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党史学习|红色印迹(五):把小庭院做成脱贫致富的大文章

党史学习|红色印迹(五):把小庭院做成脱贫致富的大文章

时间:2022-02-04 04:27:20

相关推荐

党史学习|红色印迹(五):把小庭院做成脱贫致富的大文章

《从黄浦江到叶尔羌河:

上海第八批援疆规划建设工作纪实》

黄传会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八批上海援疆干部们来到叶尔羌河畔这片遥远而神奇的土地。他们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的工作方针,在对口援疆第一线接受实实在在的考验,在增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功夫,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更是为助力喀什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辑:从黄浦江到叶尔羌河

第五期:天路圆梦

谢友义 | 撰

“我们要把‘安居富民工程’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不光要帮助老百姓把房子建起来,让他们安心住进去,住得舒心,还要防止因房致贫,充分考虑建房与致富结合起来。”

这是我们在上海援疆前指规划建设组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他们在帮助各县进行规划时就开始了致富的考虑,把小庭院做成大文章,围绕农户家房前屋后闲置地巧做增收文章,大兴以养殖和种植蔬菜为主的庭院经济,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美化了人居环境,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全面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于是在莎车、泽普、叶城、巴楚等地,庭院经济建设新亮点像雨后竹笋一样冒了出来,长势强劲。特别是叶城庭院经济建设,更是全面开发,建设场面轰轰烈烈。

叶城可不是个一般的地方。叶城被称为“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国道219线、315线在县境内交汇,219线零公里就是新藏公路的起点。219线北起叶城,南至西藏阿里地区,全长106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4700米。山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5%。这里素有“生命禁区”和“铺在天上的国道”之称,所以被人们称为“天路”。

余秋雨题词:昆仑第一城

为什么又被人们称为“昆仑第一城”呢?这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近年来飞速的发展有关。叶城,古称“西夜国”“子合国”,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它地处新疆西南,东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南抵喀喇昆仑山,位于新、藏两区与喀什、和田、阿里三地交汇处,自西汉起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特殊的地理坐标、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片神山厚土叠加,垒筑成悠远、沧桑、斑驳的印记。这里文化古迹星罗棋布,高山冰川巍峨险峻,森林草原郁郁葱葱,人文风情个性鲜明。

穿越叶城,雪山、湖泊、沙漠、戈壁等自然地貌尽入眼中,美不胜收。万顷沃野,蕴藏着石油、天然气、大理石、煤炭、铁、金、铜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奥运徽宝玉料就产自叶城密尔岱山。这里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突出,所以近年来的发展非常快。如今的叶城已成为昆仑山下一颗耀眼的明珠,享有“中国核桃之乡”“石榴之乡”“玉石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在这个不一般的地方搞庭院经济建设自然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来到了一个新建的漂亮村庄,房子整齐划一,宽阔的马路,协调的绿化,还有活动广场与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有葡萄架,家家户户连接起来,便成了漂亮的葡萄长廊,蔚为壮观。房屋前后或是后边不远处,便是各家的大棚,大棚与大棚相连,连成了蔬菜的海洋。屋外漂亮,屋内的小院同样不赖。有鸡圈、羊圈、牛圈,还有花园、菜园,各种各样的花,各种各样的菜。屋内,五彩缤纷的地砖和木刻雕花的房梁、绚丽多彩的花纹把家装饰得格外美丽。这里简直就是个花园,庭院外是大花园,庭院内是小花园。

这便是依提木孔乡托万库其村(26村)。

“政府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把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彩砖铺满了自家院,村里修建了垃圾池,家家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全村干净整洁得像城市一样!”一个村民满脸笑容地说,“以前住在老房子里,房子的门前一直闲置着,野草丛生,院子里面也杂乱无章。去年开始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改造后,我们搬进了新房。今年初,乡政府带领我们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家家户户在门前和庭院建设小菜园。还聘请专业工作人员到各家各户丈量尺寸,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设计了庭院菜地,规划了庭院养殖区,鼓励我们发展庭院养殖。对口扶贫的干部还帮助我们修建了羊圈和鸡舍,送来了扶贫羊和致富鸡。现在门前和庭院里种的蔬菜自己吃不完,巴扎天还可以拿去卖,这个夏天卖院子里的蔬菜,收入就有1000多元,这在以前我想都没想过。”

我们走进了一户人家美丽的庭院,刚进门,主人就送上了红彤彤的西红柿。男主人叫吐麦提·尼亚孜麦提,他热情地打着招呼说,刚从大棚里摘的,好吃着呢。我们一咬,特甜,甜到了心窝里。

说起安居房和庭院经济,今年47岁的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很有感慨,他说:“以前我家的老房,除了有两间抗震房是砖的外,其他都是土房子,房前屋后也没有围墙,都是荒地,乱七八糟的。当时3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家里虽然有14亩耕地都种了小麦和玉米,还有一些核桃,但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就万把块钱的收入,人均还不到2000块钱,按现在的脱贫标准,我们当时属于贫困户。当时不要说存钱,能把孩子养活都不错了。建安居房,虽然我家没钱,但自己特别想建,毕竟想住进新房。我家建了80平方米的房子,总共花了近6万块钱,中央、自治区和上海补了28500块,自己掏了3万块钱,我自己没钱,都是安居富民工程国家提供的无息贷款。”

11月,当政府和上海援疆前指主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时,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却犹豫了。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告诉我们:“刚开始我确实担忧,为什么呢?一是没钱,建安居房时贷了款,还没还清,现在又要用钱,上哪儿去弄钱?二是观念没跟上,以前种十几亩地,都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把房前屋后的荒地开发出来,也就一亩多地,能挣多少钱?不敢想象。

“但后来,我还是慢慢地接受了,我想政府主导我们发展庭院经济,特别是上海援疆前指积极主张,他们总是为了我们好,更何况还有补贴,即使不挣钱,至少环境也改变了。我家发展庭院经济共花了3万多块钱,国家补助16000元,自己投了15000元,建了两个大棚,房前屋后还搭了葡萄架,建了围墙,围墙内的院子里还建了花园、菜园、羊圈,甚至连暖气都解决了。上海不仅给了我们补助,连大庭院的硬化亮化也全是上海给的。”

我们问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庭院经济今年见效没有。他说,见效了,见效了,真没想到现在不用去远的地方,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了。说着,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又给我们罗列起他的收入来。他说,他现在的收入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还是那14亩耕地,我现在有8亩栽了核桃,一年收入至少8000元,还有6亩种小麦,除了留一部分自己吃,剩下的能够卖2000元。第二个收入是今年增加的收入,我家的孩子大了,两个大儿子已经高中和职高毕业了,外出打工了,不是长期打工,是临时性的,农忙时要回来帮着收庄稼,估计他们今年至少可以挣万把块钱。第三个收入就是养羊,今年我家养了5头羊,年底可以出栏,能有一二千块钱的收入。第四,房前屋后的大棚和葡萄收入,由于今年是第一年,技术上有点欠缺,今年一个棚收入才2000多块钱,我们家两个棚,也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由于葡萄刚栽不久,效益不明显,到就可以见效益了,葡萄的收入至少在3000块钱以上。庭院经济,至少让我家每年多了1万块钱的收入。真的没想到,现在环境好了,收入增加了,真的很满意,真的很感激。”

随后,我们来到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家的后院。沿着院子的后墙,一条铺了砖的道路连接着每家每户,路边都已搭起了长长的木架,木架下栽种的葡萄已开始爬藤,透过木架看,每家每户的后院是一排排钢制棚架,棚架下的地里都结满了鲜嫩的辣椒和西红柿。

吐麦提·尼亚孜麦提指着大棚说:“以前这些地方是家家户户堆放杂物的地方,现在经过改造后每家每户都腾出了1亩多的富余土地。为了更好地利用这块地,乡里又免费提供了蔬菜苗,引导我们种植蔬菜。为了解决蔬菜销售问题,又成立了蔬菜销售合作社,今年家家户户都在腾出来的地里赚了不少钱。真没想到,以前杂乱无章的后院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今年我们村像我这样的贫困户都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从吐麦提·尼亚孜麦提家走出,我们又漫步在美丽的大庭院之中。托万库其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吐尔逊指着一户相当简陋的农户说:“这户人家的主人叫努斯来提·伊达伊提,是个老太太,七十来岁了。她老头前几年去世了,两个女儿早就出嫁了。前几年我们村建安居房时,她就不同意建,说自己一把年纪了,也住不了几天了,再说也没钱,就不再建了。当时我就跟她说,没钱没关系,国家会帮助你的,村里也会给你想办法。

“她说,除了老房子上的木头可以用,我一分钱都没有,村里要给我建房子,我过意不去啊。我就跟她解释说,不是村里建的,是国家建的,特别是上海援建还有1万块钱呢!后来房子建好了,努斯来提·伊达伊提落泪了,她说,自己没花一分钱,居然把房子建好了,还建得这么漂亮,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呀!今年搞庭院经济时,老人没有反对了,主动要求给她院子搭葡萄架。”

在村里行走时,我们碰到一个正在大棚里忙碌的老年妇女。她告诉我们,她家的老房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的,是不到50平方米的土坯房,全家三代六口人全挤在一起住,生活很不方便。加之年久失修,土坯房采光差,抗震性也差,住得提心吊胆。于是新建房子成了她家的迫切愿望。由于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想建但建不起,建房一事,便成了梦想。没想到这个梦想,在成了现实,自治区的安居富民工程来了。自己建房子,国家补钱,就连上海都给他们1万块钱,还给他们修路搞绿化。

老年妇女告诉我们,现在好了,盖了80平方米的安居房。结结实实的,能抗震;漂漂亮亮的,看了就舒服;宽宽敞敞的。最关键的是,盖安居房他们自己花钱很少,才花了2万多块钱,其余的都是政府补贴、上海援助和贷款解决。更让她激动的是上海人的真心。她说,上海人怕他们没钱用,还帮着他们发展庭院经济,出钱又出力。今年刚搞,效果还不明显,到明年估计效益就会好起来。

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徐诺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