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时间:2022-12-16 13:27:54

相关推荐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问题补充: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请回答:

(1)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

(2)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出现翻译活动高潮的原因(6分)。

答案:

(答案→)

解析:(1)结合所学,儒学独尊地位——汉代。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新的发展——宋代理学。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

(2)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文化发展,但是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阻碍因素表现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

文化上: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

(3)先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回答,德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再结合伏尔泰的立场,作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赞赏中国考试制度的社会公平原则。

(4)材料三本身反映了西方思想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再注意结合所学,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状况进行分析。政治上: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加剧;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