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股票价格指数的固定乘数 股票价格指数的性质

股票价格指数的固定乘数 股票价格指数的性质

时间:2024-02-26 09:54:29

相关推荐

股票价格指数的固定乘数 股票价格指数的性质

当前阶段稳消费的乘数效应是投资的3倍以上

在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投资自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在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结束以后,厂房设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都不可避免地进入维护性投入阶段,不可能继续维持增长。更主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不可避免,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越来越少,其边际效应越来越低。

以河北省为例,以后就出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超过全省GDP总额的情况(以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再未发布)。当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计算GDP口径的新增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间还有差额,但从这个趋势已经可以看出,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创造的GDP已经下降至1以下。

在各地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的同时,全国城乡消费的边际效应却在递增。根据有关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乘数约为3-5,而投资乘数不到1.6,个别省份投资乘数小于1。就全国而言,同一单位稳增长资金投入,其消费乘数是投资乘数的3倍左右,同样用于稳消费的财政资金,其对经济的作用,已远远大于投资拉动。

在特定的阶段,只有消费能够将潜在的生产能力激活成为现实的经济活动,就像那个“萧条小镇”案例所说的:原本一个陷入经济萧条的小镇,有一天来了一个旅人,这个旅人拿了100 块钱去旅馆住宿,店主把收到的 100 块钱给了屠夫买猪肉,屠夫把赚来的 100 块钱用来理发,理发师又把这 100 块钱买了衣服……在外来的100元消费能力注入后,萧条的小镇就这样复活了,这就是消费 “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经济增长的70%以上都是由居民消费所贡献的。从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从1971年到,美国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在75%到85%之间波动,最终消费占比,德国达到73.13%,加拿大达到79.81%,日本达到74.48%,连印度也达到71.08%。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4.82%(支出法GDP数据尚未公布),中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2000美元,逐步向高收入国家靠拢,在走过特定的发展阶段以后,在需求侧更多地靠消费拉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软价值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域”】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粒子通过双缝后的运动轨迹并不是确定的,而是按照概率出现在一定的区域中,这一点与软价值的波动规律高度相似——软价值也并非是固定的一个点,而是按照概率出现在一定的区域当中。例如,我们能确定一位电影明星创造的软价值是某一个确定的数值吗?当然不可能。因为他所创造的软价值,是根据他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观众的数量和感受、媒体的宣传和评论等不断变动的,呈现出“域”的特征。我们只能在几个同类型的影星中大致比较每人创造的软价值是多少,却不可能将每个人的软价值固定到一个点上。

我们也无法确定一只股票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因为它所创造的软价值在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新闻、公司基本面消息、利率汇率变化(C)和市场群体大小(N)、市场情绪、预期(m)传染等因素影响下不停地变动,因此也呈现出“域”,即在一个范围内分布的特征。

在硬价值世界里,消费乘数和投资乘数都是收敛的。在软价值世界,软价值乘数可能是无限发散的,也可能是有限发散的,还有可能发散到一个极限后开始逆转,反向运动变为收敛——而这个反向运动的逆转点可能是随机出现的。

在软价值世界里,全面追踪分析软产品和软服务的投入成本、投资成本、沉淀成本,或尝试用各种方法计算其内在价值,并利用需求函数寻找确定的供求关系或定义绝对的价格,不但很难,而且很不现实。而利用黎曼数学、模糊数学、混沌系统确定参照系和相关参数,计算相对价值;区分软价值主导者和跟随者,追踪群体性认知的运行方向;按照变化非连续、互为因果、价值非对称的思维哲学,测量从不同角度的心理认知和软价值乘数,才能最终计算并描述出软价值的运动区间——软价值域。

显然,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哲学认识论或错误的计算工具,自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长期纠缠在欧几里得数学方法中而无法证明其科学设想,直到他找到黎曼数学后,才成功地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牛顿在投资南海公司股票失利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显然,几百年前的牛顿先生一定像现在很多投行分析师和艺术品专家一样,企图计算出某只股票或某件艺术品的确定价值点,而不是从参照系和群体性认知弹性(软价值乘数)出发,描述一个“价值域”以及软价值在这个域内的波动规律,因此他们的计算结果只能不断地被现实否定。明白了软价值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域之后,就会放弃在固定点上寻找软价值精准定位的做法,而是更多地用测不准原理、概率论的思路来把握软价值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期货开户手续费应该怎么算?

期货的手续费分两个部分:期货交易所手续费+期货公司加收的手续费。

交易所的手续费是固定的,所有投资者都必须支付的手续费,有两种收取方式:

1、按固定值,即一手多少元:比如玻璃合约为3元/手,那么一手玻璃的手续费就是3块钱。

2、按照成交金额的比例,一般都是万分之多少:对应计算公式为:开仓/平仓成交价×交易单位(合约乘数)×手续费费率,以螺纹钢举例,螺纹钢的手续费是成交金额的1%%,假如螺纹钢的价格是5000元,那么一手螺纹钢的手续费=5000*10*1%%=5元。

期货公司加收的佣金就是在交易所的基础上加收的费用,每个期货公司都会有,只不过有的期货公司标准比较高,有的期货公司比较低。每个期货公司都会有一个默认标准,这个标准是交易所的好几倍,是专门坑新手的。

由于期货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大部分期货公司都可以做到手续费的最低标准,也就是在交易所的基础上加收1分钱。除此之外,有的期货公司还会无条件返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国内有四大期货交易所,分别是中金所、上期所(包含能源中心)、大商所、郑商所。其中中金所是没有手续费返还给期货公司的,只有上期所、大商所以及郑商所有手续费返还。

上海所返还给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比例是40%(有浮动),大商所返还给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比例是40%(固定),郑商所返还给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比例是30%(固定),能源中心返还给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比例是20%(固定)

每个期货公司无条件返还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有的期货公司甚至没有、开户之前最好问清楚。

期货手续费的返还凭借的条件一般都是资金量大小,如果你的资金量够大,那么拿到的返还比例会越多,一般在50%左右,最高可以达到90%。开户前可以多对比几家,觉得合适了再开户。

#期货开户##期货#

期货,必学知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期货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监管机构也随之出台相关规定。如今,期货公司不再能够提供“0佣金”服务,为了规避监管,期货公司最低只能在交易所基础上加1分收取手续费。实际上,加1分和不加一样,因为期货公司能够给的最低手续费就是交易所基础上加1分的行业最低标准(市场极限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1分并不等于+0.01%。目前最低的收费标准是交易所基础上+1分,而不是+0.01%。许多期货公司会玩文字游戏,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

手续费标准的收取方式分为固定金额收取和按成交金额收取两种方式。对于固定金额收取的方式,无论合约当前价格为多少,都按照固定标准收取。如果期货公司收取了加一分,那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0.01元。

目前,市场允许的最低标准就是交易所基础上+0.01元(极限标准)。对于按成交金额收取的方式,以螺纹钢合约为例,如果当前价位为4300元,手续费标准是万分之一,也就是0.0001。手续费的计算公式为手续费=合约现价合约乘数手续费费率。

举例 玻璃期货开仓6元,我们可以给的是6.01.就是多1分钱也就是最最最最底的限度

在手续费表格的备注栏中,关键信息是单边的品种,这些品种可以享受日内平仓免费的服务。而对于需要日内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单边收取手续费的品种则是首选。

各大交易所会更新交易所手续费的收取标准,手续费标准也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而不断变动。但对于同时期的所有投资者,收取标准都是一样的。投资者可以直接搜索某个期货交易所的名称进入交易所官网,然后找到结算参数,查询不同品种不同合约的结算数据。

任正非在一次采访时说道:薪酬的最大死局就是“固定底薪+提成”,它是慢性毒药,只会腐蚀员工的积极性。搞垮你的企业,能力强的员工留不住,能力差的员工赶不走!

为什么任老会不看好“底薪+提成”的固定薪酬模式呢?就是因为这种薪酬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如果是采用“高底薪+低提成”的设计,高底薪就意味着生活没压力,员工很容易安于现状,而低提成意味着投入和回报不匹配,员工工作没动力,这样就会严重抑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如果是采用“低底薪+高提成”的设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淡旺季员工的收入落差会很大,尤其是在淡季,底薪本来就少,又拿不到多少提成,员工维持生活都成了问题,这样如何能够留住人才呢?

除此之外,如果是采用“低底薪+低提成”的方式,那绝对很难招到人,如果采用“高底薪+高提成”又会大幅提高企业管理成本,压缩利润空间,所以都不是很理想的薪酬设计。那么到底应该设计才合理呢?

首先,可以采用高底薪,但不是采用固定底薪的模式,而是将底薪分成无责任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例如底薪4500,其中无责任工资2000,绩效工资2500。

其中,无责任工资主要同考勤挂钩,只要考勤正常,就可以全额拿到。而绩效工资则同绩效考核相关,主要考察员工的工作状态、业绩达成等指标,绩效考核评分越高,拿到的绩效工资也就越多,例如可以这样设计:

1、绩效考核评分≥95分,绩效乘数为1.2,绩效工资为2500*1.2=3000元;

2、80≤绩效考核评分<95分,绩效乘数为1,绩效工资为2500*1=2500元;

3、60≤绩效考核评分<80分,绩效乘数为0.8,绩效工资为2500*0.8=2000元;

4、绩效考核评分<60分,绩效乘数为0.5,绩效工资为2500*0.5=1250元。

这样一来,虽然综合底薪高了,但能否全额拿到就要看员工自己的工作表现了,要是员工表现不佳,就只能拿到部分薪酬而已,这样就可以避免员工旱涝保收,就会自觉努力工作。

其次,通过制定不同的业绩指标来打造阶梯式提成体系,一般包括保底目标、激励目标以及冲刺目标等,三个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淡旺季灵活调整然后员工只要达成业绩目标,就可以拿到相应的提成,例如可以这样设计:

1、保底目标,即员工能够且必须完成的业绩目标,未达成保底目标的,没有任何提成,顺利达成该目标的,则可以拿到保底提成,例如保底目标10万,对应提成为3%,而当月业绩为12万,则提成为12万*3%=3600;

2、激励目标,即员工只要努力大概率就可以完成的业绩目标,达成该目标的,则可以拿到更高的激励提成,例如激励目标为15万,对应提成为5%,而当月业绩为16万,则提成为16万*5%=9000;

3、冲刺目标,即员工需要特别努力才有可能完成的业绩目标,达到该目标的,则可以拿到最高的冲刺提成,例如冲刺目标为20万,对应提成为8%,而当月业绩为20万,则提成为20万*8%=16000。

这样一来,员工做得越好,成功达成更高的业绩目标,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提成,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好地留住优秀人才。

薪酬设计不妥,发的就是利润;加薪没有标准,加的就是贪婪。好的机制可以让坏人变好,坏的机制可以让好人变坏,僵硬的薪酬制度只会抑制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优秀的薪酬制度则可以解决员工动力问题,让能干的、肯干的吃香喝辣,让不求上进的活活饿死。所以老板一定要注重员工的薪酬机制设计。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激励薪酬机制设计的相关知识,关注我,每天分享简单实用易懂的企业经营干货,致力于企业管理、股权设计、薪酬激励、用工风险做企业家背后的智囊团!

经济专家卢麒元最近讲,中国的M2已经达到了美日欧总和,不是表达在恶性通胀就是表达在房价上涨。换成人话就是不是恶性通货膨胀就是房价要涨,恶性通胀不可能,也不允许,那么只有房价涨了。

持有房地产是资金蓄水池这种观点的恐怕大有人在,包括某著名某某报发表的文章《充分发挥房地产蓄水池功能》。而房地产难道真的是资金蓄水池吗?其实,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除了股市可以发挥短暂蓄水池作用外,商品和固定资产是无法固定资金的,特别是房产。原因很明显,第一,物品无法持有资金,持有资金的是人。第二,居民购买房产,资金只不过是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外一群人手里,资金只是在交易中完成转移,没有消失,更不会被固定。第三,房地产杠杆决定了,资金不但不会被固定,反而加大了货币乘数,增加了市场货币供给。第四,上涨的房地产不会降低通货膨胀,反而会加大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不断上涨的房价需要不断加大发行发行与之相适应的货币,造成m2进一步膨胀。

这些道理经济专家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懂。钱已经让专家们丧失了人性。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不可避免地受老龄化的影响。为了考察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影响经济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包含投入要素变动的理论模型,提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流动人口的关系同地区经济产出乘数相关;其次,构建至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认为不同地区经济产出乘数具有差异性,进而得出资本投资变动同劳动数量变动存在地区差异性的结论。政府应当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调整人力资本、物资资本、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从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下获得经济发展。

资金用土地回收了。土地红利沒了,超发的货币就得找出路。搞基建,建实验室投入科研创新,旧城改造,//@翡翠城各地:经济专家卢麒元最近讲,中国的M2已经达到了美日欧总和,不是表达在恶性通胀就是表达在房价上涨。换成人话就是不是恶性通货膨胀就是房价要涨,恶性通胀不可能,也不允许,那么只有房价涨了。持有房地产是资金蓄水池这种观点的恐怕大有人在,包括某著名某某报发表的文章《充分发挥房地产蓄水池功能》。而房地产难道真的是资金蓄水池吗?其实,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除了股市可以发挥短暂蓄水池作用外,商品和固定资产是无法固定资金的,特别是房产。原因很明显,第一,物品无法持有资金,持有资金的是人。第二,居民购买房产,资金只不过是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外一群人手里,资金只是在交易中完成转移,没有消失,更不会被固定。第三,房地产杠杆决定了,资金不但不会被固定,反而加大了货币乘数,增加了市场货币供给。第四,上涨的房地产不会降低通货膨胀,反而会加大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不断上涨的房价需要不断加大发行发行与之相适应的货币,造成m2进一步膨胀。这些道理经济专家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懂。钱已经让专家们丧失了人性。

翡翠城各地

经济专家卢麒元最近讲,中国的M2已经达到了美日欧总和,不是表达在恶性通胀就是表达在房价上涨。换成人话就是不是恶性通货膨胀就是房价要涨,恶性通胀不可能,也不允许,那么只有房价涨了。持有房地产是资金蓄水池这种观点的恐怕大有人在,包括某著名某某报发表的文章《充分发挥房地产蓄水池功能》。而房地产难道真的是资金蓄水池吗?其实,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除了股市可以发挥短暂蓄水池作用外,商品和固定资产是无法固定资金的,特别是房产。原因很明显,第一,物品无法持有资金,持有资金的是人。第二,居民购买房产,资金只不过是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外一群人手里,资金只是在交易中完成转移,没有消失,更不会被固定。第三,房地产杠杆决定了,资金不但不会被固定,反而加大了货币乘数,增加了市场货币供给。第四,上涨的房地产不会降低通货膨胀,反而会加大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不断上涨的房价需要不断加大发行发行与之相适应的货币,造成m2进一步膨胀。这些道理经济专家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懂。钱已经让专家们丧失了人性。

好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提高国企一线铁路工人的工资收入,降低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收入,几百万铁路大军有手里有了钱就,就敢去消费!坚决刹住,高铁战超规模建设,豪华设施,豪华装修之风,建一座高铁站,动不动就几亿几十亿人民币的投入,一天却没有几趟车,甚至没有几十个人坐车,多少年才能收回投资?火车站就是旅客候车的地方,用得着如此的高大上奢侈豪华吗?钱都去哪里了?!省下钱来提高一下一线工人的工资收入不好吗?!

滕泰价值说经济学家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万博兄弟公司董事长

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作为一名学者,这两三年我和研究院的同事们写了几十篇文章一直持续不断地在呼吁从居民收入端发力促销费:一是消费已拉动经济增长的65%,稳增长必须符合经济本身的动力结构,不能把几乎所有预算都用来搞投资,而促销费的预算安排几乎是零;二是中国已经过度投资,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40%,而其他国家都只有20%多,未来这个比例应该逐步降下来,否则就违背经济增长规律、扭曲经济增长结构;三是投资乘数效应低,很多省份一块钱的投资还产生不了一块钱的GDP,而同样的资金用来稳消费,乘数效应是投资的三到五倍;四是好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少,投资的微观效益越来越差,不但高速、高铁、特色小镇亏损,很多基建投资都亏损;五是投资造成地方债务高企,放大宏观金融风险;六是论述抑制消费的关键问题在于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所以要从收入端发力促销费,把原来大搞基建的财政资金给老百姓发钱或发消费券;七是论述如何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包括降息和改善预期等等;第八,还比较了西方国家、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等给老百姓发钱促销费的量好效果;第九,指出为什么过度投资是体制性顽疾,需要打破从上到下的陈旧观念和利益机制,而促销费必须从决策观念转型开始。以上这些观点不仅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连决策部门的领导都多次表示他们都看到了、知道了,对其中很多观点都认可,但对投资的某些看法也有些不同意见。所有的决策转变都是从理论认识和观念转变开始,而推动这些转变的过程又是何其艰难!不久前的政治局会议和《扩大内需战略》正式提出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重新定位了未开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基础和关键,一正一奇,守正出奇,是对新时期消费和投资关系的重新定位。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这个提法在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前所未有 ,是重要的稳增长决策观念转变。只要决策观念和指导思想转变了,后面具体怎么落实,恐怕要看两会和各部门的行动和力度了,既然提到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预计发钱或发消费券也是应有之意。期望我们的经济决策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符合经济规律,期待中国经济能够早日复苏且行稳致远!

除了不发钱,他们说的都有理

滕泰价值说经济学家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万博兄弟公司董事长

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作为一名学者,这两三年我和研究院的同事们写了几十篇文章一直持续不断地在呼吁从居民收入端发力促销费:一是消费已拉动经济增长的65%,稳增长必须符合经济本身的动力结构,不能把几乎所有预算都用来搞投资,而促销费的预算安排几乎是零;二是中国已经过度投资,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40%,而其他国家都只有20%多,未来这个比例应该逐步降下来,否则就违背经济增长规律、扭曲经济增长结构;三是投资乘数效应低,很多省份一块钱的投资还产生不了一块钱的GDP,而同样的资金用来稳消费,乘数效应是投资的三到五倍;四是好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少,投资的微观效益越来越差,不但高速、高铁、特色小镇亏损,很多基建投资都亏损;五是投资造成地方债务高企,放大宏观金融风险;六是论述抑制消费的关键问题在于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所以要从收入端发力促销费,把原来大搞基建的财政资金给老百姓发钱或发消费券;七是论述如何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包括降息和改善预期等等;第八,还比较了西方国家、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等给老百姓发钱促销费的量好效果;第九,指出为什么过度投资是体制性顽疾,需要打破从上到下的陈旧观念和利益机制,而促销费必须从决策观念转型开始。以上这些观点不仅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连决策部门的领导都多次表示他们都看到了、知道了,对其中很多观点都认可,但对投资的某些看法也有些不同意见。所有的决策转变都是从理论认识和观念转变开始,而推动这些转变的过程又是何其艰难!不久前的政治局会议和《扩大内需战略》正式提出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重新定位了未开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基础和关键,一正一奇,守正出奇,是对新时期消费和投资关系的重新定位。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这个提法在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前所未有 ,是重要的稳增长决策观念转变。只要决策观念和指导思想转变了,后面具体怎么落实,恐怕要看两会和各部门的行动和力度了,既然提到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预计发钱或发消费券也是应有之意。期望我们的经济决策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符合经济规律,期待中国经济能够早日复苏且行稳致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