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时间:2022-07-06 11:16:37

相关推荐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有幸在知乎认识了大牛Kenneth,跟着他一路学习《道德经》的逻辑链核心。也借此第一次系统的思考并认识到了“战略”和“战术”对于日常工作生活的巨大价值。以下顺着大牛的文章思路做一个梳理。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解决问题,而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目标。换言之缺乏目标的问题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这里面的核心思想和逻辑基础也是道德经的逻辑基础:我们通过“概念”来对事物进行抽象、认识和判断,而“概念”通过将整体进行区分产生“名”: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了“名”,才有了一切的讨论前提,而目标则是问题产生之初的“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名”的状态,是自然的状态。有“名”的状态,则是被观察的状态。

而所谓的道,就是“名”和“事实”的差距对比。如果我们讨论的“名”和“事实”一致,称为“合道”,有差距则称为“不合道”。我们之所以希望合道,是希望我们的讨论就是现实,即所谓“心想事成”。但“道”不受“名”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你定义了一个“完美”的“名”,而让“事实”按照“名”的设计发展——理论不会改变事物的运转规律。

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来自于对事情的“战略“和”战术“认识。

战术目标:很短时间、很少资源解决的目标;

战略目标:很长时间、很多资源解决的目标;

当我们用战术的思维去讨论战略时,就会出现相反的结论,即战略上的好反而在战术上是不好的。

你看到一个人倒卧在雪中,连忙上去扶起他来,喂他吃喝,好生照顾他,这 是一种“德”,而且很直接。但如果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你就不能做这个事情,这个国家可 能有100万人等着你的决策来救命,你多花一分钟去讨论国家政策,救的人远远多于你眼前 救的这一个。你看起来没有救这个人,是“不德”,但你解决更多人的问题,你就是德。你 不去解决这些“更多人”的问题,对那100万人就是不德,两者相抵,你还是“不德”。

这和真假无关。俗世的电影(比如大部分的美国英雄片)把那些上德没有做好的人做的下德演成“虚伪”,俗人也有这个误区(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仿佛上德和下德是 可以统一的,但实际上不是。你不是神,在你的“主业”上,你基本上只能二选一。你当领导,可以调动比一般人更多的资源,你追求下德,用10万人的利益去讨好100人,当然可以做到“很有德(的样子)”,但你对那10万人,就是失德。

所以,战略的德,和战术的德,是不同的。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简单的战术组合在一起变成战略,量变成为质变,就会反直觉。因此针对战略目标,如果追求战术目标的评判,在战略上就会失败。

好坏有无之分,往往是战术目标的评判。在一个单位中,如果某个部门从来不出问题,没有存在感,这个部门的战略目标可能是成功的,但是它不会被人注意。只有那些救火部门,每天都弄的鸡飞狗跳,人们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并且还可能认为他们部门的能力很高。但从战略上讲,这个部门的战略目标肯定是没有达成的。

因此战略上的成功往往是反直觉的,它的最终结果是消除了问题,消除了目标,消除了对比。

张三把饭让给李四吃 ,张三是个好人,李四是好人的资本(没有李四突不出张三的好,这里制造了利益)。只有大家都聚焦自身的工作,饭都吃饱了,这时候张三再把饭让给李四吃,就是矫情。

对于组织的管理者而言,要时刻关注组织本身的发展,关注事情本身,关注问题的解决,关注怎么让好好干活的人得到公正的评价。而非关注个人的喜怒哀乐。因为只有组织发展的好,个人各得其所虚心实腹不求名,这个组织才会好。领导者首先要做的本职工作就是考虑做什么事情能够保证“不出问题”的状态。而问题总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领导者可能什么都去做,也可能什么都不做,表现出“无为而无不为”。

领导者要保证自己时刻都关注着战略目标,一大心法就是“不争”,不争名,关注点就放到了事上而非名上。而任何“名声在外”的领导者,往往是因为组织发展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的。

对于具体的事情决策,则是慈、俭、不为天下先。

把精力都放到目标上,忽略名的影响(慈),用最小的力量解决问题(俭),不要一看到问题就行动而是要关注这个问题的背后、要让利益相关方充分的吵架沟通,把利益冲突点暴露出来(不为天下先),从而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如何让这个问题消失。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

很多时候,让组织问题解决的方式就是跳脱出来,克服自己想要单纯得名得利的直觉思维,反而选择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坏人”,把“名”和“利益”合理地分给别人。

反者道之动

使得每个人复归其根,各得其所。体现出自己的“无知”(弱),从而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种表现出来反直觉的行事方式,就是“合道”的自然结果。

弱者道之用。

如果把自己当做自己的领导者,那要让自己这个个体的发展好,就不能考虑对自己“好”,不能被自己的情绪和喜好所掌控,而是要考虑做什么是能够解决个体发展的问题的。只有这样才是在战略上对自己的好。即便结果可能是每天像机器人一样的工作生活,不人道的运动等等。

对于家庭的领导也是如此。如果只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名,则很容易忽略了让家庭和谐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虚心实腹“。

最后,通过几个词对道德经的逻辑链做一个整理速览:

问题的起点:名-有无(抽象概念)

问题的本质:玄-恍惚(接收到的信息全集)-道(信息的全集)

无问题的状态:虚心实腹-抱朴见素-复归其根-不争-无为无不为-德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慈(关心组织发展)、俭(成本意识、最小投入)、不为天下先(充分调查、不争)

做事Checklist:居善地(地利),心善渊(目标明确),与善仁(环境支持),言善信(信任、信用),正善治(为目的而不为立场),事善能(能者居之),动善时(看准时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