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乙肝携带者居家食疗方

乙肝携带者居家食疗方

时间:2021-06-28 18:39:36

相关推荐

乙肝携带者居家食疗方

如果乙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并持续6个月以上,临床无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的人,通常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据报道,我国慢性乙肝携带者人数约有1.2亿以上,其中最后死于肝硬化的

1乙肝携带者居家食疗方

如果乙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并持续6个月以上,临床无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的人,通常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据报道,我国慢性乙肝携带者人数约有1.2亿以上,其中最后死于肝硬化的约有25%。专家强调,目前尚无特效杀灭乙肝病毒的药物,因此日常饮食治疗对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养阴里脊肉

里脊肉300克,鸡蛋2个,女贞子5克,旱莲草5克,桑椹子5克,菜油、湿淀粉、绍酒、白糖、精盐、醋、蒜、姜、麻油、葱花各适量。炒锅下油烧至七成热,分散投入肉条,炸至金黄色,表面发脆时捞起,另放入猪油、姜、蒜炒出香味,烹入药汁拌匀,放入里脊肉,醋拌匀,淋上麻油入盘即可。

适合平素身体虚弱,血虚头晕,腰酸乏力者。尤其适合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之肝肾阴虚型患者。症见胁痛隐隐,头晕眼花,耳鸣,口干咽燥。心烦少寐,以及视力下降,须发早白,腰膝盖酸软等。

猪肝四物汤

猪肝150克,熟地10克,当归5克,白芍10克,炒枣仁5克,枸杞子10克,水发木耳20克,熟猪油、鸡汤、绍酒、酱油、湿淀粉、味精、精盐、胡椒粉各适量。炒锅炒旺下药汁、鸡汤、木耳。煮开后将木耳捞入碗内,肝片抖散下锅,汤开后去浮沫。肝片浮起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熟猪油,片刻后关火,盛入碗内即成。

适合乙肝携带者,慢性乙肝炎症日久迁延、阴血亏损、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型患者。症见头晕眼花、耳鸣、肝区隐隐作痛、心悸失眠、疲乏倦怠等。平素血虚头晕,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者也可服用。

2乙肝与丙肝有何异同

1.感染传播方式相似,两者均主要经过血液或输血制品等方式传播。

2.临床表现相似,但丙型肝炎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有些患者不易被发现,且肝功能检查常表现单项转氨酶升高,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3.均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倾向,其发生率丙型比乙型肝炎更高,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更大。

4.由于传播途径相似,因此丙肝与乙肝可以重叠感染,且重叠感染较单个感染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要高,表明丙肝与乙肝重叠感染可加剧肝脏的损害。

5.丙型肝炎也可能有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但不如乙型肝炎发生率高。

3丙肝和乙肝有哪些具体的不同?

第一,病毒特点不同,乙肝病毒感染之后存在与肝脏细胞的核里面,而丙型肝炎病毒一般在肝脏细胞的胞浆里,这样一个区别,对于治疗来讲可能乙肝的治疗更复杂一些,丙肝的治疗相对来说更简单一些。

第二,乙肝在母婴传播过程中它的愈后相对是比较重一些的,如果妈妈传给孩子,这种情况90%都会变成慢性化。丙肝如果是妈妈传给孩子的话,相对来讲影响不是特别大,大多数会清除病毒。但是在成年人的感染不同,乙肝的成年感染相对来讲慢性化很少,而丙肝成年人感染比较多,而丙肝大多数发生在成年感染,所以丙肝影响比较大。

第三,临床表现不同。乙肝相对临床表现明显,丙肝的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

第四,诊断方面乙肝有健康携带者,丙肝没有这个概念。乙肝的健康携带者并不是说真的是健康的,只是患者的转氨酶是正常的,可能肝脏组织没有真正炎症,但是病毒是存在的,只是健康携带者。但是丙肝的概念是只要有病毒就是说明有肝脏炎症,有丙肝病毒就应该考虑治疗。

第五,临床诊断上大家对乙肝了解比较多,所以大家在很多体检都会去查乙肝,但是对于丙肝由于不太了解,所以体检都不含丙肝,这样往往丙肝病人容易漏掉。

第六,临床表现相对丙肝来讲比较隐秘一些,而乙肝比较明显,这个会影响病人的就诊,也会影响病人对于疾病的追踪观察影响。

第七,治疗方面的不同。丙肝主要是在肝脏细胞泡浆里,乙肝在细胞核里面比较难治。另外一方面,我国大多数的乙肝病人是婴儿期或者是围生产期传播的,容易发生免疫耐受,而丙肝是成年人的传染,通过治疗之后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4丙肝比乙肝更易被人忽视

在临床上,丙肝和乙肝的危害性基本相同,患者都有可能因此而转变为肝硬化、肝癌等。但是丙肝和其他疾病相比,丙肝最具有其隐秘性。

据专家介绍,在感染丙肝病毒的初期,患者异常症状并不典型,可以没有黄疸,也不会出现转氨酶异常,这让人非常容易忽视。往往当病情严重时才引起重视,但多数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由于目前健康体检中没有“检测丙肝”这一项,很少有人注意到丙肝,这些主观因素加上客观因素(其隐匿性),导致了相当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得不到正确、彻底的认识与治疗,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的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不知自己已经得了病,还很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有的人被感染后,要甚至30年后才有症状,也有可能一生也没有病发,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这也是丙肝被称为是“沉默的杀手”的原因。严格消毒不容忽视。和经血液传播相比,日常生活接触而感染的几率非常低。但是,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治疗、文身、穿耳孔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丙肝。尤其是街头不正规的穿耳孔,其消毒状况很不乐观。

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文身针头以后,若其携带丙肝病毒,病毒经过血液然后进入肝脏,从而可以造成病情恶化。因此通过文身感染上丙型肝炎的人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肝炎感染症状,从而贻误了治疗的时机。

据悉,美国科学家对626名曾因背部出现问题而去就医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他们进行了丙肝感染指标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那些做过文身的人被感染上丙肝的机会较那些未做过文身的人要高出6倍之多。血液是主要传播途径由于丙型肝炎病毒于80年代后期才被发现,其发病机理仍未十分清楚,但传播途径基本明了。专家介绍,输血及血制品是引起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临床中所接触的丙肝患者中,其感染途径50%至70%为血液传播,如曾有过输血史、做过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或者是血制品使用者等。有资料表明,在1990年以前接受输血的人丙肝病发率较高。

凡刺入性损伤、性接触、吸毒均可能造成丙肝病毒的传播。研究表明,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此外,还有少数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人,无经血或肠道感染史,这表示丙肝病毒还有其他传播途径。

此外,在丙肝的感染人群中,呈男性感染率比女性要高的发展趋势。 丙肝治疗贵在坚持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吸毒者、有不正当性行为者、丙肝孕妇所生婴儿等,均是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到正规医院进行简单的丙肝抗体检测,一小时就可知道自己有无感染丙肝病毒。专家提醒人们,由于目前针对丙肝尚无有效疫苗,除了接受丙肝测定外,自身的保护措施更为重要。如慎用血液制品,尽量避免输血等等。

尽管丙肝在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时间比较长,但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基本上可以治愈。许多患者误以为只要转氨酶恢复正常,就无须继续治疗。但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不表明体内的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为此,一定要继续坚持规范的治疗。

5丙肝携带者如何治疗?

大家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其体内可以查出有乙肝病毒(一般持续6个月以上)但没有相应的乙肝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特别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是0~40单位)也基本正常的人群。同样,丙肝病毒(HCV)携带者也是指感染了丙肝病毒、没有相应的丙肝症状和体征、ALT正常的人群。

在2002年亚太地区的肝病会议上,根据患者体内ALT的水平可将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持续型(ALT呈慢性持续性升高)、反复异常型(ALT呈反复明显的波动)和健康携带型(正常)。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多数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组织均有慢性肝炎样改变。因此,在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就没有将“丙肝病毒健康携带型”作为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类型提出来,而是直接把它划归于慢性丙型肝炎之中。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原来,在慢性丙肝患者中约有%的人其是正常的,约有%的人其低于倍正常值的上限(单位)。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出现了轻度肝损伤,但仍有一部分人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在这种情况下若再将这部分人称为丙肝病毒的“健康携带者”显然是不适宜的。

据临床报道,对ALT正常或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丙肝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不能获得明显的疗效,即便对其联合使用了长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病毒唑)进行治疗,出现病毒学应答(指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转阴)的几率也与采取同样疗法的ALT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丙肝患者相似。故那种仅凭丙肝患者体内ALT水平的高低来预测其对抗病毒治疗能否出现应答的方法已不太准确。因此专家指出,只要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丙肝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核酸呈阳性就可以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一点与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做法不同,因为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可暂时不对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只需要对他们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随访。

[1]>下页

1 2 下一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