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诵读陕西|隐逸篇:10.寄紫阁隐者11.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12.题四皓庙

诵读陕西|隐逸篇:10.寄紫阁隐者11.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12.题四皓庙

时间:2018-08-21 05:49:25

相关推荐

诵读陕西|隐逸篇:10.寄紫阁隐者11.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12.题四皓庙

正文:131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诵读:杨开文

紫阁峰远眺

1.紫阁:指紫阁峰,终南山山峰名,在今西安市鄠邑区东南。

2.别营心:考虑别的事情。

导语

古人隐逸的原因:一是避世,二是避人,三是避祸。为此,就有了道隐与身隐的区别。张籍笔下的紫阁隐者,不仅藏形,而且隐迹。因此,人们很难见到他。偶尔去寻访,不是看见他养的鹿,就是看见他驯养的看果园的猴子。比张籍稍晚的贾岛有一首《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其行迹和张籍笔下的紫阁隐者颇为相似。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到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惟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做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旁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诵读:董芯伊

桃花源图轴

1.东溪:在高冠峪东边。

2.隐沦:即隐士。

3.朝市:即社会。不是秦:即现在是太平世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说,武陵人进入桃花源后,问村中居民是何处人氏,村民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导语

这是一首纯粹写隐士的诗。作者把韦九山人的东溪草堂比做远离尘世的桃花源。朱湾其人,史料上语焉不详,只知道他生活在唐肃宗、唐代宗时期。后来,隐居于宣州(今安徽宣城)。不过,他在长安时还是想有所作为。这就是他在这首诗的结尾对韦九山人说的:现在已经不是秦末那个乱世了,山人可以出而仕矣!读结尾这一句,使人想起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结尾对董邵南说的话:“你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劝他们都出来效忠朝廷。”韩愈担心董邵南投靠藩镇,所以,委婉地提醒他。朱湾劝韦九山人出仕则没有这层意思。

卧逃秦乱起安刘,舒卷如云得自由。

若有精灵应笑我,不成一事谪江州。

诵读:杨开文

商山四皓

1.四皓庙:在今商洛市丹凤县。

2.“卧逃”二句:秦朝灭亡后,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相约逃进商山隐居。因四人须发尽白,故称商山四皓。此即“卧逃秦乱”。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屡次征聘,不至。后来,汉高祖刘邦想废除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刘如意。吕后采纳张良建议,让太子卑辞安车,请求四人出山与之游。刘邦闻知,觉得太子羽翼已成,就打消了废除刘盈的念头。此即“起安刘”。说“舒卷如云得自由”,言四皓行藏出处,非常自由。

3.谪江州: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缉拿凶手。因其非谏官,被认为是越职言事,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导语

商山四皓是继殷周之交的伯夷、叔齐之后因其所事之君灭亡而归隐的着名隐士。所不同的是,商山四皓最终迫于强权的压力,又出山充当了宫廷斗争的工具。白居易没有看到这一点,而是觉得四皓“卧逃秦乱”“起安刘氏”,行藏任我,来去自由。而他自己却身不由己,成了朝廷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诵读陕西|隐逸篇目录

诵读陕西|隐逸篇:1.蓝田山庄 2.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3.山居秋暝

诵读陕西|隐逸篇:4.田园乐(之五)5.高冠谷口招郑鄠6.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诵读陕西|隐逸篇:7.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8.崔氏东山草堂 9.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图文来源:《诵读陕西》

图书信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58元;联系电话:029-85307864

作者介绍:杨恩成,陕西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着作有《意境最美的中国文化系列:一词一画》《唐诗说稿》《诵读陕西》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