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老年人是“保健品”上当受骗的重灾区

老年人是“保健品”上当受骗的重灾区

时间:2022-11-03 03:40:55

相关推荐

老年人是“保健品”上当受骗的重灾区

现时代许多老年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是啊!生活条件好了,都想“健康长寿”,可并不懂得正确的养生之道,被一些吹捧得神乎其神的所谓“保健品”忽悠了钞票,反而赔了身体健康。前个时期我曾经看到《现代快报》刊登一条消息,一个八旬老人离世后,家人清理她的遗物发现还留存了十万多块钱的“保健品”,可老人平时却节衣缩食,从未好好享受过优裕的物质生活。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老年心理学研究显示,老年人大脑神经细胞树突、轴突减少,导致感觉和知觉功能下降、行动迟缓,特别是情绪控制与表达方式有所变化,因此其生活方式、自我认知、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受到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空巢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中科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发现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11.4%的“较差者”,与3%的“差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脑力较体力好)和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健康、经济和参与活动等多项因素显著相关。

即便是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也难以识别骗局,“较差者”与“差者”更难招架骗子们的忽悠。

消协在有关报告中表示,保健品毕竟不是药品,对于疾病没有治疗的效果,(老年人的)认知意识不够强。“老年消费者过于关注保健品功效,迷信保健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都将降低其对产品实际成分、品牌和公司资质等的防范意识。”

的另一突出问题。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中,表现出的群体心理具有鲜明的个体同质性。虽然每一位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不同,购买倾向不同,但受其归属心理的影响,居住在同一社区的老年群体,为了实现小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会形成一致的消费行为。当某个消费者周围的老年朋友对某种保健品十分赞赏、肯定后,就会促成其本人去购买。这在社会心理学上是有研究支持的,群体中的个体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所在群体的压力,而在直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该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老年人大多处于相同时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很容易倾向于一致。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邓治文认为,老年人无节制地购买保健品,一方面是他们缺少子女的精神关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社会价值感。老年人离职退休后,觉得被社会所遗弃、遗忘,社会价值感突然降低。保健品推销人员正是利用了他们这一心理因素,奉承他们当年的“风光无限”,请他们去活动现场当“托儿”“现身说法”,彰显自身价值。

纵使老年人在心理与生理上的缺陷主观上促成了骗局的完成,但首要还是应该追究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

“中央电视台、各省市地方台有多少保健品广告?有多少晚间专卖时间?(这些媒体)有重大责任,需要反省。”韩布新表示,应该问责相关人员,提高媒体公信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