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2024年)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0字

(2024年)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02 21:08:04

相关推荐

(2024年)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0字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地址写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

每个中国的南京人心中都会记得一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在南京人生活中,他们或许不会信奉神明菩萨,但是他们却把约翰.拉贝,当做活菩萨一样摩拜。提起约翰.拉贝,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因为,约翰.拉贝是几十万南京人的保护神,活菩萨。

1908年,25岁的拉贝因为工作需要,来到了中国一公司任职,一来到中国,拉贝就喜欢上了中国纯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人民。

在中国工作二十多年,让拉贝感觉他再也离不开这个地方。他感觉自己除了面孔不像这里的人,他的心早已经和个民族融为一体。

他甚至决定以后都要生活在这里,让他的子孙后代都生活在这里。然而中国却爆发了战争。让中国的大地一片萧条,生灵涂炭。

当战争发展到拉贝工作的地方南京时,拉贝的国家召唤所有人员回国时,拉贝毅然决然的送走家人他留了下来。

他说,我怎么能看到我异国的兄弟姐妹饱受磨难置之不管?我要尽一己之力,尽力保护他们。

果然,他说到做到。他把自己的公司建造成了防空洞,当日军轰炸南京时,他把附近的六百多居民拉进了自己修建的防空洞里,拯救了这些人的生命。

不仅如此,他还拿出自己的食物,给这些失去家园的南京人吃,把老人和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他觉得自己的地方太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大。他就召集了和他一样的外国友人,联合起来,把自己公司方圆几平方公里,圈成一个避难所,打着都是外国人的幌子,挂着德国纳粹党旗,目的就是防止日军轰炸,暗地里却是保护着一群中国人。

那个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最多时有近三十来万中国人在里面避难。在那里,所有中国人都一视同仁,不分贫富,不分地位的高低,都受到拉贝的照顾,尤其女人和孩子,拉贝更是给予了更多关照。

这么多人,吃饭是个大问题,拉贝就他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员的身份,和国际上一些组织求助,交涉,弄来很多粮食和衣物的援助,在那里生活过的中国人,尤其南京人,无不感谢拉贝的救命之恩,他们甚至给拉贝叫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拉贝救助了那么多中国人也看到了更多中国人的惨状,不禁用日记记录下来。也正事这些记录,才让后辈们看到了当时日军多么的丧心病狂。

回到德国的拉贝到处演讲中国战争的惨状,德国政府为了让他闭嘴,给他冠以几种罪名锒铛入狱。后来二战结束,才被释放出来。

出狱后的拉贝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家没有了,自己也一贫如洗,成了一个流浪汉。好在中国政府并没有忘记他的大恩大德,知道他的状况后,在国内给他募捐了两千美元,寄到他的手上。

拉贝看到汇款单上熟悉的中国字,南京的邮戳,不禁潸然泪下。#拉贝后代向中国求援##拉贝日记成为南京大屠杀铁证#

29岁的她,7年时间只沉着于一件事,告诉世人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不能掩盖,更不能遗忘。

张纯如性格文静,从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在她看来,写作就是传播社会良知,通过文字传达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

小时候,她的父母经常提起1937年在大洋彼岸的城市南京发生的事情,她的爷爷是如何从人间地狱逃出来的,汹涌的长江是如何被鲜血染红的...

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但没有人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心悸。

她的家人都是非常纯粹的爱国者。所以纯茹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她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父亲的话一直在张纯如的脑海中回响。

1994年12月,当张纯如第一次在加州看到南京大屠杀圣像的黑白照片时,他感到无比愤怒。

虽然暂时不能踏上中国的土地,但张纯如每天都在查阅相关书籍,但最终她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书籍都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这意味着曾经发生在中国的残酷历史正逐渐被大家遗忘,甚至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

因此,张纯如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必须让所有人记住日本在中国犯下的血债。

张纯如放弃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文凭,转而从事新闻工作,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因为她只想向世人揭示,发生在那个东方古国的不为人知的真相。

通过张纯如的不懈努力,她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新闻学学士学位,并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钱学森传》。

但她并没有就此止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旧金山华人举办的“南京大屠杀图片展”。

那些老照片触目惊心,比她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脑海中想象的惨烈场景还要残酷。张纯如甚至觉得没有这样的地狱。她既生气又难过。她下定决心,绝不允许这场悲剧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张纯如亲眼目睹了这些照片,她登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1995年,张纯如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当她来到南京时,正是盛夏,南京的天气非常炎热。在烈日下,张纯如每天都要探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十几个小时,闲暇之余,她还要查阅大量国内史料。

看完那些资料,她还会和各个国家保存的资料对比,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

由于水土不服,张纯如感冒了,但没有阻止她的探索,她仍然坚持每天走访和查阅资料。

好事多磨。张纯如终于在南京找到了一本日记,它属于拉贝的偶像先生。

也许很多人不熟悉拉贝先生。约翰·拉贝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偶像”。在南京遭遇浩劫时,他作为德国“纳粹党”挽救了25万人的生命,他还记下了在南京的所见所闻日记,记录了日军犯下的500多场悲剧。

正是因为张纯如在南京发现了这本日记,它才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存放在各个国家档案馆,成为非常珍贵的史料。

不仅如此,张纯如还在vautrin发现了icon女士的日记,其中还记录了侵华日军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诸多罪行。

如今,《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成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南京大屠杀的有力证据。年轻的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和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张纯如在中国访问了25天,最后带着大量资料回到美国,开始写他的第二本书《南京大屠杀》。

她不仅要承受日常的悲痛,还要面对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折磨,每一个细节都要她详细地写出来。

写作时,张纯如不得不把自己置身于死山和血海之中。面对日军诸多残酷血腥的暴行,她不仅气得浑身发抖,甚至每晚都做噩梦。

她的精神状态每天都不太好。她不仅开始变瘦,甚至开始掉很多头发。但最后,她还是坚持把书写完了。

《南京大屠杀》出版后,在欧洲引起巨大轰动。无数人意识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仅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日本人也屠杀中国人。

当日本右翼极端分子得知这一事件后,他们开始对张纯如进行报复。

张纯如每天都会收到恐吓邮件,她经常觉得自己被跟踪了。所以她一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不敢透露任何关于家人的信息。

面对如此多的死亡威胁和骚扰,她的精神状况开始恶化。最后,张纯如患上了抑郁症,她每天都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

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使她精神崩溃。张纯如昏倒了,被送进了医院,但所有的治疗似乎对她都不起作用。她内心的痛苦丝毫没有减轻,每天都在煎熬。

于是,11月9日,再也无法忍受折磨的张纯如选择在一条僻静的路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历史#

1948年,德国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下汇款地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

这位流浪汉名叫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市,24岁的那一年,带着对“东方国家”的向往之心,拉贝和未婚妻一起来到中国生活。

这位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刚一到中国,就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刚来中国时,由于语言等问题,拉贝在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在热心善良的中国人民的帮助下,拉贝很快就度过难关在中国安顿下来。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抗日战争在中国打响,作为中国的“大都市”,南京自然成为日本人攻占的首要选择。

一时间南京城人人自危,日本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无数个百姓被迫流亡。

其中令中国人至今都无法忘怀的便是震惊世人的“南京大屠杀”。

看到中国人遭受到如此灾难,拉贝决定站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保护南京城的群众。

作为一名纳粹党,拉贝将自己的住宅改为难民营,并且收容了大量的南京群众,为了避免住宅遭受到日本人的“搜刮”,拉贝还在住宅最显眼的位置悬挂上纳粹党的旗帜。

随着越来越多的难民来到拉贝的“收容所“,拉贝还将地下防空洞也开辟出来,作为难民们的居住场地。

在那段时间中,拉贝联合了许多名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这些收容下来的“难民们“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品。

这一座小小的防空洞保护了南京将近25万名群众的生命安全,这些群众每天的生活保障全都压到拉贝一个人的头上。

除了要外出为难民筹粮,拉贝还要想尽办法躲避开日军对防空洞的监视。

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拉贝频繁的外出活动和物资运输,很快就引起日军的不满。

在日本人的强权逼迫下,最终拉贝被遣送回国。

即便是回到德国,拉贝也从没忘记过中国的苦难大众,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文字,也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拉贝日记》。

拉贝将这一本“著作“邮寄给周总理等人,新中国成立后《拉贝日记》成为中国人民证实“侵华战争”最有力的证据。

当时的德国和日本几乎处于同一条战线中,拉贝的这些行为严重触犯到法西斯们的利益,于是日本和德国人联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拉贝送进监狱。

几年之后拉贝才被德国人释放出来,由于受到德国各个方面的阻挠,拉贝出狱之后甚至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还没来得及好好呼吸外界的空气,拉贝就因为曾经是纳粹党身份再一次被送进监狱。

此时的拉贝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身体也越来越差,这导致晚年时期的拉贝重病缠身,只能流落街头,靠着别人的施舍度日。

1948年时,拉贝已经是一位63岁的老人,听闻拉贝在德国的悲惨遭遇,许多南京居民都给拉贝写信,邀请他来中国居住。

可是拉贝却拒绝了这些群众们的好意,他说“我是德国人,我的家人都在德国,落叶归根,我的晚年要在母国度过“。

看到拉贝执意不肯离开德国,为了帮助拉贝度过眼前的难关,南京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拉贝筹集了2000美元的善款。

收到信件后,看到信封赫然写着“中国南京”四个字,拉贝潸然泪下。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生中都在做慈善,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帮助他人,再大的风浪都没能将这位老人击垮,但是却被“中国南京“四个字感动的老泪纵横。

中国人向来都是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著称,我们没有忘记拉贝对我们的恩情,同样拉贝也会将中国人时刻记在自己的心中。

三年前,新馆肺炎肆虐中华大地,同样世界各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动。

面对着“剿灭不尽”的新冠病毒,拉贝的后人向我国发出求救信号,希望我国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刻为拉贝的后人送去了大批量的药物和新冠疫苗。

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伟大的拉贝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慈善故事,虽然拉贝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这种精神却始终影响着我们不断前进,向拉贝致敬!向所有帮助过我们不计回报的英雄们致敬!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地址写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

他的祖父名叫约翰·拉贝,曾在1931年被德国纳粹派到南京做部长。

但约翰本身热爱和平,以前在公司工作,这次是被纳粹胁迫担任的职务。

当他来到南京,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他非常愤怒,决定拯救中国人民,尽一份微薄之力。

他一边用纳粹身份救助难民,一边记录下日军的罪行。

可1938年由于日本的干涉,约翰被迫回国。

不过因为他纳粹的身份,二战后他的生活穷困潦倒。

大家都不相信这位纳粹的话,不相信他拯救过中国人。

好在中国人没有忘记他,在得知约翰的情况后,南京市民自发为他募捐了1亿元。

国民政府按照汇率给约翰寄去了2000美元,帮他渡过了难关。

之后还有南京市民为他捐赠衣物,让约翰度过了晚年生活。

1950年约翰去世,临终前他告诉子孙,一定要将自己的日记出版,还自己一个清白,让世界了解日本人的罪行,中国人受到的苦难。

1997年,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小说时,意外发现了约翰这个人。

她找到约翰的外孙女赖因哈特,找到了他的日记。

在张纯如等人的帮助下,《拉贝日记》顺利出版,还了约翰一个清白,也让世界了解到那可怕的南京大屠杀。

约翰来到中国南京后的第四年,他在住所旁建造了一所德国学校,可以收留难民。

之后约翰还在自己家修建了防空洞,房顶上拉起纳粹旗,来躲避日军的轰炸。

后来很多外国人都逃离了南京,可约翰却选择留下了,和其他人一起建立了安全区,保护平民。

他还被推举为委员会主席,他们要建立一个容纳20万人的安全区,保护更多的人。

但日本人占领南京后,开始了血腥屠杀。

约翰每天都会出去救人,哪怕有危险,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他仍然要去救人。

有一次一个日军闯入了安全区,要强暴一个姑娘。

他拿出纳粹的袖标,高声吓走了那名日本人,而他自己也冷汗直流。

中国人都很感激他,1938年的新年大家集体给他送上了一份礼物。

那是一匹巨大的红绸布,上面写满了难民的嘱咐,感激。

翻译告诉约翰,大家称他是活菩萨,是大家的恩人。

之后大家向他鞠躬,表示感谢。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也对拉贝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民政府还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编号98。

不过日本人知道后,和德国交涉,纳粹立即将约翰召回。

回到德国后,他继续进行和平活动。他给纳粹写信,控诉日本人在中国做下的罪刑。

但由于同是轴心国,德国纳粹并没有处理。

二战后约翰由于纳粹身份,生活困难。

好在有中国人和好心人的帮助,帮他进行了平反。

中国还发现约翰的墓地因为后人无法承担昂贵的管理费用,逐渐变成了一座荒坟。

于是中国在1997年的时候将他的坟迁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亲自设计了约翰的墓地,而他的墓地也因为南京政府的出资而焕然一新。

如今有很多人都会特地抽时间去拉贝墓地凭吊约翰,他也将长眠在这片大地。

1948年,德国一个打零工的老人,突然收到了一笔来自中国的巨额汇款。看着汇款单上的落款,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这个落魄的老人,叫约翰·拉贝。

1908年,26岁的拉贝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一到北京,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他在这里成了家,立了业,一待就是近30年。

在这期间,他被德国纳粹党任命为南京分部副部长

就在拉贝以为自己会扎根中国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打破了拉贝原本平静的生活,但他和中国人的缘分也从此开启。

1937年,拉贝已因工作调动,生活在南京,担任西门子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

那一年的12月,日军开始对南京进行大规模轰炸,无数房屋、建筑物被摧毁,人员伤亡惨重,拉贝每天都能听到百姓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因为战事日益紧张,拉贝的家人、朋友及同事们,都相继回国避难,可拉贝却迟迟不肯离开。

他说,“中国人已善待我多年,如今他们有危难,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我得留下来帮帮他们,哪怕只能救一个人也好。”

拉贝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在自己家修建了防空洞,让周围的邻居们来这里避难。

为了避免日军的轰炸,他还在防空洞顶上挂上了德国纳粹旗帜,让日军的战机看见旗帜都绕着走。

短短几天,原本只能容纳12人的防空洞,就挤进来数百人,一个防空洞明显不够用了。

这时,拉贝意识到,需要帮助的难民越来越多了。

为此,拉贝开始东奔西走,终于与几个国际友人,合力申请了4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一个拥有25个避难收容所的安全区,最终收留了超过25万难民。

但要想在战火纷飞中,建立及守护好一个安全区谈何容易,二十多万人,光吃喝就是一个大难题,更何况其他。

无奈之下,拉贝只好继续穿上纳粹的军装,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利用自己的资源让美国、德国等国家一起向日本施压,这才解决了一些问题。

与此同时,丧尽天良的日本侵略者,却在南京城里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看着手无寸铁的百姓被日军屠杀,看着街上横积如山的尸体,拉贝心如刀割。

他愤怒地给日本发去了一封又一封的控诉信,让他们停止对无辜平民的暴行,可日方根本无 动于忠。

为此,他夜夜辗转难眠,只能不停地用文字来宣泄自己的愤怒,他一笔一画地记录着日军犯下的累累恶行,形成了厚厚的《拉贝日记》,几十年后,它成了日本犯罪的著名铁证。

然而,拉贝处处维护中国百姓的举动,最终还是激怒了日方,他们不停地向德国方面施压,让拉贝离开中国。

第二年春天,西门子公司迫于总部压力,召回了拉贝。

回到德国后,拉贝依然牵挂着安全区里的难民,他四处演讲、做报告、放映纪录片,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种种暴行。

不仅如此,他还将报告寄给了希特勒,希望他能出面干预日本。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希特勒与日本早已私通好。没过多久,他就被逮捕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也被没收,拉贝因此被迫保持沉默。

二战结束后,因为拉贝曾参加过纳粹党,他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后来,有事实证明,拉贝非作恶的纳粹分子,但依然处处受到排挤,没有公司敢再聘用他。

因此,他只能干些零星的散工来养家糊口,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一度艰难到濒临饿死的地步。

但是,被他保护过的南京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

当拉贝落魄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南京市民在短短几天内,便为他募捐了2000多美元,还有许多人陆续给他寄去物品,甚至有人委托欧洲的朋友给他送食物,帮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即便在80多年后的今天,拉贝对中国人民的这份恩情,也从未被遗忘。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医生,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病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向我国发出了求助信息。

虽然,当时国内的物资也十分紧缺,但我们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筹集并发去了一大批医疗物资。

因为知恩图报,守望相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对于约翰·拉贝,任何语言上的歌颂都显得苍白。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中国的大恩人!

作者:拾柒

编辑:何夜无梦

参考资料:

《约翰拉贝:一个伟大的德国人》,人民网 ,4月30日

《“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期刊《同舟共济》,作者:袁野,8月1日

#生机大会##人物#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地址写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

他叫约翰·拉贝,一位中国的大恩人。

1908年,他初到中国,就爱上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并留下来安家、立业。

起初,他在德国西门子北京分公司担任要职。后来,在1931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任到南京办事处。

原本,约翰·拉贝以为自己会在中国度过他的余生。可没想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抗日战争的打响,一切都被打破了。

当时,南京沦陷,整个城市饱受日军的摧残。许多外国人被通知早日撤离南京,拉贝送走了家人、朋友、同事后,却迟迟未离开。

他说:“这个国家善待了我30年多年,如今他有难,许多百姓随时都面临失去生命的风险,我怎么能弃之不顾?应尽自己的力量挽救一些生命,哪怕是一个,两个。”

拉贝说干就干。他在自己居住的一座两层楼的西式楼房里,修建了一个防空洞,让百姓躲进防空洞。由于拉贝还是德国纳粹党成员,他利用这一身份,在防空洞上方挂了一面纳粹党党旗。

没想到,因为这个身份,这面旗帜,让拉贝家躲过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以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躲到拉贝家避难,从开始的十几个人,到最后的六百多人,拉贝家成为了“难民收容所”。

这也让他意识到,需要保护的难民只会越来越多。于是,他联合20多位国际爱心人士,申请成立了一个安全区,最终收留近25万难民。

在此期间,为了安全区难民的生命安全,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拉贝常常冒着生命危险,与中国政府、日方、德国政府进行交涉。为了让难民营的老百姓有口饭吃,他带头捐款,不惜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高价军粮。有时,他甚至利用纳粹党成员身份,给日本施压,以便解决一些问题。

不仅如此,拉贝把见到、听到的有关日军烧、杀、抢、虐的种种暴行,一页一页的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最终,形成多达2000多页的“拉贝日记”,而这厚厚的日记本,在几十年后以后,成为了日本罪行的铁证。

为了庇护中国人民,拉贝奋不顾身,鞠躬尽瘁,以致自己的糖尿病加重。再加上,他对日本的罪行经常横加指责,引起了日方的不满。为此,日本给德国施压,要求召拉贝回国。

就这样,1938年2月,拉贝不得不离开南京,回到德国。

没想到,回到德国的拉贝,依然放不下南京人民遭受的苦难。于是,他开始到处演讲,向德国人民讲述、展示日本在南京犯下的种种罪行。

与此同时,他还给当时的国家元首希特勒寄去长达200多页的日本罪行报告,以及22张暴行照片,希望他能出面做点事情。

可没想到,希特勒早已和日本串通好,拉贝还因此被捕入狱。后来,拉贝不得不对南京发生的一切保持沉默。

此后,拉贝的生活一直过的不顺利。先是因为纳粹党成员的身份又一次被逮捕入狱。而出狱后,已经63岁的他,又疾病缠身,没有工作,全家六口人也没有经济来源,成为了街头的流浪汉。

不过,幸运的是,当年的南京人民没有忘记他的恩情。当得知他生活艰难时,大家很快筹集了2000美元转汇给他,有人还给他寄去食物、生活物资等,帮助他们一家人度过难关。

2年后,拉贝因病逝世。60年后,为了纪念拉贝,南京政府把拉贝曾在南京居住的房屋保留了下来,还把它的墓碑从德国运到南京。

拉贝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致敬这位中国的大恩人。#人物##历史#

作者/未知子

编辑/幽

1968年,一名年过六旬的德国流浪汉被告知他有一份来自外国的2000元汇款,他非常疑惑,自己在国外也没亲戚,哪来的汇款呢?然后,他就看到了汇款地址:中国南京……

这个德国流浪汉叫做约翰·拉贝,是几十万南京人民的救命恩人。

拉贝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在广州路小桃园10号有一个带花园的大房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开始轰炸南京,并在9月21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外国人尽快离开南京,否则后果自负。

当时,拉贝也接到了德国大使馆的撤离通知,但他却认为:

“今天,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我的东道国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富人们逃走了,穷人们不得不留下来,他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他们没有钱逃走,他们不是正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危险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

于是,拉贝选择了留下。

为了尽可能的帮助南京人民,拉贝专门在自家院子里面挖了几个防空洞,他当时为了生存加入了纳粹党籍,这一身份帮了大忙,便在防空洞上挂了个万字旗。

也正因此,日本人的飞机从来没有轰炸过他们家。

之后,拉贝又专门找了20多位有名望的外国人,设立了一片东至中山路、北至山西路、西至西康路、南至汉中路的安全区,交战双方都不得在里面驻军,也不得携带武器。

与此同时,拉贝还每天冒着枪林弹雨到处奔波,跟日本人进行交涉,获取粮食。

南京沦陷后,拉贝凭借着他德国人的身份营救了很多的难民,同时,他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拉贝日记》也成为了记录日本人在南京所犯罪行的铁证。

25万南京人民,因为拉贝得以生存了下来。

1938年1月31日,难民们给拉贝敬献了一块红绸布,上面写着:“你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2月22日,拉贝回到了德国柏林,他连续做了5场演讲控诉日本人的暴行,甚至给希特勒写了份控诉日军暴行的260页报告,上面还附有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结果“元首”直接让盖世太保将他抓了起来,直到拉贝承诺保持沉默才释放了他。

这件事让拉贝愤怒无比,毅然退出了纳粹党。

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后,拉贝因为曾经加入过纳粹的事情被逮捕审判,中国政府知道后专门多次发出担保信件,并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拉贝的贡献。

1946年,拉贝终于洗清了嫌疑,但因为他的房子在二战期间被英国人炸毁,自身又没有工作的缘故,一家六口过着收集野菜、橡子做汤度日的艰难生活。

当南京人民得知曾经的救命恩人如今过得如此凄苦后,专门在1948年年初成立了“救助拉贝劝募委员会”,在短时间内就筹到了1亿法币,换成2000美元几经辗转汇给了拉贝。

考虑到柏林当时的情况很特殊,就算给拉贝现金,他可能也买不到物资,劝募委员会又专门想办法在瑞士购买了奶粉、香肠、茶叶等食品给拉贝邮寄了过去。

本来,劝募委员会是打算每个月给拉贝赠送一大包食物的。但很可惜,在1948年6月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拉贝所在的西柏林成了孤岛。

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拉贝又挺了一年多,最终于1950年1月5日因中风逝世。他死后并没有举行任何悼念活动,墓碑上也只写了一句话:“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

今天,又看了一遍电影《拉贝日记》!感慨万千,有些生在中国的人☞都不如“善良的外国人”~勿忘国耻~

除去在南京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以外,拉贝对于中国,还做出了另一项重大贡献,就是写下了可以作为南京大屠杀证据的《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中的时间线索是从1937 年 9 月到 1938 年 2 月,有 2460页的篇幅,记录了日军暴行下的 500多个惨案,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我们可以放下仇恨,但请不要“遗忘”!

这才刚和平几十年,有些人连“祖宗”是谁都忘了!

世界真的和平吗?人间真的处处是净土吗?没有曾经的先烈~牺牲奉献,没有现今“共和国的卫士们”☞但凡有牺牲奉献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力的都算……没有这些人的存在,光靠“自私自利”、骄奢淫逸、装乂卖老、总感觉高别人一等……又岂能良性循环,那真是奸佞小人横行了。

但愿富贵之人,多怜悯、仁爱之心,平民多善良、感恩之心,无知之人,多智慧之心,民族之心!(无知☞不是没有知识,有些人还受过高等教育!无是非、无常识、无尊严、无爱国情怀)

1948年,德国一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地址写着: 中国南京,不禁潸然泪下。

这位流浪汉名为约翰·拉贝,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德国人。

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一名船长,收入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因此拉贝从小生活优渥,一直在贵族学校学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令父母很欣慰的是,拉贝从小乖巧懂事,有爱心且善良,是一个好孩子。

可好景不长,拉贝刚上初中,父亲就突生大病,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家中唯一的收入倒下了,让这个家很快陷入了困境,无力继续供拉贝读书。

懂事的拉贝发现家庭的状况后,选择了辍学打工。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拉贝只能在市场上找一些打杂的杂活,用微薄的薪水艰难顾着温饱。

在成年后,拉贝找了一份跑业务的工作,能说会道的他经常能签下单子,公司很是赏识这个能干的小伙子,给拉贝升职到了部门负责人的位置上,工资提成更是涨了好几番。

1908年,拉贝跳槽到了发展前途更高的西门子公司,没多久,能力出众的拉贝就被派到中国,开展新的市场。

第一次来到北京,拉贝就感受到了与德国完全不同的中国文化,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这让拉贝对中国产生了感情。

每当闲暇时间,拉贝就会带着相机,带着妻子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将各种建筑、趣事用相机记录下来,回家后再整理记录在日记中。

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后,拉贝又被调到了南京分公司任负责人,不仅如此,拉贝还是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

不过,虽然拉贝是纳粹的一员,但他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反倒还会主动去帮助中国贫苦人民。

就这样,拉贝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这30年拉贝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很快就攻进了南京城。当时日军占领南京时,拉贝本来在北戴河工作,但他听说南京沦陷后,毫不犹豫的就返回了南京,现将妻子和孩子送回德国避难,自己却留在了南京。

在拉贝看来,中国员工已经是他的亲人,如今落难面临生命危险,他怎么可能丢下亲人而不顾呢?

随后,拉贝家中就聚集了大量的中国人,为了这些人的安全,拉贝在房屋外挂上了德国国旗,日本人碍于拉贝的身份,也不敢造次。

无论是不是西门子的员工,拉贝都来者不拒,但他的院子毕竟大小有限,可即便如此,里面最多的时候聚集了整整有600人。

这些人很多都是仓皇逃命身上毫无食物,拉贝为了满足数百人的温饱,自己拿出全部家当掏高价去买物资药品,让每个人都有口吃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拉贝找到了跟他一样的外籍正义之士,强行在混乱的南京中划出一片安全区,经过数据统计,这里收留了25万名难民。

正是有着拉贝和国际友人的努力,这些人才幸免于难,不然恐怕如今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人数还要增加上数万。

不仅如此,在庇护这些中国难民的同时,拉贝用笔纪录下了日本人在中国所犯下的重重罪行,写成了世界著名的《拉贝日记》,这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1938年2月,德国西门子迫于日本的压力,将拉贝召回至德国。

在二战结束后,由于拉贝是纳粹党的一员遭到了逮捕,在确认了拉贝未在二战中犯下罪行后,英国才把他给放了。

虽然获得了自由,但那时的拉贝已经60多岁了,德国又因为是战败国面临了巨额赔款,整个国家都处在困境中。

拉贝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帮着西门子做翻译,但没活干的时候就没有工资,只能艰难维持。

1948年,63岁的拉贝彻底失去了收入,流落到德国街头乞讨为生,妻子孩子只能喝着水煮菜叶,就连菜叶也是拉贝捡来的。

幸运的是,拉贝的遭遇被千里之外的南京市民知道了,报社更是头版头条来帮助拉贝,在完全没有号召的情况下,南京市民主动捐款,一共筹集到了1亿元,国民政府按照汇率折合,给拉贝汇去了2000美元。

南京市民永远不会忘记拉贝,拉贝有难一定会给予他帮助,之后,政府每个月都会给拉贝汇去一笔钱,帮助他生活。

1950年1月5日,这位善良的德国人去世了,中国驻德国大使得知消息后,联系了拉贝的加入,希望能把拉贝的墓碑赠送给南京。

1997年,拉贝的墓碑顺利从德国运送到了南京,供南京人祭奠铭记。

#国际##二战##历史##人物#

拉贝日记,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湘西三哥TXM

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德国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评论区见?

00:26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