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1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2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3 山水画技法:瀑布画法全解

1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2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3 山水画技法:瀑布画法全解

时间:2019-08-07 11:26:07

相关推荐

1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2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3 山水画技法:瀑布画法全解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田水月、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漱老人等,又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诗文《徐文长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

徐渭草书作品欣赏《李太白诗卷》 纸本

30×383cm,王已千旧藏

徐渭早年连应8次乡试未中,终身未得志于功名。嘉靖三十七年(1558)成为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府,后来胡宗宪失势被捕,徐渭终日如坐针毡,以致精神失常。46岁时,由于精神错乱,误杀后妻,被捕入狱,为张元忭营救出狱时已53岁了。晚年,徐渭蛰居家乡,靠卖书画为生。

徐渭精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他是位极富有艺术个性、叛逆精神的艺术家。早年学黄庭坚,晚年似米芾而更加放纵。精伟奇绝,纵逸飞动,骨力嶙峋,风神潇洒,这是其书法艺术的主要风貌。袁宏道说:“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宠)文徵仲(徵明)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说徐渭书法艺术在王宠、文徵明之上,可能是出于袁宏道对徐渭的偏爱,而“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却一语道出了徐谓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

释文

(寻山僧不遇)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使我空叹息,欲去仍徘徊。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已有空乐好,况闻清猿哀。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过汪氏别业二首)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大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待酒不至)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何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且一乃一相宜。右述太白诗。天池山人渭。

山水画技法——瀑布画法全解

一、瀑布的理解

瀑布是由水的落差造成的,自然界中水总是集于低谷,顺谷流下,在平坦地便为溪水,逢高低相差便造成水的泻落,即成瀑布了。岩石的变化无一雷同,于是溪流和瀑布也就千变万化,虽难以捉摸,究其规律还是有可循之处的。

(1) 可将其理解为阶梯形,这即可解释水的落差而形成的瀑布,也可简单地展示岩石之间的关系。(2)、(3)是根据(1)图的结构关系用线勾勒出的瀑布和画出的写意瀑布。

没有山石的千变万化,就没有瀑布的千姿百态。要画好瀑布,先得对山谷中常受水浸淌的岩石有一定的了解。水的落差即是岩石的高低距离。如图所示,岩石的高低纵横将决定水的流向,岩石的低处遇雨便为水的聚集处。

水经过处,改变了石块的形状,但不改变岩石内在的结构。

三、 画瀑布的常用笔法

在画瀑布时经常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表现的。

(1)行笔时多用颤笔,有顿留之意。画时侧锋落笔,在均匀的行笔过程中有提按之势。使瀑布产生厚度,并有水花溅落的运动感。

(2) 行笔速度较(1)图为块,似有泻落无阻之感。

(3) 用线条勾出瀑布的流向。此画法线条宜中锋用笔。

四、瀑布的渲染

为较好地表现瀑布,通常画时都对水根部进行渲染。所谓水根部是指垂直面被云断或被水平面所断处。

(1)被云所断处,要求云口要有较清晰的轮廓痕,而同流水的相接处要由白渐灰慢慢晕开,不可有明显痕迹。

(2) 被水平面所断,同水平面相接处可比同抛面和云相接处的轮廓更清楚。画时,可先上清水,将干时上淡墨,不够可反复加几次。

(3)为表现瀑流的厚度,所示处不勾明显轮廓,用浓墨渲染出相交处。不可二者相混失去形体,亦不可太过而刻板。

(4)用长锋羊毫笔,蘸淡墨水,笔锋朝下轻轻拖扫而过,以表现被烟雾所遮的土坡和石壁。

五、线勾瀑布的特点

用流动且有节奏之线条勾画瀑布的起伏之势。这是传统山水画中最常见的画瀑布的表现方法之一。这种画法,对线条的要求很高。画时要注意流动,活泼但不可随便或拘谨。就瀑流的造型说,主要掌握水的落下、水花和旋流的表现线条。

六、线勾瀑布的步骤

(1)先画出石块。线勾瀑布属比较仔细的画法,画石时也应相应地将结构交代清楚。

(2)依石块勾出水流。应注意:1.水平面处的高低不要画的过于悬殊。2.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有变化。最后渲染,加上小草和苔点。

七、 写意瀑布的特点

自由地运用墨块和线,较简洁池表现对象的精神,称之为写意。写意瀑布是相对线勾瀑布而言的。它主要靠岩石的虚实安排来表现瀑布的起落,画时着意在水,着笔在石,一气呵成地表现似万马奔腾的激流,以写出怒号崩泻、万壑争流之势,用淋漓尽致之笔,达到山水骤发的效果。

八、写意瀑布步骤

(1) 先皴出石块,安排好瀑布在画面中的位置。画时,先画右面岩石较多的部分,次画中间的一组,要注意使抛出之水顺势;再画左边的山石以收拢瀑布。

(2) 用淡墨染出上左角,使瀑布的形状明确,再分染石面和画出下部的水平面。

(3) 最后分染瀑布和云。图中瀑布和云都是留白的,要画出两种不同的感觉,渲染时落笔要肯定,画瀑布下笔相对可快些使之既汹涌又透明,渲染云时用笔可略慢些,使之既轻盈又有份量。

九、画瀑布的布石

所谓布石,一般指对上部阻障水流的石块的安排。“聚散”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法则,按此法则,布石时石块的形状。大小要有变化,石与石之间距离也要有变化:聚处要密、散处要放而不松。

十、二叠瀑布

瀑布的方向一致时切忌雷同,落笔应对其位置、宽窄、高低以及石的分布作认真安排,画时,二叠瀑布所用的墨色亦应有所区别,不致于过分平、板。

十一、三叠瀑布

三叠以上的瀑布较为复杂,很容易画的零乱而不可收拾。要把握住大的动势,对细小枝节不可过多刻画。由于瀑布在画面中占有主要位置,画前应确定瀑布的形态,然后先画石、次画水、再渲染。

十二、溪谷中的瀑布

深谷岩壁中常有细水流下,传统山水画中以此入画者甚多,宋朝著名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此入画的佳作。岩壁缝中多阴湿,可将水边之石画的略黑,留出空白为细流。此种方法,可破崖壁的单调、干枯感,又可使作品上下呼应,画面灵活。所谓瀑布是山川之血脉,就是这个道理。

十三、崖壁上的瀑布

崖壁是一个较平的面,瀑布从上泻下,此时的瀑布不可着笔太多。画时要注意保持石崖的平面感觉,画至水处轻轻断开,如对水过于刻画,势必破坏崖岩的平面效果。

十四、谷底的激流

谷底乱石较多,水流于此多回旋。谷底之石受水的冲刷,多峻角。画时要使岩石坚硬、水流圆转又缓急得当。

十五、散瀑

画散瀑不易收拢,画时要掌握水的流向,其中来源和去处要有所交待。处理水的宽窄要得当,使细流依附于宽水,这样即使水流较散,但有了主次和交待,西面自然就不感觉散乱了。

十六、斜泻之水

此稿写生于九寨沟珍珠滩。斜线或斜面往往会造成不稳定和奇、险的效果,从构图上说,矛盾会加强气势,产生逼人的感觉。画面正是用了以上的法则。瀑布从画面外斜涌而来,并以黑白对比,山峰逆于水势来表现瀑布的汹涌。

十七、水口

瀑布落于水平面处,称为水口。水口处多水花、多回流。该图是用线勾的方法画的。上部流水落于平潭而下部流水落于江湖。落于平潭江湖之水要平出,平出之水遇石,有大的回转。画时须注意水的落下、水花、平出、回转这四者之间的联系。画水花宜用淡墨,略淡于落下和平出之水。

十八、断桥之水

山水画中桥梁断不可少。地之绝处,藉此通途,可以引人入胜。置桥宜自然,且桥两边要有通达之意,桥的上下要气脉相连。画桥面的线条宜用中锋,画桥墩可用偏锋。画建筑物的线条不要过快、过直。建筑物的线条同岩石的线条,皴法要基本上一致,才能使画面和谐。

十九、森林中的瀑布

画森林中的激流时一般要注意(1)水在林中的穿透,也即是水能出入于林间。(2)树和水要呼应,使其有内在的联系。可先画树,后画水。这样,不至于怕破坏水的动势而显得过于拘谨。

二十、烟霭中的瀑布

瀑布泻下,水珠四溅,时而形成烟霭,时而聚成阴云。烟霭拂物,阴云障物。画中景瀑布以烟霭相拂很多。也即是说,中景瀑布不要画的过于清楚,但亦不可失去形体,使其有湿润感。近景可画的略浓重些,加强近中景的对比。

二十一、晨雾中的瀑布

晨幕初开,大地渐苏,原野山峦,烟雾朦胧,一片宁静。画晨雾之景宜静,溪流置其间,以瀑流之水破凝聚的静,使其在潺潺之声中,更显安静。这就是先人说的“水之静时即动时”。

声明:以上图片文字和视频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