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学术】编者按 | 《光华法学》(第十一辑)

【学术】编者按 | 《光华法学》(第十一辑)

时间:2024-07-05 19:49:11

相关推荐

【学术】编者按 | 《光华法学》(第十一辑)

在改革进入“精装修”的新时代,法律体系、司法制度和程序运行中“难啃的骨头”已经逐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当前中国法治完善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美国着名法学家波斯纳曾言,“法律更需要科学和社会科学。目前我国的法学理论、部门法学和司法制度研究,都太缺乏科学和社会科学,太缺乏经验研究。法律理论和司法改革中的路径完善和智识更新,需要真正的思想开放,必须对一切未知开放,突破任何标签的限制。法律作为行动者,由于其职业行为关涉他人,必须审慎甚至保守;但作为思想者和研究者,由于思想活动仅关涉自己,他必须开拓进取勇于尝试。

在本辑中,编辑部特邀了中国台湾地区国立中正大学的卢映洁教授,就中国台湾地区“司法院”所公布的《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制度及保护规定草案初稿》进行论述分析。在《论中国台湾地区犯罪被害人的诉讼参与制度》一文中,作者指出在中国台湾地区正处于引进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制度,进行“政策规划”、“政策评估”和“政策形成”的关键阶段,对该制度的设计及运作进行详尽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参酌了德国与日本就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的相关制度,对于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制度之目的、如何规划被害人的参与诉讼权利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专题研究(一)“司法改革新路径”中,我们选取了两篇涉及不同主题的司法改革文章,既有基于实证分析的地方探索改革经验研究,又有思想开放意义上的通过权利法理深入分析再审改革问题的创造。彭世忠教授和杨继文博士后的论文《基层公共法律援助改革实证研究——以温江区司法局的地方探索为例》,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司法局地方探索为实证分析对象,得出基层法律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保障措施有待加强等。文章鲜明地提出,我国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制度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明确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总体设计;加快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线上、线下平台建设;落实基层法律服务保障机制;培养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重视基层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法律援助服务;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管控体系。宗来的论文《基于权利构造的再审程序改革》则是从权利实现三阶构造的视角——“客观法(权利)”向“主观权利”的涵摄,以及“主观权利”再向“裁判权利”的适用,对民事再审程序改革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再审的本体应当是实体性的形成权;其程序本身实质上是规范权利人行使并实现其再审形成权的一项独立的民事诉讼制度。

“环境法治”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中国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的核心议题。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具有全方位的价值统领与意蕴涵摄。在此背景之下,环境法学研究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种“想象的繁荣”,而更多的表现为对实践的认识、回应、检讨与推动。其中,“就环境法而言环境法”固然是研究的根基与必需,然而环境理念与生态价值与其他法律制度间的关联与互动,也渐次为研究者所关注,甚至成为一种理论自觉。在涉环境要素的各个领域联通法治的精神内核,成为这类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在专题研究(二)“环境法治新视野”中,作为主持人的赖虹宇博士后无私而认真地进行组稿、约稿,选取了两篇跨学科分析的理论文章。马一心老师和赖虹宇博士后的论文《防灾减灾法治化背景下的政府灾害应对能力建设——以“719邢台洪灾”的个案反思为视角》则将视野聚焦在“灾害法治”这一领域。通过法治化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取得真正实效,减小灾害影响,维护生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是环境与生态法治中的必要环节。其中,政府法治化的灾害应对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作者以的邢台洪灾为个案样本,系统分析了灾害预警、灾害救援、人为致灾性等各个环节的制度疏漏,提示应在制度上实现综合性的灾害防救,并以法治化作为检视标准与改进目标。罗娟与余嘉勉的论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视角下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关注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当前我国遭遇的实施困境,并通过比较分析与理论阐释,试图寻找突破的可能路径。该文章意在强调,通过制度的细节优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在生态文明体制中占据应有位置。

延续之前的板块设计,我们设置了“法学制度与理论”和“实证法学”两个专栏。

在“法学制度与理论”专栏中,胡选洪副教授在《刑事习惯与处罚优待的教义学体系》一文中,明确了刑事习惯的基本内涵,并从体系性构建的视角出发,认为刑事习惯可以作为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实质解释观和犯罪论体系构建的考量因素。罗维鹏博士在《民事诉讼中行为保全的操作难题与应对》一文中,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问题出发,对“启动难”、“审查难”、“执行难”和“救济难”等难题进行了精细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完善方案。钱宁在《治愈机会丧失侵权案件救济路径研究》一文中则从医患关系出发,来探讨医疗侵权领域新出现的治愈机会丧失侵权案件的具体困境,并鲜明地提出应当结合借鉴域外既有的相关理论与判例解决模式,对因果关系判断等难题进行完善。陈雨在《认罪认罚从宽的路径探索——基于程序与实体的双重视角》一文中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并提出该制度的完善路径在于,应摒弃“效率优先”理念,回归程序与实体并重的应然理念,分别从程序与实体两个维度作出不同的安排。

在“实证法学”专栏中,周春光在《董事勤勉义务的司法审查标准探究——以实证与比较分析为视角》一文中,从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勤勉义务之司法审查标准问题出发,以法社会学中的实证方法为理论工具,对董事违反勤勉义务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与法律后果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并提出了审查标准的制度、文化和细则三个维度建构,进行实现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行为激励与失职问责之价值平衡。魏大平在《网络人格侵权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基于204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则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人格侵权问题出发,以204份网络人格侵权纠纷判决书为分析样本,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对网络人格侵权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于我国网络人格侵权救济和人格权保护的建议。

本辑刊发的十一篇文章,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各具特点。有的重在使用法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制度阐释,有的则重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深描,有的重在对法律规范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我们相信,跨学科范式的分析和探讨,将为法学研究提供“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滋养,并逐步实现中国学者所特有的理论贡献和学术标识。

最后,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各位作者对《光华法学》的大力支持。

学术研究的精进和探索,永远在路上!

《光华法学》执行主编杨继文

1月6日凌晨于光华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