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长得像莴笋 新鲜的不值钱 晾干后却价值不菲 农民都舍不得吃

长得像莴笋 新鲜的不值钱 晾干后却价值不菲 农民都舍不得吃

时间:2019-08-06 06:16:20

相关推荐

长得像莴笋 新鲜的不值钱 晾干后却价值不菲 农民都舍不得吃

导读:长得像莴笋,新鲜的不值钱,晾干后却价值不菲,农民都舍不得吃

如今正值丰收的季节,很多农民都在田间地头忙得满头大汗,不过,有不少农民却在抱怨,今年的蔬菜、水果行情都不太行,与往年相比,收购价都跌了不少。

确实如此,自去年开始,很多农产品由于出口减少、产量增加、囤货过多以及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强等因素,产地的收购价格都是一路下跌,比如苹果、西瓜、荔枝等水果,今年就出现了产地收购价只有几毛一斤的情况,这让很多农民都很难受。

然而,并非所有的农产品都是如此,其中有一小部分农产品却在这种“逆境”的情况下依然在涨价,“贡菜”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

贡菜是什么?

估计很多朋友第一次见到贡菜,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莴笋吗?”贡菜确实长得像莴笋,但它却不是莴笋,只要扒掉它的叶子之后,就可以看出来差别了。

贡菜也叫苔干、响菜,是菊科莴苣属的一种植物,和莴笋、油麦菜算得上是亲兄弟了,不过比起莴笋油麦菜,贡菜可谓是莴苣属的“贵族”了。

当然,这个“贵族”是要去掉水分的,因为新鲜的贡菜其实也不怎么值钱(一般新鲜的贡菜收购价2元左右),值钱的是晾晒干去除掉水分之后的贡菜,那价值就不菲了。

贡菜的发展

贡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2200多年前,就已经被作为蔬菜种植了,不过,直到我国清代的时候才出名,据说在清乾隆年间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朝廷,故称之为“贡菜”。后来又因其食之有声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周总理形象地称之为“响菜”,从此成为了享誉全国的名菜。

目前在国内主要的种植区集中在安徽和江苏,其他地区有零星种植,而在安徽和江苏这2个主要种植区当中,又以江苏邳州和安徽涡阳的贡菜最为有名,其中安徽邳州的贡菜早在8年前,也就是前后,就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理产品,声名远扬。

不过,虽然贡菜声名远扬了,但到目前为止,其种植面积还是相当的小的,截至,2个贡菜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大概有10万多亩,年产量大概2万多吨,与其他的蔬菜相比,这算得上是非常小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了。

很多朋友可能以为这就是贡菜贵的原因,其实不然,贡菜贵主要在于其加工程序太麻烦了,完全要依赖人工,还要看天气。

贡菜的收割很简单,和莴笋差不多,接下来的加工就十分麻烦了。首先,要去掉贡菜上所有的叶子,然后一根根的削皮,这个不难,难得是还要用一把锋利的刀片将贡菜划开,划的时候还不能划断,要划成四等分,根部不能划开,方便挂在绳子上晾晒。

不熟悉这种操作的人,一般是做不来的,因为贡菜本来就很细,一不小心就划断划开了,这样就会让之后的晾晒非常麻烦,所以基本上都是找熟手来做。

其次就是晾晒了,这对天气的要求很高,若是晾晒途中下雨了,对于贡菜的品质、卖相都有影响。所以通常在贡菜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会选好时间(主要是选连续是晴天的日子),然后晚上熬夜把贡菜处理完,等到白天就全部挂到太阳底下暴晒,差不多10斤新鲜的才能晒出1斤干的。

贡菜一般一年能种2季收2季,因此每年到了春季和秋季的时候,在贡菜的种植区,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壮观的场面,那就是在种地的两边,晾晒着一排排的处理好的贡菜。

可以说,贡菜贵,却大部分就是耗在人工成本这块了,农民们赚得纯粹是辛苦钱。

近2、3年,随着人们对贡菜越来越喜爱,也让贡菜的行情十分不错,像今年,刚上市的贡菜差不多就能卖到40元左右1斤,据说广东地区的一些朋友说,在他们那里还卖到了五六十一斤的高价呢,正是因为贡菜干的价格贵,所以很多农民朋友都舍不得自己吃,反而是蹭着天气好,全部加工成了贡菜干拿到市场上去售卖。

各位朋友,你们吃过贡菜吗?你觉得它的好吃不?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