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电子科大科研大神:他遇到好导师 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 专利20项

电子科大科研大神:他遇到好导师 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 专利20项

时间:2023-04-27 04:08:53

相关推荐

电子科大科研大神:他遇到好导师 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 专利20项

郭世盛,男,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崔国龙教授。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CASC奖学金、中电奖学金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内高校仅1篇)、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及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等荣誉。硕博连读期间,主研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在IEEE TAES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TOP期刊论文1篇、JCR二区论文1篇,担任IEEE TGRS、SIVP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已授权11项。

郭世盛的博士生涯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科研大神、优秀学生干部、拿奖拿到手软,5年来他多次获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各类奖学金13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期刊论文4篇),参与项目总经费近千万,这些荣誉与成果的背后浓缩了他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

幸遇恩师,厚积薄发

郭世盛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南昌航空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深造。初到成电,一向是尖子生的郭世盛发现,研究生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因为之前自己没有接触过算法研究,很多基础知识和学术论文需要补习,与同届硕博连读的同学相比差了一大截,学习中的巨大落差让他感到焦虑和迷茫。

不甘落后的郭世盛在这种压力中加入了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团队。有幸的是,在郭世盛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他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孔令讲教授和崔国龙教授。两位老师一直很关心他的科研学习,常常鼓励他科研的道路不能急于求成,花点功夫打好基础才能事半功倍,悉心的指导渐渐地使得他进入了良好的科研状态。

学习基础的积累是非常痛苦的,挫折是常有的,一但理论模型与实测结果出现误差,就只有重新去分析问题,把之前的工作推倒重来。有时为了重现领域专家所发表文章中的仿真结果,郭世盛要重复研读一篇文章几遍甚至到十几遍,反复推敲细节,代码迭代出许多版本。在这个过程中,是两位老师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也正是最初的这份坚持为他之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世盛感慨地说:“两位教授不仅是我科研工作的导师,同时也是我的人生导师。”

敢于创新,急流勇进

除了学习尖端技术,创新同样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次,郭世盛所在的科研团队在外场实验中发现了一些相关文献没有描述过的现象,这让团队感到非常兴奋,马上尝试用现有模型去进行分析,但是都一一失败了。排除了实验结果错误之后,导师建议郭世盛尝试建立全新的模型,从理论本质上去解释现象。

创新极具挑战,但郭世盛与课题组成员们迎难而上,很快针对新发现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模型进行验证。但是,新的模型需要很大的场地进行试验测试,课题组决定向学校求助,学校了解后高度重视,专门提供了一大片空旷区域用于穿墙探测试验的实验场地建设。众力群策之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的模型得到的理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在国内雷达领域顶级会议——第十四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上,郭世盛将实验成果整理成论文与国内同行一起探讨,这篇在穿墙雷达电磁传播建模方向发表的论文《MIMO穿墙雷达多层墙体多径建模》在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0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内高校仅1篇)。

不忘梦想,助力国防

自以来,郭世盛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国防卓青、陆装预研、装发预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项目的总经费近千万,他作为核心成员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于8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这些项目大多与国家国防战略需求相关,虽然出于国防需要郭世盛不能公开自己的成果,但郭世盛认为这是他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儿时的从军梦想。在科研工作中,他一直怀揣着一份使命感和自豪感,特别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添砖加瓦。他说:“参与国防建设是值得我一辈子坚持做的事,也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的平台和机会。”

儿时的郭世盛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从事科研工作,是在成电的5年光阴,是进入科研团队之后的经历,让他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选择了硕博连读的道路。科研的道路没有捷径,在成电5年多的科研经历,让郭世盛树立起了求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科研观。在这个过程中,郭世盛渐渐爱上了科研,爱上了在写文章时自己完全沉浸其中的充实感,也爱上了科研成果得到认可时的成就感。关于未来打算,郭世盛希望能够留校任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学长寄语

科研的道路没有捷径,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相信所有的努力终会开花结果。同时也要有自信,唯有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成绩只是过去,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仍需砥砺前行。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晓琳 糖小豆 审稿|雪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