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2)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高级将领录之十七

(2)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高级将领录之十七

时间:2020-09-09 02:27:48

相关推荐

(2)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高级将领录之十七

邓演存(1888--1966)少将。字竞生,广东归善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炮科、陆军大学第6期毕业。1925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1926年9月任汉阳兵工厂厂长兼汉阳兵工专门学校校长,1929年12月辞职,1932年任广东石井兵工厂副厂长,1933年8月任潖江兵工厂筹建办事处主任,1935年12月任广东第2兵器制造厂厂长,1937年5月任兵工署专门委员,1947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1949年10月在广州迎接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李晋阶(1892--?)少将。原名漓生,广西临桂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工兵科毕业。1936年7月任中央军校南宁分校工交科科长,1937年8月任第11集团军少将高参,1939年4月任广西绥靖公署交通处处长,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任广西蒙山利国金矿公司经理,1949年11月在桂林迎接解放。后任民革桂林市委主委,民革广西区委委员。

李树棠(1903--1976)少将。广东梅县人,生于1903年5月20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2期步科毕业。曾任第1军9师25旅团长,1934年兼任漳州城防司令,1936年任福建省保安第2旅旅长,1937年兼任闽东抗敌后援司令部司令,1941年春调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在南京经营工业和教育,直至解放。文革期间被遣送江苏泗阳劳动改造,1975年因病返回南京,1976年4月在南京病逝。

李永和(?--1950)少将。云南腾冲人。19任靖国军第8军1旅旅长,19任靖国联军总司令柳州行辕副官长,1924年任滇军近卫第2旅旅长,1941年任楚大师管区司令,1945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50年因参与组织暴乱在云南被处决。

张治公(1881--1951)少将。又名树林,字干丞,河南伊川人。出身绿林,197月任镇嵩军第2标标统,193月任镇嵩军旅长兼西安卫戍司令,19任陕西陆军第2师师长,1924年9月任直系讨逆军第7路司令,参加第二次直奉大战,1925年3月任豫军副总司令,10月任陕潼护军使,1927年3月投靠奉系,任镇威军第21军军长,10月下野,赴天津、北平等地游历,1937年8月叙任陆军少将,1939年回乡办学,1944年5月任日伪伊川县县长,抗战胜利后在乡闲居,1951年3月18日在河南郾师以反革命罪被处决。

邓子超(1899--1951)中将。又名德宗,字其善,江西石城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34年任江西省保安第3团上校团长,抗战爆发后在庐山参加抗战,1941年任江西省第9区(岷山)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1943年4月调任江西省第5区(浮梁)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并兼任鄱阳湖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后任湘鄂赣边区第2路指挥官,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1949年4月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高参,1950年在赣州被捕,1951年1月在江西宁都被处决。

王应榆(1890--1982)少将。字燧材,号芬庭,广东东莞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炮科毕业。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后任广西贺县县长、广西梧州警备司令,1926年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参谋长,1928年3月任广州政治分会广东北区善后委员,1931年10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2月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33年4月特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1935年1月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8年12月改兼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10月任陕西省政府保安处处长,1936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41年7月任蒙藏委员会委员,1945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46年退役,1949年10月在广东迎接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水电厅参议,珠江水利工程总局顾问。1982年2月28日在广东佛山病逝。

张之江(1882--1966)上将。字子姜,号子岷,河北盐山人,生于1882年7月21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199月任陆军第16混成旅第2团团长,198月任陆军第11师第22旅旅长,1910月任陆军检阅使署第7混成旅旅长,1924年10月任直系第3军第1路司令,参加第二次直奉大战,12月任察哈尔特别区都统兼国民军第1军骑兵第1旅旅长,1926年1月任西北边防督办兼西北军总司令,1927年6月任豫陕甘考核院院长,10月特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月任国民政府委员,1928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团主任,7月任全国禁烟委员会委员长,1930年10月任江西清乡督办,11月任江苏绥靖督办公署督办,1932年6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6年1月任陆军中将,1936年9月加上将衔,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7月晋陆军上将,并退为备役,解放后留居大陆。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1966年5月21日在上海病逝。

杨澍松(1893--1956)中将。字鲁园,安徽枞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工兵科毕业。,1925年7月任黄埔军校第4期工兵科科长兼大队长。1926年11月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总队总队长,1927年5月任中央独立师副师长,7月任第2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副团长,10月任第4军军官教导团代理团长,11月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8年2月被免职,1930年8月任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干事,1937年12月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4月任军政部城塞局副局长,后任浙江省交通管理处处长,1947年11月晋任陆军中将后退役,在四明轮船公司工作,并与中共取得联系。1954年受解放军政治联络部委派出国搞外事工作,后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

马葆珩(1891--?)中将。字晓庵,号大气,河北高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毕业。曾任浙江善后军务督办公署警卫团长,1924年10月任浙江第2师参谋长,1926年9月任五省联军第3方面军炮兵司令,阻止北伐军北伐,12月任五省联军第11师师长,1928年4月任五省联军第1军前敌总指挥,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5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军军长,1929年5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1月任江西省第1区行政督察专员,9月调任江西省第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军事委员会军风纪巡查团委员,1947年4月晋任陆军中将后退役,解放后留居大陆。

朱全德(1896--1951)少将。字美之,云南安宁人。广东韶州讲武堂第1期毕业。197月任大本营参军处少校副官,1934年9月任军事参议院谘议,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回乡,1947年冬任安宁县在乡军官会会长,1951年在镇反中投水自尽。

蒋必(1896--1960)少将。字也成,江苏武进人,生于1896年10月20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炮科、日本炮兵专门学校、德国柏林陆军指挥学院毕业。1924年9月任黄埔军校炮兵教官,1925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属独立炮兵第2营营长,10月任国民革命军铁甲车部队司令,1928年赴日本留学,1930年任军事参议院参议,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教育长,1933年赴德国留学,1935年在德国加入中共,同年回国任参谋本部高参,1938年1月任田家镇要塞司令部少将司令,后任军训部部附,桂林行营高参,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3年离职初出家清修,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返回常州居住,1949年4月在常州迎接解放。后任常州市政协委员。1960年9月在江苏常州病逝。

张迺葳(1891--1950)中将。字警伯,陕西户县人。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步科毕业。1909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回国参加武昌起义,197月任贵州讲武学校战术教官,198月兼任黔军第5混成旅参谋长,19任陕西靖国军军官学校教育长,1924年6月任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编译官,11月任黄埔军校教导团参谋,1927年5月任第1路军总指挥部参谋,1928年2月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1929年5月任武汉行营高参,1935年4月叙任陆军少将,1936年6月任第34师少将师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10月改任第1战区预备军参谋长,1938年2月任陕南师管区司令,1941年12月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陕西物资管制委员会主任委员,1944年任军事委员会第5战区军风纪巡察团主任委员,1946年7月晋任陆军中将后退役,任陕西省红十字会会长,1948年3月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50年3月在成都被处决。

田金凯(1894--1962)中将。字捷三,河南郾城人。第16混成旅模范连第1期毕业。1926年9月任国民联军第5路军骑兵第1师师长,1928年9月第2集团军高级参谋,11月任第2集团军第26师师长,1929年5月任西北军第7路军第5军军长,1930年10月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闲居北平,1936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回郾城,1941年7月任漯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43年离职回乡,1948年赴汉口经商,直至解放。1962年4月在湖北汉口病逝。

熊克武(1885—1970)字锦帆,四川井研人。北洋政府陆军中将,川军将领。生于1885年12月26日。1905年夏赴日本东斌学堂学习,8月加入同盟会,12月回国,在上海、四川等地组织策划反清起义,194月在广州参加反清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组织蜀军北伐,191月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左将军蜀军总司令,4月任川军第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9月7日授陆军中将衔。197月任四川讨袁军总司令,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到日本,197月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1月回国,12月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191月任四川招讨军总司令,参加护国讨袁战争,8月复任川军第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191月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参加护法战役,3月任护法军政府四川督军,196月任广州大元帅府四川讨贼军总司令,与北洋政府在川军事武装作战,1924年1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7月任建国川军总司令、川滇黔联军副总司令,北上讨伐北洋军阀,1925年10月在广州被国民政府拘捕,四川建国联军被改编,1927年3月获释后经香港转赴上海,1931年3月赴日本神户,九一八事变后回到上海,12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12月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国防委员会上将军事参议员,为抗战献计献策,1945年5月再次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创办中国公学,1949年7月任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主任委员,12月参与策动川西起义,并在成都迎接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1970年9月2日在北京病逝。

罗泽洲(1891—1950)原名鼎成,字平章,四川蒲江人。北洋政府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1年5月15日。曾任川陕边防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兼任重庆市警察厅厅长,1924年4月16日授陆军少将衔。1925年任川军第11师师长兼成都市政督办,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新编23师师长,1933年任四川剿匪军第3路副总指挥,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被撤职。1937年9月任第47军副军长,出川参加抗战,1942年11月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46年退役,后任蒲江县参议会议长,1949年12月在蒲江迎接解放。1950年7月17日在成都服药自杀。

邓锡侯(1889—1964)号晋康,四川营山人。陆军二级上将,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肄业,川军将领。生于1889年6月22日。曾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未毕业便回川加入新军,19转入四川陆军第4师任职,19参加护国战争,胜利后任四川陆军第2师3旅5团团长。19任川军第5旅旅长,同年2月5日,授陆军少将衔。19任川军第3师师长,19通电拥护北洋政府,任陆军第30师师长。199月5日授中将衔,12月10日加将军府骠威将军。1924年3月8日加上将衔。1924年5月任北洋政府四川省长,1925年5月改任四川清乡督办,1926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军长,1927年4月任四川省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7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第1路总指挥,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5月任第45军军长兼128师师长,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3月31日加上将衔,8月任第2预备军副总司令兼第1纵队司令,准备抗战,9月任第4军团军团长,率部出川抗战,10月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5军军长,1938年2月任重庆行营副主任,旋又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1947年2月21日叙任陆军二级上将,5月任四川省政府主席,7月任重庆行辕副主任,1948年6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2月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4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部长,西南军政委员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办公厅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1964年3月30日在成都病逝。

王陵基(1883—1967)号方舟,四川乐山人。陆军上将,四川武备学堂毕业,川军将领。早年赴日本学习军事,1908年任四川陆军军官学速成学堂副官,辛亥革命后任川军第2镇标统,19任川军第2师先遣支队长兼川东宣抚使,参加讨伐袁世凯,随后投靠北洋政府,先后任川军第1师2旅4团团长,第1师5旅旅长,第1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1910月31日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袁世凯死后,任烟台镇守使兼烟台知事,同年5月24日授陆军中将衔。19夏投奔杨森,任川军第2军参谋长,旋任川军第2军第6混成旅旅长,1924年改投刘湘,任川滇边务督办公署第28混成旅旅长,5月31日授将军府尚威将军。1926年任川康边务督办公署第3师师长兼江巴卫戍司令,同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3师师长兼江巴卫戍司令,1931年任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挥部代总指挥,1933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第5路总指挥,1934年因围剿红军失败被撤职,1935年任四川省保安司令部警保处处长,代行保安司令,1938年4月任就任第30集团军总司令兼第72军军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10月因功兼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11月13日叙任陆军中将。1940年5月25日加上将衔,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任第7绥靖区司令官,1946年7月31日晋阶陆军上将,同年冬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江西省军管区司令,1948年4月调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四川省军管区司令,1949年12月在四川江安被俘。1964年12月28日获特赦,1967年3月17日在北京病逝。

但懋辛(1886—1965)字怒刚,四川荣县人。陆军上将,川军将领。生于1886年1月25日。1903年12月留学日本东斌学堂,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1月回国从事反清活动,1911月任蜀军政府参谋长,192月任蜀军政府川南军总司令,4月任四川都督府成都府知府兼四川团务督办,7月任川军第5师参谋长,198月任四川讨袁军副参谋长兼前敌指挥官,失败后流亡于上海、香港、日本,1912月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参谋长,197月任川军第5师9旅旅长,12月1日授陆军少将衔。195月任四川靖国军第1师师长,195月任川军第1军军长,1911月任川东边防督办,197月任四川讨贼军第1军军长,1924年脱离军职,在上海、北京居住,1931年3月赴日本神户暂居,抗战爆发后任国防委员会上将军事参议员,后任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7月31日叙任陆军上将。1947年任四川省第2区立法委员,1949年冬协助中共地下组织进行策反工作,12月30日在成都迎接解放,并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四川省委主委。1965年11月7日在成都病逝。

吕超(1890—1952)字汉群,号平林,四川宜宾人。陆军上将,川军将领。生于1890年3月9日。1909年加入同盟会,19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入伍生队学习,19任同盟会京津分会军事部部长,19初任川军第5师2团团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加入中华革命党,19任中华革命军川南司令,参加护国战争,19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第2支队支队长,19任护国军政府成都卫戍总司令,19任川军第5师师长,7月任川军总司令,1912月任广东大元帅府参议,195月任广东大元帅府参军长,19任四川讨贼军第1军总司令,1925年任川黔联军总指挥,1926年11月任四川宣慰使,策动川军参加北伐,1928年11月任四川省政府委员,1932年1月任国民政府参军长,1937年1月8日任中将加上将衔,1945年9月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46年12月7日晋阶陆军上将。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1月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49年4月任川康区监察委员行署委员,同年冬在中共帮助下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7月20日在重庆病逝。

杨干才(1900—1949)原名臣栋,四川广安人。追赠陆军上将,泸州讲武堂毕业,川军将领。1935年任第20军第1混成旅副旅长兼3团团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6年任第20军134师402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8年10月任第20军134师师长,1939年4月10日叙任陆军少将。1942年7月任第20军副军长,1944年9月任第20军军长,1948年6月兼任第10兵团司令官,8月兼任第14兵团副司令官,9月22日晋阶陆军中将。1949年兼任南京卫戍总司令滁县指挥所主任,同年4月24日在抵抗解放军渡江战役中于安徽芜湖兵败自杀身亡,7月26日追赠为上将。

经南京政府铨叙之中将加上将衔:

刘文辉(1894—1976)号自乾,四川大邑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4年1月10日,19任川军第2师参谋,19任川军第8师29团团长,19任川军第8师独立旅旅长,19任川军直属第1混成旅旅长,19任川军第9师师长兼成都卫戍总司令,1924年8月9日授将军府洁威将军,1925年被北洋政府委任为四川军务帮办,10月9日授陆军中将。1926年11月易帜,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1927年6月兼任川康边防总指挥,7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11月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933年在四川军阀混战中失败,退守西康,1934年12月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1935年在西康阻截红军,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9月任第5军团军团长,18日加上将衔。1938年12月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0月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1946年拒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继续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并兼任整编第24师师长和西康省军管区司令,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主委,国家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1976年6月24日在北京病逝。

潘文华(1886—1950)号仲三,四川仁寿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86年10月16日。早年加入同盟会,19响应辛亥革命,曾任川军第3师团长,191月任北洋政府陆军第22师43旅86团团长,1912月任川军第7师独立旅旅长,19任川军第2军2旅旅长,不久任川军第2军4师师长,19任川东清乡司令,同年11月任北京政府陆军第33师师长,1924年2月14日,授将军府植威将军。1926年7月兼任重庆商埠督办公署督办,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2师师长兼5旅旅长,后任第21军教导师师长,1929年2月兼重庆市市长,1934年兼任四川剿匪军预备军总指挥,1935年1月兼任四川剿匪军南路总指挥,参加围剿长征红军,7月辞重庆市市长,10月任第23军军长。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8月任第2预备军第2纵队副司令兼第23军军长,10月任第25军团军团长,参加广泗抗战,1938年1月任第28集团军总司令,并兼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1939年3月兼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940年5月25日加上将衔,1941年8月兼任第56军军长,1944年冬秘密参加民盟,1946年任川黔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948年8月任华中剿匪总部副总司令,后任重庆行营副主任,1949年4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2月9日在四川彭县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11月16日在成都病逝。

王缵绪(1885—1960)字治易,别号至园居士,四川西充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四川弁目学堂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85年5月9日。曾任新军第17镇33混成旅队官,19在四川参加辛亥革命,19任川军第16师团长,19兼任川南安抚使,19兼任四川永宁道道尹,197月投奔杨森,任川军第16师32旅旅长。1924年3月20日授陆军少将衔,1924年6月兼任成都市政督办,24日授陆军中将衔,9月29日授将军府徽威将军。1925年4月任川军第2军1师师长兼第1路总指挥,随杨森攻打刘湘,7月通电拥护刘湘,任川军第16师师长,1926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5师师长,1928年9月改任第21军2师师长兼四川盐运使,1933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第5路第2师师长,参与追剿红军,1935年6月任四川剿匪总部第6路总指挥,10月兼任第44军军长,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8年3月任第29集团军总司令,令所部出川参加抗战,4月代理四川省政府主席,8月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939年12月赴前线指挥抗战,1940年5月25日加上将衔,1942年7月升任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3月改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2月调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5月任武汉行辕副主任,1948年8月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兼重庆警备司令,1949年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1月兼任西南第1路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12月在成都率部起义。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博物馆馆长,1957年10月经重庆潜往深圳,企图越境,11月15日在深圳被捕,押回成都,1960年11月在狱中病逝。

唐式遵(1883—1950)字子晋,四川仁寿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19任川军第2军第3混成旅旅长,19任川军第2军第2师师长,19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陆军第33师师长,1924年1月28日授将军府重威将军,3月20日授陆军中将。1926年10月任若国民革命军第21军1师师长,1927年兼任重庆市政督办,1930年兼任渝简公路总局总办,1934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第5路军总指挥,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10月任第21军军长,1936年2月15日任中将,1937年8月任第2预备军第2纵队司令兼第21军军长,10月兼任第24军团军团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兼任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1938年6月任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10月24日加上将衔,1941年参与反动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1942年5月参加浙赣会战,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任武汉行辕副主任,后回重庆创办南林学院,1948年10月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第2路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1950年2月任四川省政府主席,3月28日在西康越隽县被击毙。后被台湾国民党当局追赠为二级上将。

田颂尧(1888—1975)又名见龙、光祥,四川简阳人。陆军中将,保定军校第一期肄业,川军将领。生于1888年6月19日。19加入同盟会,曾入保定陆军校学习,不久离校参加苏浙学生军,任军事部部长兼营长,后加入川军,19任川军第4师参谋,192月任川军第2师清乡独立支队长,19任护国川军第3支队支队长,8月任川军第1军2师骑兵团长兼成都城防司令,197月任北京政府第21师41旅旅长,8月5日授陆军少将衔,12月任第21师师长,199月6日授陆军中将衔,1912月10日,授将军府章威将军,1924年5月2日加上将衔,1925年任四川军务帮办,1926年5月任川西北屯垦使,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1927年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11月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3年1月任川陕边区剿匪督办,10月任四川剿匪总部第2路总指挥,1935年因围剿红军失利被撤职查办,1936年9月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从此寓居成都。1946年7月31日叙任陆军中将。1948年3月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冬拒赴台湾,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民革四川省委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1975年10月15日在成都病逝。

范绍增(1894—1978)中将。原名舜典,号海廷,四川大竹人。陆军中将,绿林出身,川军将领。早年投身绿林,19加入同盟会,19任靖国军模范营营长,不久升任团长,19任川军第1军6师团长,19归附杨森,任川军第2军4师8旅旅长,1924年2月任川军第9混成旅旅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7师师长,参加北伐,1927年投靠刘湘,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4师师长,1931年任川鄂边防司令,1932年6月任第21军副军长,1933年10月任四川剿匪总司令部第5路副总指挥,在川北阻截红军,1935年在川康地区参加阻截红军,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6月任第21军146师师长,1938年2月任第88军军长,1941年兼任钱塘江北岸防守指挥官,1942年春任第32集团军副总司令,1943年3月任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经商,曾任复华银行、永城银行和中央大旅社董事长,1949年春任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和川东绥靖司令部副司令,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总司令,12月15日在四川渠县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高参,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河南省体委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委员。1978年3月5日在郑州病逝。

黄隐(1890—1969)原名良忠,字逸民,四川华阳(今属新都)人。陆军中将,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0年6月12日。1905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曾入保定军校一期炮科学习。曾参加辛亥武昌首义。辛亥革命后,改名黄隐顶替裴汉之名,入保定军校二期学习,毕业后供职于川军。19任四川督军署少校参谋,参加护国战争,19任川军第2师5旅炮兵团团长,旋任第5旅参谋长兼炮骑指挥官,19任川军第3师参谋长,19任川军第3师独立旅旅长,9月5日授陆军中将衔,1924年3月20授将军府宽威将军。1925年任四川江防军总司令,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2师师长兼任四川江防军总司令,1928年9月兼任成都市市长,1931年12月任川甘边区剿匪司令,1934年任第45军126师师长,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8年5月任第95军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39师师长,1948年4月兼任川滇黔边区指挥官,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军区高参室主任,川西人民行署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1968年4月2日在成都病逝。

马毓智(1894—1956)号德斋,四川成都人,回族。陆军中将,四川官弁学堂毕业,川军将领。199月5日,授陆军少将衔。1924年任川军第31师参谋长兼61旅旅长,1925年任川军第7师师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7师师长,1934年改任第28军3师师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5年8月任第45军127师师长,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9月任第45军副军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任川康绥靖公署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议,四川回民俱进会理事长,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

喻孟群(?—?)号文雅,四川营山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1925年任四川军务督办公署第3师5旅旅长,1926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1混成旅旅长,1928年任独立第10师师长,后任第20军副军长兼总指挥,1936年2月15日叙任陆军中将,1949年11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并代理主任,12月任第20军军委会主席,12月23日在四川广汉率部起义。

刘邦俊(1891—1950)名存沉,号肇乾,四川简阳人。陆军中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川军将领。19任四川督军署副官长兼汉南川军转运处处长,1924年3月27日授陆军少将衔。1927年任川陕边防军第1师师长,1933年10月任第23军副军长兼1师师长,11月代理军长,1933年10月任四川剿匪总部第6路总指挥,1935年被免职,后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36年5月18日叙任陆军中将。1940年退出军界,1945年10月任四川省参议会参议员,1948年任简阳县民众自卫委员会常委,1949年11月参与组织反共救国军,1950年被俘获后在简阳被处决。

夏首勋(1890—1969)号仲实,四川江津人。陆军中将,保定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历任川军第3师6旅营长、支队长,暂编第10师19旅团长、20旅旅长。1927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第3路司令,1928年10月任第24军3师师长,1935年任四川省第11区行政督察专员。1936年9月8日叙任陆军中将。1938年10月任第78军副军长,出川抗战,1939年2月升任第78军军长,1943年6月任第3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辞职返乡闲居。1947年当选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8年在上海参加民革,1949年返川从事策反工作。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重庆市委主委。1969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11月予以平反。

陈离(1892—1977)号静珊,字显焯,四川安岳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炮科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2年5月18日。1925年任川军第30师60旅旅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4师师长,1932年6月任四川剿匪军第5师师长,1935年任第131师师长,参加堵截长征红军,1936年10月28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9月任第45军127师师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4月兼任第45军副军长,1941年入中央训练团受训,1943年9月任四川省防空司令部副司令,1944年任成都市市长,1946年去职,1948年7月任四川省第7区(泸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加入民革,1949年1月被免职,后在川西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副部长,长江水利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民革武汉市委主委,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民革中央委员。1977年5月3日在北京病逝。

陈万仞(1885—1962)字鸣谦,四川仁寿人。陆军中将,四川武备学堂、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曾赴日本学习军事,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07年回川,曾任四川新军队官,19在北平响应辛亥革命,19任四川都督府顾问,19任四川讨袁军第1支队参谋,失败后逃赴日本,19回国后被袁世凯关押入狱,19获释后在川军任职,曾川军第3军3师师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9旅旅长,7月任川康边防军第6路司令,1932年在二刘军阀混战中脱离刘文辉投靠刘湘,任第21军5师师长,1935年任四川南岸剿匪指挥部第3路总指挥,参加围剿长征红军,10月任第23军3师师长,1936年10月28日叙任陆军中将,1937年8月任第23军148师师长,参加南京保卫战外围广泗战役,1938年3月任第23军副军长,9月任第23军军长,1939年2月任第21军军长,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2年1月任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退役在上海经商,1949年任成都在乡军官联谊会理事长,同年11月任西南第1路游击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2月28日在成都起义。后任成都市政协委员。

廖震(1881—1949)又名锡贞,字雨辰,四川简阳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校、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曾任四川省广元县税捐局局长,198月任四川省剑阁县知事,19任四川省渠县县长,1924年任川陕边防军3团1营营长,1925年春任绥定城防司令,1926年5月升任川陕边防军3团团长,1930年任川陕边防军第3路司令兼万源县县长,1933年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3军1师师长,1935年6月任第44军1师师长,1936年任第44军150师师长,10月28日叙任陆军中将。抗战爆发后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9月任第67军副军长,10月任第44军军长,1940年11月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3月调任第3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6月任第7绥靖区副司令官,1947年退役在成都闲居,1948年4月任简阳县地方民众自卫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11月参与组织反共救国军,11月30日在成都服毒自杀。

许绍宗(1896—1967)号尧卿,河北青县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速成学校、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历任川军刘湘部副旅长、旅长、师长。1924年3月20日授陆军少将衔。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2师师长,1934年任四川剿匪军第5路总指挥部第2师师长,参加堵截长征红军,1936年任第161师师长,同年10月28日叙任陆军中将,抗战爆发后任第72军军长兼161师师长,1938年2月任第67军军长,出川参加抗战,7月兼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12月调任第31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任整编第26军副军长,1949年11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第3路总指挥,12月23日在四川广汉起义。后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委员。

董宋珩(1891—1954)字长安,四川仁寿人。陆军中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毕业,川军将领。1924年3月27日授陆军少将衔。1927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1路第1混成旅旅长,1928年任第29军第1路司令,1931年11月任第29军1师师长,1934年任四川剿匪军第2路军第1师师长,参加追剿红军,1935年4月任第41军副军长,1936年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5月6日晋阶陆军中将,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参加娘子关抗战,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1月任第22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任5绥靖区副司令官,1947年因病回川,1949年春任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川东绥靖司令部副司令,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率第16兵团起义。后任解放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全国政协委员。

陈光藻(1890—1962)字鸿文,四川成都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1924年任川陕边防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30年11月任第28军新编23师师长,1932年任川康边防军第2师师长,1933年兼任川康边防军第3路总指挥,随刘文辉参加与刘湘的军阀混战,兵败被俘,获释后任第24军暂编5师师长,在大渡河沿岸围堵红军,1935年10月任第24军136师师长,1937年6月23日叙任陆军中将,9月任第24军副军长,1940年6月兼任137师师长,1943年5月兼任西康省驿运管理处处长,1946年任整编第24师副师长,后任川康边防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9年12月12日在西康雅安参加起义。

刘元瑭(1903—958)号仲琮,四川大邑人。陆军中将,云南讲武堂第十五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川军将领,系刘文辉之侄。1932年任第24军13旅旅长,1933年任第24军1师1旅旅长,后任第24军12旅旅长,1935年5月任川康边防军副总司令兼1旅旅长,在四川会理堵截长征红军,8月任第24军137师师长,1938年3月17日叙任陆军中将。1940年6月率部出川投蒋,任新编第12军军长,1942年6月任第36军军长,10月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高参,1943年9月离职回川,1949年任重庆胜利银行董事长,同年底在四川迎接解放。后因抗拒政府,被判处死缓,1958年在狱中病故。

唐英(?—?)字永晖,四川仁寿人。陆军中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炮科毕业,川军将领。1927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第3混成旅旅长,1928年10月任第24军3师3旅旅长,1932年任第24军4师师长,1933年任川康边防军第4师师长,1934年兼任康属屯垦司令部司令,1935年6月任第24军138师师长,1938年10月8日叙任陆军中将,同年改任第24军136师师长,1942年任川康边防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24军136师师长,1944年任川康边防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24军直属旅旅长,抗战胜利后曾任川康边防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24军康定行营主任,1949年12月12日在西康康定参加起义,1950年3月率部叛变,后经解放军康定军管会做工作,又率部返回康定投诚。

杨汉域(1905—1973)字继超,四川广安人。陆军中将,云南讲武堂第十九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毕业,川军将领,系杨森之侄。1925年任四川军务督办公署第1混成旅旅长,1932年任第20军第3混成旅旅长,参加追剿红军,1936年任第20军133师师长,2月26日任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1月任第20军军长,7月23日晋阶陆军中将。曾参加南昌会战、长沙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5月任整编第24军副军长,1949年5月任第7编练司令部副司令,11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2月在成都参加起义。

向传义(1886—1955)字育仁,四川仁寿人。陆军中将,保定军校第一期肄业,川军将领。1909年加入同盟会,19入保定军校第一期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离校返回四川。191月任蜀军总司令部第1团1营营长,19赴日本留学,入日本法政学校毕业。1912月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参谋,197月任川军第5师9旅17团团长,195月任四川靖国军独立第1混成旅旅长,19任四川靖国军第3师师长,19辞职,1927年2月任四川省党务特派员,5月兼任川康团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成都三军联合办事处处长,11月兼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和财政厅长,1929年4月改兼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6月任第24军2师师长,1933年12月任第24军副军长兼2师师长,1934年秋专任第24军副军长,1935年10月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1939年春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0年1月11日叙任陆军中将,1941年1月任四川省参议会议长,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解放战争期间曾掩护和营救中共党人和进步人士,1949年12月拒赴台湾,在成都迎接解放。195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判刑,1955年2月在病故,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原判。

钟体乾(1879—1962)字均猷,四川成都人。陆军中将,四川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五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19任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教官,19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19任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长,19任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19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谋长,1924年7月25日授陆军少将衔。1926年任第21军参谋长兼机要室主任,1928年任成都市市长,1936年任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议,1938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代主任,1939年任四川省议会议员,后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总参议,1946年5月16日叙任陆军中将。1948年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9年12月协助潘文华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西人民行署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1962年4月13日在成都病逝。

刘兆藜(1893—1962)号雨亭,四川南部人。陆军中将,四川合川军官传习所毕业,川军将领。1935年1月任四川南岸剿匪总部直辖第1师3旅旅长,参加围剿红军,1936年2月27日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6月任第21军4师副师长,抗战爆发后任第21军146师师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3月任四川省宁、嘉、叙屯垦总司令部副总司令,6月任四川省政府保安处处长,1946年7月31日叙任陆军中将,10月任四川省政府委员,1949年12月初任川西北反共救国军总指挥,12月22日在成都率部起义。后任重庆市北碚区政协委员。

韩全朴(1891—1971)号守斋,四川南充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整成学堂、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六期毕业,川军将领。曾任四川讨贼军第1路参谋长,1926年任川军第4师参谋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3师参谋长,后任第21军军官教育团主任、教育长。1936年12月25日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7月任第72军副军长,出川抗战,1940年2月任第72军军长,1943年负伤回乡休养,从此离开军职。1946年7月29日晋阶陆军中将。1949年冬在四川万县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后任川北人民行署参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傅翼(1888—1952)字西屏,四川酉阳人,土家族。陆军中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88年3月8日。曾任彭县教育局局长,1931年任第21军3师参谋长,1935年夏任中央军校成都分校教官,1938年6月任第78军新编15师少将副师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3月代理师长,7月任新编15师师长,11月13日叙任陆军少将。1942年3月任第72军副军长,1943年2月任第72军军长,1946年5月任整编第72师师长,6月任武汉行营中将高参,12月被撤职。脱离军职后在汉口任福裕贸易行董事长,1947年返回重庆,1948得9月22日叙任陆军中将。1949年11月拒绝参加反共武装,在重庆迎接解放。

张斯可(1882—1961)名再,四川资中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川军将领。曾任四川新军下级军官。19任川军总司令和四川省省长刘湘驻北京特派代表,1924年7月25日,授陆军少将衔。1932年任第21军教导师师长,1936年任川康绥靖公署顾问,抗战爆发后任川慷绥靖公署恶化四川省政府联合办公厅主任,1938年5月任第78军军长,1939年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1946年7月31日叙任陆军中将。1948年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四川省政协常委,1961年病逝成都。

王泽浚(1903—1974)号润泉,四川西充人。陆军中将,川军第2师军官传习所第二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六期毕业,川军将领,系王缵绪次子。历任川军第9师18旅35团、北洋陆军第16师32旅63团连长、营附。1925年4月第32旅扩编为川军第1师,升任第1旅1团2营营长。9月川1师改称陆军第16师,任第31旅61团2营营长。1926年5月升任第61团团长。12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21军5师9旅17团,仍任团长。1928年8月所部改称第21军5师缩编为第21军2师4旅,任第10团上校团长。1932年12月升任第4旅(辖三团)旅长。1935年10月第4旅改编为第44军2师6旅(辖两团),仍任旅长。1936年3月10日叙任陆军步兵上校。5月第2师改编为第149师,任第447旅(旅辖两团)旅长。1938年3月升任第149师(辖两旅)师长。9月27日升任第44军副军长兼第149师师长。1939年5月辞去师长兼职。6月17日晋阶陆军少将。9月再次兼任第149师师长。1940年11月29日代理第44军(辖第149师、第150师)军长。1941年5月26日实任军长兼第149师师长。9月辞去师长兼职。1946年6月第44军整编为第44师(辖整编第150旅、整编第162旅),任师长。1948年3月升任第9绥靖区副司令官兼整44师师长。9月22日晋阶陆军中将。同月整44师恢复第44军番号,仍任军长。11月18日在浙江邳县战败被解放军俘虏。1974年1月19日病逝北京秦城监狱。

李宗昉(1891—1954)号仲曦,四川彭县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彭县濛阳东塔村。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四期。辛亥革命后,陆小第四、五两期的学生转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毕业后在川军中历任排、连、营长。19任川军第3混成旅团长,1925年任川军第2师4旅旅长,1927年任四川边防军第3混成旅旅长,1930年任第3师副师长,1931年任四川边防军第8旅旅长,1932年任第28军新编第6师教导旅旅长,1935年任第47军104师2旅旅长,1937年9月任第47军178师师长,1943年11月任第47军军长,1945年9月任第22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任第5绥靖区副司令官,1949年任川东绥靖司令部副司令,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底在四川迎接解放。1950年,被邀为川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1953年,受聘任四川文史研究员,次年病逝。

孟浩然(1897—1953)名正光,字青云,四川梁山人。陆军中将,川军将领。1926年任川军第13师1旅旅长,1928年6月任川鄂边防军4旅旅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4师12旅旅长,抗战爆发后任第21军145师436旅旅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0军145师师长,1942年参加浙赣会战,1944年6月任第21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退役,1947年1月任中将,1948年任大竹、渠县、梁山、垫江、长寿清剿指挥部副指挥官,1949年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副总指挥兼第3纵队司令,12月12日在四川渠县参加起义。

胡临聪(1902—1989)字剑门,四川犍为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讲武堂、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902年1月10日,1931年任第29军2师独立团团长兼三台城防司令,1933年参加围剿川陕边区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41军高参,出川参加抗战,后任第22集团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1938年4月任第41军122师366旅旅长,1939年6月任第41军122师副师长兼365团团长,1940年5月任第22集团军参谋长,曾参加信罗会战、随枣会战。1945年3月8日叙任陆军少将。抗战胜利后任第5绥靖区参谋长,1947年任整编第41师师长,1948年9月任第41军军长,22日晋阶陆军中将。12月10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河南商丘被俘。1960年11月28日获特赦。后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秘书处专员。1989年3月19日在成都病逝。

廖泽(1890—1952)字海涛,四川江津人。陆军中将,川军将领。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5师师长,1930年任第21军模范师第3旅旅长,1933年任模范师副师长兼旅长,1935年兼任四川南岸剿匪军第3路指挥,1936年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少将高参,同年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10月任四川省第15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49年11月任重庆卫戍总部反共保民军第2军军长,1951年在重庆被捕,1952年被处决。

傅秉勋(1906—1952)原名天杰,四川仁寿人。陆军少将,中央军校第五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早年在国民革命军第20军任职,后投考黄埔军校,毕业后入20军郭汝栋部任职,1929年曾加入中共,1930年因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学习脱离组织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退学回国,抗战爆发后任第43军26师76旅151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任第28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1940年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副参谋长,1943年任第21军147师副师长,1944年8月任第21军147师师长,1948年任第110军104师师长,同年9月22日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12月拒绝参加起义,1950年任川康青边区人民反共突击军副总指挥兼第2纵队司令,1952年9月26日在四川黑水兵败自杀身亡,台湾国民党当局追赠其为中将。

牛锡光(1887—1960)原名范九,以字行,四川成都人。陆军少将,保定军校第二期骑科毕业,川军将领。

196月军校毕业后任川军连长、参谋等职。19调任四川督署谘议、崇宁县知事。19出任川军第3师副官长。1924年5月调升江防第3区司令。1926年3月江防第3区改编为第28军第14混成旅,任旅长。1931年6月混14旅改编为江防第1区,任司令。1932年2月调任第28军第2师副师长。1935年5月10日叙任陆军骑兵上校。5月29日第28军改称第45军,调任参谋长。1936年10月3日晋阶陆军少将。1938年2月调任川康绥靖公署副参谋长兼四川公路局局长。 1943年12月因贪污被撤去兼职。1945年10月升任川康绥靖公署参谋长。1947年5月14日当选为四川省政府委员。1948年5月12日川康绥靖公署裁撤后离职赋闲。1949年12月9日参加四川彭县起义。1952年9月当选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1960年病逝四川成都。

彭斌(1900—1978)原名基纯,号泽中,四川荣昌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川军将领。曾任第21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1931年任长江上游剿匪总部参议,1932年任第21军警卫大队副大队长,1936年任第21军162师486旅971团团长,1938年任新编第18师1旅旅长,1943年冬任新编独立第1旅旅长,1945年3月8日叙任陆军少将,10月任重庆警备司令部新编25师副师长,1947年任内政部第2警察总队总队长,1948年8月兼任华銮山清剿指挥官,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灌县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遵义军分区副司令员,贵州省军区参事。后作为战犯被捕关押,1961年12月25日获特赦。后任四川省宜宾市政协常委。

谢无圻(1897—1952)字德堪,四川华阳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1931年任第28军独立旅旅长,1933年任第28军第5混成旅旅长,1934年任第28军警卫司令,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4月20日叙任陆军少将。1936年任第45军特科司令,1938年4月任第95军126师师长,抗战胜利后曾任第95军副军长兼126师师长,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60军179师师长,川西人民行署委员。

黄鳌(?—?)字润泉,四川崇庆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特科司令,1933年8月任第28军第2路司令,后任四川剿匪军第1路军2师6旅旅长,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5月任第45军126师2旅旅长,1936年2月27日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11月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48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11月任四川人民协作军司令,12月29日在四川崇庆起义。

夏炯(1897—1950)字斗枢,四川温江人。陆军少将,泸州讲武学校毕业,川军将领。1925年任四川军务督办公署警卫第2大队大队长,1934年任第20军第1混成旅少将旅长,1936年任第20军134师师长,同年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0月任第20军副军长,1939年1月兼任第20军133师师长,参加南昌会战、第1次长沙会战,1941年参加第2、3次长沙会战,1943年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1945年任贵州省民食采购委员会主任,后任贵州省公路局局长,1949年11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第2路中将总指挥,1950年8月20日在四川灌县被俘,11月10日被处决。

吕康(1892—1969)字永钊,号立南,四川华阳人。陆军少将,保定军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生于华阳新兴乡。在川军中历任营长、团长,1932年任第29军1师1旅旅长,1935年任第41军122师2旅旅长。1937年5月7日叙任陆军少将,七七事变发生时任124师370旅旅长,出川抗战。1938年冬任第41军新编5师师长,因伤痊愈而未到职。1939年任川北师管区司令,1940年任军政部第11补训处处长,1946年11月任湘西师管区司令,1949年任川东师管区司令。同年年秋,川东师管区奉命扩编为第3预备兵团,任兵团司令。12月底,第3预备兵团在什邡县随16兵团一起起义。解放后,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9年病逝。

周从化(1895—1949)字继金,四川新繁(今新都县)人。陆军少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新繁高宁乡,14岁辍学从军,19升任排长,入刘湘主办的军官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任川军刘成勋部连长,后升为支队长。刘成勋兵败下野后,于1931年转任刘湘部参谋,后任第21军3师24团团长。1934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毕业后返回刘湘部,任川康绥靖主任公署少将参谋处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第七战区参谋处长。年底任23集团军代参谋长。1938年1月任川康绥靖公署参谋处长,1941年任成茂师管区司令,后任剑平师管区司令、潼蓬师管区司令,1944年加入民盟,1946年任第28军官总队中将队员,1948年任国防部战史编篡委员会委员。1948年加入中共。,1949年2月任民革川康分会秘书长兼自卫军总司令,在四川做策反和起义准备工作,8月20日被国民党逮捕,11月27日在重庆被国民党杀害。1950年被川西人民行署追认为烈士。

伍培英(1908—1968)名毓铨,四川大邑人。陆军少将,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期毕业,川军将领,系刘文辉之婿。陆军大学毕业后,进入陆大研究院进修。1936年叙任陆军大学上校兵学教官,1937年9月任第24军参谋长,1940年与刘文辉之女元恺结婚,后任二十四军副军长。1948年任第24军副军长兼136师师长,1949年11月兼任西昌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2月9日在西昌起义。解放初,参加剿匪工作,被选为大邑县和川西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后任解放军第62军独立1师师长,第60军炮兵3师师长,川西军区独立1师师长。1951年2月调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留院做战术教授会写作组研究员、军事学术史教授会教员,编写《战术想定》、《司令部工作提纲》、《军制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徐州会战史》,曾当选江苏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1958年12月转业回川,任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68年10月22日在成都自杀身亡,时年60岁。文革后,经四川省委批准为平反昭雪,1978年9月5日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罗俊树(?—?)字杰云,四川巴中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曾入四川陆军第二传习所毕业。抗战爆发后曾任第78军新编15师1旅旅长,出川参加抗战。1948年1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10月任雷马屏峨守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50年1月在四川犍为参加起义。

罗忠信(1896—1962)四川泸县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1938任第72军新编13师2旅旅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任第78军新编16师副师长,后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参谋长,1945年辞职,同年6月28日叙任陆军少将。1946年在川南参与组建民盟,1949年在四川为中共从事策反工作,同年12月组织川西人民保卫军,任副总司令兼成都警备司令,配合解放军解放成都。后任民盟中央委员,川南人民行署副主任兼民政厅长,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民政厅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薛奉先(?—?)四川荥经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曾任第23军148师434旅866团团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39年任第21军147师参谋长,后任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部高参,1946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7年11月18日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9月任四川省邛崃县县长,11月底兼任反共救国军邛崃司令部司令,12月初兼任邛崃、大邑、蒲江、名山四县山防总队总队长,12月底在四川邛崃被俘。

彭焕章(1895—1971)字光汉,四川永川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传习所毕业,川军将领。1932年任第21军1师1旅旅长,1938年任第56军164师师长,1939年11月13日叙任陆军少将。1944年3月加入民盟,1946年5月任整编第56师164旅旅长,1947年1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少将高参,不久调任重庆行辕少将附员,1948年任四川省第6区(宜宾)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12月11日在四川宜宾起义。后任川南人民行署农林厅厅长兼水利局局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内江专区副专员,四川省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主委。1971年12月3日在四川内江病逝。

王翥(1894—1959)号元虎,四川大足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毕业,川军将领。1910月任陆军第22师43旅85团团长,1925年7月任陆军第22师43旅旅长,1927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2路2旅旅长,1929年11月任新编第23师22旅旅长,1931年3月任川康边防军第2师第2混成旅旅长,1933年2月任川康边防军第3师师长,1935年4月22日叙任陆军少将,10月任重庆行营高参,抗战爆发后任中央别动总队设计委员,1938年1月任第67军高参,1939年参加随枣会战,1940年11月任第67军副军长,1943年1月任国防部中将部附,1946年7月退役回乡,1949年9月任国防部新兵训练处纵队副司令兼第4队总队总队长,12月22日在四川温江参加起义。后任四川民主联军新编第12军副军长兼1师师长,1951年2月回乡,1957年被划为右派,1959年在重庆病逝,1982年2月予以平反,恢复起义将领名誉。

罗君彤(1892—1969)四川营山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早年加入川军范绍增部,19任川军第1军6师副团长,19任川军第2军4师8旅副旅长,1924年2月任川军第9混成旅副旅长。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4师副师长,1930年参加围攻洪湖革命根据地,1933年参加围攻川北苏区红军,1936年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6月任川康绥靖公署高参,抗战爆发后任第88军新兵处处长,1938年春任第88军副军长,出川参加抗战,1940年兼任第88军新编21师师长,1942年参加浙赣会战,1949年9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独立第361师师长,12月22日在四川什邡起义。

陈兰亭(1887—1961)四川石柱人,土家族。陆军少将,绿林出身,川军将领。生于1887年6月25日。早年投身绿林,后投川军任职,19任川军第1军6师24团团长,19任川军第1军独立第3旅旅长,1924年任四川边防军第10混成旅旅长,1926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4路司令,发动顺泸起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6师师长,1928年6月任第20军3师师长,1932年任第21军川东边防第1路司令,1934年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8月任第44军暂编1师师长,1936年任第163师师长,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抗战胜利后任川黔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1947年2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1月任川东绥靖司令部副司令,11月在重庆迎接解放。1961年5月23日在重庆病逝。

杨勤安(1890—1962)字汉淮,四川峨边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传习所第三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0年9月7日。1926年5月任四川边防军第1师1旅2团团长,1928年任第21军独立团团长,后任第21军3师9旅旅长,1936年任第161师483旅旅长,1938年10月任第44军150师师长,1940年7月19日叙任陆军少将。1942年10月任第44军副军长,1944年12月兼任顺营师管区司令,1949年5月任新编第9军中将军长,12月任西南第1路游击总部第4军军长,12月25日在成都起义。后任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

杨晒轩(1892--1965)原名曙蕤、蕤生,四川岳池人。陆军少将,保定陆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

生于1892年11月21日。1933年任第28军12混成旅旅长,后任第28军1师1旅旅长,5月任第45军125师2旅旅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6年任第45军独立第19旅旅长,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任第95军新编9师师长,1939年兼广元警备司令,1946年任整编第39师新编9旅旅长,1949年10月任第95军中将副军长,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8步兵学校副校长,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四川省政协常委。

范楠煊(?—?)四川大竹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系范绍曾之侄。1932年任第21军4师独立旅旅长,曾参加围剿中央苏区,1936年任独立第12旅少将旅长,1938年1月任第72师新编14师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49年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副总司令,12月12日在四川渠县参加起义。

杨学端(1888—1969)号蜀修,四川西昌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二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六期毕业,川军将领。1932年任第24军第5旅旅长,1935年率部追剿长征红军,1937年2月22日叙任陆军少将,8月任第24军138师副师长,1938年秋兼任第24军西昌行营主任,后任西康省军管区少将副司令,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雅安参加起义。后任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参事。1969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严啸虎(?—?)四川华阳人。陆军少将,四川合川军官传习所、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川军将领。

1930年任川康边防军第2师5旅15团团长,后任第21军参谋长,1936年10月5日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任成都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938年兼任第56军164师副师长,后曾兼任中央军校高教班副主任,1949年12月初兼任成都防守司令部副司令,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四川省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汪匣锋(1899--1953)又名尚方、铸龙、龙泉,四川简阳人。陆军少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川军将领。1927年任川陕边防军第7团团长,1932年任川陕边防军第2师3旅旅长,1933年任第23军参谋长,1934年任第23军2师副师长,并代理师长,1939年6月任第45军参谋长,参加随枣会战,1943年任第45军125师师长,参加常德会战,1946年任整编第47师副师长,1948年5月任第47军军长,9月22日叙任陆军少将,12月7日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3年在辽宁铁岭于关押中病逝。

向廷瑞(1898—?)号国琛,四川遂宁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讲武堂、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毕业,川军将领。1932年10月任第20军精练司令,1935年参加追堵长征红军,抗战爆发任第10军133师397旅副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39年任第27集团军驻长沙办事处主任,后任第20军133师少将副师长,1945年任贵州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1946年7月31曰叙任陆军少将。1948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重庆市训练团教育长和反共救国干训班主任,1949年12月任第20军军委会委员,12月23日在四川广汉起义。后任解放军第7军17师参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

刘元琮(1909—1951)字介缘,四川大邑人。陆军少将,行伍出身,川军将领,系刘文辉之侄。曾入第24军军官传习所受训。1933年任第24军1师2旅旅长,1935年冬任第24军138师6旅旅长,1937年8月任第24军137师副师长兼独立团团长,1937年11月13曰叙任陆军少将。1948年任第24军副军长兼137师师长,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雅安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62军186师师长兼川西人民行署委员,1951年3月22日因受批判自杀身亡,1985年予以平反,恢复起义将领身份。

刘元瑄(1911—1996)字俊琳,四川大邑人。陆军少将,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毕业,川军将领,系刘文辉之侄。1934年任川康边防军第13旅旅长,1935年任第24军137师2旅旅长,1937年8月任第24军直属旅旅长,1939年10月14日叙任陆军少将。1944年任第24军136师师长,1946年7月任整编第24师代师长,1948年任第24军代军长,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雅安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62军副军长,西康军区副司令员,西康省民政厅长,四川省体委副主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名誉主委,全国政协常委。

田钟毅(1895—1972)号冠五,云南漾濞人。陆军少将,云南讲武堂第四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七期毕业,川军将领。曾任驻粤滇军第5旅10团团长,1924年任云南陆军第9混成旅旅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38军1师师长,1930年任第24军4师14旅旅长,1933年任第21军独立2旅旅长,1936年任独立第13旅旅长,2月27曰叙任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任第50军新编7师师长,1943年9月任第50军军长,1946年任第25集团军副总司令,1947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加入民革,1949年2月任民革川康委员会执委,12月在成都参加起义。后任川西人民行署监察委员,四川省政府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王靖宇(?—?)号治人,四川犍为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二期、陆军大学第正则班五期毕业?,川军将领。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第4路副司令,1932年任第24军2师13旅旅长,1935年任第24军少将参谋长,1936年9月24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12月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1945年7月任西康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并兼任西康省干训团教育长,1949年12月在西康雅安参加起义。1950年因起义部队发生叛乱被捕判刑,1964年12月28日获特赦。后恢复起义人员身份,任四川省政协文史专员。

陈鼎卿(?—?)字怀心,四川简阳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川军将领。曾任第24军137师副师长,1936年2月27日叙任少将,抗战胜利后曾任成茂师管区司令,1949年11月任西南第1路游击总部第3纵队中将司令,12月22日在四川彭县率部起义。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李树骅(1893—1966)四川遂宁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川军将领。19任川军第10师参谋长,后任全川烟酒总局局长,1928年任遂安潼乐蓬五县联防指挥官兼四川边防军特科司令,1931年任第28军第17混成旅旅长,1933年任第28军3师9旅旅长,1935年任第95军126师378旅旅长,1936年2月27曰叙任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任第95军126师副师长,1943年任第95军独立旅旅长,抗战胜利后回乡定居,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同年在南京加入民革,并在成都与中共联系,从事反蒋活动,1949年12月在成都参加起义。后任川北人民行署川北区剿匪副总指挥,川北区政协委员。

廖敬安(1899—1987)四川开县人,陆军少将,川军将领。生于1899年5月1日。长期在川军任职,曾任第21军4师11旅3团团长,1932年参加围剿湘鄂西边区红军,1934年任第21军4师11旅旅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5年10月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模范师3旅旅长,抗战爆发后任第21军146师436旅旅长,参加广泗战役,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任第21军148师副师长,1943年9月任第50军148师师长,1946年5月任整编第25师148旅旅长,1948年冬任国防部少将部员,旋离职回乡,1949年9月任四川省两开、城、巫四县联防清剿指挥官,10月兼任四川省开县县长,12月5日在四川开县起义。后任四川省川东人民行署林业局局长,四川省万县专署副专员,万县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万县市委主委,民革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87年10月2日在四川万县病逝。

未经公报和铨叙的其它将领:

杨汉烈(1917—1987)号化魂,四川广安人。中央军校第十六期毕业,川军将领,系杨森次子。

1935年任第20军附员,抗战期间曾任第20军骑兵连连长,在湘北参加抗战,1943年任第27集团军总部参谋,后任第27集团军总部特务营营长,1944年10月任第20军133师398团上校团长,1945年初任贵州省保安司令部教导团团长,后任贵州省保安第2总队少将总队长,1947年任贵州省直辖区保安司令,同年秋任重庆市保警总队总队长,1948年任第20军79师师长,1949年12月任第20军军长,12月26日在四川金堂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第7军19师师长,西北军区参议室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甘肃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西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1987年7月10日在兰州病逝。

曾甦元(1896—1960)原名宪悦,字起戎,四川广汉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6年11月10日。早年在川军田颂尧部任职,1930年任第29军川陕边区剿匪第2纵队司令,1931年任第29军独立2旅旅长,旋任第29军1师3旅旅长,1934年参加围剿革命根据地,1935年任第41军124师372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娘子关抗战,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5月任第41军124师师长,1939年参加随枣会战,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1941年参加豫南会战,1942年5月任第41军副军长,1943年4月任第41军军长,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1946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任第16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12月26日在四川什邡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华东军区第9兵团副参谋长,参加抗美援朝,并兼任朝鲜东海岸防御指挥所副参谋长,回国后任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南京军事学院军事主任教员,民革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林业厅厅长,全国政协委员。

周绍轩(1888—1973)又名家书,原籍四川广安,定居大竹。川军将领。1926年任第13师2旅旅长,1928年任川鄂边防军1旅旅长,1932年任第21军4师10旅旅长,1935年任第21军独立第14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出川抗战,1938年6月任第21军146师师长,1940年6月任第21军副军长兼金衢师管区司令,抗战胜利后退役,1948年在上海参加民革,从事策反工作,1949年7月被国民党逮捕,11月脱险。后任川东人民行署交通厅厅长,民革重庆市委常委,民革四川省委常委。

凌谏衔(1908—1958)四川永川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川军将领。1935年任第21军模范师3旅9团团长,在四川参加追剿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21军146师438旅876团团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任第21军146师436旅旅长,1942年任第21军147师副师长,1944年6月任第21军145师师长,1948年任第21军副军长,1949年8月任第15兵团高参,12月25日在四川郫县参加起义。

范埏生(1907—1951)少将。原名文伟,号子奇,四川富顺人。四川陆军讲武堂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川军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事政治学校炮兵科副科长,1929年加入中共地下组织,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脱党,1935年任第20军副官处处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27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处长,参加淞沪会战,1944年任贵州省第1区(镇远)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任重庆市民政局局长,1949年11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参谋长,12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参谋长兼第20军副军长,12月23日在四川金堂参加起义。1951年3月在重庆被判处死刑,1984年10月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张子完(1905—1983)四川巴中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十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905年6月8日。曾任第41军124师参谋长,抗战爆发后任第41军副参谋长兼124师372团团长,出川参加抗战。1944年秋任第41军参谋处长,1948年8月任第16兵团第4处处长,1949年夏任第47军302师师长,10月兼任第47军副军长,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起义。后任山东省卫生厅秘书,济南卫生学校总务科长,山东省政协委员。1983年3月17日在济南病逝。

周静吾(1898—1950)湖北当阳人,寄籍四川成都。四川军事教育团、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41军参谋处长,出川参加抗战,后任第41军少将参谋长,第22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抗战胜利后曾任整编第41师副师长,1949年初任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2月26日在四川什邡参加起义,1950年3月密谋组织叛乱,3月28日在成都被俘,6月20日被处决。

冷寅东(1894—1982)又名廷桂,字薰南,四川大邑人。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川军将领。1894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生于大邑南门外冷石桥。19赴南京参加二次革命,后在四川从事反袁活动,19在成都被捕,四川反袁独立后获释,任护国军左翼罗佩金部第12支队副支队长兼营长。19,赴川北杨柏纯部参加护法战争。19,任川军第2混成旅陈洪范部参谋,后历任营长、川军第8师16旅32团团长。1925年4月任川军第8师第1混成旅旅长,后任川军第12师师长,1928年9月任川康边防军副总指挥兼第1师师长,1933年随刘文辉参加四川军阀大战,失败后卸职,1936年任四川省第6区(宜宾)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3年改任四川省政府委员,1947年任四川省禁烟善后督理处处长,1948年春被免职,1949年4月任成都市市长,后兼任成都市民众自卫总队总队长,12月25日在成都参加起义。1950年出席川西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任川西行署委员。1953年任四川省府委员兼江津专区副专员。1958年任四川省政协常委。1980年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1982年10月11日病逝,时年88岁。

邓国璋(1897—1950)四川永川人。绿林出身,川军将领。19投身绿林,19接受招抚,任川军第3师独立2团团长,1911月任四川江防军第1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江防第1师师长,1931年任四川江防军第2路司令,1932年任第24军独立旅旅长,后任第21军边防第2路司令,1934年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7年任独立第11旅旅长,1938年任第78军新编15师师长,1939年因病回川。1949年12月从成都回到永川向县公安局报到,1950年在永川病逝。

刘公台(1896--1965)又名雄飞,四川资中人。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川军将领。长期在川军任职,抗战爆发后任第41军124师372旅副旅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升任旅长,1942年5月任第41军124师师长,1946年请假回乡,1949年12月任资中县维持治安委员会主任,12月8日率众迎接解放。后任川南人民行署监察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资中县副县长,资中县政协副主席等职。1965年7月31日在成都病逝。

赵壁光(1901—1975)号荆璞,四川西充人。川军将领。1937年夏任第44军149师447旅893团团长,1938年春任第44军149师447旅副旅长,出川参加抗战,后任第44军149师445旅旅长,1940年任第67军162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5月任第44军149师师长,1943年11月任第44军150师师长,曾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8年11月18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江苏碾庄投诚,后受中共委派回川从事策反工作,并任四川省西充县军事顾问,1949年底在四川西充迎接解放。任四川省西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骆周能(1908—1991)号浚明,字怀哲,四川大邑人。中央军校高教班毕业。长期在川军任职,抗战爆发后任第21军146师438旅参谋,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任第21军作战科科长,1941年初任第21军147师439团团长,抗战胜利后曾任第21军145师副师长兼上海地区警备指挥官,1948年12月任第21军230师师长,1949年4月在江苏江阴起义。后任解放军华东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教员,后被捕入狱,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后任南京市政协委员,1984年4月撤销原判,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潘清洲(1910—1975)四川仁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二十二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毕业,川军将领。曾任第23军独立营营长,1935年在四川参加防堵长征红军,1938年1月任第28集团军警卫团团长,后任四川省保安第5旅旅长,1939年3月兼任四川省阆中区防空指挥部总指挥,6月任巴山警备司令部司令,1947年1月任整编第56师164旅旅长,后代理整编56师师长,1949年4月任第235师师长,12月9日在四川南部起义。后任解放军大竹军分区副司令员,川东人民行署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大常委。

鲜英(1885—1968)号特生,四川西充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大学第四期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85年4月28日。19任四川陆军第2师参谋长,19任川军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兼重庆铜元局局长,1925年任川军第10师师长兼江巴卫戍总司令,1928年任四川善后处理督办公署参赞兼惠民兵工厂厂长,1933年10月任四川剿共军总部兵站少将总监,1935年5月任四川省第13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36年12月任四川省第11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39年7月离职,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兼重庆民盟支部主任委员,1949年夏在重庆接受中共请求,从事策反工作。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四川省民盟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委员。1968年6月8日在北京病逝。

景嘉谟(1901—1961)字懋猷,四川三台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十期毕业,川军将领。长期在川军任职,曾入第20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抗战爆发后任第20军133师397旅793团营长,参加淞沪会战,1939年任第20军133师399团团长,参加第1次长沙会战,后任第20军134师400团团长,1946年任整编第20师133旅副旅长,1948年任第20军133师师长,1949年5月代理第20军军长,12月任第20军军委会委员,1950年1月28日在四川北川率部投诚。后任四川省三台县政协委员。

徐华(?—?)四川夹江人。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78军新编16师48团团长,出川参加抗战,1946年任整编第72师新编15旅43团团长,1948年底任第72军233师师长,1949年1月8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河南永城投诚。

陈渔浦(1907—1959)四川达县人。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72军新编15师43团团长,1942年任第72军新编15师副师长,1948年任第72军34师少将师长,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河南永城投诚,2月被礼送回川,后任川西反共救国军副军长,12月在川西投诚。后任成都市西城区政协委员。

陈玲(1907—1964)字仕俊,四川仁寿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十期毕业,川军将领。1938年任第45军125师375旅750团团长,参加徐州会战,1940年任第45军125师375团团长,1943年5月任第45军125师副师长,1948年任第45军125师师长,同年12月7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河南永城被俘。后任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

张光汉(1900—1983)四川蒲江人。川军将领。抗战爆发后任第47军104师312旅623团团长,出川参加抗战,1940年任第47军104师311团团长,抗战胜利后曾任第47军127师师长,1948年12月6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河南永城被俘。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后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张则荪(?—?)四川富顺人。中央军校第八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41军122师365团团长,1949年夏任第47军301师少将师长,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参加起义。

王澂熙(1903—1987)原名英,四川眉山人。川军将领。长期在川军任职。1933年任第28军5师14旅27团团长,参加围剿长征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45军127师379旅758团团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任第45军127师381旅副旅长兼761团团长,1939年任第45军127师379旅旅长,1940年任第45军127师副师长,1942年4月任第45军127师师长,1947年7月退役,回乡居,1949年组织“眉山解放委员会”,任主任委员,迎接解放军解放眉山。后任眉山县政协副主席,眉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眉山县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政协常委。

刘树成(1885—1977)字元钧,四川大邑人。川军将领,系刘文辉堂侄。生于1885年4月22日。曾任第21军机枪第1团团长,1935年任四川11月兼任邛崃警备司令,参加堵截长征红军,1936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独立第16旅旅长,1938年任川康绥靖公署新编第17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9年10月任雷马屏峨沐守备司令部司令,1950年1月在四川犍为率部起义。后任川南人民行署参议,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

何学植(?—?)四川广安人。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20军特务营营长,抗战胜利后曾任第20军133师399团团长,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任第20军133师少将师长,1950年1月25日在四川北川投诚。

李志熙(1902—?)四川三台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21军146师参谋长,1948年7月任第21军145师师长,后任第21军26师师长,1949年12月21日在四川大邑投诚。

李介立(?—?)号新吾,四川犍为人。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川军将领。1935年6月任第20军第2混成旅6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任第20军133师397旅794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1939年任第20军兵站站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20师134旅副旅长,1947年11月升任旅长,1948年任第20军134师师长,1949年4月在阻击解放军渡江战役中被俘。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

向文彬(1902—1987)又名光弼,四川广安人。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902年9月25日。1935年任第20军第5混成旅14团团长,参加追堵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20军134师402旅804团团长,1939年任第20军134师402团团长,参加鄂南会战,1944年11月任镇新师管区副司令,未到职。1945年任贵州省玉屏县县长,后任贵州省赤水县县长,1948年1月任贵州省保安1团团长,7月任重庆保安警察总队总队长,1949年12月任第20军独立师师长兼第20军军委会委员,12月23日在四川广汉起义。后任解放军第高级步兵学校教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广安县政协副主席。1987年6月12日在四川广安病逝。

马国荣(1903-1949)字用宾,西康西昌人,回族。川军将领。1928年起任21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附、第21军第146师副官主任,曾入峨嵋军官训练团二期步兵科受训。1937年出川参加抗战,参加南京保卫战之广泗战役,以功升团长。1938年至1940年任438旅副旅长、旅长。1940年废旅后任21军第146师438团团长。1940年10月因封锁长江布雷有功,获军事委员会甲等干城奖章。1942年参加浙赣会战,率部在兰江西岸策应兰溪方面作战,所部工兵营埋设地雷,炸死日军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后担任21军第146师副师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21师146旅副旅长,驻守上海、台湾、南通等地,1948年3月任国民政府主席(总统)特派战地视察官兼第9视察组组长,8月9日在陕西省澄城县冯原镇王庄澄合战役中,视察整编36师时被俘,后释放。1949年2月7日在成都四川省立医院病故。

穆瀛洲(1896—1951)又名肃中,四川江津人。川军将领。19任黔军独立第1旅旅长,1924年任贵州陆军第5师第5混成旅旅长,1926年6月投入川军刘湘部,任川军第2混成旅旅长,192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2师副师长,1932年任第21军川东边防第2路司令,1935年在川黔边区堵截长征红军,1936年任独立第15旅旅长,1938年脱离军职在四川雷波创办公司,1949年10月任雷马屏峨沐守备司令部副司令,1950年1月16日在四川犍为参加起义。后任川南木材公司乐山分公司经理,1951年在三反运动中自杀身亡。

夏骑风(1897—1958)又名智成、奇峰,四川绵竹人。川军将领。1935年任第21军教导师5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任独立第13旅38团团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3月任第28集团军总部副官处长,兼新编18师副师长,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未就职,后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6年退役,1949年任绵阳专区民众自卫督导专员,并兼任安县、绵竹、什邡、罗江、茂县山防总队少将总队长,同年12月24日在四川绵竹参加起义。

邱仲丕(?—?)四川仁寿人。中央军校高教班毕业,川军将领。抗战期间曾任第72军新编13师39团上校团长,在江西、湖南参加抗战,1944年任第72军新编13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曾任整编第72师新编13旅副旅长,四川省第10区(大竹)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第10纵队司令,12月在四川西充参加起义。

何翔迥(1907—?)四川营山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二十二期山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川军将领。曾任第28军特务大队大队长,1933年参加围剿红军,1941年任第45军参谋长,1942年任第45军127师副师长,在鄂北参加抗战,1945年2月代理师长,指挥老河口抗战,抗战胜利后曾任川康绥靖公署办公室主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何少桓(1916—?)原名刚,四川资中人。中央军校第十二期毕业,川军将领。抗战爆发后曾任第45军125师参谋,出川参加抗战,1945年任第45军125师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在安徽砀山接受日军投降,后任第47军302师副师长,第47军代理参谋长,1949年12月22日在四川什邡参加起义。后任安徽省六安地区行署农业局副局长,六安市人大副主任,安徽省政协常委。

吴纯瑕(1902—1962)字祥锡,四川资阳人。川军将领。生于1902年6月23日。1935年任第20军3师7旅21团团长,抗战期间曾任第72军新编15师44团团长,在江西参加抗战,1944年任第72军新编15师参谋长,1945年任南浔师管区少将副司令,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川北师管区副司令,1949年兼任国防部预备第5师副师长,同年12月9日在成都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铜梁炮兵学校教研员,重庆长江化工厂干部。1962年5月27日在重庆病逝。

李炜如(1892—1960)原名映秉,字崇义,又名李苏,四川仪陇人。生于1892年11月23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曾任川军第5师骑兵团团长,1926年12月任第29军第7混成旅旅长,后任警卫司令,1932年任第29军第1路司令,围剿长征红军,1935年任第41军124师11旅旅长,1937年任第41军123师副师长,1939年任第22集团军中将总参议,1943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军,1945年退役,1948年任“勘乱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同年加入民革,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1957年4月在南充被判刑入狱,1960年12月在狱中病逝。1981年5月撤销原判,予以平反,认定为起义人员身份。

刘景素(1911—1986)四川江油人。中央军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92月4日。1938年8月任第22集团军野战补充团团长,同年加入中共,10月任第41军122师367旅731团团长,1939年春年调任第22集团军总部科长,8月离职经商。1943年2月任第22集团军总部参谋,1947年任第41军122师副师长兼366团团长,1949年10月任川鄂边区绥靖公署独立纵队司令,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参加起义。后任安徽师范学院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民革安徽省委主委。1986年7月11日在合肥病逝。

张仲雷(1899—1978)字震中,四川成都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川军将领。

1940年9月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高级教官,10月兼任战术主任教官,1943年任第36集团军参谋长,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对日作战中被日军俘获,7月逃出,抗战胜利后曾任西康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12月在西康参加起义。后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

邓亚民(1915—)四川营山人。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五期毕业,川军将领,系邓锡侯之子。抗战期间曾任川康绥靖公署特务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第95军参谋长,1949年任第95军高参,同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成都市政协常委,民革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0月27日在成都病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