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贵港日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红水河建造生命“摇篮”

【贵港日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红水河建造生命“摇篮”

时间:2018-12-13 15:42:49

相关推荐

【贵港日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红水河建造生命“摇篮”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

本报讯(记者 陈伟玲)8月的桂平酷暑难耐。连日来,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南木江副坝上,建设者们仍顶着烈日,为保护红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造大型生命“摇篮”——大藤峡鱼类增殖站和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

据了解,该工程所在的黔江属红水河流域,影响区处于珠江上中游高原山地区向中下游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区,是鱼类分布由山区急流鱼类向江河平原鱼类的过渡区,也是洄游性鱼类上溯进入上中游高原区的通道和鱼类产卵的重要场所。

红水河流域鱼类资源丰富,大藤峡水利枢纽坝上坝下分布鱼类270种。其中,珍稀保护特有鱼类33种,包括单纹似鳡、乌原鲤、长臀鮠、长鳍光唇鱼、稀有白甲鱼、唇鲮、暗色唇鲮等。受工程影响的共有12个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目前仍有11个保持原有功能。

“坝区会对鱼类洄游造成阻隔,水库淹没也会使鱼类种群向库尾和支流退缩。”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廉浩表示,“我们拦河建坝,造福人民的同时,更要考虑如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此,大藤峡工程的设计师们设计了大藤峡鱼类增殖站和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以及分布在主坝右岸上和南木江副坝的两条过鱼通道。

廉浩告诉记者,受工程影响的是洄游性鱼类、珍稀濒危保护鱼类、喜流水生境鱼类。除洄游性鱼类采用过鱼通道进行保护外,大藤峡鱼类增殖站、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对后二者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7月底,大藤峡鱼类增殖站和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动工建设,工期约为7个月。廉浩介绍,增殖站主要承担流域内珍稀、特有和经济鱼类的人工增殖和放流工作,保育中心则以建设濒危珍稀鱼类繁育救护基地为目标,以中华鲟、唇鲮、乌原鲤等珍稀鱼类作为主要救护和保护修复对象,通过开展繁殖、育种、保护、监测、研究、救护等多方面工作,探索濒危珍稀鱼类繁育技术,打造水生态学国际学术交流阵地。

据介绍,建成后的增殖站和保育中心配备大型、先进的催产池、寄养池、鱼苗培育缸170多座,孵化桶、孵化器、孵化槽和催产工作台近20个,以及室外亲鱼池、鱼种池、生态鱼塘一批。

“投入使用后,通过保育中心负责科研技术、增殖站负责增殖放流,每年放流各类鱼苗358万尾。”廉浩表示,这将对保护该流域内鱼类种群特别是珍稀鱼类的繁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的影响、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的大藤峡鱼类增殖站和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将会成为该流域的“生命摇篮”。

了解大藤峡工程建设

展示大藤峡公司形象

长按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