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唐代戏曲发展:说唱艺术指说唱故事的表演 兴于唐代 繁荣于宋代

唐代戏曲发展:说唱艺术指说唱故事的表演 兴于唐代 繁荣于宋代

时间:2018-11-30 00:28:33

相关推荐

唐代戏曲发展:说唱艺术指说唱故事的表演 兴于唐代 繁荣于宋代

唐代戏曲发展:说唱艺术指说唱故事的表演,兴于唐代,繁荣于宋代

唐代继承古优滑稽表演的传统,使俳优装扮某一特定角色,并以动作与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表演人物故事或情节片断,达到讽谏或谐谑的效果。古优滑稽的表演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得到发展,后人就称之为俳优戏,著名的有《樊哙排君难》和《崔公戏妻》。特别是沿袭前朝的“弄参军”,使之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表演形式,并有所突破,后人称之为“参军戏”。唐李义山《娇儿》诗云:“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参军”与“苍鹘”已演变成两个脚色,参军扮演主人,苍鹘扮演仆人,表演段谐谑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将参军与苍鹘看成中国最古的戏剧脚色。

据《乐府杂录·俳优》,唐开元时有黄幡绰、张野狐、李仙鹤善演参军戏,并有陆鸿渐为他们撰写表演词,但没有记载他们表演的内容。后来又有女优“弄假官戏”,也类似“弄参军”。女优参军戏,使表演形式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入了弦管伴奏的歌唱成分。范摅《云溪友议》说,有周季南、周季崇及刘采琴,“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这时的参军戏,已不仅是滑稽表演,而有科段表演,有说白,有歌唱,有较稳定的角色了。

角抵百戏在秦汉两代非常盛行,东汉时有更大的发展。传说角抵源于远古的蚩尤,蚩尤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先秦时就有角抵戏,表演者头戴牛角相抵,以表演这个故事。8角抵传到秦代,已与俳优同场表演。传到西汉时,角抵戏的表演规模逐渐扩大,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曾在上林平乐馆令人表演角抵戏,300里内的人都赶来观赏。汉廷招待国宾时,也用角抵与其他技艺一起表演。据晋葛洪《西京杂记》,角抵已被进一步戏剧化了,曾表演人虎搏斗的故事,后人称之为《东海黄公》。东海人黄公,年轻时身强力壮,使一柄赤金刀,能以法术捕蛇擒虎。待衰老后,气力疲惫又饮酒过度,不如当年了。

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依旧手执赤金刀前去擒拿,然而法术不灵,终被虎咬死。表演时有两个演员装扮角色,扮黄公的演员用绛红色的丝带束发,手执赤金刀,另一演员则扮作虎形。其规定情节是人虎搏斗,而且黄公必须被虎所杀。《东海黄公》已不是原始的角抵,其戏剧因素已非常鲜明。东汉时,角抵戏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华丽的歌舞同场表演,属于化妆歌舞表演的节目有三种,即“总会仙倡”、“鱼龙曼延”和《东海黄公》,张衡在《西京赋》中作了形象的描写,并总称之为“百戏”。汉代的百戏,不仅有角抵、歌舞扮演故事的表演,而且还有杂技、武技的功夫表演。百戏对后世戏曲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以此来看,汉百戏作为戏曲的渊源之一,是很重要的。

说唱艺术是指说唱故事的表演,兴于唐代,繁荣于宋代,可追溯到汉代。汉有稗官小说尽说民间里巷风俗故事,三国魏有俳优能说小说数千言。汉乐府有叙事诗,如《王昭君》、《秋胡行》、《陌上桑》之类,为相和歌辞,一人执节而歌,旁有丝竹相和,这是唱故事。在唐代说故事已作为一种伎艺兴起。如《高力士外传》说,唐玄宗退位后常与高力土一起听说故事,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注中说,白居易曾和他到长安新昌里听说《一枝花话》,听了足有三个时辰,说的是李娃与郑元和的故事。而寺院中的俗讲变文更为普遍,俗讲佛经故事与唱经结合,散文与韵文交错,唱经由梵音改作汉曲,利于普及。俗讲的底本叫做“变文”,也讲唱民间的传说与故事,著名的有《目连变》、《季布骂阵变》、《孟姜女变》等,著名的俗讲僧人文溆吟唱声调婉转流畅,悦耳感人,影响很大。韩愈《华山女》诗,描写的就是俗讲女艺人华山女的讲唱艺术。俗讲走出寺院,有民间艺人从业,讲唱艺术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种说唱故事的艺术,到了宋代很快趋于繁荣昌盛。说故事的伎艺,宋统称“说话”:唱故事的伎艺,宋有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宋代的职业说话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所谓“说话四家”,宋元人各有说法,查得明抄本《说郛》卷三《古杭梦游录》(即宋《都城纪胜》)的说法比较明确,“四家”为:一小说,也谓银字儿,说提刀赶棒及发迹变泰故事:二说铁骑儿,说士马金鼓建立战功的故事:三说经,说佛教与参禅悟道的故事:四讲史书,说前代兴废争战的历史故事。说话艺人很多,除在瓦肆勾栏做场固定演出外,经常流动演出在酒楼茶肆、街道庙前、乡镇村里,还应邀到私人宅第或供奉宫廷演出。说话艺人须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和说话技艺,凭三寸之舌讲论古今,还须善于穿插噱头。

唱故事的伎艺种类很多,以唱为主,说唱结合,对戏曲的形成影响大的主要有鼓子词、唱赚和诸宫调。宋代的鼓子词现存有说唱唐传奇小说《莺莺传》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北宋末赵令畤创作的,全套10章,先文后词,先说后唱,曲调单一用【蝶恋花】2支,以小鼓按节拍,管弦伴奏,并有歌伴伴唱。唱赚也在北宋流行,其中的【赚】曲,传说由绍兴年间艺人张五牛创造的。今唯存南宋遏云社的《圆社市语》一套,“圆社”即蹴球社,这套唱赚是说唱蹴球活动的。词用一首【鹧鸪天】,唱曲用【圆里圆】等不同的曲九支(其中有一支【赚】曲),最后唱【尾声】,联成一套。

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说唱伎艺,北宋熙宁年后流行,传说由孔三传首创。诸宫调作品流失很多,现传有四种,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完整的,简称《董西厢》。它创作于金章宗时期,相当于南宋光宗、宁宗年间。诸宫调是由多种不同宫调的许多曲调构成的,组成长短不等的套曲单元,曲调唱词之间夹以说白,演唱时以琵琶和筝为主的弦乐器伴奏,说唱完整的故事。《董西厢》已是说唱艺术成熟的代表,它在文学与音乐上都对戏曲的形成产生重大的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