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让中华真正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下)

让中华真正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下)

时间:2020-11-23 06:52:37

相关推荐

让中华真正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下)

作者:老老王

让中华真正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下)

老老王

距今七千年前,也就是大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时候,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宁波-绍兴)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河姆渡文化】,在我国南方最先进入农业革命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迹。因为它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故而如此得名。

这是上古中国南方“百越”族群的始祖,也是当今东亚诸多民族的共同起源。

——南方稻作文明的火苗,就此被河姆渡人悄悄点燃。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里,河姆渡先民们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稻,制作出了精美的陶器和骨器,尤其是河姆渡特色的黑陶,更是成为了河姆渡文化的标志性象征物。

此外,伴随着水稻农业的兴起,河姆渡先民们在宁绍平原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村庄。由于当地湖泽密布,洪涝频繁,所以河姆渡人的房屋,基本都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先在地面上打许多木桩,然后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最后在木板上盖屋子。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茅屋(高脚屋)

简单来说,基本上就相当于现代东南亚依然颇为流行的高脚屋。

既然宁绍平原气候潮湿、河湖众多,河姆渡先民们从定居种稻开始,就点亮了水运的科技树——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独木舟和船桨。而且,河姆渡先民们并不是仅仅在内陆的小河小湖上泛舟,还勇敢地驾船冲入大海,在舟山、岱山等浙东岛屿,建立了许多聚居地,并且制作了鱼叉和标枪,从海洋中获得宝贵的蛋白质补充。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之中,考古学家甚至发现了鲸和鲨鱼的骨头,可见河姆渡先民有着明显的海洋文明属性。

舟山群岛上的河姆渡文化遗迹

与此同时,在遥远北方的黄土高原上,也孕育出了一丛名为【仰韶文化】的文明火苗——跟河姆渡的黑陶、高脚屋和稻作农业不同,西北的仰韶先民喜欢烧制彩陶,种植粟和黍,住的也是一半在地下挖出来的半地穴式房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窑洞的前身。

仰韶文化

嗯,不过虽然彼此之间有着这样的差异,但两者至少都养猪。

河姆渡黑陶上的猪

——黄土高原和江南水乡,粟米和水稻,窑洞和高脚屋,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未来纵贯整个中华历史的南北竞争,在远古文明火苗燃起的这一刻,就已经初显峥嵘!

河姆渡人的生活环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然,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古人,并不知道遥远的大西北,有一群人过着跟他们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只知道自己祖祖辈辈面朝大海、背靠高山,每天挥汗如雨地种植水稻,或是扛着长矛进山狩猎野猪,也可以泛舟出海,捕捞鱼类、虾蟹和贝壳,享受一顿海鲜大餐。万一偶尔想要文艺一把,就煮上一杯热茶,望着远方的大海和夕阳,感慨一番世事的无常。

河姆渡人生活图

——没错,我国最早的饮茶文化,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学家从遗址里挖出了河姆渡人用过的茶釜和茶叶渣!不过,当时的河姆渡人还不会人工种植茶树,也没有这么做的必要,只是有针对性地采集一些野生植物叶片晒干保存,用于煮茶喝罢了。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正是河姆渡人朝夕相伴的大海,逐渐吞噬了曾经属于他们的家园。

在这段海退时期,中国和日本一度相连,可惜当时人类文明尚未萌芽。

——几乎就在河姆渡文化兴盛起来的时候,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海侵”,也就是全球气候变暖,陆地冰川融合,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给沿海居民带来了灭顶之灾。

当河姆渡文明兴起之后,却发生了海侵,宁绍平原整个儿成了海底。

在公元前4000年,也就是距今6000年前左右,这次海侵到达最高峰,江浙沿海的海岸线,一直往西后退到了今天的【无锡-苏州-嘉兴】一线,而东边的地方则变成了一片浅海。20世纪70年代,为了防备核战,我国曾在宁波、余姚、嘉兴、绍兴一带城区,开挖人防工程,发现在地表以下10~12米之间,普遍存在着一层海洋牡蛎贝类化石!

也就是说,在六千年前的时候,因为海水上涨的缘故,半个长江三角洲都被淹没了!

杭州湾北岸的长江三角洲,因为这场远古海侵而少掉了一半。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就更是“覆巢之下、无有完卵”——从地图上看就可以知道,位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即使在现代经过多次围垦填海之后,总面积也只有四千八百平方公里,在古代的面积还要更小,估计可能还不到两千平方公里,基本上就是夹在山与海之间的一条狭长滨海平原。

由此可见,河姆渡先民们拥有的地盘,真的是挺狭窄,连个转移挪腾的空间都没有。

结果,随着海侵的加剧,滔滔海水一直冲到了四明山的脚下,从绍兴到宁波,整个宁绍平原完全被淹没,变成了暗礁、滩涂和盐沼。

——而这片土地肥沃的滨海平原,恰恰正是河姆渡先民的家园!

于是,遭受灭顶之灾,丧失了家园的河姆渡先民,不得不四散逃亡。

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往高处跑,爬上了南方的四明山,重新建立起了村寨。但山区难以开垦水稻田,而当时的河姆渡人,又没有培育出水稻以外的其它旱地庄稼,导致他们几乎倒退回了渔猎部落状态,文明水平自然也是一落千丈,最终逐渐变成了后来的东越、山越。

浙江四明山,这样险峻的地形,显然不容易开辟水稻田。

不过,这些上了山的河姆渡遗民,虽然日子混得不太好,但【续命大法】却是炼得炉火纯青。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浙东四明山上的河姆渡遗民生活废墟里,各种人类居住活动的痕迹,居然从河姆渡时代一直绵延不断地持续到了宋朝!在废墟的上层,还出土不少唐宋瓷器。一直要到南宋覆灭之后,这里才因为蒙元南侵的战乱,而被烧杀一空,从此渺无人迹。

另一部分勇敢的河姆渡先民,则选择了迎难而上,登上小舟拿起船桨,到大海的另一边去寻找新家园!就这样,他们一批接一批地渡过了杭州湾,来到了北方的长江三角洲。

渡海寻找新家园

虽然当时的长江三角洲,也在这一轮“海侵”浩劫之中损失了不少土地,但相比于整个儿被淹没到了海底的宁绍平原,还是残留了相当广袤的一大片水网平原,适宜水稻种植。

遗憾的是,当河姆渡人北上迁移的同时,这片地方已经有人住着了——基本上就跟河姆渡文化差不多同期,太湖南岸也兴起了一个名为马家滨文化的人类聚居地。他们从河姆渡文化学到了水稻的种植,又从北方学会了玉石的雕琢,文明程度并不比河姆渡人落后多少。

上古洪荒时代,各个先民部落总是不停地互相打打杀杀。

然后,就跟未来不打不相识的炎黄部落一样,河姆渡人与马家滨人之间,也展开了一场史料未曾记载的漫长混战,间或夹杂着通婚、贸易等等其它交流。双方经过一番不甚友好的博弈之后,最终还是只能选择和平相处,逐渐将前者的黑陶文化与后者的玉器文化融合为一体,于是在上海西部的青浦区崧泽村,诞生了良渚文明的前身——【崧泽文化】。

上图为上海崧泽文化博物馆,下图为崧泽文化模型

在今天,青浦区是上海直辖市最远离海岸的地方。而在距今五千八百年前,这里却是长江三角洲的最东端海岸,以及位于海岸线之外的一连串沙洲群岛,到处都是芦苇荡和沼泽地,以及数不清的小河沟与小池塘。从杭州湾南岸陆续渡海登陆的百越先民们,就在这里盖起高脚屋,开垦稻田,纺织麻布,捕捞鱼虾和蚌贝,烧制陶器,偶尔把玩一下从北方和西边流传过来的玉石,过起了如同司马迁在《史记》里描述的那种“饭稻鱼羹”的生活。

虽然上海西边这片沿海沼泽地的食物来源还算充沛,但自然环境实在恶劣,一旦海潮倒灌,或者天降暴雨,再来个台风什么的,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而沼泽地的环境,也容易滋生蚊蝇和疫病,再加上人口繁衍,以及后续移民的陆续抵达,这片地方渐渐就不够住了。

——跟海啸这样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破坏的天灾不同,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海侵事件,就跟现代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一样,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因此,由于失去土地而从宁绍平原渡海北上的百越先民,也是一批一批过来的,大致可以类比为欧洲移民陆续移民美国的过程。于是,上海的崧泽文化,也不得不开始扩张,逐渐向内陆挺进,一边“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一边跟土著原住民打来打去。

——或许是出于对海水淹没故乡的恐惧,这些百越先民们在进入内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通常都喜欢在浙西的各处山丘上生活,以躲避洪水和海潮的侵害。然而,由于他们的唯一粮食作物就是水稻,因此又无法完全脱离低洼多水的环境,搬迁到深山之中。

这样一来,先民们只能在长江三角洲的各处丘陵间迁徙游荡,在山丘的顶端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平缓河谷里耕田,然后一旦山洪爆发,就又得搬家,如此过着“游耕”的生活。

与此同时,海侵的巅峰时期渐渐结束,海水停止上涨,重新下降,进入“海退”阶段。曾经被海水淹没的广袤平原,再一次逐渐露出水面。百越先民也开始慢慢走下山丘,走出芦苇荡,向着山麓和平原发展。而百越先民的历史,也从崧泽文化走向了良渚文明。

(崧泽文化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崧泽本身的废弃,在良渚古国之中,崧泽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边缘聚居地。大致可以类比为日后中国的王朝更替。)

——大约公元前3300年左右,在河姆渡文化和崧泽文化的基础上,以水稻、黑陶和玉器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开始萌发。而日后的良渚古城,起初是良渚文明的宗教中心之一,后来渐渐成为了宗教圣地和神权中心,大致上类似于天主教的罗马,伊斯兰教的麦加。

从地图上看,良渚古城并不是位于良渚文明的版图中央,而是严重地偏斜于西南一角——良渚文明的核心腹地,是天目山以北的环太湖流域。而良渚古城却位于天目山以南。

相对于良渚文明的分布版图,良渚古城的位置明显偏向西南

虽然良渚古城可以通过纵横交错的内河水网,与环绕太湖分布的良渚文明繁华区域保持联系,但终究还是不太方便——那么,良渚古国为什么要在这里筑城定都?或者说,良渚古城为什么能够在竞争之中压倒其它的良渚文明聚居地,成为这个文明的最高权力中心?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貌似不太合理的情况,其背后自然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前面已经说过,就像全球绝大多数的人类古文明一样,良渚文明也是一个非常迷信,流行巫术的文明。而良渚文明的巫术和宗教信仰,又跟他们的玉石崇拜联系在了一起。

以五千年前的交通条件和社会发展程度,我国的上古先民们,还很难进行长距离的远程陆上贸易。因此,良渚文明进行宗教仪式所需的玉石,主要产于太湖西南岸的天目山区里。

海滨危险,玉石产自天目山,所以都城也要往天目山靠近

在这种情况下,越靠近玉石原产地,显然就在这场信仰竞争之中越为有利。

但是,直接把宗教中心放在深山中的玉石矿坑,在天目山上修建神庙,以当时的社会条件,也是不太可行的。光是粮食供应就很难解决,而且香客和信徒们又该如何来朝圣呢?

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把香火旺盛的宗教圣地,建设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看似远离海岸线的耶路撒冷和麦加,在过去都曾经是人来人往、旅人云集的贸易枢纽。就算是自诩为“返璞归真”、“心灵净土”、“最后的香格里拉”的藏传佛教,两大活佛依然驻跸于日喀则和拉萨,定居在青藏高原上环境条件最好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而不是隐居到阿里(孔繁森殉职的地方)这种穷乡僻壤和可可西里那样的无人区。

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所以,无论再怎么崇拜山里的玉石,良渚文明的宗教中心也不能放在天目山的深山老林里,而只能在玉石和粮食两大资源之间进行折中,在天目山外围的山麓之间兴建神庙。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良渚古城坐落在远离太湖的天目山南麓,而不是面对着太湖的天目山北麓,或者说今天湖州市所在的位置呢?

明显是天目山的北麓,更加靠近太湖周边的粮食主产区和人口稠密带啊!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为什么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汉唐时代,要定都于相对狭窄的关中之地,而不是把京城建立在当时最为繁华的中原腹地?

原因很简单:汉唐两朝之所以定都关中这个“四塞之地”,是出于军事和防御的考虑。

同理,就整体而言,作为良渚文明核心版图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到处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几乎无险可守。但是,由于天目山的存在,使得在长江三角洲的最南端,也就是今天良渚古城所在的余杭区一带,形成了一个很小的半独立地形单位。

在今天,海岸线已经往东推移了很多,所以这片土地的封闭性还不明显。但在良渚古国诞生的五千年前,上一轮大规模海侵才只是刚刚结束,如今的杭州市区基本还在水底下,而诗情画意的西湖,则是涛声阵阵的一汪海湾,潮水能够一路涌进今天的西溪湿地。

繁华精美的杭州城,当时还在海水底下。

目前杭州的八个区之中,那会儿能够露出海面的,基本只有萧山区的南部丘陵地带,以及良渚古城所在的余杭区西部而已。当时杭州湾的海岸线,距离天目山最东端其实很近。

如此一来,良渚古城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最南端这一小片土地,就被大海与天目山,跟北面的杭嘉湖平原主体分割了开来,只有天目山与大海之间一条很窄的沿海通道,还有穿过天目山的几条山谷河流,可以让它跟三角洲主体保持联系——如果把环太湖流域比喻为良渚文明的“中原”,那么良渚古城所在的天目山南麓地区,就相当于是良渚文明的“关中”。

(当然,鉴于良渚文明的体量有限,这个“中原”和“关中”都是迷你版的。)

在良渚时代,由于海岸线更靠西,所以良渚古城所在的平原,变成了长江三角洲最南端的一个“小口袋”,在群山和大海的拱卫下,有着天然的战略优势。

这样一来,相对于整个良渚文明而言,良渚古城就像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一样,拥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战略地位。一方面,当形势不利的时候,良渚古城可以凭着天目山和大海,只需把守几个关隘,就能抵挡住来自北方太湖流域的敌人。另一方面,当形势有利的时候,又能杀出天目山,北伐太湖,甚至走海路玩两栖登陆,从上海包抄敌人的后路!

上古文明部落的统一和扩张,都离不开血与火的考验。

就这样,通过一系列史书上未曾记载的战争和外交活动,天目山南麓这座良渚古城的统治者,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2900年左右,基本征服了整个良渚文明,完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统一。在年代上估计稍晚于古埃及王国的统一(上埃及征服下埃及)。

古代中东的士兵

然后,在良渚古城的统治者击败了杭嘉湖平原范围内的其余对手,能够调动整个良渚文明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后,良渚古城就迎来了大兴土木的建设高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