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一位高三家长的心灵独白: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一位高三家长的心灵独白: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时间:2018-09-04 23:07:20

相关推荐

一位高三家长的心灵独白: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06-06)

陪孩子备战高考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家长如何成为孩子备考的有力助手?不是家长每天叮嘱孩子学习,更不是家长把自己当成一个“计时器”,看到孩子偶尔的放松就着急和随着孩子的成绩的波动而心态不稳------而是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家长自己身上。打铁需要自身硬,只有自己的功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即:家长提高自己的功力,才能相信自己;家长相信自己,才能相信孩子;来自家长的信任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当我在学习中坦然面对自己和孩子的时候,我明白:要试着放下。

只有自己放下了,才能给身边的人一个自然呼吸的空间。违反规律,操之过急,即使结果达到了,但是那看似漂亮的果实背后可能隐藏着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不知道哪天就会引爆。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自己都要学会顺应自然,尤其是和孩子相处过程中,一定要认清自己,了解孩子。哪些是通过双方努力可以共同达到的?哪些是自己刻意要改正的?哪些是通过调整就能得到改善的?

每一个原生态的家庭都有其固有的模式。而大部分家庭面对孩子成长中脱离轨道的行为,多是唠叨、埋怨、指责,这样的消极行为有时不仅仅是对孩子,更严重的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埋怨、指责。《少有人走的路阐述“爱”,就是促进自己和他人成长的能力。一个家庭的成长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而是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相互包容、相互约束的磁场,能紧紧地将成员之间的爱相互转换,传递给彼此,精神愉悦地享受生活,这可能是一种境界,是需要我们长期完善不断学习的。这句话才真正阐释了爱的博大。

我清楚自己吗?了解朝夕相处孩子吗? 我性格看似开朗,看似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其实很拘谨。尤其是面对领导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交流。 做事有时很坚持,很努力,很想得到他人认可,有点虚荣。对朋友很真诚,对待家人和素不相识的人都能做到很温暖,不愿得罪人,有讨好别人的意识,自己的这种性格和心理在自我成长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将自身的不足和不满有意无意的强加到孩子身上,以至关注孩子的行为较细,导致孩子心思敏感、做事谨慎,有时又有点天方夜谭式的自以为是。孩子骨子里也是渴盼他人的赞赏的,渴盼他人的关注的。追求完美但行动力达不到而已。

记得填写高考信息的时候,孩子将信息表带来.让我们帮他再确认一遍相关的数字信息,我看一遍,爸爸看一遍,爸爸顺手将信息表放在了餐桌上。没想到孩子赶紧将表格拿走,并对爸爸说:“老爸,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能被沾上油渍、汤汁的,小心点。”一直被我俩认为没有时间观念,常常为迟到而引起家庭争执的儿子,常常丢三拉四试卷满书包找的儿子,却用行动告诉了我们,我们对他是真的不甚了解,而我们一直自以为是的以固有思维模式来评价他,很少能较为客观地深入。

孩子近日和我说为了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想购买一个阅读器。其实,当孩子和我说要购买阅读器的时候,我心里是欢喜的,因为他想的是阅读量的增加,但是,我没有从他行为的背后将感受到的积极的信息反馈出来,即时地表扬孩子,而是问了一句“看书不可以吗?能有时间吗?”孩子说:“周六晚上,周日中午都可以看。” 我回答:“让我想想吧。” 第二天晚上,孩子又问买阅读器的事,我回答说:“不能带到学校去。”孩子接着说:“让你检查我所看的内容行吗?”(反思:话语中隐含着对孩子的不信任,自己不诚实,内心是不想买的,可是又怕孩子不开心,在给自己找借口。应该让孩子向我介绍一下阅读器,给孩子一个说的过程,让孩子在叙述中也能反思到自己购买想法是不是真的需要,非买不可。)第三天晚上,我又有点犹豫,我们俩又在纠结此事,当我在说自己的感受时,孩子打断了我的话,说:“买就买,不买就不买,不就一个阅读器吗,有必要这么纠结吗?”

反思

我总认为孩子做事犹豫不决,其实,犹豫不决的人是我,我既担心因无法满足孩子导致孩子心中不满,又担心阅读器无妨达到真正的帮助效果,在反反复复中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负担,我的这种不干脆、找借口被孩子一语道破。这就是我的性格弱点,从小在我的言辞中熏陶长大的孩子怎能不受影响呢?买,孩子就用,不买孩子就不用,至于是否能有多大的效果,那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且明知道孩子对家里的经济比较敏感,就应该果断地做决定,即使让孩子承受一些或一时的难受心里都是有必要的。怎样智慧处理突发状况?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会出现让自己不能理智处理的时候,必须要深入修行。

来源:民哲家庭教育的博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