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绝对才女!这位女孩再获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犀利思想透出“大师范儿”!

绝对才女!这位女孩再获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犀利思想透出“大师范儿”!

时间:2022-09-17 18:34:08

相关推荐

绝对才女!这位女孩再获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犀利思想透出“大师范儿”!

微信改版,咱们可能就走散了!

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漯河日报小记者”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近日,第27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南通中学高二(17)班的季姝含同学,获得高中组唯一的国家级特等奖,并作为选手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颁奖现场

▲季姝含作为获奖选手代表上台发言

这也是季姝含同学继去年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特等奖之后,又一次获得全国大赛国家级特等奖。

▲季姝含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的获奖证书

今年“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得到了全国20多个省,4个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市260个县级市学生的投稿112万多份,辐射全国各中小学。

共有一千余名中小学生进入到决赛阶段。

季姝含下半年将进入紧张的高三学习。在采访中她说,在初赛中她以“在大雪中绿叶纷飞”为题,书写了自己对已故作家木心以及他的“绿色生活”的理解。在决赛中,她对于组委会以凉山火灾数十名消防员牺牲的材料,以《巨鲸落,万物生》为题,在文中以“鲸落”这个自然界中很罕见的奉献生命的现象,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季姝含表示,她从小热爱阅读,即使进入高中,学业负担加重后,她也始终坚持每天腾出十五至三十分钟用来读书。季姝含偏好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揣摩,品味大师的想法并试着理解每一处遣词布置的用意。她说:“即使老师只要求每周做一些摘抄,我却会坚持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随笔练手,保持对文字的灵敏与热情。”

对于文学写作的感想,季姝含认为自己始终坚信“我手写我心”,只有写你真正想写的东西,抱着充沛而真挚的感情,抱着赤诚而独到的见解,笔下的内容才会灵动起来,才会有了熨帖的温度和与众不同的、吸引人的灵魂。

巨鲸落,万物生

作者:季姝含

你可曾听说过鲸歌?

鲸,应该是海洋中最雄伟而威严的生命了。仿佛永生悠游的孤岛,仰或持恒漂流的沉默,除非迫不得已他们鲜少发怒,也不疾行,就如寡言的智者。智者不鸣则已,一鸣必是震动天下;当群鲸一同歌唱,珍珠蚌的贝壳也会张开,人鱼的螺号也会停息,整个大洋都会为之寂静,只是星月的光辉在波纹间盈盈地浮动着。

我却时常因他们而悲伤:再美丽的生命,其存在不也终有时限,终有休止消失的那一刻?也许他们会和巨象一样,寻找古老神秘的象冢,在平静中独自迈向死亡;也许他们会像传说中的荆棘鸟,用一根扎入心口的刺写出剧痛中最美的绝唱。但那都无关紧要,他们的存在终究还是画上了句号;鲸是海洋的威严与荣光,可荣光也有凋谢的一天,大洋的赞美诗中终究会少去属于某头鲸的那一小节。

不,这远远不够。

事实是,当一头衰老的鲸感到了真正的疲惫,他会放弃漂流,开始下沉、下沉,直至沉入海的掌纹,与之融为一体,我想象这缓慢而从容的过程,沉没的姿态,却仿佛是在坠落——不,优雅得像在飞翔!沉没的只有肉身,鲸的灵魂悠然游动,穿过千百米深的海水,在暮天的云或夜空的星中寻到了自己的归宿,他的灵魂自空中俯瞰着,俯瞰自己的血肉与骨架是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小型生态系统,支撑无数小生命安稳度过几十乃至上百年。想必在那时,鲸是想要微笑的吧?腐烂苍白的脊骨也可成为哺育生命的摇篮,也正因如此,鲸的生命从未终止,而是在那些小生物迅捷忙碌的游动中得到了延续,生生不息。

巨鲸落,万物生。

当你在暮色四合的天际见到一朵巨大而优雅的云,或是在净朗黑夜发现一组连起来状若大鱼的星时,都应知道,那是些已奉献出自己肉身的鲸,正和他们还活着的同族一起吟唱属于大海的诗篇。极北之海断裂消融的冰凌,南加州温煦的浅水,披着雷霆之袍行过海面的风暴,潜藏着熔岩的海沟,都与他们一起唱着那支古老而神秘的歌谣。

我们都终其一生在人海中独行,渴望认可,苦苦寻觅着自我存在的确认,可我们是否也忘了,存在本就无需确认?而当你将存在献于某项更伟大的事业,献于更多生命的福祉时,你的生命便不会消逝了,正如芳草青青,花开美好花落也壮烈,起码还有风和泥土会记得那一点绿,那一缕香,那为他人奉上的生的源泉。

我愿巨鲸落,万物生,鲸歌不辍。

新闻链接

,季姝含同学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特等奖,上海报业集团主办、《文汇报》社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管的《新读写》专题对她的文章进行了点评与剖析。

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赛决赛上,南通中学高一学生季姝含以一篇《大师你好,大师再见》夺得特等奖。她的写作秘诀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决赛与初赛作文。

先来看看此次作文比赛的题目:

1.材料作文:从长跑比赛中领跑者、跟跑者和尾跑者三位选手不同视角阐述参与长跑比赛的心态。

2.话题作文:从“美与丑”的关系的出发,谈谈自己的见解。

参赛选手须任选其中一题在两小时内完成。

季姝含经过比较与衡量,选择了关于“领跑者,跟跑者和独跑者”的材料作文。在作文中,她以“领跑者”喻大师、“跟跑者”喻后辈、创新之人喻“独跑者”,讨论了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以及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获得全国特等奖的季姝含

以下是她的决赛作文:

大师你好,大师再见

季姝含

马尔克斯曾谈起和他钦佩的作家海明威在人潮中的一次会面。

他曾上前一步,向那时并不认识他的海明威挥手:“你好,大师!”

海明威听见了。他在人流中回头,挥手致意:“再见了,我的朋友!”

那是两颗伟大灵魂在千万双无关目光注视下的一次碰撞。于是谁又能说,在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三十二场起义中,在纠缠一个家族百年之久的孤独宿命中,在嫉恨、暴死和预言中,闻不见狂暴的风浪和鱼血鱼肉的甜腥呢?(借马尔克斯与海明威作品中的经典情节,说明了海明威对马尔克斯创作的影响之深远;用一个例子引出下文的议论,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整个人类群体就像一群羔羊,总需要一些个体领跑在时代前列;而这些领跑者,我们习惯称之为“大师”。

“大”,乃是无所不容超凡脱俗的胸襟气魄;“师”,则是为人师表,是后辈学习和模仿的标杆。

跟随领跑者几乎已成为前进时公认的捷径,毕竟,前辈砍开了荆棘的道路远比自己摸爬滚打好走得多;而一滴浓缩的智慧的甘露,也当然远胜过十大碗寡淡无聊的白水。(先阐释了自己对“大师”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而阐述大师对人类、对社会的重要性)

读雨果,就好像是由他领着你在圣母院中踟蹰,将每一处隐秘的石雕浮刻和透亮的彩绘玻璃,与人性中的沟壑丘陵比较;

读波德莱尔,就好像是他与你坐在永夜中的一蓬篝火边,他以火光亲手撕扯开黑暗和尸首的腐臭,再将自己一颗鲜活的心生生塞入裂缝;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好像是他把你推入雷雨中一辆飞驰轿车,车越来越快,雷暴越来越愤怒,他的声音也越高越急,直至最终你头晕目眩耳鸣,只能看见车窗玻璃上被狂风吹开的水珠。(用比喻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位作家的作品特色)

千百年来,无数后辈正是紧紧跟随着领跑的大师奔跑,从他们的背影里揣摩真谛,不断调整步伐,最终抵达了自己的最高峰;就如达·芬奇指点下的拉斐尔,为布多夫金所栽培的维塔斯。而大师们呢,那些后来者既让他们欣慰也使他们警惧,于是成为别人目标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向上推进自己的亦是人类的封顶线,将目标定得高一些、更高一些。这一拉一推,就像肌肉某种和谐而美妙的运动,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张力,把人类群体推上一个又一个更高峰,促使这群羔羊跑得更快更远。

然而,一味地追随领跑者,一味地模仿大师,只会限制发展,使后辈束手束脚,最终陷入复制、抄袭乃至剽窃的泥潭。如在唐末宋初备受推崇的《文选》,甚至杜工部也深慕,谕之“熟精《文选》理”。人人读之,人人学之,也必人人陷于之,以至于陆游评道“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千篇一律,何其陈腐无趣!

更何况每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不尽相同,也难怪苏轼言之“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了。(正反对比,既说明了模仿大师对后人创作的重要性;也指出了一味模仿大师,反而会使创作陷入僵局,适得其反)

所以,马尔克斯敬佩海明威,却不会再写一个老人与海洋的故事;而杜子美钦慕李太白,却也不会试着做第二个“酒中仙”。

毫无疑问,跟随领跑者是有益的,这为初出茅庐的新人们提供了前进的旗帜,学习的楷模;但做一个跟跑者的同时,不如也考虑成为独树一帜的独跑者

尤其是在这个呼唤个性与创新的时代,睿智的选择也许是跟在领跑者身后积蓄足够的经验和力量,待翎羽丰满,再怀着感激道别,试着挣出大师的卵翼,开辟自己的道路,乃至无形中成为新的领跑者。(在事实论据、正反对比的基础上亮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愿我们每个人既有说出“你好,大师”的明智,也有说出“大师,再见”的勇气。

在初赛中,季姝含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初赛的作文的主题是:,她描写了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广博的知识面与充满思想的文字使她的文章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人与路

季姝含

夕阳西下。光线织出一条薄若无物的金纱,柔情款款地,为两旁青山披上。(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描写对象——路)

我眯着眼。海拔数千米的窄窄栈道,岁月也说它太旧了,于是它沿着陡峭崖壁瑟缩佝偻着,如一条灰扑扑的可怜巴巴的小草蛇。

这是一条路,但是上面没有人。(制造悬念,写作中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大大增加文章对读者的吸引)

人呢?可我分明能在风里在草木里在磨得粗糙的板面里,感受到人曾走过的痕迹。石缝间杂草丛生,高原的风寂寂地吹了上千年。我抬头,在历史尘埃中看到了若隐若现的背影。

藏人爱茶,简直一日不可无茶;与盛产茶叶的川滇相遇,那便是天造地设的绝妙,便孕育出了茶马古道。东临碧罗雪山,西面高黎贡山,古道紧贴怒江绝壁,在江水的咆哮声中,气势如虹,凌空飞架,绵延奔向藏区。它曾背负了无数的马帮,听他们唱着悠悠的赶马调,敲着铓锣走过。赶马汉子的嗓音被山风吹得沙哑雄浑,铓锣的嗡鸣能在深谷里传得很远很远。

一步一步,哒哒的马蹄叩击狭窄古道,那些被风和阳光侵蚀得和栈木一样肤色的汉子们,挥动长鞭,击碎了黎明的薄雾正午的炎阳黄昏的夕照。去时,马背上驮着的是茶叶,行李和干粮:归时,马背上驮着米粮,队里跟着换来的骏马。(交代了茶马古道的来历、作用,突出其与藏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藏人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条道路)

可这一来一回,又有多少凶险多少沧桑?峭壁深涧,风霜雨雪,毒蛇猛兽,还有神出鬼没的匪帮。路布满了人打滑的足印,听过了人忍饥挨冻的叹息,淋受了人飞溅的鲜血,目睹了人英勇的无畏的反抗。

有时两队马帮狭路相逢,栈道狭窄无处可退,便只有“斗货”——货物较轻贱的,就会被连马带货推下山崖,从此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即便如此,成员与成员之间,马帮与马帮之间也很少会发生纠纷争斗——路上太艰难太危险,需要每一个人齐心协力才能求得生存。

有多少人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又有多少人散尽了家业?路自己也数不清了。(交代了茶马古道上曾经发生的一些惊险事件,为茶马古道的传说增添了一丝凄美悲壮的色彩,也从侧面反映了藏人不畏艰险、英勇果敢的性格)

“砍柴莫砍葡萄藤,有女莫嫁赶马人······”近千年古道的故事自土茶罐中缓缓倒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初二就出门······”人一路的辛酸与委屈,只能诉诸于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条溪流。赶马人用血汗滋养了古道,魂牵梦萦的山路是蜿蜒的扁担,将沉重与苦难挑起;渐行渐远的影子,被脆生生的鞭打拉长;深沉的喘息,将汗渍的前方扭曲。(再次讲述把茶马古道的传说与藏民的性格特点)

人知道踏上这条路就没有归途,只有不测风云。贴着绝壁行走古道上,山风吹过,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磨损了栈道踏破了岩冈。长长的吆喝,撞击在近在咫尺的山崖上又弹回,回荡间就激起了万丈豪情。日子被安放在马背上,悠悠马铃闪耀着太阳的光晕。赶马人的生命是一方碎石,一袭汗褂,一路鞭影,一串蹄声,一壶浊酒。萧萧风尘在沉寂的山涧幽谷飘来荡去,催开了一路山花。

一路绵延曲折的栈道,一头连着汉地,一头牵着藏区,纤细却柔韧地将两处心紧紧纽缚。恰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所言,“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吗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汉藏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相同的温热心跳间,勤勉,宽容,顽强,冒险,人的故事山听着,水听着,路,最认真地听着。(点出了茶马古道将藏人与汉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文章从以景论事到更具有历史感、思想性,使文章的格局更加宏大开阔)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与马冒着风雪弓身前进的景象再也不见了?这一路太凶险太艰苦,于是路被遗弃了。木板在风吹雨打中朽烂,野草蓬勃而寂寞地长着。路沉默地趴在岩壁上,开始枯萎,逐渐瑟缩。

路它伤心,路它迷惘。路在风里在雨里在草木的气息里在栈道的吱呀声里问着,当年的马帮如今又在何方?

我突然笑了,突然想代替马帮回答,也许马帮衰落了但路不会,文化不会,精神也不会。(从茶马古道的兴衰联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兴衰)

凝神,屏息,茶叶的清香,细碎的马蹄,和着赶马人的山歌和被风撞响的串串铃音,穿越幽暗岁月,洞彻而悠远。似乎能看见骤雨冰雪刀光剑影,还有马帮与饿狼的故事,随着长长的赶马调匍地生长。

回神,夕阳已落山。

季姝含说,自己也没想到最终能够获得国家级特等奖这样的荣誉。她从小就热爱阅读,即使进入高中学业负担加重,也始终坚持每天腾出十五至三十分钟用来读书。

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季姝含自称偏好严肃文学,能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揣摩,品味大师的想法,并试着理解每一处遣词布置的用意。最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而在于能够从阅读中吸取多少“营养”。

比起吸收好词好句,更重要的是从大师的作品中发现与众不同的深刻思想,通过自身的理解、消化,把别人的思想化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就像她在决赛作文中写的那样:“跟在领跑者身后积蓄足够的经验和力量,待翎羽丰满,再怀着感激道别,试着挣出大师的卵翼,开辟自己的道路”。

来源:南通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