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襄阳高新区(自贸片区)工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襄阳高新区(自贸片区)工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时间:2020-10-18 00:50:48

相关推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襄阳高新区(自贸片区)工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焊接机器人挥舞着手臂,5分钟就能完成一台汽车天窗的焊接;注塑机器人自动抓取物料,80多秒就能完成一个汽车保险杠的注塑;涂胶机器人托住汽车尾翼,在两分钟内完成涂胶后迅速压合……近日,走进位于襄阳高新区的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听见一条条生产线隆隆作响。

经过革新技术、引进智能化生产线,襄阳光瑞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双提升,是襄阳高新区注重质量效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缩影。瞄准“高新特快”,从粗放到精细、从跟随到引领,襄阳高新区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高新特快”为未来发展“定调”

“用最新技术、最高标准,做行业标杆、建绿色工厂。”东风康明斯国六发动机项目负责人说。

国六新标准出台后,东风康明斯抢抓先机,2018年投入23亿元研发全系列国六发动机,今年6月新产品正式下线。新型发动机功率得到提升,污染物排放减少80%,性能大幅领先国内同行。

以“高新特快”为发展定位,襄阳高新区企业顺势而为,转型升级之举层出不穷。

2018年,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引进的畅销车型“奇骏”正式量产。同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在襄阳高新区正式挂牌。2019年,投资17.4亿元的东风股份铸造产业园项目、投资4.2亿元的风神襄阳公司VOCs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迅速,有力推动了东风襄阳基地重大技术装备转型升级、整体提升。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襄阳高新区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多业支撑、多极增长”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科技创新激活转型原动力

创新正成为襄阳高新区最活跃的因子,激活了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在嘉辐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2号车间,有这样一条超细玻璃棉生产线。该生产线生产的玻璃棉直径仅3-5微米,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10,主要用于高端设备、精密器械、航空航天器材的隔热保温。

该公司生产负责人说,嘉辐达超细玻璃棉打破了美国企业对该项产品的垄断,让中国的玻璃棉产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与外国企业同场竞技。

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上,而且体现在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上。

近年来,襄阳高新区新建起一批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机器换人”示范项目。

在东风风神的涂装车间,两条生产线都由机器人对车身进行智能喷涂。据生产工人介绍,这种生产线可实现10种车型、26种颜色同时喷涂,生产工艺全球领先。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节约1700吨标准煤,有害气体减排580吨,将成为绿色生产示范样板。

在襄阳高新区,像东风风神一样拥有智能化工厂的企业不胜枚举。据襄阳高新区经信局负责人介绍,襄阳高新区正加速推动77个项目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到2020年,襄阳高新区将新建165条数字化生产线、21个数字化车间、18个智能工厂和24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普及率达到60%。

改革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铺路

谁转型升级成功,谁就赢得先机。

为抢占先机,襄阳高新区决策者给出了答案——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创新驱动,率先转型升级,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铺路。

转型升级,谋定而动。

2018年,襄阳高新区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为纲,按照高质量发展、减量化增长的思路,分产业制定出台了服务业、工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针对企业服务的改革逐渐放开,实行“47证合一、90证联办”,落实“容缺审批”“多评合一”,实现“一次办好”,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120项改革试验任务顺利完成,为企业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在招商引资方面,襄阳高新区从“装进篮子都是菜”到围绕“高新特快”做文章,对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发展产业“绣球连抛”,一个谋新谋变的招商新机制在襄阳高新区呈现出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襄阳高新区收到的成效也很明显:市场主体保持活跃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稳步提高,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一张更加富有活力的高新产业蓝图正徐徐铺开。

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

感谢您的关注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