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岑参一首雪中送别诗 气势浑然磅礴 堪称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岑参一首雪中送别诗 气势浑然磅礴 堪称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时间:2021-06-24 14:24:45

相关推荐

岑参一首雪中送别诗 气势浑然磅礴 堪称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任判官。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在中军帐内摆开酒宴,为武判官践行,于是就产生了这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从西北边塞的气候特点落墨:这里风大,一刮起来铺天盖地,连坚韧的白草也要折断;这里雪早,刚到八月就下雪了。这不仅和内地形成鲜明对照,而且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但诗人没有沿着“恶劣”环境写下去,而是笔锋一转,说这雪像一夜春风吹开的千万树的梨花,真是妩媚动人,这就使得读者所担心的“恶劣”变的多余而可笑。“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比喻是前所未有的,它赋予风雪奇寒的北国风光以春天的暖意;赋予作者现实军旅生活的体验以诗意,真可谓“妙手回春”。读者赞叹未已,诗人笔锋一转,连用四句在南方人视为反常的事情,渲染天气的奇寒,展示白雪的威严风骨。

“散入珠帘湿罗幕”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由野外雪景转为室内人的生活场景,通过人的感受来写严寒。狐裘变的不暖了,锦衾显得单薄了,将军的角弓冻得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冷的上不了身了。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得其苦,反而感觉很新鲜有趣。归根到底,这又是诗人以及戍边将士昂扬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因为在上述描写的背后,有“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的生活场景,将士们正是如此战天斗地,尽着戍守边疆的职责。白雪的威严风骨难道不正是戍边将士精神风貌的写照?

诗的后半写送人,也是由账外而帐内,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冬云暗淡,低垂在广阔的天宇,诗人用夸张的笔墨,勾画出边塞雪原的全景,也为送别定下了凝重的基调。接着描述饮宴的情景。酒宴摆在中军帐内,有“胡琴琵琶与羌笛”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以及葡萄美酒之类,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作者举其一端,突出其边地践行的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离别愁绪。对酒宴场面一笔带过,而对暮雪下辕门和“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细节却着意加以刻画,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惜别的氛围。轮台东门的送别是全诗的高潮,深情送别,不仅送出辕门,而是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不仅是送到了轮台的东门,而且还一直看着行人远去,直到行人被层峦叠嶂的山峰挡住了身影,还默默的看着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深思,一颗依依不舍的心扔在送着,念着.........诗人用叙事代替了抒情,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岑参反应边塞生活的诗篇,洋溢这积极乐观的情绪。在艺术上,富有幻想色彩,善于运用变化无端的笔触,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往往表现得光怪陆离,给人以惊险新奇的感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集中体现出这些特点,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