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糖友脚痛脚麻小心患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友脚痛脚麻小心患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时间:2020-12-17 18:40:40

相关推荐

糖友脚痛脚麻小心患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有糖尿病患者诉说自己四肢麻木并有刺痛,以手指及脚趾尖端明显,有时候整个手脚都有这种感觉,无其它不舒服,在多家医院诊断不明,治疗也无效。后来病人检查了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发现均明显升高。因此病人患

1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四肢麻木

有糖尿病患者诉说自己四肢麻木并有刺痛,以手指及脚趾尖端明显,有时候整个手脚都有这种感觉,无其它不舒服,在多家医院诊断不明,治疗也无效。后来病人检查了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发现均明显升高。因此病人患的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呢?患上糖尿病时由于血糖升高引起神经纤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包括能量及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神纤维肿胀以至变性,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象针刺样、烧灼样或蚂蚁爬等的感觉,通常以下肢较上肢严重,两侧肢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典型时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有时表现为痛觉过敏,很轻微的刺激即感觉到明显疼痛,严重穿衣服及盖被子亦会觉得疼痛。患2型糖尿病的病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糖尿病本身的症状(如喝水多、吃饭多、小便多及体重下降)却常常不明显,而主要表现肢体末端麻木、疼痛等,容易漏诊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治疗吗?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须要早期治疗。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国外的大规模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另外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时早期使用维生素B12类制剂特别是甲基维生素B12可收到部分效果,如联合使用维生素B1及B6则效果可能更好,但最好还是去医院看医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除了可引起肢体疼痛外,还可引起肢体痛觉及温度觉下降,即对疼痛及温度的感觉功能下降。因此,病人通常对外伤所引起的疼痛及高温不敏感,很容易引起肢体损伤及烫伤。周围神经病变时,足部受力发生变化导致足部受力不匀,很容易发生足部损伤。同时由于糖尿病病人愈合能力较差,神经病变又可致肢体血管功能障碍而引起缺血。因此当肢体损伤或烫伤后很难愈合。这些损伤发易发生于下肢,如发生于足部则称之为糖尿病足,为糖尿病病人截肢的最常见原因。

因此,糖尿病神经病变(甚至未发生神经病变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肢体损伤。鞋袜要柔软舒适,最好不要穿皮鞋。定期修剪指(趾)甲,防止指(趾)甲太长而损伤皮肤,但修剪指(趾)甲时又要注意不要损伤手脚。注意肢体清洁卫生,瘙痒时要小心以免抓破皮肤。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烫伤。另外还可穿特殊的鞋以改变脚部的受力,从而减少脚部损伤。

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肢体破损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尽快使伤口愈合,否则不但截肢的几率很高,而且还可能发展到危及生命的状态,因此千万不要自己处理。临床上我们遇到的肢体损伤未得到及时合理治疗而最终导致截肢病例不少,少数甚至失去生命,决不是危言耸听,希望大家警惕。

对于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有几点一定要注意: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如果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则要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并防止发生肢体损伤;一旦发生损伤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以获得及时合理的治疗。

2糖尿病患者神经受损的四种表现

糖尿病绝不仅仅是血糖高那么简单。贯穿糖尿病发展的所有阶段,60%—70%的糖友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受损,给患者带来的是麻木、疼痛、腹胀、多汗等症状,不但大大降低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那么,糖尿病患者神经受损会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是麻,麻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专家介绍,老陈脚麻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病的早期典型症状。所谓“周围神经”,就是人体除脑部、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周围神经一方面负责人体的各种感觉、运动,还支配着人体的内脏活动,比如心脏、胃肠等。因此,一旦周围神经受损,受到影响的功能很多,症状多种多样。“其受损的根本原因,是小血管的受损。”

专家指出,没有诱因却出现脚麻的患者要注意检查血糖水平。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已出现神经病变的要使用药物治疗,并且天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尽早处理脚部干裂、鸡眼、霉菌感染等问题。

其次是胀,胃肠变懒了。

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的一类,多发生在病史在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便秘、腹胀,严重的会出现肠梗阻。

专家提醒,要预防胃肠变懒,平时一定要多吃蔬菜,蔬菜的量必须是主食的3倍。另外,要适当运动,并控制好血糖。

再者是痛,一碰就触发。

专家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引起的疼痛在糖友中很常见,发生率在10%—20%。周围神经病引发的疼痛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俗称“神经痛”),其特点是自发性和诱发性,除了电击样疼痛,还有针刺、火烤、撕裂样疼痛,往往轻微的触碰就会诱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最后是汗,吃饭时老出汗。

正常人出汗往往是全身一起出,比如天热、剧烈运动以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出汗异常往往是半身出汗,一般是上半身出,下半身没有。

这种出汗源于交感神经受到了损害,是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吃饭就出汗,这是由于味蕾受到刺激后引发的交感神经失控。还有的糖尿病患者睡醒时会出一身汗,也是交感神经失控的表现。

而且异常出汗一般多发生在老年人且较胖的糖友身上。对此类患者,专家建议:1。减轻体重;2。吃饭的时候放慢节奏;3。如果伴有焦虑,可以服抗焦虑药物,对病情有一定帮助。

3糖尿病导致面瘫 早期诊断很重要

面神经麻痹是糖尿病的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众所周知,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引起糖尿病足的发生。发生机理是因高血糖引起微血管病变和糖代谢紊乱,造成周围神经缺血缺氧、神经能量代谢异常及神经纤维脱髓鞘等病理改变,从而造成神经末梢损伤,诱发足部溃疡发生。同样道理,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也是因血糖控制不良而引起的神经末梢损伤,与糖尿病足同属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理相同,只是发生部位不同而已。

虽然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比较少见,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专家称,如果老年患者急性发病,突发口眼歪斜、抬头纹(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不能皱额、不能鼓腮或吹口哨等周围性面瘫症状时,在考虑是否为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的可能。

特别是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或同时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其他表现(如糖尿病足)者初步诊断为周围性面瘫但常规治疗不佳时,更要考虑到患者的面瘫表现可能系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及时检测血糖,尽早明确诊断。

针对糖尿病并发面神经麻痹的治疗,首先是通过口服或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其次是予以周围性面瘫的常规治疗,包括局部理疗,口服强的松、维生素B1、地巴唑,肌注加兰他敏等综合措施,必要时可辅以针灸治疗。临床资料表明,虽然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体现较为缓慢,面瘫的恢复过程较长,但并非不可逆。

只要能够早期明确诊断,把握住积极治疗糖尿病的机会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是病情逆转的基础,同时配合有效的常规抗面瘫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在1—2个月内治愈,预后良好。

4糖友脚痛脚麻小心患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很多人对于糖尿病的症状的了解,大多局限在血糖高、尿量增多、体重下降等,但却不知原来下肢、足部各关节经常疼痛,也是糖尿病的继发性症状。专家提醒,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久而久之还会因为神经变性出现损伤性足部溃疡,甚至发展到糖尿病足,后果十分严重。

脚痛脚麻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学上称之为周围神经病变。所谓周围神经,就是人体除脑部、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周围神经一方面负责人体的各种感觉、运动,还支配着人体的内脏活动,比如心脏、胃肠等。因此,一旦周围神经受损,受到影响的功能很多,症状多种多样。受损的根本原因,是小血管的受损。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感觉神经是糖尿病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大多起病隐匿,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做肌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如发放神经冲动的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逐渐出现:

1、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灼热感等;

2、感觉减退: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严重者感觉丧失,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即使受伤也浑然不知,由于病人缺乏自我保护反应,因而很容易受伤;

3、感觉过敏:对冷、热、触摸极为敏感;

4、疼痛:有的病人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静息痛),似刀割火燎,夜间疼痛尤甚,让人彻夜难眠,痛不欲生。上述症状主要发生在四肢,但下肢更多见且症状更明显,病变部位通常双侧对称,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脚趾,以后逐渐向上发展,症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当病人出现运动神经病变时,由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萎缩,运动时肌无力,甚至瘫痪,比如面神经病变时可出现面瘫,动眼神经病变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等。

什么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主管心跳、呼吸、血压、胃肠蠕动和膀胱排尿、各种腺体的分泌等生理活动,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一组神经。当植物神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心动过速、心慌气短、直立性低血压、胃部胀满、嗳气、呃逆、顽固性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尿无力、尿潴留、尿失禁、阳痿、月经紊乱、性欲冷淡、皮肤出汗异常。

糖友应每年检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手术并不能解决糖尿病代谢异常带来的神经本身病变。但即使是这样,如果在神经受压的早期和中期即接受减压术,就可以恢复神经的血运,使麻木和刺痛的症状消失,并使肌力得到恢复;若等到神经的压迫损伤已经很严重时才进行治疗,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性多发神经病,应特别保护丧失感觉的双足,以减少皮肤损伤和截肢的风险。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由于其受累神经纤维的直径不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表现。若细小纤维受累,是以感觉障碍及疼痛症状为主要特征,常有感觉过敏,表现为怕冷、麻木、烧灼感,甚至不能忍受衣被的摩擦。疼痛可以有钝痛、烧灼痛至抽痛和刀割样痛不等,大都夜间明显。客观检查有袜子、手套样感觉障碍。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如少汗或无汗,皮肤温度过高或减低,皮肤营养不良等。如是以大纤维受累为主,约半数患者轻触觉减退。可表现为行走不稳等感觉性共济失调的症状。当大小纤维及C纤维均受累称为混合型。临床可同时表现为大小纤维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以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临床最为常见的类型是远端对称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其临床特征为慢性起病,两侧对称,下肢比上肢重,症状通常从远端向近端发展,感觉障碍突出,运动障碍相对较轻。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肾阴虚血瘀型

(多见于小纤维受累者)

证候:手足麻木灼痛,渐至整个肢体,夜间加剧,甚则不可近衣被,盗汗自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思饮,大便偏干不畅,舌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涩。

证候分析:消渴日久,肝肾阴亏,气血不周,肢体无以濡养故见肢体麻木,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因而肢体灼痛,夜间加重,不可近衣被;盗汗自汗,五心烦热;阴津不足故见口干思饮;大肠津亏导致大便偏干不畅;舌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涩为阴虚内热兼有血瘀之征象。

治法:补肾滋阴活血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桃红四物汤

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 泽泻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

加减:若以阴虚为重者加旱莲草20~30克,女贞子10~15克,以养阴清热;以血瘀为主者加川芎10~30克,六路通10~20克,鬼箭羽30克,以活血通络;以肾精气虚为主者加用菟丝子30克,肉苁蓉10~20克,以益肾填精;肢痛重者可加细辛3~5克,元胡10~15克,以通络止痛。

肾阳虚血瘀型

(多见于小纤维受累者)

证候:肢体麻木疼痛,遇冷加剧或夜间加重,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阳痿早泄,舌淡暗体胖苔白厚或腻,脉沉细或沉迟。

证候分析:消渴久致阴阳两虚,温煦不足,阳气不达四末故见肢体麻木,遇冷则痛;命门火衰导致畏寒肢冷,阳痿早泄;腰府失养故见腰膝酸软;肾阳虚衰不能温脾,脾失健运因而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口淡不渴,舌淡暗体胖苔白厚或腻,脉沉细或沉迟为阳气不足导致血瘀之征象。

治法:补肾温阳活血。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桃红四物汤

处方:附子15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山药10克,山萸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

加减:以血瘀为重者加水蛭10克,全蝎3克,以破血行瘀;肾阳虚为主者加用仙茅、仙灵脾各10~20克,鹿角霜10克,以温肾助阳;然后再结合症状用药,肢体麻木、怕凉、疼痛重者加用元胡10~15克,桂枝加至20~30克,以温经止痛;出汗多或汗出不均者加用浮小麦30克,五味子10~15克,白芍10~30克,以固摄止汗; 阳痿不举者加阳起石15~20克,巴戟天10~15克,锁阳10~15克,以填精助阳;腹胀腹泻者可加用四君子汤助脾运化。

肝肾阴虚,肝凤内动型

(多见于大纤维受累者)

证候:手足麻木或酸楚,走路不稳,头重足轻,腰酸腿软,头目眩晕,舌红少苔,脉沉细弦。

证候分析:消渴久致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见手足麻木酸楚,走路不稳,头重足轻;肾阴虚损则腰膝酸软;轻窍失养故头目眩晕;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弦为肝肾阴虚动风之征象。

治法:滋补肝肾,养肝熄凤

方剂:一贯煎加镇肝熄风汤加减:生地30克,沙参10克,枸杞10克,麦冬10克,当归15克,川楝子6克,牛膝15克,龟板10克,天冬10克,生牡蛎30克,元参10克,白芍15克。

加减:以走路如踩棉花者加生石决明30克,生龙骨30克,以镇肝熄风;如伴有肢体疼痛者加用生蒲黄、五灵脂各10~15克,以活血止痛。伴有大便不畅者加用生白术30克,郁李仁10克,以调畅大便。

脾肾不足,痰瘀互阻型

(多见于大小纤维均受累者)

证候:手足麻木疼痛剧烈,或夜间加重,感觉异常,或怕冷或恶热,腰膝酸软,下肢沉重,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遗精或阳痿或早泄,舌体胖苔厚腻,脉沉细或沉涩。

证候分析:消渴久致脾肾两虚,脾虚生痰,痰湿阻滞故见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下肢沉重;肾虚则见腰膝酸软,遗精或阳痿或早泄;痰瘀互阻,脉络不通故见肢体麻木疼痛;舌体胖暗有瘀斑或瘀点,苔厚或腻,脉沉细或沉涩为脾肾不足痰湿血瘀之征象。

治法:补肾温阳活血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桃红四物汤

处方:附子15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山药10克,山萸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

加减:以血瘀为重者加水蛭10克,全蝎3克,以破血行瘀;肾阳虚为主者加用仙茅、仙灵脾各10~20克,鹿角霜10克,以温肾助阳;然后再结合症状用药,肢体麻木、怕凉、疼痛重者加用元胡15克,细辛3克,以活血通经止痛。

中成药治疗

金匮肾气丸(水丸) 由桂枝、附子、生地、丹皮、茯苓、泽泻、山萸肉、山药组成。每次服20粒,每日3次。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肢体冷痛,麻木不仁之神经病变。

活血止痛胶囊 每次服4粒,每日3次,适合于血瘀阻滞,筋脉不同,肢体麻木者。

筋脉通胶囊(协和医院内部制剂)由生黄芪、生地、丹参、葛根、桂枝、菟丝子等组成。每次服5粒,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肾虚血瘀,筋脉不通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针灸治疗

体针 可取肾俞、命门、腰阳关、足三里、三阴交、太虚等穴。以中等刺激为主。亦可采用灸法,隔日1次。

耳针 可取肝、脾、肾、坐骨神经等,以强刺激为主,留针15~30分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