂肪变性,当单核细胞吞噬系统增生活跃时,肝脾均有肿大,随着病程延长,则发生水肿等迁延性损害也就越多,毛细血管损害造成皮肤黏膜瘀斑和皮疹,心,肺,肝,肾及脑可出现小水肿,关节腔积水,化脓性脑膜炎,胸膜炎症等。

2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1.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2.抗菌治疗

(1)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①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在尚未获得细菌学和药敏结果的情况下,要争取时间,先凭临床经验选择用药,待结果回报后,再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

②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

③对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投予,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有迁徙性病灶者,除局部治疗外,全身用药也应酌情延长。

(2)抗菌药物的选择:

①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选万古霉素。

②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氯霉素,氨苄西林,现已普遍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此类菌有强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于90%,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对此类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也可与哌拉西林联合,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应用头孢克肟无效,以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好,或将上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伍用,疗效也好,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响小,与其他类抗菌药物未见交叉耐药性,副作用轻,临床上也常被选用。

③厌氧菌败血症:常呈复数菌混合感染,选药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常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拉氧头孢,头孢唑肟,头孢曲松,甲硝唑,替硝唑,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

④真菌败血症:本世纪50年代用两性霉素B治疗本病,该药的抗真菌效果颇强,但因毒副作用大而限制了使用,此后相继出现的抗真菌药有球红霉素,氟胞嘧啶,克霉唑,或因抗真菌谱窄,或因肾毒和消化道反应明显,故常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然疗效仍不理想,病人坚持长疗程有也有困难,80年代以来出现的咪康唑(达克宁)系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对念珠菌属,曲霉菌属,新隐球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性,不必与其他抗真菌药伍用,静脉内,还可囊内,鞘内,创面多途径给药,氟康唑(大扶康)为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能特异,有效地抑制真菌甾醇合成,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能渗透至体液,有静脉及口服两种剂型,上二药虽有一定毒副作用,患者尚能忍受,在监护重要脏器功能的条件下应用,现已较广泛,当真菌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时,选药极为困难,杀死细菌,真菌泛滥,抑制了真菌,细菌又会成灾,大蒜注射液可同时控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宜选用之,唯作用较弱,对严重感染往往不能奏效。

3.其他治疗

(1)酌情选用拮抗炎症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如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

(2)局部治疗: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均应及时切开引流,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注入抗菌药,对有梗阻的胆道,泌尿道感染,应考虑手术解除阻塞。

(3)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不可忽略。

(二)预后

近期败血症的病死率约30%~40%,影响预后的因素有:

①年龄:老人,婴幼儿的病死率要比儿童,青年,中年患者高,

②是否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病死率75%~85%,院外感染病死率43%~56%,P<0.01,这与医院内感染的多系耐药菌株有关,

③致病菌的种类,绿脓杆菌及真菌败血症的病死率高,

④合并症多寡及严重程度,

⑤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等。

3败血症的病因

败血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致病菌的变迁及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年龄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同,1950年以前,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占总数的50%以上,葡萄球菌(金葡+表葡)占20%,革兰阴性杆菌占12%左右,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败血症的病原菌谱也发生了变迁,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等高度敏感,作为败血症的病原现已少见,一般认为60年代以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占主导,而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仍是目前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之一,80年代以来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有上升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所占比例,1984年是37%,1986~1989年则升至 55%,而国内资料显示,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居多,可达63%~68%,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比例上升,厌氧菌和真菌败血症也有增多,革兰阴性致病菌,除大肠杆菌外,常见的还有肺炎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等;真菌中则以白色念珠菌多见,曲菌与隐球菌也可见到,近年来统计,厌氧菌占败血症病原 8%~26%不等(较多医院不能做厌氧菌检测),以脆弱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为主,在机体防御功能显著低下者中还可发生复数菌败血症,即在同一份标本中检测出2种或更多种致病菌,或72h内从数次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出多种致病菌,一般复数菌败血症约占败血症总数的10%。

(二)发病机制

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也可由其所潜伏的病灶中释放出来,经淋巴管或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此时机体的防御机制被激活,在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下,病原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效的消灭,则成为一过性菌血症,若患者条件差(年龄,基础状况,现症病情,免疫功能等多因素)病原菌数量大,毒力强时,上述的正常反应过程将不会顺利进行,机体则产生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一系列连锁反应过程可导致临床上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和衰竭,细菌进入人体后能否形成感染状态及侵入血循后能否发展成为败血症,与侵入细菌数量的多少和(或)其毒力大小,人体的防御功能与免疫应答强弱等诸多因素均有密切关系,这些内容在既往教科书中均有详细叙述,在此再介绍一些近年来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动态。

1.有关细菌毒素方面 革兰阳性球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是早已知道的,近来研究显示

①葡萄球菌内毒素TSST1(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可刺激机体的单核细胞释放IL-1及TNF;

②若TSST-1与链球菌外毒素(红斑毒素)结合形成一种超抗原,此抗原可吸附在Ⅱ型组织相容性分子上形成复合物,再与T细胞抗原受体的VB部分结合,产生大量细胞因子;

③许多毒素通过脂肪氧化酶或环氧化酶途径,产生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④葡萄球菌a-毒素使血小板释放PF4,PF5,激活内源凝血系统,诱发DIC;

⑤毒素除了刺激机体产生上述炎症介子外,还可直接损伤脏器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许多微孔,致使一些跨膜离子(Ca2 )和小分子外溢,离子失衡,也可造成脏器功能紊乱。

2.有关细胞壁成分的作用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致病成分为肽聚糖的磷壁质酸,二者可选择性地激活补体系统,释放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及产生细胞因子等;

①在蛋白A存在的情况下,葡萄球菌的肽聚糖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诱发DIC;

②从青霉素治疗过的粪链球菌所分离出的肽聚糖前体和葡萄球菌的脂肪磷壁质酸可刺激单核细胞释放IL-1和TNF,败血症之病理改变可由于致病菌种类,病程长短及基础疾病的不同而异,早期病原菌毒素所致各脏器及组织的改变以炎性反应为主,间以混浊肿胀,灶性坏死和脂肪变性,当单核细胞吞噬系统增生活跃时,肝脾均有肿大,随着病程延长,则发生水肿等迁延性损害也就越多,毛细血管损害造成皮肤黏膜瘀斑和皮疹,心,肺,肝,肾及脑可出现小水肿,关节腔积水,化脓性脑膜炎,胸膜炎症等。

4败血症的预防

败血症应该如何预防?

对易患败血症的高危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败血症征象或疑似病情时要积极检查果断处理,对疖,痈等皮肤感染忌用挤压治疗法,留置体内的各种导管如有感染需及时拔除,烧伤病房及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时应采取严密隔离;传染病房住有或曾住过败血症患者的病房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防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及真菌等蔓延,医疗用品(特别是医疗器械)的消毒应彻底,有条件最好使用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工作人员中有慢性金葡菌携带者应暂时调离病房并予治疗,以保护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免受感染,对部分患者可考虑应用免疫增强剂。

5败血症的检查

败血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检查,可提示细菌感染的程度,但获得阳性病原菌对诊断和治疗均至关重要,为提高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临床上应注意送检标本要及时(最好在投予抗生素之前);要多次;要多部位留取标本(如血,尿,便,骨髓,痰,分泌物等);标本的送检量不能太少(如血标本的送检血量最少要达到培养基的1/10,即5~10ml),结合临床特点,必要时需多种可疑菌同时培养(普通细菌,厌氧菌,L型细菌,真菌等)同时送检,分离出病原后还应做药敏试验,在实验室操作的具体方法上,近年来改进很多,除原始的培养法外,还可利用:

①同位素培养仪,气相谱仪,Malthus培养仪等特制的仪器进行血培养,能早期提示有无细菌生长;

②血液微孔滤膜集菌法,能去除血清中抗生素,便于细菌生长;

③溶解离心血培养法,有利于酵母菌的检出;

④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因扩增法(PCR),在检测致病微生物方面更具快速,敏感,特异之特点,现已有能检测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金葡菌,真菌等试剂盒,可供临床使用;

⑤鲎血溶解物试验(LLT),用来检测血,尿及胸腹水等标本中有无内毒素,以证实是否为革兰阴性菌感染;

⑥免疫荧光和ELISA抗原检测;

⑦铟标记的免疫球蛋白检测。

肠球菌败血症肺部感染时X线可见肺部浸润阴影。

点击查看全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