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脾胃不好百病起 到底该怎么养脾胃?

脾胃不好百病起 到底该怎么养脾胃?

时间:2023-04-08 14:30:32

相关推荐

脾胃不好百病起 到底该怎么养脾胃?

现在是长夏,在中医看来,长夏五行属土,是湿热交困的时期。长夏也主“化”,正是吸收水谷精微,强壮脾胃的好时节。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运化水谷精微失职,气血生化乏源,脾虚百病起,但现在几乎全民脾虚。

《黄帝内经》说:“忧思伤脾”,我们现在哪一个人不天天在抱怨思虑沉重的工作压力、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艰巨的养家糊口的任务。

心思过重,想多了,心里就不平衡了,长期在这种忧思和焦虑的情绪中,脾胃就受伤了。

心力交瘁, 是思虑过劳。中医五行中, 火生土, 而火对应的是心, 土对应的是脾。心被消耗太过,自然无力生土,脾气也就随之虚弱。

我们现在正是处在一个人人都讲究吃的社会,除了一日三餐,还有宵夜,不论白天黑夜,只要你想吃了,就会有办法吃到心中所想。

尤其现在的这个时节,雪糕、冰镇饮料、烧烤、冰镇瓜果不断,让本就不是那么好的胃脾增又加了很多负担,进一步削弱了脾胃的功能。

另外,脾主肌肉,过去我们以农立国,靠劳作为主, 过劳伤脾。而现在我们从事体力活动的人锐减,经常久坐不动,时间久了,过于安逸也伤害了脾气。

还有我们现在的作息时间,经常熬夜已是普遍常态,可以自然醒的早起也只是少数人的福利。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理论, 在肝经值守的“丑时”,也就是夜里的1~3点,没有让肝脏休息,会导致了代谢紊乱。违背正常作息的生活方式,更是对脾气的消耗。

我们现在的人,即便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脾虚”仍旧是很多国人的生命状态。你有底气说自己是脾胃健康的人吗?

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看五官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脾胃不好,就可能会口唇发白、干燥,易起皮或裂口子。有的人睡觉会流口水,这其实是脾虚的表现。

此外,脾主升清,脾胃虚弱,无法上输水谷精微,头面失其濡养,可能会有耳鸣耳聋、鼻腔干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

面色萎黄无华,也多提示有脾虚的问题。

看吃饭

脾胃虚弱的人,食欲不振,饭后感觉腹胀不适,或饭后拉得快。胃强脾弱的人则见食欲好,但消化吸收能力异常。突然想吃重口味的东西,也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看体形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要么越来越胖(虚胖)要么越来越瘦。

有的人脾气虚,津液代谢失常,痰湿堆积在体内排泄无门,就变成“喝凉水都长肉”,或者肥而四肢不举,肌肉无力,身上的肉捏起来松松软软的。

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吸收功能有问题,“酒肉穿肠过”,经常有腹泻的问题。

看湿气脾胃虚弱,水液运化代谢失常,容易生内湿,而脾最怕为湿所困,湿困脾,脾气不奋,又加重了水湿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脾虚的人多伴有痰湿的问题,可表现出这些症状:

身体沉重,人发困、发沉,没精神,感觉疲劳;大便不成形,或溏稀或便秘,黏厕所难冲干净;嗓子不清爽,总感觉里面有痰,鼻炎、咽炎反复不断;脸上长斑、起痘(脓包痘),黑眼圈、眼袋明显;容易浮肿、腰酸、肩膀酸痛、关节痛。看舌头

舌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厚腻,即舌头上一层厚厚的白色舌苔,揩之不去,刮之不脱,并且上面附着一层油腻状黏液。中医说的“脾”,不是腹腔中那个长条的器官,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的“脾”指的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涵盖了多个系统的机能。一旦脾虚日久不愈,我们身体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脾虚”的时候, 就是这些系统的功能可以分别甚至整体不足,而器官功能的变化,往往是疾病开始的前期,甚至是从亚健康向疾病过度时期。

眼下三伏天,不少人喜冷饮,吹冷空调,不知不觉加重了脾胃虚弱的问题。脾胃作为气机枢纽,运化失常,通道闭塞,就容易出现气机失常的问题。

本来早上阳气升发,精神抖擞的时候,却出现气该升的,升不上去,感觉疲劳、困倦、乏力、白天睡不醒;到了晚上阳气入阴,敛藏体内,进入休息的时候。结果却出现气该降,降不下去,晚上失眠睡不着。

可以这么说,脾胃虚弱,五脏六腑都有问题。

调理脾胃,是养好身体的关键。

怎样调理脾胃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现在很多人一看自己脾虚,就问吃什么可以补脾。然而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不缺营养,与其总想着补什么,不如多想想我是不是要少吃点什么,或者我身体的动力够不够,去化我吃的东西,够不够供应我每天面对的工作、压力。

吃对饭,对脾胃就是一种很好调养。

吃应季的食物,吃当地产的食物。不追求新奇。

脾胃怕生、怕冷、怕撑,各种生冷寒凉的东西就尽量不吃或少吃。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专心吃,不说话,不边工作边吃饭,不边走路边吃饭,也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生气、郁闷、难过。

更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要注意饮食节制,不要暴饮暴食,我们要留给脾胃充足的时间,足够的气血能量来帮助消化、吸收我们吃进去的东西。

早点睡,别熬夜,不吃宵夜。到了睡觉的时间就睡觉,放下手机,放下身外物,好好睡觉。五谷是最养我们脾胃的,很多人脾胃过于虚弱,一时无法消化多少食物,不妨从一碗糜粥开始调整。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是调整好脾胃的基础所在。

放下偏执

脾胃怕生气。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犯脾,也就是五行说的“木乘脾”,容易出现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尤其我们现代人从事脑力活动的居多,都容易有肝郁脾虚的问题。要想养好脾胃,就放下偏执,用宽容通达的心去面对和接受命运馈赠的一切。

忧思伤脾,事别多想,简单就好。

把握长夏养脾的时机

长夏时值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对于脾胃虚弱、体内痰湿重的人,在三伏天里正好可以通过培育长夏的阳气来强健自己的脾胃功能,健脾祛湿。

这个时期,空调能少用的就少用点,冰镇的食物能不吃的就别吃。

这个时期适宜的饮品其实还是不少的。

乌梅饮,豆蔻熟水,炒薏米泡水这些,既祛了暑湿,也不伤脾胃。酷暑难耐的长夏,你需要来杯这款与众不同的解暑饮!一味中药赶跑了湿气,简单有奇效!小暑必备熟水一杯,化湿解暑,温中行气。是什么样的“熟水”?

还有可以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助阳气发散以排寒的姜枣茶。

适合下焦湿重,女性宫寒,男性肾寒,肠胃虚寒,慢性腹泻人群饮用的艾草水。

都是这个时期不错的饮品选择。

三伏天,这个阳气最盛的时期,运动养阳。于室外,适当的时间,太阳出来后的早晨,适当的运动,太极、站桩等静中动的功法都可以为首选。

也可以晒晒太阳,用天时地利的天灸法祛寒湿,养阳气。于室内,用艾灸,补阳、散寒、通经、补气血。建议取穴:大椎穴、肾俞穴、命门穴、中脘穴和关元穴。当然艾条得用好艾条。关于艾条的选择,点击了解:艾了这些年,你艾的可是真“艾”?!每天睡前泡泡脚,有助睡眠。只是简单的热开水,也可以,引火下行,温通经络,温补肾阳。注意,泡脚以身体微热微汗为宜。

长夏主化,正是强壮脾胃的时候,借三伏天之力,一起养好我们的脾胃。调养脾胃,从吃饭、睡觉、心情、运动等等各方面一点点地做起来,行动起来。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紫尘阁主亲授的调理孩子脾胃的方子,其实这个方子成人也一样适用。

主要针对:第一个:挑食;第二个厌食;第三个饥时无度,饥饱无度,就是这个阶段猛吃、超吃、特能吃,下个阶段怎么都不吃。配方:生麦芽、炒麦芽、史君子、香附、厚朴,比例都是一比一,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味道不好吃,觉得孩子不愿意吃,可以加上这个比例二山茱萸生五味子。比如,生五味子和山茱萸这个十克,那么其它的就都是五克。服法:可以把它做成蜜丸,可以做成小蜜丸,早晚给孩子吃一粒,或者早晨起来吃一粒,或者晚上临睡前吃一粒,都可以。也可以给他煮汤煮药煎汤喝,煮成汤之后给孩子喝。这个方法可以长期用,长期使用有健脾养胃,健脾养胃醒脾的功效。这些都是除了厚朴和香附之外,其它几乎都可以说是水果类、谷类的东西,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如果没有麦芽的话呢,可以用谷芽代替。在江南一带,推崇用谷芽代替麦芽,因为麦芽比较适合北方人的体质,它对于面食的消化能力或促使排泄的能力要比较好。谷芽比较适合江南地区的朋友们食用,因为主要还是以米食为主,这个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个小朋友能吃大人能不能吃呢?同样也可以!同样也是没有问题的。成人也可以服用,没有任何问题。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紫尘阁主讲课音频整理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