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细说古人清明节的五大习俗 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又有何关系

细说古人清明节的五大习俗 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又有何关系

时间:2024-02-11 08:34:36

相关推荐

细说古人清明节的五大习俗 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又有何关系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古人的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依据作用;第二,清明节是一个缅怀先人,祭祀扫墓的节日,古代的中国是以氏族为基础,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组织,人们对于宗庙,祠堂,祖坟的祭祀极为看重,所以清明节也对中国社会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不断演变,清明节也逐渐由单一的祭祀活动演变为了民俗节日,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这些节日的活动内容,再加上处于春暖花开之际,在祭奠先人的同时,也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逝者与生者,悲伤与快乐,清明节成功地把这些人间悖论融合在一起,并且毫无违和感,这种精妙的协调与安排是其他无法做到的。

古人清明节的五大习俗都是什么呢?

第一,扫墓祭祀。这个活动如今也是一直在延续,在先人的墓地前,铲除杂草,放上供品,有的还会烧一些纸钱金锭等,或者放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第二,踏青插柳。踏青算是清明扫墓衍生出来的活动,在古代叫做探春或寻春。一家人在扫墓之余,顺便再回去的路上,游览一下乡间美景,不失为一种增加家庭和谐的好办法。清明节在古时候还有插柳植树的风俗,据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了,晋文公得知后,赐名为“清明柳”,并将柳枝折成圈戴在头上,这则故事传入民间,就有了折柳的习俗,以此纪念春的复活。

第三,射柳。又称“扎柳”,即用弓箭射柳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射箭活动。在明朝时期,又将射柳样式更加丰富了,称之为射柳之戏。就是把鸽子藏在葫芦或盒内,悬挂在柳枝上。葫芦被射中就自动打开,然后鸽子从里面飞出,以鸽子飞的高低来判断胜,以此为乐。

第四,牵钩。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现代的拔河。牵钩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据说是楚国为了进攻吴国,用牵钩这项运动来增强士兵的体质。当时的牵钩也是以一根麻绳为主,不同的是麻绳两头还分为很多小绳,比赛时中间以一面大旗为胜负的界限。

第五,吃青团。这个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青团的“青”主要是加入了艾草和小棘姆,并混合着糯米粉一起下锅蒸,因颜色成碧绿色,故称青团。青团在古代,经常是清明节才蒸食,这个做法也流传至今。

那么,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又有什么关系呢?

寒食节来自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传说,相传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二人整天食不果腹,饿得不能行。眼看好多天没吃饭了,介子推怕晋文公撑不下去,就偷偷将自己的股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充饥,这让晋文公感动的泪流满面,发誓如果将来复国,必将让介之推荣华富贵一生。

晋文公说到做到,他成功复国了,但介之推却不愿意受晋文公的封赏,带着老母亲归隐山林去了。这就让晋文公的感恩之心无处安放,于是就放火焚山,以此让介之推出山。但介之推也是个较真的人,抱着一棵树不放,死活不肯出去,就这样被烧死了。晋文公得知后,深感自己做法欠妥当,还失去了一个忠臣,为了纪念介之推,也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就将介之推被烧死的那个日子禁止生火,吃寒食,这种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习俗。

寒食节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寒食节禁火,人们只能吃冷食,所以民间在节日之前,就会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山西晋南民间喜欢吃凉粉、凉面、凉糕等;还有一些地方会将五谷杂粮炒热,拌上各类干果磨成面来吃。

寒食节本来没有扫墓这一项风俗,直到西汉末年,寒食节还是比较单一的节日,也没有什么其他活动项目,到了南北朝时期,才慢慢有了扫墓的活动。后来经过演变,在唐朝开元年间,民间就逐渐盛行祭祀活动了,但这种活动在当时被视为“野祭”,意思就是在野外祭祀,也暗指并非官方提倡的民间活动。在唐朝开元二十年,皇帝就干脆将“野祭”规定为正式的国家活动,自此之后,寒食节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国家倡导的扫墓节日了。

到了宋代以后,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合并为了一个节日,因为二者时间相近,功能相似,寒食这个名称也逐渐被清明所代替。二者合并之后,既有扫墓,又有节日风俗,但这还不是完整的清明节,在这里还要再提一下上巳节。

上巳节在古代是农历三月初三,相传这个日子是黄帝的诞辰日,也是纪念黄帝的节日。上巳节的风俗主要是踏青和祓禊(有祈福消灾之意)。这个节日离清明节也比较近,唐朝时期,人们在清明节扫墓之余,也会伴随踏青游玩。最终,融汇了寒食节和上巳节这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成功成为了古代乃至如今的一个大节日,在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就是对寒食、清明、上巳三者合一的有利佐证。

在如今,清明节也成了弘扬民族文化、抒发道德情怀的重要节日,敬先贤,祭先烈,忆先人,加之传统的民俗文化,使得这个节日愈发显得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在这个节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欢迎阅读文化历史那些事的原创文章,大家有什么想共同讨论的,请在下方留言或私信,一起分享阅读乐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