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精选11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精选11篇)

时间:2019-12-03 02:38:14

相关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精选11篇)

读后感是对作者观点的思考和回应,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写读后感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表达,让文章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美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二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三

“哲学”是一个西洋名词。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理论学三大部分。用现在的术语说,是指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三大部分。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以反思为中心话语,以人生为对象,认为“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哲学内容的各个部分是紧密相关的,比如人生论以宇宙论为根基,也连带知识问题,知识论可证宇宙论,三者“相即不离”“互有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新星出版社整理的全新修订注释版本中,对照1948年英文原始版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并指出,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哲学思想和各家学派观点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很多研读者都有这样的同感:你或许不同意冯友兰的某些观点,但你绝对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但是,他也能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其他各家学派的思想,以时代人的思想与倾向为我们阐明观点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他总是以一种宏观的把握,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中国哲学史的脉络,为后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术追问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哲学总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又各家学派自成一说,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著称于世。冯友兰先生从史学的角度,用一种宏观的视野,以时间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发展的清晰脉络。

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冯友兰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一个文化盛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和平而努力。冯友兰先生在对中国的哲学史向前推进作出精确阐明的同时,将思想与情趣相结合,让人发现哲学的思维也能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例如冯友兰先生在讲解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是首先引出“白马非马”的命题,接着从三方面论证这个命题,以此引发读者的兴趣并进一步阐述“共相”的具体含义。

冯友兰先生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中国哲学世界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哲人的宏大气度。他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十分明确,让人觉得中国的哲学史是在一个不断发展之中的过程。在命题“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中,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在具体的内容中为我们对比了儒家和墨家在观点上的异同。

他概括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则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孔子是以为文雅有修养的君子,墨子则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同时也指出,墨子对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并没有提出异议。他或许在内心之中也对某一学派的观点具有倾向性,但却以一种科学的精神进行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哲学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的发展。这种比较和分析不仅仅需要一种精神,更需要对于中国哲学发展史的理论研究,一种纵横全面的思考和总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方式和学以致用的学术兴趣。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突破了哲学的晦涩难懂,将中国哲学融入历史,富合故事性的同时又富舍哲理性。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魅力之美,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各自组成了中国哲学的必要部分。而串联这些学说的,则是历史这条主线。相比于西方哲学的神教旨主义,中国哲学更注重挖掘人的道德和精神。总的来说,中国哲学更能体现历史的韵味,令人沉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四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我们教师就是处在道德境界,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其次,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仅是教师,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五

近日,我重温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分化到融合的过程。正如书中所分析,周朝后期中央权威下降,官师一体走向官、师分离,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按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所分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随着秦、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儒家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官学,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来的佛家思想所长,在宋朝时形成了儒释道合流的新儒学。通过不断融合实现完善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无论是作为入世哲学的儒家,还是作为出世哲学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内圣,就需要注重内在修炼,修炼的重点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论上,新儒家“陆王心学”引入了佛学中禅宗顿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后以敬存之,强调通过“格物正事”实现“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学”则强调尊“理”养“气”,“气,使人各不相同”,并认为通过个体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实现个体快乐。道家更关注于人如何获得自身幸福,通过追求个体自由自在地发展实现相对幸福,通过“以理化情”实现绝对幸福。

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儒学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人的博爱,并且这种博爱由孔子时期分为“君子”、“小人”有差别的爱演变成了孟子时期无差别的爱。道家虽然不主张损害自己利益去关爱他人,但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就连武士阶层出生的墨家,也强调主张“兼爱”,并将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卫为主的“非攻”范围。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国天下、内圣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国天下”,路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法是构建一套以“礼”(对君子)和“刑”(对小人)为核心的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三纲五常等)。然而,现实中,“内圣”的人,未必能成为“外王”,例如,奉行“仁义”的宋襄公失败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却成功了。对此,儒家给予的“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可以为“外王”,“内圣”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选,但“内圣”不一定最终成为实际的“外王”。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谛,无论在什么状态、无论在什么职位,我们都需要尽力做到“内圣”、主动做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在践行“家国天下”的梦想。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知行一体。儒家在早期并未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儒家与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学派”将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强调“天理”,人的行为应遵循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新儒家“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则将宇宙视为一个精神的整体,“心即理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致良知”。而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运行规律“常”。

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社会环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系统解释,然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动力问题。早期儒学认为一切天定,要求人们“尽人事、听天命”,新儒学认为遵循“天理”、“良知”,但并未解决“天命”、“天理”、“良知”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的问题。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采用外部的“礼”、“刑”对人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规范矫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个人身上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这样必然导致社会监督成本过高、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补充,根据道教,个人自觉修身可以实现长生不老;根据佛教,个人据礼行事、遵纪守法是前生“业”的“果”和来世“果”的“业”。事实上,我们知道,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为了赎自身的“原罪”。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整体国力的显著增强需要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的、强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流哲学思想体系。如何基于个体自我监督而非社会监督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因应当今中国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与高度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大规模组织生产为单元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人们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与此对应,集体、组织和单位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上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显现,家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家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此外,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于血缘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于共同社区和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转变,由此,人们的自我修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去血缘”、“去家族”化。最后,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超道德力量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弱,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探寻规律性而非神秘力量。这些新变化,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则,解题者谁?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六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先生,他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七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八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九

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主要依据时间顺序将先秦至民国时期中国哲学各家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读。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时段及不同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差别化分析。

首先,其结合中国古代以“农”为中心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哲学的总体趋向加以解释,以“农”的直觉为先的习惯解释中国哲学将直觉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农”的朴实性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性解释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趋势的成因,以中国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释儒家伦理思想何以成为正统等。

其次,其基于一种分段研究的思维,分不同时间段对中国哲学进行具体的差别化研究。以道家为例,冯友兰认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体制度伊始的隐者,其将道家思想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杨朱为代表的隐者,此阶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观点是“为我”、“重物轻生”。第二个阶段以惠施、公孙龙之后的老子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道无名,以及“反者动之道”的物极必反思想。其处世观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极必反,故强调欲刚则柔、无为、弃智。第三阶段以先秦时期的庄子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顺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对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绝对幸福,强调物我同一。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南北朝时期的新道家(也称“玄学”)阶段,冯友兰将这个时期的道家分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庄子》的注疏当中,其主要观点是道就是无,同时以变化的思想解释“有为”和“无为”,遵循变化是无为,固守旧制是有为,强调万物没有是非差别。主情派的代表其选取的是《杨朱》及《世说新语》,主要是任我从人、率性而为的风流精神。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以时间维度进行条分缕析,阶段分明,在每次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如周朝、秦朝、魏晋南北朝等时期,冯友兰均对其社会制度先行阐释,为相关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背景。无论是法家在秦朝的兴起,还是儒家在汉朝的独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来,其与不同时期统治者、民众需求息息相关。从这种分时段的差别化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尤其是乱世中国哲学的兴盛,以及不同阶段中国哲学思想的前后传承与超越。

此外,冯友兰在分析中国哲学时,能够与西方哲学相联系,采取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相比,将中国的“物极必反”思想与黑格尔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较等等,其谈中国哲学又不仅仅只谈中国哲学。但可能因需与西方哲学相联系,而中国哲学中名家的辩论之法与西方哲学的逻辑辩证思维最为接近,冯友兰在该书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辩论思维,反而显得有些本末倒置,这一点尤其为牟宗三所诟病。

全书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前三章对中国哲学总体的分析,因其结合我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特点、政治背景、家族传统分析中国哲学,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本土性特点。而后二十五章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时间轴以及传承脉络的梳理较有学习及借鉴意义。现代对中国哲学的研读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进行研究,冯友兰按时间轴并结合几个重大时期内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分析的方式,为理解后不同时期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提供了参考。这种结合时代背景研究内在动因的方式为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而研究中国哲学时结合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分析亦存在一些问题。冯友兰对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梳理脉络时间跨度大,工序庞杂,其对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颇亦可以想见。以儒家为例,冯友兰对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对儒家相关经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众多解释中较偏僻的一种,尤其是冯友兰的分析过于向逻辑辩证思维靠拢,如牟宗三所说:倾向于西方的新实在论。偏离了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其试图使中国哲学走向明晰化,但有点过犹不及。

在此举两例,一是对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礼,故而其对正名的论述主要是为应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一种人伦的名实观,而非实证性的名实之辩。其主要出于《论语》:“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当时卫国国君不顾父子伦常越过其父而登临君位,故子路有此问。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实事成,进而礼乐兴,故必先使其行为符合礼制伦常,这是孔子正名观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亦体现了这种人伦的礼制思维,而冯友兰对“正名”的解释,仅截取了孔子对“正名”的部分论述,脱离了孔子当时的完整语境,强调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必须履行与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偏向于近代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是一种实证的名实之辩,显然偏离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关于“命”的解释。冯友兰将孔子所说的“命”理解为命运,认为我们尽力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计成败就是“知命”,有种宿命论的悲观主义成分,但这明显是对孔子“天命”思想的误读。从孔子周游列国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观主义者。孔子对“命”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当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为对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为对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则是对事物之义理明悟后产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说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义理,可以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而对天道产生遥契,是可知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所体现的就是修身养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种过程。若理解为宿命则会陷入一种不可知论当中,偏离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相较而言,牟宗三对“性与天道”的解读即参考了君子“三畏”之说,更为符合传统儒家思想,兹不赘言。

冯友兰在解释儒家思想时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认为后来儒家对孔子的解读受政治环境影响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读孔子思想之时,不自觉地受西方逻辑思辨思维的影响,偏离相关语境陷入自己的理解当中,有为表达而表达之嫌,而非为解读而表达,以上对“正名”及“命”的解释即属此类,难免偏离了中国传统。

总体而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不失为了解中国哲学之佳作,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时期对中国哲学进行差别化研究,同时采取分阶段研究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加以梳理并适当解读。虽在各家思想的横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纵向分析脉络清晰,足以使人对中国哲学产生概括性认识。无论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细细品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十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十一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

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

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

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

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

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