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请不要让爱 变成伤害

请不要让爱 变成伤害

时间:2023-09-06 04:40:26

相关推荐

请不要让爱 变成伤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辩手的角度看儒家智慧

摘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第二章》。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承接上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更加详细的阐述“仁”中的恕道。字面上是说自己所不欲的,莫要施于人。其后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中的“怨”字,宜与“求仁得仁又何怨”句共同参详理解。

克己复礼,勿施于人——讲求的都是,要求自己,从自己出发。所以才有“仁者爱人”的归结。

正文:

开宗明义,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中的哪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找到了原文出处之后我们可以用哪几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能够帮助我们对这句话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呢?也就是我们该如何解读这句话和这个定义的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能代表的儒家正义思维方面:

1,第一思维: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给予其他人。这体现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字眼“恕”和“仁”。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2,第二思维: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就应该给予其他人?在我看来,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宽容”即,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人的感受。

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确不一定喜欢,请不要让别人为了你所喜欢的东西而无条件的买单,这就是我想要提倡的宽容。举个例子:我可能吃饺子的时候不喜欢配着辣椒,而你觉得这个辣椒特别好吃特别香就让非得让我尝尝,这岂不是道德和情感的压制,合适吗?

3,第三思维:那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施与人?是爱吗?自己对他人的爱会不会像自己想象刻画的那样对别人确确实实有帮助呢?

对于第三思维我理解的儒家思想中的应该体现的是把真正自由的选择爱的权利还给你爱的那个人,如果她就喜欢你替他做决定,那就你替她做决定,关键在于她的真正需求性,考虑到别人的需求性,才是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能代表的儒家伪正义思维方面:

第一思维:道德绑架和道德压力:

不管是自己想要的或者是不想要的,如果强行的认为这个东西是别人想要的东西,不管实际上有没有把这个东西给予别人付诸实践,都会带给别人带来心理负担。从而造成误解。这是儒家所提倡的爱在当今社会中的欠考虑的因素。

第二思维: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见“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1)在这句经典的儒家语录中其实包含了两个行为主体:一个是“己”一个是“人”。儒家学说的开山鼻祖孔子可能只是告诉了我们你作为一个“己”的时候该如何去做,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你作为一个“人”在面临别人的给予的时候该如何做,我想,我能提供给“人”的一套行为准则就是要“理性的接受”“理性的拒绝”

(2)究其根本来说,儒家学说倡导的是一种“大爱”,这或许在古代的那种封建思想体制下,人们或许比较循规蹈矩,觉得别人愿意对我付出,我就应该乐于去接受,古代的劳动人民或许认为这样的一

(3) 这种互动是符合社会正常伦理道德的,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人付出爱,一个人接受爱的过程中,这样的两个主体往往是不平等的,或是父母对子女或是男生对女生,都是不平等的关系,这样的的话有时候我们又会不太喜欢父母或者是对象给予我们的所谓他们认为我们需要的爱,这时侯这种不被接受的爱就会演变成一种裹上爱的名义的情感暴力。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样一种人们懒于去思考或者是没时间去思考的时代,如果说我只是一个劲儿拿我自己的方式来爱你,爱得山崩地裂海枯石烂最后也只是在感动自己。那么,我们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改变这样一种现状呢?作为爱的接受者而言,我们能够做的,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担待,多一点从爱的付出者的视野和角度去看待我们彼此面对的问题。更多的从爱的“出发点”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而不是“结果论”,多维度地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认知机制,这就是我们一点点成熟的可能性。作为爱的付出者而言,要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考虑的多是如果改变人们的需求,这体现在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从来告诉人们的更多是一个既定的道德标准,把人们的需求性控制在这样一个既定的道德标准之下,社会就会和谐。这或许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可以起到积极的符合统治者统治需求的积极影响,但是在现金这个时代或许不是这样的,人们的思想枷锁已经在近代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被解放,独立思考的人们开始自主选择的接受这个世界能够给予他们的爱。这时候爱的付出者只有给出爱的更多方案,提供更加多元化更加精准的爱的选择,最后是否选择爱的付出者提供的爱的权利要归还给爱的选择者,只有如此,爱才不卑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一个关于“爱”的原命题才显得那么有现实意义。

当你用爱去保护羊群不受狼的伤害,那么对于狼,这种爱心就等于毁灭,这个世界本就如此,不是弱小的狼被饿死,就是弱小的羊被咬死。

——《超兽武装》

以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口耳相传的我们人生行为的准则应该是充分给予他人自由,你可以把你所认为的利弊铺陈在他面前,但是请永远不要替他人做决定,否则,这种仁爱,也会变成误解与伤害。

~ END ~

文|弈之

排版|弈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