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外婆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外婆的故事

时间:2022-07-22 12:54:50

相关推荐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外婆的故事

关注蓝田法院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夏日的早晨,外婆吃过饭后一如既往的坐在房檐底下安静的看着院子里调皮捣蛋的曾外孙们嬉戏打闹,拐棍安静的斜靠在腿上。虽然已经入了中伏,但是外婆还穿着毛衫和绒裤,我问外婆热不热,外婆笑道:“上热下冷,白天要晒,晚上还要捂呢”。

1

(上图:外婆和孩子)

我曾见外婆将小麦晒得热滚滚,然后坐进麦堆将腿埋起来取暖,然后以我儿子小鱼为首的几个小捣蛋鬼围在外婆旁边将麦子当成沙堆用小铲子戳来戳去。

我觉得用“晒麦子暖腿”的办法既不卫生又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天气条件的限制,于是自作聪明给外婆设计了一个浴桶,可以舒服的坐在里面,自动上下水,自动调节温度,还可以享受按摩。可惜我也只能画个设想稿,不能变成现实。

1

(上图:外婆老家的冬天)

现在想想,外婆一辈子都住在商洛的深山里(最近几年才搬出来和儿女同住),那时生活条件原始又简陋,湿气和寒气早已侵入骨髓,生活困苦艰难,能给双腿取暖的除了土炕可能最现实的就是“热麦堆”了。

“我很后悔,我达临死都没吃过一口鸡蛋”

外婆今年79岁,驼背非常严重,很像是被重物生生的压折了一样,背部突出,从侧面看就像数字“7”一样。看样子应该是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她却对所有人充满了慈悲和仁爱,从言谈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她是慈祥和满足的。

1

(上图:外婆和她的小羊羔)

我:外婆,你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外婆看着我笑着回忆道:我小时候,家里有十二口人但却只有不到一亩地,一年只能打三斗麦子和一点玉米,一斗麦就是40斤。天天吃不饱,我达(指的是外婆的爸爸)就给我们弄苟树叶、柳树叶、榆树叶、豌豆叶来吃,能吃的野菜也几乎都吃光了,饿了就喝水,东家借一口西家借一口,就这样慢慢的混着。我妈当时还说家里就我长的哈(不好看)、饭量大,老说害怕养不活我。

我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曾经真实存在,继续问:那你们一般主食吃什么?

外婆:吃苞谷糊汤(玉米粥)就一点酸菜。

我:一天三顿都是苞谷糊汤吗?

外婆:哪还能吃三顿,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我记得有一次,我妈做糊汤有点稠了,我达就生气了不愿吃,其实是害怕一顿吃饱了下顿就没啥吃了。有一次,国家给大家发的麦麸,我妈给我们煮的时候还给里面煮了一点红豌豆,煮好之后红红的稠稠的,我哥和我达放工回来都吃的可香了,后来我看锅底还有一些就铲起来吃,妈呀,一点儿——也不好吃。外婆将“点儿——”的音拉的特别长,好像那个味道现在还能尝到一样。

1

(上图:外婆家的老房子)

外婆:“我达临死都没吃过鸡蛋。刚开始是没有鸡蛋,后来养了鸡,只要下了蛋就赶紧拿去换粮食、换盐、煤油、火柴,根本就舍不得吃,最后我达病重躺在炕上快不行了,我妈煮了三个荷包蛋让我给我达送去,但是那时我达已经什么都吃不了啦······”。外婆声音有点哽咽。

“我妈炒菜时拿根筷子塞进油瓶子沾一下”

我不想让外婆深陷对亲人的思念和内疚之中,打岔问道:你们那时候吃的什么油?

外婆说:漆油。

我:啥?啥是“漆油”?此时我脑子里闪现的是各种油漆。

1

(漆油,图片来自网络)

外婆:就是用漆树子炼的油,是硬块块,吃的时候用刀切一小块,放到热锅里一会儿就化开了,过年的时候,我妈给洋芋上沾点面放在漆油锅里炸一下,把我们都吃的香的。

我偷偷百度了一下,漆树有毒,漆油确实能吃,但是口感不好,还容易粘嘴,现在常用于制作肥皂、蜡烛等。

外婆接着说:后来队上给每人每月分24斤粮食,有麦子、黄豆和玉米,我们用黄豆榨一点油,我妈炒菜时拿根筷子塞进油瓶子沾一下,然后在锅里敲两下,看锅底有一点油星就算好了。

“国家把地分下来了”

我不禁又问:那你们什么时候生活才好一点?

外婆:啥时候,刚开始家里地少天天饿肚子、吃树叶,后来到了农业社的时候吃大锅饭,最起码每天人不会断顿,再到后来国家把地分下来了才真正好了。

外婆说的“国家把地分下来”指的是土地家庭承包之后,家里按人口分到了足够的土地,吃饭问题终于得到了基本解决,家里的生活条件才逐渐得到改善。

1

(上图:外婆兄妹)

外婆笑着告诉我,小时候家里曾经来过一个乞讨的人,那人看过面相之后预言说,外婆的姐姐是吃米饭、白面的命,外婆是吃糊汤的命。事实证明,这预言是对的。

“人要积福就会有福报”

小时候的贫穷和饥饿对外婆一生影响巨大,也造就了外婆勤劳、节俭、宽厚、仁爱的性格。在那个贫苦的日子里,外婆虽然自己都经常吃不饱,但是只要有上门乞讨的可怜人,外婆经常是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给上门的可怜人吃。

前几天我们去看望外婆,她说黑山老家柜子里有一些治疗腿寒的草药让我们去取,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取回来的草药,最后才知道外婆是准备送给村里另外一个寒腿的老太太的,那可是她珍藏在木柜子里的整整一蛇皮袋子的草药,而且只有那么多。

外婆说:人要积福就会有福报。

1

(上图:外婆和老朋友谝闲传)

外婆给我讲了三个事情说明“福报”是存在的。

第一件事:有一年(公社时期),外婆在大队的灶上吃完饭,准备下地干活,但是感觉没吃饱,想起家里还有半碗剩饭,就想着回去热一热吃了再上工。外婆在家正烧锅呢突然听见院子里扑通一声,她赶紧跑出去,发现茅坑里面飘着一个小红袄,外婆一看是小女儿的棉袄,来不及想就一把拽了起来,幸亏及时,小女儿被救了起来,如今,这个被救起的小女儿都已经儿孙满堂了。外婆说,如果当时不是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想起来锅里的半碗剩饭,可能小女儿早就没命了,这也是冥冥之中老天爷在帮助她。

第二件事:外婆住的小瓦房面积差不多相当于农村的一间半,土坯结构,房子中间隔开,一半做饭一半睡觉,房子屋顶架着木板,睡觉的土炕上常年铺着厚厚的稻草防潮取暖,老墙漏风,外婆给墙上糊满了报纸。深山易寒、湿气重,外婆给家里备了好多的木头和柴草。有一次烧炕结束后外婆就下地干活了,在地里听人说家里着火了,当外婆赶回家时,发现火已经熄灭了,检查了一番,原来是烧炕烧的温度过高,导致炕上的稻草自燃,稻草引燃了炕上的被褥和棉袄,接着墙上的报纸和屋顶的木板也被引燃,但本可能吞噬一切的大火却莫名其妙的熄灭了,等外婆赶回来的时候,房子的一角虽然已经烧毁,里面冒着浓烟但是整体还在,大部分家当都还完好。外婆说,这一定是老天爷看她可怜平时又做善事,不忍在她身上再加悲剧。这栋房子外婆如今还保留着准备随时回去居住,房子被烧毁的一角清晰可见。

1

(上图:外婆和我儿子)

第三件事:外婆年轻时一个人去亲戚家,路上饿了,到路边的树上摘了几个野桃子,野桃个小毛长,外婆就跑到河边去洗,不巧的是山里刚下过大雨,河水猛涨,外婆不小心掉进河里,河水又急又深,外婆在河道里挣扎着被河水冲出十几米远后,不知怎么又被冲到岸边,外婆抓着石头爬上岸莫名其妙的捡回一条命。

1

(上图:外婆的手)

这三件事让外婆一直铭记,更让她坚信了“好人有好报”这个老道理。

“你是怎么看上我外爷的”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结婚了。谈起外公,外婆似乎有一些“怨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外爷那个人呀,让我把气受的够够地”。

我好奇的问:那你当初是怎么看上我外爷的?

外婆笑了,她说,她和外公是从小定的娃娃亲,那时候她还小,还穿的是“叉叉裤”(开裆裤),什么也不懂。那年冬天,山里的雪特别大,外婆在家拿一个竹棍穿了一串小洋芋娃儿(特别小的土豆)埋在刚烧过的炕洞里,外婆的哥哥过来喊她,说家里来人了要见她(外公的爸爸来提亲),外婆很不情愿,说“不去,我的洋芋娃儿还没掏出来呢”。

1

(上图:外爷在干活)

说到这里,外婆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是印象里外婆笑的最开怀的一次。

我:你结婚的时候外爷都送你什么好东西了?

外婆:能有什么,那时候人都穷,送三斗粮食就能结婚,我结婚的时候17岁,你外爷送给我12双袜子、12条手帕还有两块粗布、2条纱巾,再没有啥了。

警告小偷“我不是好欺负的”

外婆共养育了六个孩子,四个女儿两个儿子,但其中一个女儿早年不幸夭折,这对外婆打击非常大。现在听来一家有六个孩子好像特别多,但是在当时,在那个偏僻、落后、贫穷的小山沟,外婆一家却因为太过贫寒、男丁稀少而受尽了苦楚和白眼,也吃够了拳脚。

1

土地家庭承包制实施之后,队上将树都分给了各家,地和树就成了每家人最为重要的财产,村民之间为了这些财产经常发生争执,但那时候村里人解决纠纷可不是找法院。

1

(上图:外爷坐在门槛上)

比如有人树上的核桃到了收获的时候却发现被人全部偷摘了,找不到小偷,就走到离“怀疑对象”家不远的地方有针对性的骂一阵子,一方面是解个气,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小偷“我不是好欺负的”。

如果遇到正面冲突,轻则吐对方一口唾沫,重则拳脚相向,女的扯头发男的抡拳头,受伤了回家躺着,输赢不靠理,靠的是劳力。所以可以理解,长期以来农村社会重男轻女可能不仅是因为男孩子可以养老送终,估计和男孩有劳力,可以保护家人免受欺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外婆最感慨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外婆家被欺负,骂也骂不过、打也打不过,找到队里说理反被恶人先告状,外婆憋了一肚子委屈却只能不了了之。后来一位外来的干部无意之中提起此事,说了公道话,得知后外婆感激涕零,感叹道:虽然只是一句话,最终也没能改变什么,但她现在想起来都很感动,想要有机会见到那位干部当面感谢当年仗义执言。

“这是老天爷对我的福报”

外婆好像被打开了话匣子一样,一口气给我讲了很多故事,包括地里的柿子树每年能打多少担柿子,自己织布给家人做的衣服不耐穿、容易烂,外公给人家打工半年才挣了60块钱,她一边放羊一边背个布袋挖草药,以及村里哪个聪明的小孩子是因为没钱看病被耽搁了最后变成了哑巴等事情。好像她的一辈子都是故事。

外婆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们个个都很孝顺,都争着抢着要和外婆一起生活,不让她再回黑山,虽然外婆时常还念叨着想要回去一个人住,其实是不想连累孩子们。永远也闲不下来的外婆虽然已经垂暮,但是还养着三只小母鸡,她说,再过几个月这三只鸡就能下蛋了,到时候看哪个孩子回来了就可以带走。1

(上图:外婆和家人的合影)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当翻开家里的那些老照片时,却感觉外婆故事中的生活就像是上个世纪才会发生的一样。

今昔对比,如今国富民强,即便是一般的农村贫困户国家也会有“两不愁、三保障”。法治社会,人人平等,大家从小就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社会安定有序。

1

(上图:玩耍中的我和我的孩子)

虽然外婆一生经历苦难,但是晚年遇上了好时代,能够每天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们在这么平安、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里安居乐业,内心非常的欣慰,用她的话说“这是老天爷对我的福报”。

1

(上图:外婆和曾孙们在一起)

(本文根据外婆口述整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